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音樂

土家族音樂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中國湘西、鄂西兩個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數散居在四川省的酉陽、秀山、石柱、黔江和湖北宜昌地區的五峰、長陽等縣。人口2832743人(1982年統計)。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通用漢語漢字,僅有湘西的保靖、龍山、泳順及鄂西的來風等縣少數偏僻山寨保留著土家語。土家族人民喜愛歌舞,每年農曆正月和三月是傳統的歌舞節“社巴日”。民間音樂主要有民間歌曲和器樂兩類。

基本信息

風格

土家族音樂土家族音樂
民間歌曲 按土家族的傳統習慣可分為山歌、薅草鑼鼓、勞動號子、搖兒歌與兒歌、風俗歌等5種。

基本分類

山歌

土家族山歌土家族山歌

土家族山歌在語言上有土家語山歌漢語山歌兩種;在聲腔上有高腔和平腔之分;在結構上有“一聲子”、“三聲子”、“四句頭”、“五句子”之別;在內容上有情歌、古歌、禮儀歌、生活歌、苦情歌等。土地革命時期,湘鄂西蘇區產生過大量革命山歌,在鬥爭中起過積極作用。四句歌,亦稱“四句頭”,是流傳較普遍的山歌。歌詞為7字4句,故名。湖南龍山永順等縣流行的土家語四句頭平腔山歌,音域不寬,音調多級進和三度進行。見下例:此外,保靖縣流行的沿河腔、坡頭腔,龍山縣的洛塔山歌,鄂西鶴峰太平的茅壩山歌,皆屬於四句頭山歌。五句歌,是由一個重複的上下句中間插進一個變化句而成。其結構形態有兩種:一種是流行在保靖、永順及桑植的五句歌,變化句插在2、3句之間;一種是流行在桑植偏遠山村的五句歌,其變化句插在3、4句之間,手法特殊,別具一格。連八句,主要流行鄂西地區。由前後若干五字句中間插入,字數規整,連說帶唱,成八句數板。音調連貫緊湊,一氣呵成。形式生動活潑,內容多表現愛情,由一或多人用高腔演唱,歌詞固定。穿歌子,又稱穿號子、穿五句,是一種結構比較複雜的高腔山歌。由“號兒”(四句頭山歌)和“歌兒”(五句子山歌)組成,“歌兒”由歌師領唱,“號兒”由眾人幫腔。演唱特點是先唱“號兒”後唱“歌兒”,再將“號兒”的1、2、4句分別插入“五句歌”中演唱。連貫緊湊,一氣呵成。形式生動活潑,內容多表現愛情,由一或多人用高腔演唱,歌詞固定。穿歌子,又稱穿號子、穿五句,是一種結構比較複雜的高腔山歌。由“號兒”(四句頭山歌)和“歌兒”(五句子山歌)組成,“歌兒”由歌師領唱,“號兒”由眾人幫腔。演唱特點是先唱“號兒”後唱“歌兒”,再將“號兒”的1、2、4句分別插入“五句歌”中演唱

薅草鑼鼓

土家族音樂土家族音樂

又稱薅草歌、合音鑼鼓、挖土歌等。在集體薅草、耘田或挖土時,由2人或4人在勞動隊伍前鳴鑼擊鼓歌唱。薅草歌的歌腔有 3種形式。樂段式歌腔:流行於湘西各縣。由一個上下句組成的基本曲調唱多段詞,富於朗誦性: 兩段式歌腔:流行於永順和平地區。由兩個不同曲調和節奏的樂段組成。第一段由鑼鼓引出緊打慢唱的歌腔,曲調高亢悠揚,節奏自由,鏇律富於裝飾性;進入揚歌部分,節奏明快有力,曲調近似龍山坡腳的薅草歌。用多首民歌聯綴成套的歌腔:通常用5、6首至20多首歌曲組成。桑植東北部的一套曲調達24首,其名稱為“路邊黃花開”、“一樹花兒鮮”、“太陽當頂上”等。薅草歌有領唱、齊唱和4人各唱1句等唱法。伴奏樂器少則用一鑼一鼓,多則加馬鑼興、二、嗩吶等。

