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壩鎮

柏楊壩鎮下轄1個居委會、57個村委會,面積554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本鎮概況

①鎮名:柏楊壩鎮。②美稱:豆乾之鄉。③區位:利川市區以北。④人口:8.2萬多。⑤特產:豆乾。
柏楊壩鎮政府駐柏楊,面積554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57個村委會:永興、穿山、響水、柏楊壩、大堰、桃子園、新民、一心、西坪、馬蹄水、雷家坪、雙梨、響灘、龍鳳、友好、欄堰、沿河、雙塘、齊躍、齊心、八台、瓦窯坪、鹿子坪、後河、龍興、龍河、龍關、龍門、龍山、龍豐、楊雲、木井、龍駒、高仰、水井、橫石、楊泗、柏林、高潮、大淌、龍塘、偏岩、羅圈、麼棚、紅岩、魚皮、見天、大水龍、豐莊、桂花、團園、鐘鼓、三路、九龍、兩匯、東升、東光、明光。

重要景點

利川大水井古建築群位於利川市柏楊鄉水井村,南距利川市城區45公里,東北距重慶奉節港約130公里,利(川)—奉(節)公路繞經門前而過,交通便利。
大水井古建築是一座具有濃郁的土家民族特色古建築之明珠,也是長江中下游目前規模最大、保護較好、藝術價值較高的古建築。大水井由三大部分組成———李氏宗祠、李氏莊園與高仰台李蓋五住宅。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修建於清道光26年(1846年)。祠堂正面東側有水井一口,泉水甘冽,四季不枯,“大水井”由此得名。李氏宗祠前殿大門橫匾楷書“李氏宗祠”,宗祠主體三殿四廂,建築面積3800餘平方米。三大殿是教化族人、祭祀祖先,商討族務的活動中心。祠堂四周圍牆高聳,左、右、後三方為依山勢逐步升高的石牆堞垛,高6-7米,厚3米,總長為390米,全用麻條石砌成。東西側分別有“承恩門”和“望華門”供出入。

李氏莊園

坐落在李氏宗祠西南150米處,莊園占地4000多平方米,共24個天井,174間房屋。朝門上仿石匾額乳白如玉,上書“青蓮美蔭”四個大字——主人攀護李白為祖先,顯現出李氏詩書傳家的理想。巧的是,沒用一顆鐵釘,全部採用的木骨架。建築風格為四合院式,整個建築錯落有致,畫棟雕梁,工藝精巧,莊園兩端設有“小姐樓”、“繡花樓”各一座,整個莊園富麗堂皇。

高仰台李蓋五住宅

李蓋五的高仰台住宅,取“高山仰止”之意,其建築特色不遜於李氏宗祠。
2002年,國務院將李氏宗祠、李氏莊園、李蓋五宅院三部分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已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對象。

歷史沿革

柏楊壩在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實行鄰保制,或稱總制、里甲制,以110戶為一里,一里分10甲。清乾隆以後,改為保甲制,柏楊壩屬夔州府奉節縣南岸19個鄉之內,設立柏楊壩汛,汛署設張家壩(今毛田工作站所在地),清嘉慶二年,遭匪焚盡,於道光27年由柏楊壩汛部廳陳號初捐廉,勸諭地方紳糧客約捐輸,將汛署遷至柏楊壩,清道光28年冬建成,仍稱柏楊壩汛,形成了柏楊壩集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民國五年(1916年)又分設了尖、馬、水各鄉。後又變為柏楊、楠楊(原尖字鄉)、龍門(原馬字鄉的大部分),三鄉水字鄉已劃歸雲陽縣,在柏楊壩設立奉節縣第四區署管轄。
1949年12月5日柏楊壩得到解放,同年12月28日建立奉節縣第八區人民政府,轄柏楊、楠楊、龍門、梅魁四鄉(1950年6月梅魁鄉劃歸奉節縣吐祥區)。
1951年,實行民主改革,廢保甲。街道農村統設村、組。
1952年8月,經政務院批准,將奉節縣第八區所轄柏楊、楠楊、龍門三個鄉中42個村、9868戶、46103人劃歸湖北省利川縣,建立利川縣第十三區人民政府,管轄範圍建制不變。1953年2月將龍門鄉劃為利川縣第十四區,將兩區政府改為區公所。1956年2月又將十三、十四兩區合併為柏楊區,建立16個鄉。1958年12月柏楊區公所改為柏楊人民公社管委會,原鄉人民委員會改為大隊。1959年又將1956年建立的16個鄉合併為12個生產管理區。1961年8月又將柏楊公社管委會還原為柏楊區公所,將12個管理區改為12個公社。1968年文革中柏楊區公所又改為“區革命委員會”,1975年8月又撤區改社,撤銷柏楊區,新設柏楊、興隆口兩公社。1976年文革結束後,1981年2月才改兩公社革委會為“公社管委員會”。1986年9月隨著撤縣建市才改為柏楊壩區公所,轄柏楊、興隆口兩個公社。1996年12月撤區建鎮,改名為“利川市柏楊壩鎮”,成為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