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地區:雲南
級別:省級
遺產編號:Ⅱ-11
申報單位:雲南省古城區、玉龍縣
詳細介紹
納西族白沙細樂又名“崩時細哩”、“別時細梨”、“別時謝禮”。流傳於麗江市古城區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白沙細樂是迄今仍然保留、傳承於納西族民間的大型喪葬歌舞、器樂組曲,其中包括舞曲、歌曲以及器樂曲牌三個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全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桂冠的雲南麗江納西古樂(洞涇古樂、白沙細樂)是多元文化相融匯的藝術結晶。由多種文化背景構成的納西古樂,具有一種獨特而神秘的韻味,是我國民間藝術的寶貴遺產。白沙細樂為集歌、舞、樂為一體的大型古典音樂套曲,被譽為“活的音樂化石”。特點
據唐《蠻書》載,納西族先民“俗好飲酒歌舞”。白沙細樂作為納西族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納西先民創製的一部器樂、聲樂及舞蹈相結合的古典音樂套曲。究其歷史淵源,一說“元氏遺音,靡靡切切,酸楚動人,相傳世祖臨別所贈,故名別時謝禮”;二說為創自於納西族民間憑弔戰爭亡靈之樂。說法各異,暫缺確考。據已故納西族著名老藝人和錫典有據可考的傳承譜諜,至少在200年前麗江已盛行此樂,所表現的是生離死別、懷戀繾綣的感情。相傳白沙細樂有10個調,現存8個調,分別是“篤”、“一封書”、“三思及”、“美麗的白雲”、“公主哭”、“跺蹉”、“南曲”和“北曲”。赤足舞“跺蹉”、雲雀舞“勞馬蹉”、弓矢舞“抗蹉”、白鶴舞“夸蹉”等在送葬時奏跳。“跺蹉”、“勞馬蹉”、“抗蹉”、“夸蹉”均為納西語,是舞蹈土生於民間的標記,從生離死別中還可佐證送魂路線等納西史實。樂器有橫笛、直笛、蘆管、蘇古篤、小曲項琵琶、古箏、二簧、胡琴等,演奏至少要有8人,並以合奏為主,同時也伴歌舞。樂器中的蘇古篤、蘆管與元朝宴樂之器“火不思”、“波伯”有異曲同工之妙。
評價
白沙細樂結合了元明遺音與納西民間音樂,是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逐步形成的套曲,其構思獨到,器樂兼歌並舞,意境深寬,曲調抒情,鏇律委婉流暢。新中國成立後,白沙細樂受到各級文化學術部門及中外音樂專家學者的關注及高度重視,20世紀60年代以來,一批國內知名學者到麗江調查研究,對保護、傳承和弘揚白沙細樂作過許多有益的探索,並給予了較高評價。
目前,在麗江範圍內能演奏白沙細樂的傳人已越來越少,麗江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為弘揚白沙細樂作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工作,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中竭力保護和搶救這一文化奇葩。
歷史淵源
根據地方志史料,在十九世紀中葉,即距今二百多年以前麗江便流行著《白沙細樂》了,是在元朝流傳下來的音樂。據說公元13世紀中葉,麗江以北的白沙地方,是納西族木天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相傳蒙古忽必烈(即元世祖)遠征大理時,曾得到麗江木天王的很大幫助,忽必烈在凱鏇時,便把隨軍部分樂隊和樂器贈給了木天王,其中就有火不思。用這套樂器演奏的音樂,後來稱為“白沙細樂”。