勞動號子

土家族音樂土家族音樂
土家人世居武陵山區和酉水、澧水兩岸,拖木運料,撬岩抬石,行船駕舟等,在勞動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行船號子、拖木號子、岩工號子最為流行。行船號子主要流行於酉水、澧水流域,有湯槳號子、搖櫓號子、拉縴號子等。如酉水搖櫓號子由一人領唱,主鏇律輕鬆悠揚,起伏跌宕,眾人以音程為四度的“咳哈”或“咳咳、哈”伴唱,曲調上繁下簡,鏇律突出,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拖木號子以永順縣長官寨的最有代表性。分二聲號子、三聲號子、四聲號子及間接號子 4種。三聲號子是由於領唱、齊唱用三句不同曲調而得名,節奏平穩,鏇律性強,四聲號子只有 8小節,領唱、合唱各有四句不同的曲調,故名。音調激越高昂,節奏短促有力,用於拖木的關鍵時刻。岩工號子以古丈縣和龍山縣流行的最具代表性。古丈縣的岩工號子有三聲、五聲兩種。龍山縣有 8種之多,各有專名,如“喂喂號”、“餵羊號”、“梭羊號”等。鄂西和湘西龍山一帶,還普遍流行由幾首至20多首民歌組成的聯曲體號子。如利川石工號子由“大留郎”、“點點紅”、“海棠花”、“一枝花”等12支曲子組成。

搖兒歌

龍山的坡腳、保靖的普戍流行用土家語唱的搖兒歌,曲調由上、下句組成,節奏平穩。普戍縣的搖兒歌有羽調式和徵調式兩種,鏇律多級進下行。來夙縣卯洞的搖兒歌與龍山縣近似,用漢語演唱。

兒歌

兒童們在娛樂放牧時喜唱兒歌,一種用漢語唱的兒歌是在童謠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音調單一,多為二聲腔;一種用土家語唱,曲調與土家族吹管樂“咚咚”的曲牌相同。

風俗歌

有四種1.哭嫁歌:土家族歷來有“歌喪哭嫁”的風俗。姑娘出嫁前夕要唱哭嫁歌,只有一個較長的樂句,曲調級進下行,句尾隨著哭聲自然向上作六度或七度大跳,反覆哭唱。來夙縣卯洞的哭嫁歌鏇律性較強,節奏規整,委婉深情。唱詞多為7字1句,兩句一段,講究押韻。哭嫁歌有新娘一人哭唱和兩人哭唱兩種,亦稱“姊妹哭”。新娘先唱,陪哭人從句尾插入,一起一落,自然形成兩個聲部,是土家族民歌中少見的一種民間復調歌曲。2.孝歌:按土家族風俗,老人死後安葬前一夜,要請人唱孝歌,用鼓伴奏,亦稱“打喪鼓”、“打夜鑼鼓”;有在祭帳前圍桌坐唱和繞棺走唱兩種形式。各地歌調、鼓點不同,內容基本一致,如“二十四孝”、“十月懷胎”以及亡者生平等,隨編隨唱。利川縣有一種八字句的孝歌,亦稱“明七暗八”,即每句只唱7字,第8字隱去,曲調為上下句式,上句落羽音,下句落征音。鄂西的跳喪鼓已發展為歌舞活動,由歌師擊鼓領唱,2人幫腔,邊唱邊跳。3.擺手歌:土家族在舉行大型祭祀活動中要跳擺手舞,唱擺手歌。擺手歌的內容廣泛,有民族遷徙定居、自衛抗敵、開荒生產等。各地歌腔、曲式不同,永順縣為一句式,龍山縣為上下句式,保靖縣為自由句式。此外還有一種吟誦性的自由句式流行於各縣。4.梯瑪歌:“梯瑪”亦稱“土老司”,為宗教職業者。梯瑪歌用於驅鬼除邪等宗教活動,由梯瑪請神時唱。他一手搖銅鈴,一手舞司刀,邊唱邊舞。保靖的“游神調”、“旱龍船調”、“送子娘娘調”皆屬於這類歌曲。

內容

咚咚虧咚咚虧

咚咚虧,是土家族單簧氣鳴樂器。土家語稱早古得,又稱呆呆哩。流行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桑植、保靖、永順,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鶴峰等地。

歷史較悠久。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抓走土家族青年巴涅。他離家不久,其妻冬冬分娩, 婆婆又虐待她。冬冬日夜盼望巴涅早日歸來,天天上山張望,但總不見巴涅的身影,為了表露內心的苦衷,冬冬采來一根竹子做成笛子,每日吹奏寄託對巴涅的思念之情,一直吹到她哀傷而死,還是不見巴涅歸來。後人懷念冬冬,也學著她的調子吹起竹笛,並把冬冬做的笛子稱為咚咚虧。雖然故事富有傳奇色彩,但它說明咚咚虧是土家族婦女創製的樂器 ,至今仍為土家族的婦女和兒童所喜愛。

管身竹製,多採用首端留有竹節的細竹管制作,其長短、粗細不等,一般管長15厘米~20厘 米、 尾端內徑0.8厘米~1厘米。將首端正面管壁削薄,在距竹節1厘米處,用鋒利小刀刻 出一 枚竹製簧片,簧長1.2厘米~2厘米、簧寬0.3厘米~0.6厘米,簧根與竹節相連,簧舌朝下。管身 正面將管壁外皮削平,下部開有三或四個方形按音孔,近尾端開有一個出音孔(圖)。

