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利川燈歌”起源於利川市柏楊一帶,距今約一百多年歷史。利川燈歌中的眾多民歌和古老的竹枝歌一脈相承,具有很高的民族文化藝術價值。有記載從清朝開始,民眾逢年過節、喜慶集會、玩彩龍船時都要唱燈歌,現在以《龍船調》為代表,湧現出《篩子關門眼睛多》、《打把扇子送情》等一批鏇律優美、歌詞詼諧生動的燈歌。目前,《利川燈歌》已經成功進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利川燈歌之所以至今能在這裡保存,是因為它擁有一個有利於它生存延續的自然、人文環境。今利川地方,位於鄂西南隅。從地理上分,它屬雲貴高原東北延伸部分,巫山余脈和武陵山余脈在這裡交匯。
燈歌始於玩燈的習俗,已經有了悠遠的歷史。我國中原玩燈,始於西漢宮廷,唐、宋流傳民間,形式極為多樣。然而,隨著歷史的風雲變幻,時至今日,那些五彩斑斕的花燈、燈歌形式,多數都已經被淘汰出局了。然而,利川燈歌卻能在利川這塊“蠻夷之地”保存至今。
起源
利川燈歌起源於利川市柏楊壩鎮,距今大約有300年的歷史。據民俗專家譚宗派先生介紹:利川燈歌始於何時尚無確考,不過根據利川柏楊現存燈歌第五代代表性傳承人全友發的傳承譜系:其師為汪安佐,師爺為姚澤美,師祖為李祖田,祖師爺為清康熙時的譚功朝(鼓師)、喬國富(演員,外號喬么妹)、畢凱(畫匠)以及一些清代墓碑上關於燈歌的浮雕,我們完全可以認定:明末清初,燈歌已在今利川柏楊壩一帶流行,迄今至少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俗話說:“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燈。”
從清朝開始,民眾逢年過節、喜慶集會、玩採蓮船時都要唱燈歌,現在以《龍船調》為代表,湧現出《篩子關門眼睛多》、《打把扇子送情郎》等一批鏇律優美、歌詞詼諧生動的燈歌。利川燈歌就是這民歌海洋的一串珍珠,它熠熠生輝,照耀著山里人的生活;它像百靈鳥,給他們帶去歡聲笑語;它像山泉,給他們的生活增添了甘甜。
利川燈歌過去與春節習俗緊密相連。清至民國,利川玩燈規模很大。花燈有“前八出”、“後八出”及“雜燈”等多種。新中國成立以前,利川春節上九出燈,十五收燈,煙花競放,鼓樂喧天,男女踏歌,十分熱鬧。
新中國成立以後,扮演神仙鬼怪的花燈和大量以歌唱愛情為內容的燈調被取消,但“後八出”中的龍燈、獅子和“雜燈”中的採蓮船、車車燈卻得以倖存。“文革”中,燈歌中止。改革開放以來,採蓮船、車車燈的演出雖然早已失去了它昔日的輝煌,但其演出時間卻從年節逐漸擴展到了一切喜慶集會和休閒,從一種習俗逐漸變成了一種隨時都可進行的民眾文化歌舞活動。
內容
利川燈歌始於何時尚無確考,不過根據利川柏楊現存燈歌第五代代表性傳承人全友發的傳承譜系:其師為汪安佐,師爺為姚澤美,師祖為李祖田,祖師爺為清康熙時的譚功朝(鼓師)、喬國富(演員,外號喬么妹)、畢凱(畫匠)以及一些清代墓碑上關於燈歌的浮雕,我們完全可以認定:明末清初,燈歌已在今利川柏楊壩一帶流行,迄今至少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俗話說:“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燈。”利川燈歌過去與春節習俗緊密相聯。清至民國,利川玩燈規模很大。花燈有“前八出”、“後八出”及“雜燈”等多種。“前八出”一般為牌燈、花缽、財神、天官、靈官、觀音等紙糊篾扎的大燈;“後八出”一般為戲劇故事(由高蹺人物扮演)以及龍燈、獅子、騏驎、白象等紙糊篾扎的神獸;雜燈一般為以人物扮演、以歌舞為主的彩龍船、車車燈、蓮湘、蚌殼精等。
由於這些“雜燈”中的人物化妝、表演已具戲劇雛形,而且雜七雜八,形式多樣,隊伍又夾雜在“前八出”與“後八出”之間,所以過去人們又稱“雜燈”為“跳燈”或“燈夾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利川春節上九出燈,十五收燈,煙花競放,鼓樂喧天,男女踏歌,十分熱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扮演神仙鬼怪的花燈和大量以歌唱愛情為內容的燈調被取消,但“後八出”中的龍燈、獅子和“雜燈”中的彩龍船、車車燈卻得以倖存。文化大革命中,燈歌中止。改革開放以來,彩龍船、車車燈的演出雖然早已失去了它昔日的輝煌,但其演出時間卻從年節逐漸擴展到了一切喜慶集會和休閒,從一種習俗逐漸變成了一種隨時都可進行的民眾文化歌舞活動。
