《泉州府志》簡介
目前通行的乾隆版《泉州府志》,為泉州府最後一部地方志。該書記載有泉州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料,也是目前保留下來最為完整的資料。
據悉,《泉州府志》(乾隆版)共77卷,160多萬字。 根據史書記載,宋有嘉定、淳兩志《清源志》,元有至元《清源續志》,明有嘉靖、隆慶、萬曆三部《泉州府志》,清有乾隆《泉州府志》共7部。至今,國內僅存萬曆和乾隆版兩部,其中一部還缺三頁。
目前點校的《泉州府志》(乾隆版)是後來影印的。為了更好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為史志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提供歷史文獻資料,泉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決定對該書進行點校。 點校工作將由6位工作人員進行,預計今年底可以完成。這次點校主要是將《泉州府志》(乾隆版)內的字型改為簡體字,按照文章的意思加上標點,並把文章內難懂的專有名詞加注,使該書通俗易懂,方便後人對泉州的歷史進行研究。
作者簡介
“泉州三狂士”之一——張岳
張岳(1492~1552年),字維喬,號淨峰,東嶺鎮張坑村人。曾祖父張茂任過浙江楓廬縣丞,祖父張綸任江西萍鄉知縣,父張慎為廣東英德縣令,母鄭氏,乃賢慧農婦。
張岳生而端凝,長而好學,年十餘即師先輩,勤學苦讀,博覽諸子百家著作,尤好程(灝)朱(熹)理學。嘗以大儒自期,與陳琛、林希元寓居佛寺,閉門講易,時人稱為“泉州三狂士”。
正德八年(1513年),張岳20歲,應鄉試,中舉人第一名。正德十二年(1517年),25歲登進士,名噪泉郡,頗受推崇。時王守仁倡良知之說,新學甚盛,“公卿盡出其門”,風靡全國。張岳不服,持程朱學說,渡江與其辯論,“博約知行之旨,三日不合”。最後,王說:“明德工夫,只在親民”。張岳一針見血地說:“而今達官顯宦,卻未與民親。”王笑而無以對,鏇謂:“子亦一時豪傑,可畏也!”張岳歸後,自立二十餘學則,晝夜皆有課程,潛心鑽研經術理學。
張岳從政伊始,出任“行人”,分管出使他邦的事務。正德十四年(1519年)春,上高王朱宸濠凱覦武宗無子,蓄謀反叛,勾結太監劉瑾、幸臣江彬唆使武宗南巡。張岳洞燭其奸,與兵部郎中黃鞏等官員直言不諱,伏闕泣諫,勸阻南巡。反遭受跪曝五日,廷杖幾死,謫為南京國子監學正。武宗因南巡,致民怨載道,折回反思,憂鬱寢疾,然宸濠篡位之謀終究不能得逞。嘉靖元年(1522年),世宗嗣位,厘定冤案,張岳得到甄別平反,“復故官,遷右司副,加俸一級”。當世宗要定“諦禮”(祭帝王之禮)時,宰相張王總奏道:“求始祖所自出者實之”,禮官皆唯唯,唯張岳向尚書李時進言:“是安知為祖而祀之?不如以皇初祖設位。”嗣後御批署如張岳所言,張王總震驚,頗有顧忌,乃盛設宴席,意圖籠絡。張岳不屑與為伍,婉言辭謝。張王總惱羞成怒,把張岳由南京武選員外郎調為廣西提學,遽爾又易為江西提學。未幾,因“選貢不用新法”,張王總又貶張岳為廣東鹽課提舉,料理南海鹽業事務,屢受羈絆12年。儘管仕途坎坷,張岳並無芥蒂。一上任,便著手“正版籍之訛舛,究丁灶之互詭,辨官私出納交易之弊”。剪除種種鹽務弊端,清源正本。強調運鹽使“當為民著想”,極力提倡並推行“以田辦鹽,以畝科稅”的辦法,促使鹽務納入正軌。
嘉靖十七年(1538年),張岳調任廉州知府。廉州與安南毗鄰,盛產珍珠,珠為國有,法令嚴禁偷珠。而廉州官吏大多貪贓枉法,幾乎“無吏不弊”。百姓冒風濤到珠池偷珠已習以為常,屢禁不止,加上盜賊騷亂,地方長期不得安寧。張岳一到任,便勵精吏治,張貼告示,招撫盜賊;令千總、百戶練兵督戍,維護治安;採用收購方式追珠入庫;以仁為本,除暴安良;對屢犯、重犯者捕而入獄。張岳嚴於法制,身教重於言教,當家人問他珠為何狀?取庫中珠以示,即復歸府庫。在安定地方的同時,張岳進而察訪民情,引導農民開荒拓地,增加可耕之畝;打井築壩,疏浚溝渠;改用吊桶汲水,車戽澆田,擴大灌溉面積,促使農業生產發展,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此外,張岳注重文化教育,“改學宮,立課程”,施行教化,大振士風。並在幾個都興辦一個農貿墟點,使老百姓可以就近交易。張岳離開廉州前夕,曾自剖析:“召蒞廉三載,不持一珠,仿漢吏教民耕讀,庶幾無愧。”
