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成立於2006年5月,是致力於改善西部農村教育和促進社區發展的民間基金會。目前主要開展西部農村教育論壇、大學生志願者假期支教、長期志願者支教、農村幼兒教育探索、農村教師針對性培訓與支持、各類圖書館建設與讀書推動、貧困學生和教師資助、小型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學校教育質量提升綜合項目等。
成長曆程
1998年——2002年期間“西部陽光行動”發起人尚立富,以騎腳踏車、步行的方式,對東西部農村教育進行了系統的考察,行程9萬多里,經過22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拍攝照片萬餘幅,寫出了近百萬字的調研報告,真實地記錄了西部農村教育的面貌;
2003年11月“尚立富西部農村教育紀實攝影展”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首都各大高校拉開帷幕;
2003年年底,在中國教育發展前沿NGO——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以及教育專家楊東平教授的大力幫助下,21世紀教
育發展研究院農村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成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是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的二級單位,簡稱“西部陽光行動”。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在中國教育實踐及研究領域獨樹一幟、名列前茅,研究院名譽院長為全國政協常委、蘇州市副市長、博士生導師朱永新教授,院長為楊東平教授,農村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為尚立富。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農村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的成立在“西部陽光行動”的發展歷史上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西部陽光行動”由一個個人行為向正規化邁出了第一步;
2004年7月“西部陽光行動”正式啟動,首都各大高校的135名志願者組成了十支小分隊,分赴西部的十個省、市、自治區的項目點開展活動;
“西部陽光行動”得到許多專家學者的支持,如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茅于軾、著名教育家魯潔、著名學者錢理群、著名教育專家朱永新、著名教育專家楊東平等為西部陽光行動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保障。
2004年10月西部陽光行動全國巡迴展覽分別在北京、上海、蘇州進行,得到了全國各地高校、各類企業、社會團體的廣泛支持;
2005年6月 “西部陽光行動”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進行合作,同時與北京市農發扶貧基金會共同組建“維奧陽光公益基金”;“維奧陽光公益基金”的建立,標誌著“西部陽光行動”在發展的道路上更加趨於成熟;
2006年2月,應香港中文大學邀請,“西部陽光行動”負責人尚立富赴香港進行為期一個月的交流、學習,推動了“西部陽光行動”的成長和發展。
截止到2006年6月,已有上萬人成為“西部陽光行動”志願者,並且在西部農村開展了志願者西部農村支教、鄉村圖書館、西部農村幼兒教育、西部農村教師培訓等7個項目,現已成為知名的公益事業品牌。
2006年5月13日,西部陽光行動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在上海新聯康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周小麗董事長的大力支持下,由上海新聯康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出資200萬元成立了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同時無償為基金會提供了辦公場所。蘇州市副市長朱永新教授任名譽理事長,著名學者楊東平教授任理事長,上海新聯康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周小麗董事長任副理事長,尚立富任秘書長。這是西部陽光行動的擴大發展,西部陽光行動從此由原來的草根NGO發展成為今天的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實現了歷史性的轉變,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將在原有的工作基礎和成果之上,一如既往地為西部農村的發展貢獻力量。
目標使命
願景:
每個孩子都有公平的受教育機會
每個家庭都有改善生活的可能
每個社區都有自我發展的動力
使命:以當地人為主,通過多元背景的志願者參與,促進西部農村教育及社區發展。
目標:
1.改善西部農村的教育和文化現狀;
2.弘揚志願精神,帶動更多的志願者投身公益事業 ;
3.為各類NGO參與西部農村教育搭建平台。
工作理念:熱情、專業、誠實、負責
財務公示:實行財務網上公示,保證用好每一份捐助。
評估機制:建立了第三方評估機制。由中央教科所專家組成項目評定小組,對項目進行質量監控,保證項目質量。