火不思在麗江一直流傳,建國初期,納西族藝人演出此樂時,還穿戴著蒙古族的服裝。這種由歌、舞和器樂三部分組成的白沙細樂。現主要以器樂為主,樂隊由豎笛、橫笛、蘆管、蘇古篤、箏和胡琴等樂器組成。
關於白沙細樂的歷史淵源,歷來有很多說法。由於年代久遠,資料匱乏,音樂的歷史就更顯得撲朔迷離。從諸種的說法來源看,可大致分為一下3類:
第一類為古代文獻記載
如清乾隆八年(1743)編撰的《麗江府志略》有這樣的記載:“夷人各種,皆有歌曲跳躍歌舞,樂工稱‘細樂’。箏、笛、琵琶諸器與漢制同。其調亦有《叨叨令》、《一封書》、《寄生草》等名,相傳為元人遺音。”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有關白沙細樂歷史的記載,認為始自元代。與這一說法相似的亦有清末的《麗江縣誌》的記載:“現實元太弟革囊渡江,其音樂相傳有胡琴、箏、笛、諸器,其調有《南北曲》、《叨叨令》、《一封書》、《寄生草》等名。及奠期,主人請樂工奏曲靈側,名曰‘細樂’,纏綿悱惻,哀傷動人。其發引也,亦以送之。”由此可見,白沙細樂至少在清代已經作為哀樂使用。另據《雲南叢書·一笑先生詩人鈔·巨甸居人》稱:“究竟此曲,創自民間。木氏盛時,永寧夷率眾來襲,木氏設伏北沙以待之,殲夷殆盡。民間造此曲吊之,古雲‘北沙細樂’。‘細梨’者,細樂也……”作者一笑先生(1827~1887)系麗江人氏,顯然與上述二志書的說法不同。第二類為民間傳說
這類說法也較多,主要有兩種。其一相傳白沙細樂是當年忽必烈贈送給納西族首領阿良(一說為木天王)的禮物之一。南宋理宗寶元年(1253)蒙古憲古憲宗命令其弟,也就是後來的元世祖忽必烈親征大理,納西首領阿良在剌巴江迎接蒙古大兵執禮甚恭。不久,忽必烈攻破大理,在揮師北還之際,為感謝阿良,封他為“茶罕章管民管”,並且還賜予阿良大量禮物。其中,就包括半隊樂工和一半樂譜。忽必烈南征的這段故事,在明代納西宗譜牒《木氏宦譜》中有明確記載。但在關於禮物的記載中,並沒有提及音樂。其二是為龍女公主而作。相傳木天王想吞併西番國,便把女兒龍女公主嫁給西番王子。龍女得知這一訊息後便寫封信,將信掛在狗脖子上帶到西番國去。西番王子知道這一陰謀後,便率兵來攻打麗江;但被木天王打敗。木天王鏇即將公主囚禁於玉龍湖中的玉龍亭。公主死後,人們為紀念她而創作白沙細樂。所以白沙細樂有一種月寒風輕冷雨霜魂般的淒楚情調,常常有聞此樂後感慨紅塵苦難而悲從中來、失聲慟哭者。這是一個優美的故事,還將白沙細樂的名曲《一封書》、《公主哭》、《赤腳舞》、《阿麗哩格吉拍》等揉進了故事情節之中。
第三類為當代學者的研究
諸如北京學者毛繼增先生,他曾於1962年赴麗江進行過實地考察。根據調查資料,他認為白沙細樂可能是元代蒙古族軍隊入滇時傳入麗江。由於一部分蒙古士兵長期留守而定居麗江,這音樂也就伴隨著他們而流傳至今。其依據除了上述兩部志書的記載外,還有如下幾點:1.一部分蒙古士兵留駐麗江是事實。如今當地有一村子的名稱漢譯即為“蒙古人居住的村子”,亦有部分當地還稱自己為蒙古族的後裔。2.演奏白沙細樂時樂工作蒙古族裝束,而其他民間表演藝術均無此習俗。3.在白沙細樂的樂隊中有一種叫“蘇古篤”,其形制與元史中記載的“火不思”基本相同,麗江的鄰近地區和雲南其他地方亦無此樂器。此外,雲南學者黃鎮方先生則認為白沙細樂不僅是“元人遺音”,而且具體來說是約於明代中葉傳入雲南麗江的崑曲。其基本形式是南北合套。黃先生主要從曲牌名稱、音樂形態和伴奏特點的比較以及結合其他史料分析等方面進行了考證。比如白沙細樂中有與南北曲同名或相似的《南北曲》、《叨叨令》、《寄生草》、《一枝花》等曲牌;在鏇律上白沙細樂與崑曲唱腔有許多共同特徵;在結構方式上白沙細樂的組套法則與崑曲的曲牌聯套多方面吻合等等。
音樂風格
納西族古樂演奏白沙細樂的音樂憂傷哀怨,悱惻纏綿,主要由《篤》、《一封書》、《三思吉》、《阿麗哩格吉拍》、《美命吾》、《跺磋》、《抗磋》、《幕布》等八個樂章組成。白沙細樂的曲調大多為羽調式,包括五聲性的七聲音階、六聲音階,個別部分運用五聲音階。