嘉靖初年,安南(今越南)權臣莫登庸弒主自立,因內亂久不來貢。朝廷遣使入境勘詰,且遣兵部尚書毛伯溫至西南視師,準備征伐。張岳以為不妥,上《論征安南疏》,從歷史、地理、軍事、民情諸方面闡述不可討伐的六條理由。向兩廣總督張經面述罷兵的個人意見。經多方努力,建議終被採納。張岳奉命至安南,曉以利害,事情終告和平解決。莫登庸嘆道:“天朝猶有一張廉州不欲滅吾族也。”安南既降,進貢如前。張岳奉命帶兵平定“瓊州之亂”。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張岳被授為右僉都御史,撫治湖北鄖陽府。他持廉秉正,整飭邊方。期月,改派巡撫江西。是年,江西九江、袁州、廣信等州縣先澇後旱,顆粒無收。百姓飢餒又遭暴斂,慘不堪言。江西士大夫稟告:“西土貧困,望善治之。”張岳回答:“岳無他才能,獨能思用民一錢,如針刺體血。”他關心民瘼,深入民間,鼓勵生產,發展交通,逢災必賑。時,嚴嵩代夏言為相。夏沐恩“賜塋”;嚴沐恩“賜第”,建延恩閣。嚴嵩要在廣信七縣攫取千金,張岳改為百金;夏言於千金數外復請增益五百金。張岳道:“江右民罷極矣。”申報朝廷停租減稅,又將自己二三十年累積的薪俸,連同賑濟款改兌大米數十萬石,賑濟饑民。同時寄書嚴嵩,諷以戒侈二事。故嚴嵩恨之入骨,伺隙欲加陷害。張岳坦然自陳:“梭梭之寒骨,少馬皮革一張!”
其時政治黑暗,宦官專權,奸相跋扈;皇室田畝,遍布京畿;宮廷耗費巨大,官以賂升,罪以賂免;郡縣之間,誅求無忌;小民受害,殆不忍言。張岳甚為憤懣,厲聲抨擊:“官吏貪殘,略無警憚”,“積習敗壞,至率獸食人乃已”。他清醒他意識到:如不整肅綱紀,便無法維持明朝的統治,提出“比不當地法上用事,惟當於人上用意;去一儆百猶為迂論,要去其半,以威其半,然後庶可以止”。他認為剪除弊政,改革吏治,起用人才,乃大治之根本。並在移撫江西、總督兩廣期間,身體力行。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張岳遷右副都御史,兼兩廣巡撫,總督兩廣軍務。時封川瑤人蘇公樂踞寨僭號稱王,張岳招討並行,分兵夾擊,僅兩個月即告平息。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春,張岳升兵部右侍郎,往征馬平、融懷諸僮,兵進柳州,圍剿魚窩、馬鞍等處。這裡是天險境域,明初以來六攻不下。是役,誅魁首偉金田,餘眾四萬聽撫,柳亂遂平,時稱奇功。御史徐南金上書贊岳:“忠純果毅,有古大臣風”。議功之時,為嚴嵩所壓抑,僅增俸一級而已。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召拜張岳為刑部右侍郎,留任進剿“連山之亂”與“賀縣之亂”。他大合兵馬,各個擊破,擒拿罪魁,驅散徒眾,衡、永、郴、桂得以平靜。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張岳任兵部左侍郎,兼右都御史掌理院務。掌院事務三天,又遭嚴嵩奸計迫害,命其總督湖、貴、川、滇軍務,鎮壓蠟爾山區諸苗之亂。蠟爾山區廣袤數百里,東隸湖廣,西屬貴州,北接四川,丘陵綿亘,諸苗擾亂,民無寧日。前侍郎萬鏜出征,長達四載,無功而回,滿朝文武無不視為畏途。徐階給張岳寫信:“士君子為國任事,禍福固無擇也,第危機在前而不知避,豈得為智!”眾官無不勸張岳周鏇於嚴嵩,張岳回道:“一日未死,當為朝廷辦一日事,刀鋸鼎鑊,正吾儒立身致命之所,夫何懼哉?”於是腳踏車入楚,駐黔中,察苗情,定方略,決計征討。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張岳開府沅州,合三鎮兵十萬,躬至銅仁督陣,分頭出擊,斬首惡,搜隱匿,善待俘虜,貴苗漸平,湖苗聽撫。然罪魁龍許保暗中夥同吳黑苗勾結酉陽宣撫冉玄,指揮田應朝夤夜突破思州城,擄走太守李允簡,奪去州印。事聞於朝,嚴嵩父子欲以城陷加罪張岳,朝野大臣紛紛反對。嚴嵩只好降張岳官階一級,而悻悻罷手。未幾,張岳參將石邦憲搜剿妯兒囤,獲罪魁,得獻思州印,縛龍許保以自贖。時湖廣官兵也傳捷報,擒首惡李通海,至此苗患平息,湘黔安定。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張岳卒於任所,享年60歲。州官視殮,見“其衣床褥席,皆枝梧綻裂”,萬分驚訝:“公簡儉一至此耶!”喪出之日,沅人迎哭者不絕,廉、柳、郴、慶、瓊、江右百姓紛紛悼念。
