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取穴方法:該穴位於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解剖:有腹直肌,肋間肌;有肋間動、靜脈;布有第六、七肋間神經。
主治疾病:胸脅脹滿疼痛,嘔吐,呃逆,吞酸,腹脹,泄瀉,飢不欲食,胸中熱,喘咳,奔豚,瘧疾,傷寒熱入血室。
人體穴位配伍:配大敦穴治疝氣;配肝俞穴、公孫穴、中脘穴、太沖穴、內關穴治肝膽疾患、膽囊炎、膽結石及肝氣鬱結之脅痛、食少、乳少、胃痛、嘔吐、呃逆、食不化、泄瀉等。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附註:肝經募穴。
別名:肝募穴。
穴義:天之中部的水濕之氣由此輸入肝經。
名解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散行於天之中部的濕熱水氣。
運行規律:由穴外進入穴內後循肝經下行。
功能作用:募集天之中部的水濕風氣。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位置:位於乳下兩肋間當第六肋間。
經屬:屬肝經,肝之募穴。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擊中後,衝擊肝、脾
主治:胸脅脹痛、嘔吐、吞酸、呃逆、腹脹等肝胃病證;奔豚氣;乳癰。
臨床治療
辯證
【功用】健脾疏肝,理氣活血。
乳癰
【主治】胸脅脹痛,腹脹,嘔吐,乳癰。
消化系統疾病:胃腸神經官能症,腸炎,胃炎,膽囊炎,肝炎,肝腫大。
其他疾病:心絞痛,胸脅脹滿,癃閉遺尿,肋間神經痛,腹膜炎,胸膜炎,心肌炎,腎炎,高血壓。
【配穴舉例】配肝俞、膈俞治胸脅脹痛;配內關、治呃逆;配陽陵泉、中封治黃疸(《腧穴學》)。
配肝俞、膈俞,有疏肝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胸脅脹痛。
配內關、足三里,有和胃降逆的作用,主治呃逆。
配陽陵泉、中封,有舒肝利膽的作用,主治黃疸。
治療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平刺
【文獻摘要】
《千金方》:主喘逆臥不安,咳脅下積聚。
《銅人》:治胸中煩熱,賁豚上下,目青而嘔,霍亂泄痢,腹堅硬,大喘不得安臥,脅下積氣。
《大成》:胸連脅痛,期門、章門、丘墟、行間、湧泉。
脅脹滿竄痛,喜太息,情志抑鬱或急躁易怒,納呆腹脹,便溏不爽,腸鳴矢氣,或腹痛欲瀉,瀉後痛減。舌苔白或膩,脈弦。
證候分析
本證以胸脅脹滿竄痛,易怒,納呆腹脹便溏為辨證要點,肝主疏泄,有助於脾的運化功能,脾主健運,氣機通暢,有助肝氣的疏泄,故在發生病變時,可相互影響,形成肝脾不調證。肝失疏泄,經氣鬱滯,故胸脅脹滿竄痛,太息則氣鬱得達,脹悶得舒,故喜太息,氣機鬱結不暢,放精神抑鬱;條達的失職,則急躁易怒。脾運失健,氣機郁滯,故納呆腹脹;氣滯濕阻,則便溏不爽,腸鳴矢氣;腹中氣滯則腹痛,排便後氣滯得暢,故瀉後疼痛得以緩解。本證寒熱現象不顯,故仍見白苔,若濕邪內盛,可見膩苔,弦脈為肝失柔和之證。
人體穴位
頭部穴位(正面) | 頭維穴 | 髮際穴 | 陽白穴 | 印堂穴 | 攢竹穴 | 睛明穴 | 承泣穴 | 四白穴 | 迎香穴 | 水溝穴 | 瞳子髎穴 |
頭部穴位(背面) | 百會穴 | 後頂穴 | 風府穴 | 啞門穴 | 完骨穴 | 風池穴 | 天柱穴 |
頭部穴位(側面) | 太陽穴 | 下關穴 | 客主穴 | 耳門穴 | 聽宮穴 | 翳風穴 | 頰車穴 | 大迎穴 | 人迎穴 |
腹部胸部穴位 | 天突穴 | 膻中穴 | 鳩尾穴 | 巨闕穴 | 中脘穴 | 水分穴 | 氣海穴 | 關元穴 | 中極穴 | 氣舍穴 | 俞府穴 | 或中穴 | 期門穴 | 日月穴 | 天樞穴 | 氣穴 | 大巨穴 | 大赫穴 |
人體背部穴位 | 大椎穴 | 陶道穴 | 身柱穴 | 神道穴 | 至陽穴 | 脊中穴 | 治喘穴 | 肩井穴 | 曲垣穴 | 天宗穴 | 命門穴 | 腰俞穴 | 腰陽關穴 | 上仙點穴 | 六華灸穴 | 風門穴 | 肺俞穴 | 心俞穴 | 膈俞穴 | 肝俞穴 | 膏肓穴 | 志室穴 | 肩外俞穴 | 厥陰俞穴 | 三焦俞穴 | 大腸俞穴 | 關元俞穴 | 小腸俞穴 | 膀胱俞穴 |
人體上肢穴位 | 內關穴 | 外關穴 | 曲池穴 | 尺澤穴 | 治癢穴 | 孔最穴 | 列缺穴 | 陽池穴 | 神門穴 | 合谷穴 | 中渚穴 | 少沖穴 | 落枕穴 | 指間穴 | 太淵穴 | 口內穴 | 胃腸穴 | 手三里穴 |
人體下肢穴位 | 膝眼穴 | 梁丘穴 | 復溜穴 | 陰谷穴 | 血海穴 | 承山穴 | 解溪穴 | 委中穴 | 足三里穴 | 陽陵泉穴 | 陰陵泉穴 | 三陰交穴 | 百里穴 |
人體足部穴位 | 湧泉穴 | 大敦穴 | 太沖穴 | 太白穴 | 太溪穴 | 申脈穴 | 丘墟穴 | 崑崙穴 | 足臨穴 | 行間穴 | 里內庭穴 | 下痢穴 | 高血壓點穴 | 第二厲兌穴 | 第三厲兌穴 | 阿基里斯腱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