楊匡民教授在為《中國大百科全書》撰稿中指出:“燈歌是我國漢族與南方少數民族(如土家族)逢年過節舉行花燈會或廟會之時,劃地為台,載歌載舞的各種表演形式。”《利川燈歌》是民眾逢年過節、喜慶集會、休閒娛樂時,以彩龍船、車車燈為道具,以本鄉本土傳統系列優秀民歌為歌唱,劃地為台,載歌載舞的民間歌唱表演形式,屬“燈歌”範疇。其主要道具是紙糊篾扎,彩繪而成的“彩龍船”和“車車燈”。彩龍船型制與荊楚大地、清江下游紀念屈原龍舟競渡時的龍船相似;車車燈型制與古代雙輪手推彩車相似。其伴奏樂器以鼓、鈸、鑼、鑔、二鑼和馬鑼為主,早期還有嗩吶和竹笛。主要鑼鼓“引子”有“樓梯換”、“鬼挑擔”、“耍神引”、“盪龍”和“龍擺尾”等。《利川燈歌》演唱時,一人扮書生(或武生),蘭衫綸巾,手執摺扇(或橈竿),瀟灑站立船頭(或車頭);二人扮丫環,燕尾椎髻,手舞花巾,殷勤侍立船側(或車側);一人扮艄公(或媒婆),花鼻駝背,手執橈片(或蒲扇),滑稽追隨船尾(或車尾)。樂隊一般由六人組成,既伴奏又伴唱,隨著打擊樂的陣陣響起,演員們或隨彩船(車燈)飛鏇起舞,或踏歌翩躚進退。歌唱是在演員舞蹈和伴奏停歇時進行的,唱法一領眾合,一般多為么妹領唱(也有書生或武生領唱的),眾人合唱。曲調傳統固定,多為本地傳統民歌結合玩燈特點歷代演唱而成。除開場、收場為祝福、送財外,其主要內容為唱本地風俗、農事和男女情愛。唱詞多為傳統唱段,也可即興創作,一句一段或兩句一段者最多。唱詞中襯詞極為豐富,它們有的對主句烘雲托月,推波助瀾;有的和主句血脈相通,水乳交融。特別是一些便於觀眾參與、撩撥挑逗、妙趣橫生的襯詞襯句,一問眾答或互問互答,把演員和觀眾的心靈融為一體,常常把演出一次次地推向高潮。
《利川燈歌》是優秀民歌《龍船調》的母體,優秀民歌《龍船調》是利川燈歌的代表。《龍船調》由《燈歌•種瓜調》收集整理而成。《種瓜調》是一首以歌唱農事“種瓜”為內容的傳統燈歌,原詞共十段:
(正歌)正月是新年(咿喲喂),瓜子才進園(喲喂)。
二月起春風(咿喲喂),瓜子才定根(喲喂)。
三月是清明(咿喲喂),瓜苗成了林(喲喂)。
四月是立夏(咿喲喂),瓜兒上了架(喲喂)。
五月是端陽(咿喲喂),瓜兒把新嘗(喲喂)。
六月三伏熱(咿喲喂),瓜兒正吃得(喲喂)。
七月秋風涼(咿喲喂),瓜兒皮色黃(喲喂)。
八月中秋節(咿喲喂),要把瓜兒摘(喲喂)。
九月是重陽(咿喲喂),瓜兒已下場(喲喂)。
十月瓜完了(咿喲喂),瓜種要留到(喲喂)。
(副歌)今哪銀兒梭
明哪銀兒梭
陽雀叫啊抱著恩哪哥
抱著恩哪哥
妹兒哪要過河啊
哪個來推我嘛
我就來推你嘛
艄公你把舵扳囉
妹娃兒你坐穩船哪
餵呀咗餵呀咗
將妹娃兒推過河喲嗬餵
1956年2月經利川縣文化館幹部周敘卿、黃業威收集整理後,曲調、襯詞和副歌不變,但主體歌詞卻由原來的十段改成了“正月是新年,妹娃兒去拜年;三月是清明,妹娃兒去探親”這樣兩段,並在最後省去了道具和鑼鼓,以《龍船調》為名、一領眾合或二人對唱的形式搬上了舞台。1957年3月,汪營農民歌手王國盛、張順堂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比賽大會"上演唱了《龍船調》,獲得領導和專家的一致好評。1962年5月,收入《湖北省民歌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製成唱片發行。1979年收入《中國民歌集》。