演奏時,管身豎置。三孔者,左手食指按第三孔,右手中指、食指分別按第一、二兩孔 ,無 名指在出音孔下扶管;四孔者,左手食指按第四孔,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另外三孔。 口含管首簧片,吹氣鼓簧發音。咚咚虧音高隨管身長短和音孔位置的不同而變化,可吹奏出 四或五個音來。三孔咚咚虧音列為:g、c1、d1、e1或c1、d1、e1、g1。四 孔咚咚虧音列為:g、c1、d1、e1、g1或c1、d1、e1、g1、a1。第三孔 可奏出各種裝飾音。音色柔和、渾厚。可用於獨奏或合奏,經常兩支在一起對奏。主要有打 音、倚音和顫音等演奏技巧。傳統樂曲有《耍調》、《趕集》、《布涅咚》、《慢巴涅咚》 、《拉帕克》、《乃約乃》等。曲調清新活潑,悠揚悅耳,富有田園風味。土家族稱咚 咚虧樂曲為曲牌,傳統曲牌極為豐富,大多數都有固定標題和唱詞,既可吹奏,又能演唱。咚咚虧音樂,保留了土家族古代歌謠的特色,是典型的土家族傳統民間音樂,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

在土家族,不論是青年男女,還是老人兒童,都十分喜愛咚咚虧,常常吹奏自娛,有時也邊奏邊唱。我國著名歌唱家胡松華在《長歌萬里行》中唱道:“咚咚虧,代代吹,土家越吹越有味,吹得山花紅,吹得林木翠。”著名民間藝人田隆信創作的獨奏曲《土家的早晨》,頗富土家族民間音調特色,曾到首都北京演出,深受人們的歡迎和好評。

土家族民歌的音樂特徵

在調式上,征、羽調式較多,宮調式較少,部分民歌有調式交替現象;曲式結構上以二樂句、四樂句、五樂句的樂段結構較多;在一些偏僻山寨,有一個樂句不斷反覆的樂句式結構。在各種民歌中,多段(聯曲)體結構比較普遍;鏇律多為級進,與語言緊密結合,富於吟誦性。

器樂

咚咚咚咚

土家族民間流傳的樂器有咚咚、嗩吶、竹號、牛角、木葉等。咚咚是土家族婦女、兒童喜愛的單簧吹管樂器,流行於龍山、保靖兩縣。竹製,約13厘米長,開3孔或4孔,直吹,音色柔和悅耳。流傳的曲調有“巴列咚”、“慢巴列咚”、“咚咚”、“那帕克”、“呆嘟里”、“乃喲乃”等8首。樂曲短小,鏇律流暢。見下例:土家族的器樂合奏曲牌豐富,風格獨特,有如下幾種形式:

打溜子

打溜子打溜子

流行於湘西各縣。常用馬鑼、大鑼、頭鈸、二鈸4件樂器演奏。曲牌有百餘個,如:《八哥洗澡》、《喜鵲鬧梅》、《錦雞拍翅》、《風吹牡丹》、《猛虎下山》等。樂曲內容多為描繪動物形像以及表現勞動生活情景。樂曲的結構有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及多段式等4種,以二段式為多見。樂曲由“頭子”和“溜子”兩部分組成。“頭子”是曲牌的主題部分,溜子為各曲通用。通常先演奏頭子兩遍,然後接溜子,後者比前者速度稍快。演奏特點主要在於兩副鈸的多種打擊技巧上,有悶、亮、側、跳等不同打法,速度很快,2拍子和3拍子結合緊密,典型節奏是疏和密有致,流暢活潑。

五支傢伙

流行於湘西土家族地區,由嗩吶、馬鑼、大鑼、頭鈸、二鈸5件樂器演奏,用於婚嫁、節慶,曲牌有《將軍令》、《安慶》等。

花鑼鼓

花鼓鑼練習花鼓鑼練習

流行於鄂西土家族地區,由嗩吶、鼓、鑼、鈸組成。各地使用的樂器和名稱略有差異。“花鑼鼓”不用嗩吶,曲牌有80多種。樂曲由頭子、中段和尾巴組成。“北鄉鑼鼓”,有大小嗩吶,使用樂器較多,曲目豐富,常組成套曲演奏。嗩吶的曲調多來自民歌。

