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穴位功效:此穴的主治疾病為:宿醉不適、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臟疾病、腹氣上逆、肋間神經痛、月經過多、黏膜炎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月經過多,閉經,痛經,白帶,陰中痛,遺尿,淋疾,疝氣,胸脅滿痛,呃逆,咳嗽,洞瀉,頭痛,眩暈,目赤痛,青盲,中風,癲癇,瘛瘲,失眠,口喎,膝腫,下肢內側痛,足跗腫痛。
人體穴位配伍:配睛明穴治青光眼、降眼壓;配太沖穴、合谷穴、、風池穴、百會穴治肝火上炎、頭痛、眩暈、衄血;配中脘穴、肝俞穴、胃俞穴治肝氣犯胃之胃痛;配中府穴、孔最穴治肝火犯肺乾咳或咯血。
簡介編輯定位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解剖有趾背動、靜脈;布有腓深神經的趾背神經。名解(1)行間。行,行走、流動、離開也。間,二者當中也。該穴名意指肝經的水濕風氣由此順傳而上。本穴物質為大敦穴傳來的濕重水氣,至本穴後吸熱並循肝經向上傳輸,氣血物質遵循其應有的道路而行,故名。
(2)肝經滎穴。滎,極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質為大敦穴傳來的滯重水氣,至本穴後,水濕冷降而成為地部經水,水量極小,故為肝經滎穴。
(3)本穴屬火。屬火,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大敦穴傳來的滯重水氣,至本穴後,大部分滯重水濕冷降歸地而不能成為肝經的上行氣血,只有小部分水濕吸熱脹散而上行,此部分氣血表現出火的炎上特徵,故其屬火。
定位
在足背側,當第一、二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解剖
有足背靜脈網;第一趾背側動、靜脈;腓神經的跖背側神經分為趾背神經的分歧處。
主治
月經過多,閉經,痛經,白帶,遺尿,疝氣,胸脅滿痛,呃逆,咳嗽,洞瀉,頭痛,眩暈,目赤痛,青盲,中風,癲癇,口喎。
①中風、癲癇、頭痛、目眩、目赤腫痛、青盲、口喎等肝經風熱所致病證。
②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等婦科病證。
③遺尿、癃閉等泌尿系病證。
④疝氣。
⑤胸脅脹痛。
斜刺0.5~0.8寸。
配伍配睛明治青光眼、降眼壓;配太沖、合谷、、風池、百會治肝火上炎、頭痛、眩暈、衄血;配中脘、肝俞、胃俞治肝氣犯胃之胃痛;配中府、孔最治肝火犯肺乾咳或咯血。
附註:足厥陰經所溜為“滎”。
操作
針灸:常規消毒後,取毫針略向上斜刺該穴0.5-1寸深,使局部酸脹向足背放射,留針20-30分鐘。
按摩:按摩,按壓行間穴5秒鐘,壓到有酸感後,休息5秒鐘再按壓,一共20次。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高血壓、青光眼、結膜炎、睪丸炎、功能性子宮出血、肋間神經痛等。配耳尖、太陽主治目赤腫痛。
治療因肝氣鬱結引起的疾病:配合太沖穴,由太沖穴向行間穴方向掐揉。
去肝火
“行間穴”位於大腳趾和二腳趾縫上。它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多揉“行間穴”,就可以把心火從這裡散出去了。人體穴位
頭部穴位(正面) | 頭維穴 | 髮際穴 | 陽白穴 | 印堂穴 | 攢竹穴 | 睛明穴 | 承泣穴 | 四白穴 | 迎香穴 | 水溝穴 | 瞳子髎穴 |
頭部穴位(背面) | 百會穴 | 後頂穴 | 風府穴 | 啞門穴 | 完骨穴 | 風池穴 | 天柱穴 |
頭部穴位(側面) | 太陽穴 | 下關穴 | 客主穴 | 耳門穴 | 聽宮穴 | 翳風穴 | 頰車穴 | 大迎穴 | 人迎穴 |
腹部胸部穴位 | 天突穴 | 膻中穴 | 鳩尾穴 | 巨闕穴 | 中脘穴 | 水分穴 | 氣海穴 | 關元穴 | 中極穴 | 氣舍穴 | 俞府穴 | 或中穴 | 期門穴 | 日月穴 | 天樞穴 | 氣穴 | 大巨穴 | 大赫穴 |
人體背部穴位 | 大椎穴 | 陶道穴 | 身柱穴 | 神道穴 | 至陽穴 | 脊中穴 | 治喘穴 | 肩井穴 | 曲垣穴 | 天宗穴 | 命門穴 | 腰俞穴 | 腰陽關穴 | 上仙點穴 | 六華灸穴 | 風門穴 | 肺俞穴 | 心俞穴 | 膈俞穴 | 肝俞穴 | 膏肓穴 | 志室穴 | 肩外俞穴 | 厥陰俞穴 | 三焦俞穴 | 大腸俞穴 | 關元俞穴 | 小腸俞穴 | 膀胱俞穴 |
人體上肢穴位 | 內關穴 | 外關穴 | 曲池穴 | 尺澤穴 | 治癢穴 | 孔最穴 | 列缺穴 | 陽池穴 | 神門穴 | 合谷穴 | 中渚穴 | 少沖穴 | 落枕穴 | 指間穴 | 太淵穴 | 口內穴 | 胃腸穴 | 手三里穴 |
人體下肢穴位 | 膝眼穴 | 梁丘穴 | 復溜穴 | 陰谷穴 | 血海穴 | 承山穴 | 解溪穴 | 委中穴 | 足三里穴 | 陽陵泉穴 | 陰陵泉穴 | 三陰交穴 | 百里穴 |
人體足部穴位 | 湧泉穴 | 大敦穴 | 太沖穴 | 太白穴 | 太溪穴 | 申脈穴 | 丘墟穴 | 崑崙穴 | 足臨穴 | 行間穴 | 里內庭穴 | 下痢穴 | 高血壓點穴 | 第二厲兌穴 | 第三厲兌穴 | 阿基里斯腱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