1988年12月,收入《中國民間歌曲集成》。特別是近二十多年來,《龍船調》多次登入中央電視台和世界舞台,多次由王潔實、謝莉斯、魏金棟、孟鴿、張也、湯燦、宋祖英等著名歌唱家不斷演唱,更在世界範圍內進一步擴大了它的魅力和影響;甚至在我國第二顆載人飛船上天時還把它帶上了太空。悠悠一曲《龍船調》,像山花一樣燦爛,山泉一樣清純,唱出了土家兒女的勤勞和智慧;甜甜一曲《龍船調》,像山鳥一樣浪漫,山風一樣輕盈,唱出了巴楚兒女的情愛和幸福。2004年,當我國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高唱這曲優美的燈歌《龍船調》時,竟把整台演出推向了高潮,在世界樂壇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我常想,一首優美的歌曲好像是一隻羽毛絢麗、歌喉婉轉、展翅翱翔的神鳥。歌詞是它的主體,曲調是它的翅膀,歌手是它的喉舌,而和諧的政治環境則是任隨這隻神鳥遨遊九天的無限空間。《龍船調》正是這樣的一隻神鳥。它之所以能夠唱遍全國,唱響世界,唱上太空,除開它有優秀的歌詞、優美的曲調和一流的歌手外,更重要的是它遇逢了一個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時代!擁有了一個任其自由翱翔的廣闊空間。
演唱形式
利川燈歌演唱形式瀟灑,引人入勝。據譚宗派先生介紹,演唱時,一人扮書生(或武生),蘭衫綸巾,手執摺扇(或橈竿),瀟灑站立船頭(或車頭);二人扮丫環,燕尾椎髻,手舞花巾,殷勤侍立船側(或車側);一人扮艄公(或媒婆),花鼻駝背,手執橈片(或蒲扇),滑稽追隨船尾(或車尾)。
樂隊一般由六人組成,既伴奏又伴唱,隨著打擊樂的陣陣響起,演員們或隨彩船(車燈)飛鏇起舞,或踏歌翩躚進退。歌唱是在演員舞蹈和伴奏停歇時進行的,唱法一領眾合,一般多為么妹領唱(也有書生或武生領唱的),眾人合唱。曲調傳統固定,多為本地傳統民歌結合玩燈特點歷代演唱而成。
除開場、收場為祝福、送財外,其主要內容為唱本地風俗、農事和男女情愛。
風格
利川民眾喜慶、集會或休閒玩彩龍船,唱燈歌,已經成為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演唱者之間(除鼓師而外)沒有嚴格的師承關係,學習、傳承主要來源於民眾的自發和耳聞目染,沒有嚴格的藝術評定標準和組織。民眾人人不是演員,人人又都是演員。民眾的喜好就是標準,人人都是作家和評論家。本地人說本地的事,歌詞淺近、質樸、口語化,連三歲小孩也能聽懂。唱本地的調,只唱祥和歡樂,不唱悲哀和愁苦,連七老八十歲的老公公、老太婆也百聽不厭。襯詞多,襯詞美,方言方音,生動巧妙,魅力無限!民眾性、地方性、民間性是《利川燈歌》的明顯人性特徵。
彩龍船很顯然是對清江流域和荊楚大地劃龍船的藝術再現。既有對巴地楚臣屈原的祭祀,也有對歲足年豐,安定祥和的祝賀和祈禱。唱腔唱詞多為本鄉本土的傳統民歌結合玩燈特點,世代演唱而成,與古代巴人的竹枝、蹄踏一脈相承,巴楚文化的巧妙溶合,應該是《利川燈歌》引人入勝、深受民眾喜愛的根本原因。旱地划船,巴山楚水,載歌載舞,處處不是舞台,處處又都是舞台。舞的是龍舟競渡,唱的卻是園裡種瓜;演的是彩龍飛舞,唱的卻是上山砍柴。內容和形式看似相悖,環境和情節看似極不協調,然而觀眾和演員卻在參與中達到了完美的統一,幻想和祭祀卻在歌舞中達到了完美的統一,下里巴人和陽春白雪卻在相撞、相融中達到了完美的統一。這便是《利川燈歌》的明顯民族藝術特徵。
土家族的祖先巴人能歌善舞,在音樂上的天賦和創造是有史可查和令人驚訝的。“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宋玉•對楚王問)。“武王伐紂,前歌后舞”(華陽國志•巴志)。這說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土家族祖先巴人的歌聲就曾經在音樂高度發達的楚國首都流行,和楚文化發生過碰撞並贏得了觀眾;他們的歌舞就曾經被用於戰爭,並贏得了輝煌勝利。“屬而和者數千人”,這該是一種何等熱烈的場面啊!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殷人倒戈”(華陽國志•巴志)。這該是一種何等豪邁、壯烈的景象啊!到了唐代,巴人的巴歌大致還有兩類在人民民眾中廣為流傳:一類是竹枝歌(竹枝曲);一類是五句子。大概是因為竹枝歌特別優雅,特別適合詩人吟詠的原故吧,它後來竟被顧況、白居易、劉禹錫這些鼎鼎大名的詩人所看重,並進而把它們納入自已的創作,在詩壇上形成了一種至今仍在武陵至上海灘一帶廣為流傳的詩歌式樣—《竹枝詞》。《竹枝歌》是民眾的、基礎的;《竹枝詞》是《竹枝歌》的文人化和詩化。