發展優勢:西部陽光行動的發展得到了社會各方的鼎力相助,在資金方面得到了國內外一些知名企業和基金會的扶持;在技術方面得到教育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教科所等各大機構的領導以及眾多專家學者的關懷、幫助和支持。
機構管理:組織結構合理,制度完善,工作誠實,管理透明;成員廉潔自律,具有共同的理念、價值觀、道德風格及行為準則。
工作理念:
熱情、專業、誠信、務實
財務公示:
每月財務運行報告網上公示;
年度財務報告及審計報告在上一財政年度過後兩個月內在年報中公示;
年底向大宗捐款人提交指定項目的詳細財務報告;
所有捐款人均可在網上或到基金會查詢捐款使用信息。
評估機制:
建立了第三方評估機制,由第三方專家或有關人士組成項目評定小組,對項目進行質量評估,提出改進意見。
發展優勢:
西部陽光基金會的發展得到社會各方的鼎力相助:在資金方面,既獲得國內外各類企業和基金會的扶持,也將眾多愛心人士的心意聚沙成塔;在實際工作領域和技術支持方面,得到了教育部相關部門、關注農村教育的各方專家、基層教育主管部門及一線校長、教師、基層幹部的傾心支持;目前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整合各種資源、解決針對性問題的工作機制。
機構管理:
積極探索非盈利機構有效管理的制度與方法,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倡導公開透明、平等務實、多層次參與、廉潔自律、負責任的團隊文化。
組織機構
理事會成員
專家顧問錢理群 | 北京大學教授 | 楊海波 | 原教育部副部長 |
茅于軾 | 著名經濟學家 | 于光遠 | 著名經濟學家 |
黃 濟 | 著名教育家 | 魯 傑 | 著名教育學家 |
方 明 | 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原會長 | 魯 風 |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
王家勤 | 教育部法制辦副主任 | 杜曉山 | 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 |
石中英 | 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 | 丁 東 | 著名學者 |
王 麗 |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 陳健民 |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
蕭 今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主任助理 | 孫偉青 | 中信銀行上海泰富廣場支行行長 |
工作團隊
秘書長 | 梁曉燕 | 特別助理 | 尚立富 |
項目總監 | 來 超 | 項目主管 | 陸建娣、劉斌、王建兵 |
項目助理 | 王學軍 | 財務部 | 葛玲、羅建 |
合作領域
目標地區:中國西部12省、市、自治區
項目類型:
志願精神的培養
農村基礎教育
幼兒、家庭、社區教育
基礎設施建設
以扶貧為重點的綜合發展項目
大學生社團能力建設
合作機構
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合作幾周主要有:福特基金會、香港樂施會、英國海外志願者服務社、亞洲基金會-贈與亞洲、美新路公益基金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所、中央教科所學術委員會、北京師範大學多元文化研究中心、清華大學NGO研究所、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教育線上、北京天下溪教育諮詢中心、香港佛香講堂、甘肅省教育廳、甘肅省宕昌縣教育局、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西北師範大學教師培訓學院、甘肅省靖遠師範學校、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上海新聯康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蘇州新鴻嘉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三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四川維奧製藥有限公司、soho中國有限公司、四川恆泰醫藥有限公司、渣打銀行上海支行、上海《財富人生》欄目、開元旅業集團等。公益項目
一、 西部農村教育論壇項目
項目背景:
國家近年來對西部農村教育的關注是前所未有的,採取了費改稅、兩免一補、新課程等許多措施的改革,使農村教育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西部占國土的3/4,西部地區仍有372個縣沒有實現“兩基”目標。政策的制定大多數是自上往下的途徑,很多政策不符合西部農村的實際情況,導致了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差距的拉大。希望通過西部農村教育論壇,搭建一個平台,讓一線的教育與教育專家和政府官員進行交流和互動,為西部農村教育的發展建言把脈,傾聽農村的聲音,關注當前西部農村教育的熱點、難點和焦點。
項目目的:
1、建立西部農村一線教師、教育界專家學者、政府官員針對西部農村教育的交流平台;
2、建立教育改革中學術交流、思想溝通、社會對話的民間渠道;
3、通過媒體傳播論壇的思想,達成從論壇話題→社會輿論→教育行為和教育決策的擴散效果,從而對學校教育和教育決策兩方面產生影響。
項目特徵:
1、打破就農村教育談農村教育、教育專家自己談農村教育的封閉性,
2、以民間的視角審視西部農村教育,彌補教育研究以政府和國家立場為主的不足。
二、 農村教師針對性培訓與支持項目
項目背景:
