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穴經屬:足太陽膀胱經。別名:膕中,郄中,血郄。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濕熱水氣,亦即是血的氣態物。
運行規律:大部分散熱冷降後歸於此部,小部分吸熱後上行委陽穴。
穴義:膀胱經的濕熱水氣在此聚集。
定位
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腓腸肌內、外側頭。
在膕窩正中,有膕筋膜,在腓腸肌內、外頭之間;布有膕動、靜脈;有股後皮神經、脛神經分布。
主治
① 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證。
② 腹痛,急性吐瀉。
③ 小便不利,遺尿。
④ 丹毒。
治療腰背痛要穴,曰頭項尋列缺,腰背委中求。
配穴
衄血劇不止:委中、隱白。
腰脊強痛:人中、委中。
腰背痛:委中、崑崙。
遺溺:關門、神門、委中。
股膝內痛:委中、足三里、三陰交。
中暑:人中、十宣、委中。
急性腰扭傷:齦交、壓痛點、委中。
操作
直刺 l~1.5寸,或用三棱針點刺膕靜脈出血。針刺不宜過快、過強、過深,以免損傷血管和神經。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性胃腸炎、中暑、腰背痛、急性腰扭傷等。
主治腰痛:配腎俞、陽陵泉、腰陽關、志室、太溪;
主治便血:配長強、次髎、上巨虛、承山主治便血。
穴道名解
1、委中 委,堆積也。中,指穴內氣血所在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該穴名意指膀胱經的濕熱水氣在此聚集。本穴物質為膀胱經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濕之氣,為吸熱後的上行之氣,在本穴為聚集之狀,故名。
2、膕中 指本穴所在部位為膕窩橫紋處中點,故名。
3、郄中 郄,孔隙也。中,指穴內氣血所在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郄中名意指膀胱經氣血在此聚集,出入緩慢。本穴物質為膀胱經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濕之氣,在本穴為聚集之狀,氣血的輸出輸入皆較緩慢,如從孔隙中出入一般,故名郄中。
4、血郄 血,指委中穴的氣血物質為受熱後變成的紅色液體也。郄,孔隙也。血郄名意指本穴氣血為膀胱經水濕吸熱後的氣化之氣,亦即是血的氣態物。
5、膀胱經合穴 本穴物質為膀胱經氣血匯合而成,故為膀胱經合穴。
古代文獻記錄
《靈樞》:“膀胱病者,小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脈陷,及足小趾外廉,及脛踝後皆熱,若脈陷,取委中央。”《圖翼》:“大風眉發脫落,太陽瘧從背起,先寒後熱,然汗出難已,頭重轉筋,腰脊背痛,半身不遂,遺溺,小腹堅,風痹髀樞痛膝痛,足軟無力。凡腎與膀胱實而腰痛者刺出血妙,虛者不宜刺,慎之!此穴主瀉四肢之熱。委中者,血也,凡熱病汗不出,小便難,衄血不止,脊強反折,螈癲疾,足熱厥逆不得屈伸,取其經血立愈。”
醫學特色
委中穴,又名郄中,是針灸四大要穴之一,又為足太陽膀胱經之合穴,足太陽經為少氣多血之經,是刺血較為理想的穴位,故《針灸大成》稱為血郄。
古有“腰背委中求”之語,出自《四總穴歌》,初錄於明代針灸學家徐風編著的《針灸大全》,“腰背委中求”是指凡腰背部病症都可取委中治療;此穴具有舒筋通絡、散瘀活血、清熱解毒等作用,故馬丹陽用於治療鶴膝風;楊繼洲用於治療丹毒、癰疽;《醫宗金鑒》又用於治療流注。委中穴可疏通太陽經氣,泄臟腑之里熱,刺絡出血可治傷暑、霍亂、吐瀉;清熱瀉火、引火下行、涼血止血而止鼻衄。點刺拔罐出血;又能泄血分之熱邪,清熱利濕除風疹;疏陽邪火毒,除血分積熱,解毒祛痰療疔瘡、且能舒筋活血 痹痛。此外,臨床上還常用於治療下肢痿弱、偏枯、酸楚、腫痛,小腿拘急痙攣等症。
急性腰扭傷所致的腰痛,常為跌仆、閃挫,損傷筋脈所致,氣血凝滯不通而作痛。刺委中血郡浮絡出血治療急性腰痛,早在《內經》就有記載。《素問‧刺腰痛》篇曰:“足太陽脈令人腰痛,引項脊民背如重狀,刺其郄中太陽正經出血”,此後《千金》、《外台》、《銅人》、《大全》、《大成》直到《金鑒》,皆言委中主治腰痛。如《席弘賦》云:“委中專治腰間癰”、《靈光賦》也云:“五般腰痛委中安”等。