白沙細樂中也有節奏緩慢,風格柔婉,鏇律清越流麗的曲調。在元曲和漢族其他民間音樂中亦有《一封書》的同名曲牌,白沙細樂中的《一封書》極有可能是元人遺音。從音樂形態上看,它那輕柔婉麗的曲趣與崑曲中的南曲一脈相承;另一方面,曲調中頻繁出現的re-do-la和la-sol-mi等鏇法特徵,又隱約透漏出幾分北方草原音樂的風格。白沙細樂的曲式結構靈活多變,不拘一格。它既可以將7個部分進行連續演奏成為一部完整的大型套曲;又可以將各部分單獨運用,獨立出現。在音樂上,各部分之間有一種內在的有機聯繫。這是因為《篤》、《一封書》這兩首重要樂曲中的部分素材,經過多種發展變化後反覆運用於各部分之中的緣故。
樂器與樂隊編制
白沙細樂的樂隊由納西族樂器組合而成,從中也體現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現象。樂器按照演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3個樂器組:一為吹管樂器,有豎笛、橫笛、波伯。其中橫笛是主奏樂器,而波伯則是納西族特有的竹製樂器。二為彈撥樂器,主要有箏、琵琶、蘇古篤等。現在,箏幾乎不再使用。蘇古篤又叫“胡撥”,形似“火不思”。三為拉弦樂器,只有二簧一種,其形制類似漢族胡琴。白沙細樂的樂隊編制並不固定,根據運用場合和主人的貧富狀況,可從3~4人直至10多人不等。其最常見的兩種編制是8人組和4人組。在演奏中,樂隊的排列有一定之規:樂隊必須位於靈台右側、布幕之後。演奏者則按年齡的大小依次排列,年長在前,年幼在後。
儀式
同其他民族的喪葬音樂一樣,納西族的喪葬也有一套固定不變的儀式規範。白沙細樂的樂隊由一位年長的人負責組織領導,嚴格按照規定的儀式進行演奏,同時,每個儀式都配上了相應的樂曲。納西族的喪事一般分為3天。3天所演奏的順序和樂曲都有所不同。
第一天為“懸白”
懸白事納西族的一中風俗,家中有人去世的時候,將一個白紙糊的燈籠懸掛在大門前,表示家中要辦喪事。第一天的下午,要在死者靈前進獻3次貢品。在第二次獻貢品時,樂隊演奏《篤》。獻貢品之後,要朗誦祭文,樂隊則奏《一封書》。這時親友紛紛前來憑弔死著,樂隊演奏《篤》。
第二天為“正祭”
正祭也叫祭奠,是喪事中最為重要的一天。最開始是“奠主”,此項儀式進行時,樂隊演奏《公主哭》。在接下來的儀式中,樂隊奏《一封書》。在亡者的子女們哭靈之際,樂隊則演奏《篤》。下午,親友們坐在一起,聆聽白沙細樂,以音樂來寄託對王者的哀思。一般式將《篤》、《一封書》、《三思吉》、《阿麗哩格吉拍》連綴一起進行演奏。晚上,表演者站成一橫排,面對靈台,齊唱《輓歌》。隨後,表演《弓劍舞》和《赤腳舞》,表演者手持松毛繞桌而舞,每舞一周則停下來向死者歌唱。然後,如此不斷反覆。按納西族的風俗,如果死者是男要跳9次,如果死者是女則只跳7次。在舞蹈之時,樂隊以《一封書》伴奏。
第三天為“送靈”
送靈即出殯。在行走之時,演奏者之前,靈柩緊隨其後。其曲目為《篤》和《一封書》。白沙細樂的樂隊按習慣並不用將靈柩送至墓地,在半路即可回家。至此,白沙細樂為期3天的喪葬音樂方告結束。
解放前,樂隊參加喪事活動時演奏的曲目都分場合且有嚴格的規定,可以稱白沙細樂為喪葬禮樂,其後因喪葬習俗的改變而未能在民俗場合中完整演奏,現在參喪事活動時演奏的曲目和規矩都比較隨意了。隨著社會進步,白沙細樂已不再以民俗的形式存在,而是以自娛自樂的表演形式逐漸滲透到廣泛和頻繁的社交活動中。無論起房蓋屋、節日慶典、宗教禮儀、民眾集會等場所都能找白沙細樂的蹤影。
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1)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