目前西部農村教育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挑戰,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信息閉塞、新課程等方面的問題,這些都阻礙了西部農村教育的發展,尤其是西部農村教育方面的弱勢群體,比如: 女教師、代課教師、複式教師、大齡教師等,要縮小農村教育的發展,就要從最基層,最需要幫助的教師開始。
項目目標:
1、培訓後的教師將新的教學方法和理念運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帶動農村教育的發展;
2、通過鄉村建設理論的培訓,使受培訓教師參與鄉村建設,成為農村發展的帶頭人;
項目實施:
1、進行考察確定培訓對象,並與教師所在學校協商培訓事宜;
2、每年3月、9月,利用學生實習,組織志願者和受培訓教師進行置換;
3、3-5月、9-11月將教師送入培訓基地進行培訓,並組織專家對受培訓教師進行系統授課;
4、組建流動教師培訓隊進行送教上門的培訓。
三、 大學生志願者假期支教項目
項目背景: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建設取的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相應文化、教育各個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發展;但在大發展的同時,卻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即發展的不平衡。與此同時西部占國有土地面積的61%,但西部地區科技人員數量僅占全國總量的27.1%,而且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不合理,人才流失嚴重。人才主要集中在省會城市和少數專業,基層、生產第一線、少數民族地區人才嚴重缺乏,工程技術、科研、經濟管理、高新技術人才十分短缺。
面對如此巨大的差距,作為當代大學生可以做什麼?走進農村,紮根農村、獻身農村,把建設農村作為自己終身的事業;引進城市和東部地區的資源、技術、通過支教參與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發展,同時也有效地促進大學生和大學生社團的成長,為中國農村培養鄉村建設的志願者和人才。
項目目標:
1、提高當地各個方面的發展水平;
2、使大學生樹立服務意識,體會自我成長,並在此基礎上有所作為;
3、通過宣傳,喚起更多的人對西部的關注和行動。
項目實施:
1、選拔大學生、志願者,並結合當地的實際需求組合一個不同專業(教育、醫療、農業、環境保護、經濟、法律等)分隊;
2、進行前站工作,為將開展的工作做好準備;
3、志願者團隊下鄉,開展各類支教、支農活動;
4、製作宣傳片和展板,在首都各大企業、高校、中國小進行展覽。
四、 長期志願者支教項目
項目背景介紹:
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位於甘肅省隴南市西北部,轄6鎮19鄉,334個村委會,總人口29.4萬人, 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貧困縣。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308所,其中高級中學1所,完全中學2所,獨立國中4所,完全國小287所(含八年制學校10所),初小、教學點171個,農、職中及教師進修學校各1所,縣幼稚園1所。教職工總數2365人,其中公辦教師1846人,縣鄉聘用及代課教師519人,農村特設崗位教師129人。在校學生55135人,師生比例為1:24,師資力量嚴重低於教育系統標準,308所學校中僅有26所擁有專職的音體美教師,全縣英語教師僅有7.9%為英語專業畢業。特別是完全國小,急缺英語及音體美教師支持。
甘肅省天水市十分重視教育的發展,但由於當地條件所限,教育資源依舊相對貧乏。城區104所學校,擁有師資量儘管較宕昌縣比例大,但仍然沒有達到教育師生基本配比數值。在15個學區內,英語教師短缺問題也相對明顯,語文、數學特別是物理、化學教師大多不是專業師範院校對口專業畢業,由於師資力量短缺,經常出現語文教師兼任物理教師之事。當地,由於音體美課程缺乏教學器材及音體美教師不能到位,音體美教學活動遲遲不能開展,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全面發展。
音體美教育是青少年健康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藝術素質的培養有助於孩子智力的開發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結合國家有關政策及天水市和宕昌縣的教育現狀,本項目計畫通過1年多的時間,為天水市和宕昌縣的20所學校及周邊社區提供專業性、教育類的支持和扶助。通過長期志願者參與的形式為當地的教育和綜合發展提供動力。項目不僅針對項目點當地急需解決的教育問題,同時為當地提供農業知識、衛生保健知識、法律常識及自然災害應對等的知識普及。
五、 農村幼兒教育探索項目
項目背景:
長期以來,由於多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在我國農村地區(尤其是在西部),幾乎沒有正規的幼兒教育體系,這是導致農村(尤其許多西部偏遠農村)教育落後的主要因素之一。“留守兒童”同樣也是當前農村教育一個突出的問題。
幼兒教育的程度直接影響兒童一生的發展,這是許多的專家學者一直呼籲的問題。同時在發展農村幼兒教育的過程中,也為眾多中等師範院校畢業生提供了就業機會。他們在幼兒教育方面有很強的優越性,可以很好的與幼兒進行溝通,運用新的教學模式促使幼兒的全面發展。
項目目標:
1、可以有效的促進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2、使中等師範院校學生成為西部鄉村發展的有生力量,帶動鄉村發展;
