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民歌

鳳陽民歌

鳳陽民歌是安徽省的傳統民歌。鳳陽花鼓中的鳳陽歌是鳳陽民歌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明初移民文化的影響下,鳳陽民歌得以歷史性更新和很大發展,隨之聞名中外。最早以文字形式記錄鳳陽民歌,見明嘉靖萬曆年間周朝俊《紅梅記》傳奇。2011年5月23日,鳳陽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簡介

鳳陽民歌鳳陽民歌

民歌是中國民族文化遺產百花園中的一束芬芳的奇葩。鳳陽民歌唱腔獨特、音域寬廣、音韻純樸、渾厚、高亢、抑揚跌宕,婉轉動聽,基調韻味和鳳陽花鼓戲味調是一個母體。歌詞內容比較豐富,以反映青年男女愛情和反封建的題材較多。歌詞在創作手法上,比較浪漫,不拘一格,粗獷,詼諧,帶著濃郁的鄉土風味;歌詞節奏嚴緊,讀之鏗鏘入口,唱之韻律感很強。有的歌詞,意味深長,讀後趣味橫生,久久不能忘卻,有很大的藝術感染力。

鳳陽“山歌”的音浪曾在鳳陽地區和沿淮兩岸上空迴蕩了幾百年。解放前在春節期間,有一些集鎮和較大的村莊,總是有一些愛好者和老玩友,自行相聚,自編、自導、自演、自我娛樂。但是從未見女子參加演出,演女角色的,都是男扮女裝,身著彩色女服,用彩色綢帶,湊簇成大花球,冠頂在頭上,臉上簡單的塗一些姻脂粉,配合打擊樂器,在廣場平地進行演唱。根據歌詞內容,有的是獨唱,有的是男女對唱。只要鑼鼓等打擊樂器一響,就會招來很多觀眾,有時觀眾聽到高潮處,就會高聲喝彩,掌聲不斷,這真是民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

鳳陽民歌具有廣泛的平民性,它所表達的內容是社會下層民眾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是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以鳳陽花鼓為載體的《打花鼓》等曲目,對我國許多曲種的音樂唱腔有著重大的影響。明初以後,鳳陽民歌隨著移民四處乞討賣藝而響遍華夏的大江南北,尤以江南、北京、山西為多。據史料記載,除新疆、西藏外,我國其他地區都飄蕩過鳳陽民歌的鏇律。

歷史淵源

鳳陽民歌鳳陽民歌

中國的民歌歷史悠久,是勞動人民的集體口頭詩歌創作,是歌謠加音樂的藝術形式,它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情感、思想、生活,是勞動人民真情的表述,起源階段一直是口頭傳唱,直到《詩經》中才有文字記載。鳳陽民歌和中國其它地方的民歌一樣,在發展中受到本地歷史文化的影響,它以鳳陽花鼓、錢桿子、杈垃機為載體,發源於安徽鳳陽境內,流傳於我國大部分地區及東南亞一帶,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對我國許多曲種的音樂唱腔都有影響,且幫助史學家更好的了解鳳陽及安徽的過去。

最早以文字記載鳳陽民歌的是明朝嘉靖、萬曆年間周朝俊的《紅梅記》傳奇,鳳陽民歌的流傳與明朝開國皇帝有著密切關係,在明初移民政策的影響下,鳳陽民歌得以歷史性的更新和發展,移民們由於種種原因流落他鄉,他們走到哪兒就把那兒最流行的小調學會,經過加工變為自己的歌調,於是鳳陽民歌在移民們乞討賣藝過程中逐漸成熟,成為一種融南北文化的地方民歌,受到中國各族人民的喜愛,據史料記載,除了新疆、西藏,我國其他地方都飄蕩著鳳陽民歌的鏇律。

清末以後,時常流傳的鳳陽民歌達300多首。二十世紀初,鳳陽民歌是當時步入唱片的民間藝術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當時有10多首曲目被灌成唱片,風靡一時。其中,金嗓子周鏇演唱的歌曲《鳳陽花鼓》唱遍神州大地。

鳳陽民歌除娛民的功能外,在我國不同的歷史時期對時政有著重大的影響。抗日戰爭時期,安娥編詞,任光作曲,黎莉莉演唱的《新鳳陽歌》傳唱一時。1949年前後,為配合當地中心工作,鳳陽人民創作了大量的為時政服務的新民歌,如:《五罵蔣介石》、《土改號子》、《送郎參軍》、《五更治淮》等曲目,起到很大的宣傳鼓動作用。