絲弦鑼鼓

流行於鄂西建始縣,在花鑼鼓的基礎上加入京胡、板胡、二胡、月琴等弦樂器,已流傳240多年,由嗩吶吹南戲(即漢劇)唱腔而逐漸形成。曲牌與南戲相同。

土家族音樂歷史

自清雍正年間以來,漢族陸續遷入湘西、鄂西,和土家族雜居,漢族帶去的三棒鼓、漁鼓、花燈、漢戲、辰河戲、梆子戲等,已為土家族所喜聞樂見,並在民間流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央民族學院分院和武漢大學中文系曾組成的土家族文藝調查隊,編寫出版了《土家族文學藝術史》(1960),以後相繼出版了《湘西民間歌曲選》、《恩施地區民間歌曲選》和《湖南民間歌曲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冊》。土家族較優秀的音樂作品有器樂曲《喜迎火車穿山來》、《八哥洗澡》,歌曲《土家唱起幸福歌》、《大河漲水小河滿》等。

土家族《梯瑪歌》

梯瑪歌梯瑪歌

梯瑪歌》是土家族長篇史詩,主要分布在湘西酉水流域的龍山、保靖、永順、古丈等縣,它以“梯瑪日”儀式為傳承載體,世代口碑相傳。其篇幅浩繁,長達數萬行。它以集詩、歌、樂、舞為一體的龐大藝術載體,表現開天闢地、人類繁衍、民族祭祀、民族遷徙、狩獵農耕及飲食起居等廣泛的歷史內容和社會生活內容。被譽為土家族的“民族史詩”。
演唱形式,在唱述時,以土家語為主要表述語言,在形式上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採取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手法,修辭上有比有興,辭彙豐富,想像奇特,形象生動,具有很強的文學性。演唱時有唱有吟,有對唱有合唱,既有深沉,憂鬱的古歌,也有輕鬆、歡快的盤歌,既有抒情、哀婉的祈禱辭,也有風趣、滑稽的玩笑話。
表演形式,《梯瑪歌》以歌舞貫穿始終,其舞,有豪放者如《墨日裡日》,有瀟灑者如《坐馬》,有纏綿者如《解錢》,有粗獷者如《大賞兵》,有風趣者如《選男選女》,有灑脫者如《擺郎》等等。由於梯瑪在舞蹈中的主要舞具是銅鈴。其形式有梯瑪單獨表演的“獨舞”,亦有陪神、香倌隨之唱和的雙人舞或三人舞。形成有演有敘、亦歌亦舞的長篇神話舞蹈史詩。它以獨特、稀有的文化形式,凸顯出珍貴的文化價值,被譽為“研究土家族方方面面的百科全書”。
傳承方式,梯瑪歌以土家語口耳相傳,或以漢字的記音方式世代相傳。伴隨著現代文明的衝擊,這種口耳相傳的土家族祭祀儀式在流傳中逐漸散失,同時由於土家語(土語)與漢語的巨大差異,對於理解梯瑪神歌的內涵、文化、哲學價值都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傳承意義,梯瑪歌及其儀式來源於原始巫師祭祀,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融合了天地神人、人間萬物、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生命價值、哲學價值等內容,深涵著音樂、舞蹈、文學、語言、民俗、藝術等多種學問,堪稱“土家族文化寶庫”。梯瑪無論是在表演形式、音律節奏、表情達意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和濃厚的土家族巫師祭祀的民族特色,它是土家族人文化傳統、心理素質、美學觀念、生命意識的直接反映。
活動儀式,梯瑪及其梯瑪儀式曾在湘西酉水鄂西夷水(清江)流域土家族人聚居區廣為流傳,是土家族較為典型的充當著神與人的溝通作用的巫師祭祀活動。梯瑪是信仰儀式主持者的土家語稱呼,其主要儀式活動一是集體性的跳擺手;二是家庭性的玩菩薩,梯瑪俗稱土老司,是用土家語敬神的人。
《梯瑪歌》是土家族巫師(梯瑪)在一年一度的“跳擺手”敬神祭祀、為他人消災祛難做法時所唱的請神之歌。家庭性梯瑪儀式又稱玩菩薩,是梯瑪祭祀時的一種群體活動,它按照梯瑪祭祀的秩序和規範,在祭祀的時期內進行,是土家族人對神的尊敬和信仰觀念外在的表現形式。梯瑪活動是土家族巫文化的一種比較典型的表現形式,是祭祀、趕鬼驅邪還願、求雨、送亡人的宗教活動。
據方誌和有關料記載,梯瑪從事梯瑪活動時,身穿八幅羅裙,頭戴鳳冠帽子,手持八寶銅鈴與師刀,邊舞邊歌。梯瑪神歌的內容取決於所主持活動的性質,即不同的場合所唱的神歌內容各不相同。為死人祭祀時唱“送亡人歌”,為人消災招魂、求平安時唱“還願歌”,趕鬼驅邪時唱“解邪歌”。梯瑪神歌的唱詞比較固定,即興演唱者較少。

配圖

土家族音樂土家族音樂
土家族土家族
土家族音樂概論土家族音樂概論

所屬分類

音樂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