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新城戲

滿族新城戲

滿族新城戲是20世紀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葉,以流傳於吉林省扶餘一帶的滿族曲藝八角鼓為基礎而逐漸發展而成的。因為扶餘鎮曾是清朝新城府治所,故而定名為新城戲。

簡介

滿族新城戲滿族新城戲

滿族新城戲的唱腔是在“八角鼓”基礎上,大量吸收滿族民間音調、清代宮廷音樂以及宗教音樂等逐漸演變發展而成。其代表性劇目《紅羅女》、《薩麗瑪》、《繡花女》等,都體現了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民族風采。

松原市成立以後,扶餘新城戲劇團更名為松原市滿族新城戲劇團(省委書記王雲坤為松原市提書“崛起的新城”,意義可謂深遠矣!)。

滿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豐厚的音樂積澱。隨著各民族文化的不斷交流與融合,許多音樂逐漸失去了特色。但也有許多音樂不但保持了原有的風貌,而且在融合中得到發展。如阿骨打登殿時所用的樂曲是以“慶隆樂舞曲”進行加工的,大體上保持了原貌,並對這個有鮮明特色的樂曲不斷重複,還在後面運用離調變奏手法,使其鏇律更加豐富多彩。
各種音樂都可以在不同音高、不同音色上產生出特定的音響效果,各種曲調又可以在不同器樂、不同節奏的演奏中表達不同的情緒。為了強化民族特色,創作者首先想到了具有個性特點、區別於其它器樂的單鼓,它的聲響特殊,音色別致,這種聲音無論在哪裡出現,都可以使人聯想到這是薩滿跳神的場面。為此,把單鼓製成了幾個大小不一、可調音高的排鼓,在劇中廣泛套用,收到了特殊的藝術效果。《鐵血女真》這個戲的場面恢宏,主人公是一位叱吒風雲的民族英雄,使用一般的戲曲音樂手段難以完成。為了更好的展現劇情,準確、細緻地刻畫人物,借鑑了歌劇、舞劇的創作方式,採用主題寫作手法,為劇中的幾個主要人物配以主題音樂,並在唱腔與舞蹈音樂中充分展示。

歷史沿革

八角鼓原先是滿族人民在行圍射獵的閒暇之餘所進行的民間藝術,大約在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逐漸發展為一種曲藝形式。八角鼓一般是多人坐唱的形式,樂器分別由演唱者操奏,主唱者擊打八角鼓,又有單口、對口、拆唱、群唱以及化裝表演等多種表現形式。在清代的時候,扶餘曾是北方的重鎮之一,文化較發達,土著居民以滿族較多。根據八角鼓老藝人程殿選(1884-1969)介紹,自清朝後期至20世紀30年代,曲藝八角鼓在扶餘頗為流行。當時,逢年過節,喜慶堂會,均演唱八角鼓。八角鼓藝人還經常演出於城鎮的書場、茶肆、集市、農村等地。從抗日戰爭後期至建國前夕,八角鼓逐漸趨於消沉。
自清朝末期至中華國年間,扶餘境內演唱八角鼓成風。民間的喜慶和官紳的堂會無不演唱八角鼓。演唱者滿族、漢族皆有,職業演員和業餘團體並存。在漢族演唱者中,以程殿選的聲望比較高,他既是持鼓主唱者,又是演出組織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音樂工作者徐達音等按程殿選口授,記錄、整理了四十個曲目和二十七個曲牌。
1955年,在有關部門的主持下,八角鼓作為滿族文化遺產被重新挖掘、搶救。1959年,扶餘當地的文化主管部門組織一批八角鼓老藝人和新文藝工作者對八角鼓進行了戲曲化的創作和改編工作,開始在八角鼓基礎上創建新劇種。同時還成立了扶餘縣新劇種實驗劇團,編演實驗劇目《箭帕緣》。因《箭帕緣》的首演取得巨大的成功,次年就將新劇種正式命名為新城戲,改實驗劇團為新城戲劇團。此後接連創作和移植了一批劇目,使劇種在縣內紮下深厚的藝術根基。經過文藝工作者的多年探索和實踐,將八角鼓曲牌中的〔靠山調〕、〔四句板〕作為主要聲腔,在此基礎上創作了慢板、原板、數板、行板、彈頌板、快四板等多種板式,並且在結合板式的基礎上運用了諸如〔太平年〕、〔揀菊花〕、〔娃娃腔〕、〔茨山〕等曲牌格調,使它成為板式變化體與曲牌聯套體相結合的劇種。它的音樂唱腔溫婉抒情,清脆明朗。
“文化大革命”期間,新城戲劇團改為文工團,劇種的建設受到影響。1978年在恢復新城戲劇團之後,劇種建設又再度掀起高潮。八十年代初,劇團和縣文化主管部門決定突出滿族特點,建設新城戲劇種,同時又成立了扶餘縣新城戲藝術研究室,著手編演滿族題材的新劇目《紅羅女》,並在音樂、表演和服裝、化妝等方面進一步向滿族歌舞靠攏。
至1966年,新城戲戲劇團編創和移植了二十多個劇目,先後上演達一千七百餘場,並曾先後至白城、長春、四平等巡迴演出。扶餘縣新城戲劇團這個劇種唯一的專業劇團,主要活動在扶餘及白城一帶和附近各縣,此外,在扶餘還有一些業餘劇團或文藝宣傳隊也演出新城戲。