演唱內容

鳳陽民歌鳳陽民歌

鳳陽民歌演唱內容主要是男女情愛、歌頌傳統道德、家鄉生活等,分為山歌漁歌情歌勞動號子等幾類,一般在勞動和節慶時演唱,給人一種渾厚雄壯的美感,能激發人們的勞動熱情,陶冶熱愛家鄉的情懷。

除具有娛樂功能外,在不同時期對社會也有影響,建國後的鳳陽民歌內容多為“鬥地主”、“鎮壓反革命”、“土地改革”、“治理淮河”等,抗戰期間黎莉莉演唱的《新鳳陽歌》唱遍全國引導號召人民團結起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新中國成立前後,鳳陽人民也創作了大量宣傳鼓勁的新民歌如《土改號子》、《送郎參軍》、 《五更治淮》等;1955年,鳳陽民歌手歐家林劉明英在北京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出鳳陽民歌《王三姐趕集》,引起強烈反響。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戶人家賣騾馬,小戶人家賣兒郎。奴家沒有兒郎賣,身背花鼓走四方”,這是一首流傳了數百年的鳳陽民歌——《鳳陽歌》,它以最通俗、最流行的藝術形式唱遍了神州大地,道出了明清時期的社會狀況及人民民眾悲慘生活及境遇,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鳳陽民歌中的 《王三姐趕集》 、 《鳳陽歌》等至今仍傳唱不衰。

民歌特點

鳳陽民歌鳳陽民歌

鳳陽民歌與其他同宗民歌一樣,具有超越地理環境和時間流逝的民間音樂文化基因。這種基因在傳播沉變發展中,起著標定同宗民歌的作用。從民歌乃至劇種、曲種、民間器樂曲的音樂源流來看,由本地民間音樂土壤上土生土長的民歌、戲曲、曲藝、民間器樂曲的曲調並不多,許多都是吸收外地民間音樂的基因變化發展而成:即使是本地土生的音樂,也必然要吸取外地民間音樂基因來豐富自己。因此,各地民間音樂在雙向或多向的交流之中有明顯的聯繫,或直接引進融化,或間接接受影響,很少是單一成份,常常是有價多種基因的綜合體。

外國民間音樂也是如此。從歷史的觀點來石,大多數民間音樂都是十分古老的,不可能是某個人或一代人創造的產物,而是由許多人或幾代人創造的產物。正如中國美學家朱光潛指出的那樣:“我們可以說,民歌的作者首先是個個人,少專次是民眾;個人草創,民眾完成。”沒有廣大“民眾”參加集體創作和傳播的過程,民歌就很難達到日趨成熟的階段,鳳陽歌和其他同宗民歌則更難形成一種歌系網路。

與其說民歌的特色是由於各民族各地區間的差別形成的,毋寧說這些同宗民歌事實上的雙向、多向的互相滲透交流是形成這些特色更為重要的原因。這是同宗民歌傳播流變過程中的“內因”與“外因”的關係。鳳陽歌能夠傳播各地並形成歌系網路,而且通過橫向移植到許多戲曲劇種、說唱曲種成為主要腔調,這與鳳陽歌具有很強的傳播力和適應性有很大關係。這是鳳陽歌得以傳播流變的“內因”,這些“內因”必須要鳳陽歌賴以紮根的“外因”條件—各地民間音樂土壤的作用,才能得以形成傳播流變的同宗網路。

遍及全國各地的3“種鳳陽歌變體,在民間音樂傳播史上確是一個罕見的現象。這些變化後的鳳陽歌(其中有些已改稱歌名),雖與原民歌保持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繫,卻絕不是原封不動地照搬襲用。這是因為,鳳陽歌傳播到各地後,必然要經受當地民間音樂文化融合和同化的考驗,在融合和同化之後,方能在當地民間音樂土壤上紮下根來。就鳳陽歌的傳播歷史經驗來看,“外因”與“內因”在結合過程中,兩者時常發生衝突,在這種文化衝突中,“外因”對“內因”起著“營養劑”和“催化劑”的條件的作用,進而促進“內因”對“外因”的適應。

演唱形式

鳳陽民歌鳳陽民歌

明清兩代,由於鳳陽一帶是“三年惡水三年旱、三年蝗蟲災不斷”的長年災區,每年秋後都有成群結隊的婦女外出賣唱乞討。同時也有身背花鼓流落各地賣唱的職業藝人

清人趙翼《陔余叢考》中《鳳陽乞者》條寫道:“江南諸郡,每歲冬必有鳳陽人來,老幼男婦,成行逐隊,散入村落間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間始回。”當年鳳陽花鼓演唱者多為婦女,往往是姑嫂二人對唱。一人系細腰鼓,一人提碟形小鑼,稱為花鼓女。