張岳博極群書,經術湛深,理學精粹,工文學,嫻韜略,經文緯武。為文體尚歐陽修,晚頗出入蘇軾。自負正嘉二朝文第一,然不以文士自命。著有《聖學正傳》33卷、《載道集》40卷、《小山類稿選》16卷、《名儒文類》16卷、《恭敬大訓》100卷《泉州府志》24卷、《惠安縣誌》12卷、《古文類選》8卷以及《宋名臣奏議》、《安南圖經大略》、《交事紀聞》、《太元集注》等,合數十篋。雖兵革倥傯,皆攜以自隨。他入仕40年,開府4鎮,總督7省,功業彪炳,從不通權門一帕。逝後一年,川、黔、湘三省先後上疏頌岳功勳,朝廷下詔復官右都御史,贈太子少保,謚襄惠,並敕封建塋,墓在今東嶺許山頭村,大學士徐階為撰墓志銘。(惠安縣誌)
有關泉州地名傳說
在我國廣大的土地和悠久的歷史上,泉州不只一個,而有兩個:一個在北,一個在南。而南方的這個福建泉州,也並不是一個開始就指現在的泉州市。這些史實,很多人搞不清楚,故須加以說明,以釋疑滋。
西漢之時,最初設定的泉州,其地在現今河北省通州附近。清劉錫信《潞城考古錄》說:“按二漢及晉,雍奴、泉州各自為縣,見《漢書·地理志》、《後漢書·郡國志》、《晉書·地理志》。至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並泉州入雍奴,見《魏書·地形志》。”這段話很明白地告訴我們,“泉州”在南北朝以前是北方的地方。這裡舉一件有趣的巧合。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李卓吾,一生都和名為“泉”的地名結緣。他生於福建泉州;第一次做官到河南共城,其地又名“百泉”,他就自號“百泉居士”;最後葬在河北通州,又是古名泉州。
至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在南方的福建首次出現了“泉州”之名,但這個“泉州”是在今天的福州,而不在閩南。說一句笑話,如果把隋朝的福州人說是“泉州”人,倒符合歷史事實,“泉州”的名比福州還古啦!
唐朝景雲二年(711年),把“泉州”(福州)改名為閩州,而以原來設在現在南安的武榮州命名為泉州。這樣,“泉州”這個地名才從福州移到閩南。然而,州治是在今南安豐州鎮,並不在現泉州。那時的泉州市附近乃一片荒蕪,墳冢壘壘。一直到唐朝開元六年(718年),經濟發展,方把南安縣分出東南之地,設立晉江縣,把州治遷到現在的泉州市來。所以說,今泉州市是唐朝新建的城市。
“泉州”地名定在今泉州市以後,名稱也非毫無變動,曾一度改為“清源郡”,又一度改為“平海軍”。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恢復“泉州”之名,從此沿稱至今,永遠固定。要是有人想舉行一次泉州定名一千年的慶祝大典,前年就應該舉行了。
泉州為什麼以泉為名?此事牽涉到山山水水的問題。泉州的主山是北郊的清源山,因有乳白的泉水從山上石竅間清冽地源源流出,故名“清源”,亦名“泉山”。州的名稱即以山名而得。也許有人發問,既然隋朝稱福州為泉州,難道福州也有個清源山?是的,福州也有個有泉水的山,也稱泉山。明朝編《泉州府志》時,因為弄不清這種問題,出了笑話。他們把《漢書·朱買臣傳》記載漢武帝命買臣南征,東越王保守泉山之事,錯認這泉山是清源山,那馬前潑水的朱買臣曾到閩南來。其實《漢書》的泉山指的是福州的那個泉山,和清源山無關。唐朝之所以把泉州之名從福州移來,是因為這兩個地方都有泉山,都是符合山川形勢的。至於泉州後來曾乾脆改稱“清源郡”,清源也成為泉州別名之一,都是從這山源源流出清清泉水而顧名思義的。
http://www.qzwb.com/gb/content/2003-08/01/content-946914.htm
http://cache.baidu.com/c?word=%A1%B6%3B%C8%AA%D6%DD%3B%B8%AE%3B%D6%BE%3B%A1%B7&url=http%3A//bbs4%2Exilu%2Ecom/cgi%2Dbin/bbs/view%3Fforum%3Dwave99%26message%3D20693&p=903fc64ad58b11a052bcc8214f&user=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