創始人物

新城戲的創始人之一張來仁,他不僅是一位優秀的表演藝術,而且是還是著名的編劇和導演;1960年在《箭帕緣》中成功地塑造了潞安王的形象,此後,他創作了大型現代戲《戰風沙》、大型歷史故事劇《紅羅女》、《金宋歌仙》等。後長期擔任新城戲團長、書記等領導職務。

新城戲的創始人之一胡靜雲,15歲從藝,開始在評劇團,後調到新城戲做演員、副團長,是新城戲的台柱子,能扮演青衣、花旦、老旦等各種角色,德藝雙馨,眾口皆碑。她用畢生的精力為新城戲的發展,培養出以高秀敏為代表的一批批新人;為挖掘滿族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有關她的生平事跡,以後有時間,做詳細介紹。

劇團人員組成除了從評劇團調來一部分青年演員外,又從國中畢業學生中招考一部分學員,如王丹梅、孫英、潘淑雲、宋秀芹馬淑琴、徐露薇等人,經過培養,很快成為新城戲主要演員。

藝術特點

滿族新城戲滿族新城戲

曲藝八角鼓音樂為聯曲體,現今存留的曲牌有〔四句板〕、〔茨山〕、〔揀菊花〕、〔太平年〕、〔靠山調〕、〔柳青娘〕、〔數唱〕等二十七個。發展為新城戲後,八角鼓逐漸成為板腔體和聯曲體相結合的綜合體式,其板腔部分是以八角鼓的〔四句板〕、〔靠山調〕兩個曲牌為基礎,吸收了其他曲牌的個別樂句發展而成。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八角鼓逐漸形成了慢板、三眼、原板、彈頌板、行板、快四板、數板、垛板、流水、快板、散板(包括導板和快打慢唱)等各種板式。根據演出的需要,也經常使用一些獨立的曲牌,如〔太平年〕、〔剪剪花〕、〔茨山〕、〔數唱〕、〔娃娃腔〕等。八角鼓在板腔和曲牌的運用上也比較靈活:有時板腔和曲牌結合使用,有時只用板腔,有時則是把曲牌聯接起來使用。唱腔的主要特點是鏇律經常使用四、五度的連續跳進,又二度上行的鏇法,加之鏇律進行跳動幅度較大(有的竟達兩個八度),拖腔長而委婉,因而形成了其獨特的風格。男女分腔採用同調異腔的方法,即男女腔基本上相差四、五度。八角鼓的主奏樂器是高胡,配以二胡、揚琴、三弦組成四大件。但也有的板式和曲牌如彈頌板,就只用琵琶和古箏,打擊樂器則配以八角鼓。數板只用揚琴和八角鼓。
新城戲音樂整體上以八角鼓為基礎,吸收滿族民間音樂(滿族民歌、太平鼓等),以板式變化為主,兼用曲牌。行當以生(小生、老生)、旦(青衣、花旦)、醜(文丑)為主,長於表現悲歡離合的故事情節以及輕鬆喜悅的故事。1963年以後,曾編演一些多行當的文武並重的劇目。表演取京劇的唱、做、打兼收滿族民間舞蹈,具有滿族歌舞特色。念白可以分為韻白與散白兩種。韻白類似評劇的上韻,多用於古代戲官宦和才子佳人。散白是東北地方語音的說白,多用於古代戲中平民百姓和滑稽腳色。在現代戲中一律運用散白。

角色行當

新城戲的腳色行在該劇種創建的初期,基本上是沿用京劇的行當體制。其中以旦腳的青衣和花旦為主。如古代戲《箭帕緣》里的主人公貞娘(花旦)和現代戲《戰風沙》里的主人公楊松梅等。七十年代末期,劇團開始著重建設滿族戲曲的腳色類別。自滿族題材古代戲《紅羅女》的創作之後,就大致放棄了原有的行當。在人物表演上著重從年齡、身份、性格等特點出發,並無明顯的行當屬性。新城戲的身段大多從滿族民間歌舞中提煉而成,亦無固定的行當程式。

骨幹演員有胡靜雲(1942_1986)英年早逝,一代名伶。她在戰風沙中演唱的‘扶餘是個好地方’在民眾中廣為流傳),張來仁、孫麗清、楮夫、宋秀琴張洪發(已故)、趙彩霞、魯忱、佟漢達、侯連壁、吳克志、邊麗梅、馬淑琴、徐露薇、張淑芬等;音樂張憲(後調到文化局、工商局,現退休)、鄭治(後調油田退休)、揚欣欣、揚柏森(電視劇劉老根作曲)、李景陽、印再森(瀋陽音樂學院教授)等;。

演出劇目有三十多個,如移植的有:“喬老爺上轎”、“春草闖堂”、“劉三姐”等;自編現代戲“戰風沙”、“一堂課”“小家白玉”等;自編滿族劇目“紅羅女”、“薩麗瑪”、“繡花女”、“皇帝出家記”等,1992年新城戲“鐵血女真”獲戲劇文華獎及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主要演員劉海波獲中國戲劇梅花獎;舞美獎由呂也厚(吉林文聯特邀)、齊世明揚慧先等人獲得。此劇中央電視台在首都人民劇場現場直播。近年來又排演了大型新城戲“黃天后土”,反映了乾安縣一位勞動模範的不平凡生活。新城戲紮根於民眾,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1)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