《利川燈歌》尚存百餘首,其中,眾多的歌曲和古老的竹枝歌一脈相承。我們把今存《利川燈歌》與唐代之《竹枝歌》進行比較:第一,它們產生和流行的地域相同。“瞿塘峽口水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蠻兒巴女齊聲唱,愁殺江樓疒使君”(《全唐詩》卷四四一)。白居易作《竹枝詞》四首在忠州(今重慶市忠縣);“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全唐詩》卷三六五)。劉禹錫作《竹枝詞》九首在夔州(今重慶奉節縣)。今利川地方古屬巴國,三面與重慶之黔江、彭水、石柱、萬州、雲陽、奉節相連。巴國“其地,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華陽國志•巴志》)。漢、唐時期,今利川地方不僅與朐忍、忠州、夔州等地相連,而且很大一部分本身就屬於朐忍、忠州、夔州。第二,歌唱者的族屬和形式相同。顧況說"巴人夜唱《竹枝》後",白居易說"蠻兒巴女齊聲唱",“巴童巫女竹枝歌”。
劉禹錫說"余來建平(實為夔州),里中兒聯袂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以曲多者為賢"(《全唐詩》卷三六五)。其歌唱者的族屬顯然是土家族的先民巴人。其形式是夜唱、齊唱、聯袂。伴奏樂器是吹短笛和擊鼓。其時令是赴節。這與利川今存之燈歌多在年節時齊唱、夜唱,敲鑼打鼓,相互競賽而其歌唱者又多為土家族兒女的情況幾乎完全一樣;第三,歌曲的調式和風格相同或相近。劉禹錫說:"《竹枝歌》聆其音中黃鐘之羽,卒章激訐如吳聲","含思宛轉,有淇澳之艷音"(《全唐詩》卷三六五)。
利川今存之燈歌,曲調悠揚宛轉,"引商刻羽,雜以流徵",級進下行,這與古書上所載《竹枝歌》的鏇律,調式和風格極為相符;第四,歌詞結構和和聲襯詞在歌詞中的位置相同。胡震亨《唐音癸簽•卷十三》指出:《竹枝歌》有和聲,每句七字,破四字和以"竹枝",破三字和以"女兒"。今存利川燈歌,如"太陽出來(花花花兒扇)四山黃(紅花對牡丹),打把扇子(一把紅扇子)送情郎(繡球花兒圓)";"雙手扒著(嗯嗯)妹娃肩(姐喲喂),有句話兒(耶啊耶)不好言(哪啊喂)"等等,除和聲襯詞不是"竹枝"、"女兒"字樣而有所發展變化外,其結構位置也完全相同。第五,《舊唐書、劉禹錫傳》載:禹錫"依騷人之作,為新辭以教巫祝"。利川今存燈歌不僅其伴奏有“端公引”、“鬼挑擔”等巫樂,而且有些歌曲至今仍在端公"花園戲"中保存,其傳唱載體也與古代相同。
今存《利川燈歌》和唐代竹枝歌一脈相存。它是古代巴人竹枝歌的活體遺存,是土家族音樂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是巴楚文化溶合的藝術結晶。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說到底,這才是《利川燈歌》世代流傳,以及《龍船調》唱遍全國、走向世界、飛上太空的最為本質的原因。
音樂體裁
利川燈歌是歌舞融合,歌與舞交替進行,樂句間加襯詞拖音。如採蓮船和花燈等,先讓鑼鼓擊樂作前奏,舞蹈同時進行,待鑼鼓腰板後,舞蹈動作基本停止,演唱者以唱為主,只做一些幅度不大的晃身、甩手和原地踏步的小動作。從調式特徵看,利川燈歌多徵、羽調式,宮、商、角等調式較少。
從鏇律特徵來說,利川燈歌多下行,多小跳和級進。如《種瓜調》中,首句起音是全曲的最高音mi,落音是la;第二句起音是帶有倚音的do和re,落音是sol,後邊所有的樂句的落音都是la和sol。《種瓜調》的鏇律是比較豪放寬廣的,可是,曲中最低音mi至最高音mi也只有8度。鏇律進行以la、do、re為骨架,也只是在sol、la、do、re四度音調的框架內運動,形成以級進和小跳為主的特徵。
從結構特徵來說,利川燈歌一般多是單曲體,也有聯曲體。單曲體樂段結構的特點是基本句數較少,各句間的音樂材料較統一,結構關係較明確,變化不多,形式較簡單。比起其他民歌有更多的襯字、襯句或襯段。曲前、曲中和曲尾常有鑼鼓或其他管弦樂器伴奏。《種瓜調》每段歌詞有兩句、三句或四小句,固定襯段中的襯詞都有10多句,似乎有“喧賓奪主”之嫌。燈歌唱詞多為傳統唱段,也可即興創作,一句一段或兩句一段者最多。唱詞中襯詞極為豐富,它們有的對主句烘雲托月,推波助瀾;有的和主句血脈相通,水乳交融。