委中為膀胱經之合穴,考膀胱經脈從頭至足,其中直行經脈夾行脊柱兩側,直達腰部,沿膂內深入內腔聯絡腎臟入屬膀胱,復從腰部分出,夾脊柱穿過臀部直下膝窩之膕窩中。另一支經過肩胛夾脊柱下行過髀樞部;沿大腿外側後緣下行,與前支會合於委中穴。委中穴位於兩條支脈的相合處,有疏調經氣,達到通則不痛、強腰健膝的作用。故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循經取穴規律,這就決定了其治療急性腰痛等病症的功能。
從解剖學來看,委中穴布有股後皮神經,深層有脛神經和膕動脈、膕靜脈,刺激本穴針感通過感受器及傳入神經,引起中腦中縫核對丘腦束旁核痛敏細胞放電的影響,及內啡呔的釋放,從而提示痛閾和耐痛閾,有較好的鎮痛作用。
取刺委中穴主要是用於治療由於跌仆損傷等原因所致的急性腰痛。若因房勞過度、腎虛虧損所致的腰痛綿綿,隱隱作痛等腎虛腰痛,治當補腎培元,不宜點刺本穴出血更虛其脈,正如《類經圖翼》所說:“虛者不宜刺,慎之。”
按摩方法
俗話說“腰背疼痛最難當,起步艱難步失常”。腰酸背痛作為一種常見的亞健康形式,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尤其是老年人患腰背疼痛,更是痛苦難堪。發作時不妨按摩一下委中穴,腰背疼的症狀就會緩解。委中穴是治療腰背疼痛的要穴。中醫學認為,委中穴具有舒筋通絡、散瘀活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刺激委中穴可用於治療腰脊強痛、股膝攣痛、風濕痹痛、小便不利以及頭痛身熱、嘔吐泄瀉、咽喉疼痛等病症。
按摩的具體方法如下:
1、用兩手拇指端按壓兩側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連做10—20次。
2、兩手握空拳,用拳背有節奏地叩擊該穴,連做20—40次。
3、用兩手拇指指端置於兩側委中穴處,順、逆時針方向各揉10次。
4、摩手至熱,用兩手掌面上下來回擦本穴,連做30次。
此外,膀胱經最活躍的時候為下午3點到5點,在這段時間刺激委中效果更好。
除委中穴外,承山穴和崑崙穴也是治療腰背疼痛的常用穴位,進行正確地按摩,也能很好地解除腰背的酸痛。
注意事項
委中穴的委中刺血純屬瀉法,臨床套用治分虛實寒熱,實熱證宜取。虛寒證當忌。操作必須熟練輕巧恰到好處。體位多取俯臥位,對於急性腰扭傷或下肢療毒瘀血疼痛較劇者,或採用站立位。
委中刺血法放血量應視病情而定,一般約l-5毫升,色濃紫者以轉紅為度。若出血太多或本為血虛之體,可導致氣隨血脫。另外,誤傷膕動脈或膕靜脈引起血腫,易致感染,實為針家之戒,臨床上不可貌然,對於體質素虛、精血不足、病久體衰、孕婦、貧血、一切虛脫之症和習慣性流產、失血、易於出血的病人禁用。
人體穴位
頭部穴位(正面) | 頭維穴 | 髮際穴 | 陽白穴 | 印堂穴 | 攢竹穴 | 睛明穴 | 承泣穴 | 四白穴 | 迎香穴 | 水溝穴 | 瞳子髎穴 |
頭部穴位(背面) | 百會穴 | 後頂穴 | 風府穴 | 啞門穴 | 完骨穴 | 風池穴 | 天柱穴 |
頭部穴位(側面) | 太陽穴 | 下關穴 | 客主穴 | 耳門穴 | 聽宮穴 | 翳風穴 | 頰車穴 | 大迎穴 | 人迎穴 |
腹部胸部穴位 | 天突穴 | 膻中穴 | 鳩尾穴 | 巨闕穴 | 中脘穴 | 水分穴 | 氣海穴 | 關元穴 | 中極穴 | 氣舍穴 | 俞府穴 | 或中穴 | 期門穴 | 日月穴 | 天樞穴 | 氣穴 | 大巨穴 | 大赫穴 |
人體背部穴位 | 大椎穴 | 陶道穴 | 身柱穴 | 神道穴 | 至陽穴 | 脊中穴 | 治喘穴 | 肩井穴 | 曲垣穴 | 天宗穴 | 命門穴 | 腰俞穴 | 腰陽關穴 | 上仙點穴 | 六華灸穴 | 風門穴 | 肺俞穴 | 心俞穴 | 膈俞穴 | 肝俞穴 | 膏肓穴 | 志室穴 | 肩外俞穴 | 厥陰俞穴 | 三焦俞穴 | 大腸俞穴 | 關元俞穴 | 小腸俞穴 | 膀胱俞穴 |
人體上肢穴位 | 內關穴 | 外關穴 | 曲池穴 | 尺澤穴 | 治癢穴 | 孔最穴 | 列缺穴 | 陽池穴 | 神門穴 | 合谷穴 | 中渚穴 | 少沖穴 | 落枕穴 | 指間穴 | 太淵穴 | 口內穴 | 胃腸穴 | 手三里穴 |
人體下肢穴位 | 膝眼穴 | 梁丘穴 | 復溜穴 | 陰谷穴 | 血海穴 | 承山穴 | 解溪穴 | 委中穴 | 足三里穴 | 陽陵泉穴 | 陰陵泉穴 | 三陰交穴 | 百里穴 |
人體足部穴位 | 湧泉穴 | 大敦穴 | 太沖穴 | 太白穴 | 太溪穴 | 申脈穴 | 丘墟穴 | 崑崙穴 | 足臨穴 | 行間穴 | 里內庭穴 | 下痢穴 | 高血壓點穴 | 第二厲兌穴 | 第三厲兌穴 | 阿基里斯腱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