3、較好地解決留守兒童的受教育問題。
項目實施:
1、與當地政府聯繫,獲取他們的支持和配合;
2、選取應屆畢業的中等師範學生志願者,並進行系統的培訓;
3、運用經典誦讀教育,社區教育等新的教育理念,開展幼兒教育;定時組織家長參與教學,把學校教育向親職教育過渡;
4、對家長、村民進行掃盲運動,並成立婦女協會,針對親職教育、醫療衛生、婦女權益等問題開展活動。
六、貧困學、生教師資助項目
資助背景:
根據一項調查,社會對教育的扶貧主要集中在義務教育階段,而且主要集中在對失學兒童和家庭貧困兒童的資助方面。目前參與失學兒童救助的社會力量、機構、項目已經相當多,而且按照中國政府的規劃和承諾,到2007年將基本實現西部貧困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免除學費。基於以上情況,北京市西部陽光基金會除了對處在國家九年義務教育的家庭貧困孩子予以關注外,開始關注貧困地區的高中生、大學生。目前高中貧困生的問題逐漸突出,但尚未引起社會的重視。尤其是在中國西部的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不足,傳統觀念長期影響,很多學生國中畢業後由於多方壓力被迫輟學,部分外出打工,剩下的則早早的成家立業,能上高中的寥寥無幾。女孩子更是難得讀完高中,女性是一個家庭的核心,她的文化程度高低,與家庭和睦、子女親職教育、社區和諧等息息相關。資助這些優秀的少數民族高中生完成學業非常有必要,也很有意義。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項目能促使當地逐漸重視高中學業教育和全面發展,從而改變高中生的命運。也希望通過這個項目引起社會對高中教育的關注和重視,加大對西部地區教育的投資力度。評審準則:
1、受助對象必須是國家級貧困縣的學生;
2、受助對象必須是家庭貧困的高中生;
3、受助對象學習期間刻苦努力、成績優異者優先考慮;
4、家庭狀況困難,並出具當地相關部門的證明;運作程式:
1、推薦:由學生所在學校推薦,基金會志願者或者負責人到所在學校調查了解情況,經學校同意落實侯選人名單2、申請:侯選人填寫貧困學生資助申請表,經學校、所在村/鄉委會加具意見和蓋章後寄到北京。
3、審核:資助項目小組討論審核通過貧困學生資助名單,基金會秘書長終審通過。
4、發款:資助項目小組直接發款給貧困學生所在學校或者受助學生本人,並將領款收據原件寄回北京。每年發款一次(或根據需要為每學期一次),時間為秋季學期開始時。
5、監測:資助項目小組要求受助學生每學期末寫一封信告知基金會自己的學習狀況,並郵寄成績單複印件;如果考上大學,或者更高一級的學府,還需要郵寄錄取通知書的複印件,以此作為下年是否繼續受助的依據。
七、 小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項目背景:近年來,廣大農村地區中國小布局調整力度加大。調整方向是教育資源向城區、中心鄉鎮集中,並逐漸成為優質教育資源。與此同時,為方便山區兒童就近入學,保留了一批教學點。教學點一般分布在山區、湖區、庫區,人口稀少、交通不便,辦學條件差。很多教學點甚至使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危房,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項目目標:1、幫助學校解決危房問題;
2、幫助學校解決用電難、用水難、如廁難的問題;
3、根據項目實施地的需要,提供小額資金幫助建設必須的基礎設施。
社會影響
一、西部農村教育論壇項目在政策倡導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提出重要議題、匯聚各界的關注、形成政策建議等。正是通過論壇,媒體將代課教師的聲音傳到了社會上,讓打工子弟學校被迫關閉的事情受到關注;農村教育質量提高的關鍵及農村學校管理的難點等問題得到正視和討論;二、農村教師針對性培訓與支持項目得到了廣大受培訓教師的歡迎,為他們打開了一扇窗,接觸到、學習到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學方法;女教師、代課教師、村小教師等針對性的培訓,為教師中的“弱勢群體”帶去實在的尊重和幫助;
三、大學生志願者假期支教項目對大學生的志願精神培養和社會責任的培養非常有意義,他們參與這個項目後了解了西部農村,開始關注西部農村,每個志願者都有很大的收穫;對於參加活動的農村孩子來說開闊了視野,學到很多課堂知識以外的東西,受到平等和參與等精神的啟蒙;
四、長期志願者支教項目是對農村學校師資的有益補充,並為農村學校堅持開展音樂、美術、體育及其他拓展性課程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鍛鍊了志願者的各種能力;
五、農村幼兒教育探索項目在NGO領域是具有開創性的項目,注重克服農村幼兒教育缺失或國小化的弊病,著力探索適合農村條件的幼兒教育途徑和方法,該項目受到了孩子家長的好評;
六、貧困學生教師資助項目解決了家庭困難的學生上學難、教師經濟窘迫的部分問題,教師和學生都非常希望能持續得到資助,這對他們來說是最實惠的;
七、小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為缺乏資金急需改造的農村學校解決了問題,學校老師和孩子不用為學校還是危房而不敢上課,為改善學校的硬體環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2]搜狐慈善論壇 http://yule.sohu.com/20081020/n260138705.shtml
非公募基金
非公募基金會是指無權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據統計,因國家的鼓勵政策,非公募基金會從2004年第一家至今,已發展到900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