特別是一些便於觀眾參與、撩撥挑逗、妙趣橫生的襯詞襯句,一問眾答或互問互答,把演員和觀眾的心靈融為一體,常常把演出一次次地推向高潮。歌手百唱不厭,聽眾百聽不煩。因為有襯段的加入,擴大了曲體,發展了鏇律,特別是在襯段中,女問:妹娃要過河,哪個來推我?男答:我就來推你嘛!這樣的唱腔改為問答式的對白,達到了“說的比唱的還好聽”之效果,更加生動活潑,趣味盎然,大大豐富了表現力。
大事記
2010年5月,文化部網站公示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利川燈歌名列其中。
2007年6月6日,經湖北省人民政府研究、批准,公布了我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98項。在所公布的21項民間音樂名錄中,《利川燈歌》榜上有名。
2007年,利川燈歌中的經典代表作《龍船調》隨嫦娥一號飛船升上了月球,唱響了太空。
2004年,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唱響《龍船調》,引得眾多國際友人的熱烈稱頌和讚揚。竟把整台演出推向了高潮,在世界樂壇引起了轟動。
保護
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利川燈歌》的收集整理和保護已經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特別是對於其代表性歌曲《龍船調》的宣揚和傳播,更是令世人矚目。然而,就整個《利川燈歌》而言,其有效地保護和傳承,仍然存在著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我們清楚地看到:雖然由它收集整理而成的《龍船調》現在已經唱遍了全國、走向了世界,但是它的母體,它的根柢《利川燈歌》,卻隨著人文自然環境、地方傳統習俗的改變,特別是外來文化的強烈衝擊,正在一天天地走向淡化和加速消亡。《利川燈歌》好比是一棵大樹,一系列傳統優秀曲調和唱段才是它的根柢和主幹,而《龍船調》只不過是這棵大樹上結出的一個碩果。枝葉飄零了,根乾枯萎了,這棵大樹所面臨的危機當然是嚴重的,不可忽視的。
(一),必須站在全民族的高度,進一步從總體上提高民眾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性的認識。大力宣傳,使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人民民眾的自覺行動。
(二),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同時,必須從娃娃抓起。從現實的情況看,健在的代表性傳承人年齡都很大了。一方面,我們必抓緊時間向他們學習,把他們所能、所精的東西收集整理,保留下來;在保證他們生活無憂的前提下,讓他們儘快盡好地傳藝授徒。另一方面,我們必須從娃娃抓起,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後繼無人的問題。讓《利川燈歌》進入國小生課堂,在民眾中組織培訓《利川燈歌》演出隊伍,目前在利川柏楊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從根本上探索,《利川燈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所以正在加速消亡,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它們賴以產生的經濟基礎和社會環境發生了變化。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新文化的基因庫,它不僅具有規範性,而且也具有可變性和趨美性;既是一種軟實力,也是一種別具特色的資源。只要我們把它們和人民民眾的文化、經濟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讓它們為人民民眾現實的文化、經濟生活服務,它們就不僅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而且,還能夠得到較好的發展。前段時間我們曾把原生態的《利川燈歌》搬到旅遊景點去為遊客演出,甚至去為賓客的餐飲休閒服務,把它的演唱和另外的一些傳統習俗結合起來。結果,不僅遊客感到新奇,十分滿意。而且,農民演員也得到了可觀的經濟收入,以演唱燈歌而感到自豪。當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門類和品種是多樣的,其和人民民眾現實文化、經濟生活相結合的途徑也絕不僅僅只有旅遊一個。但是,路都是人走出來的。我相信,只要我們認真探索、認真實踐,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有效保護的方法就有可能找到。
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中國第六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利川燈歌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總計1219項。由於此前全國存在著重申報輕保護的現象,因此國家對申報更加嚴格。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評審具有六個特點:一是各地積極性高,申報項目多,達3136項,評審工作量大。二是注重科學規範,嚴格掌握標準。三是重點關注少數民族項目。四是注重聽取各方意見。五是注重對項目分類的研究和項目保護單位的確定。六是注意與往屆評審工作相銜接,適當控制入選項目數量,確保項目質量。
恩施州及利川市原計畫將《龍船調》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申報,後發現《龍船調》不符合“瀕臨絕跡”這一條件。而《龍船調》系利川燈歌之一,利川燈歌符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條件,於是將對一首歌的申報改為對一個歌種進行申報。
利川燈歌確定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據有重大意義。據利川民俗文化專家譚宗派介紹,申遺成功,不僅為利川增加了一項國家級項目,進一步為利川旅遊文化的開發增添內涵,更重要的是,為《龍船調》作為利川的發源地形成了法律保護。
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18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164項。
相關新聞
利川山民歌山外放異彩《利川燈歌》走進央視
長達40分鐘的《利川燈歌》系列專題片在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民歌·中國》中播出,再次讓利川的山民歌走進了央視。
利川市民族文化資源豐富多彩,在民間流傳著許多膾炙人口的山民歌。特別是《龍船調》,以前是民眾逢年過節劃採蓮船時常唱的一首民歌,後經歌唱家不斷演唱,走向了世界,成為世界優秀民歌之一。
該市積極挖掘民族文化資源,組織專班挖掘整理了200多首山民歌,發現和推出了一大批文化新人。2005年,成功舉辦了首屆山民歌大賽,並向外推介了一批山民歌。今年4月,該市又成功舉辦了第二屆山民歌大賽,來自全市的80餘名民間歌手,演唱了60餘首山民歌,《四六句川山號子》、《一對花雀雀》、《薅黃瓜》、《望郎歌》等一批優秀山民歌脫穎而出,在民間得到傳唱。八十多歲的“土家歌王”牟其祥帶著子孫,把利川山民歌唱到了中央電視台,受到社會好評。
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1)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