演唱時,一般是二人坐在一條板凳上坐唱,段落之間敲鑼擊鼓,無絲弦伴奏。後來又演變出一種雙條鼓代替細腰鼓,即演唱者左手執小鼓,右手持雙鼓箭擊鼓。花鼓藝人從各地帶回了多種民間歌曲和音樂,逐漸豐富了鳳陽花鼓的聲腔,並演變出多種歌舞形式,但都以傳統的花鼓調為基礎。

最原始的唱詞是:“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戶人家賣騾馬,小戶人家賣兒郎,奴家沒有兒郎賣,身背花鼓走四方。”傳說這首歌詞是李自成起義軍攻占鳳陽之後傳唱起來的,含有動員貧苦農民揭竿而起的意思,因而代代相傳。鳳陽花鼓流傳南北很多地區,對各地的曲藝在曲調、表演形式等方面都產生過一些影響。鳳陽花鼓沒有長篇傳統書目,演唱內容多為愛情故事。唱法比較自由,重點詞句可以重唱,有時連說帶唱。

民歌體裁

鳳陽民歌鳳陽民歌

鳳陽民歌以鳳陽地區為中心向外傳播,影響面之大,適應性之強,在各種同宗民歌中都是較突出的。從張仲樵先生繪製的“各種民間音樂中的〔陽鳳歌〕調牌名、歌名一覽表”中可以看出,全國三十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幾乎都有鳳陽歌及其變體流傳,他並將各種民間音樂中的鳳陽歌的調牌名,歌名按體裁或題材歸納為十五類。

其體裁例如:

左手鑼 右手鼓

手拿著鑼鼓來唱歌

別的歌兒我也不會唱

只會唱個鳳陽歌

鳳陽歌啊 咿呀哎呦

得兒鐺鐺飄一飄

得兒鐺鐺飄一飄

得兒飄 得兒飄

得兒飄 得兒飄飄飄一飄

得兒飄飄飄一飄

在民間歌曲、民間器樂曲、民間舞蹈、曲藝音樂、戲曲音樂中與鳳陽歌同宗嫡系的曲調有366首之多。

而按體裁、題材分為15類的鳳陽歌調,又可具體細分為:“鳳陽調”類15首、“秧歌,類22首、“花鼓”類一s首、“十不閒”類6首、“蓮花落”類s首、“平調”類27首、“唱春"類21首、“山歌"類43首、“採茶”類5首、“揚州小調嘆十聲”類56首、“俏尼思凡”類20首、“萬丘更十送”類33首、“孟姜女”類24首、“吳橋落子”類42首、“思情”類43一首,他們雖各異其趣,但卻同脈同宗。

張仲樵先生的調查固然不能說已經很全面深入,但對於溯流尋源,研究同宗民歌的流變卻是非常可貴的。鳳陽歌的這種傳播流變現象,說明在開放交流中鳳陽歌網路的復蓋面日漸在擴大,作為民間音樂不斷變化發展的一個典型例證,它將在更為廣闊的地域發揮其強大的影響。

歌詞鑑賞

鳳陽民歌鳳陽民歌

一、天上浮雲攆浮雲

天上浮雲攆浮雲,地下麻雀攆鵪鶉

河裡鯉魚攆鯤子小大姐攆的是有情人。

二、牆裡栽花牆外開

牆裡栽花牆外開,對對蜜蜂採花來,

蜜蜂見花團團轉,花見蜜蜂喜開懷,

二人正在情相戀,忽然間雷聲轟轟大雨來。

打得花瓣紛紛碎,打得蜜蜂泥里崴。

要想二人重相會,除非蜜蜂再生花重開。

第一首歌詞是描寫男女青年愛情的。僅有四句,但寓意性很強,創作者採用浪漫主義的手法,以驚人豐富的想像力,抓取天上的雲,地下麻雀,河裡的魚。來寓意襯托第四句男女青年的愛情。湧出一種"本無情,而有情;雖無意,而有意"的情感來。顯示出這首歌詞的生動、活潑、詼諧、俏皮,創作技法不落俗套,耳目為之一新。

第二首歌詞的創作者,無疑是生長在封建社會的時代里,他目睹生長在封建社會中的男女青年,是多么渴望要求婚姻自主,不論他們怎樣地掙扎,最後都難逃脫悲慘的命運。第四句,“花”、“蜜蜂”,寓意為男女青年自由戀愛。“雷聲和大雨”是代表封建勢力,無故地吞噬了許許多多青年男女的愛情。

評價

鳳陽民歌鳳陽民歌

鳳陽民歌作為鳳陽地區流行民歌的稱謂代詞。從全國各地傳播的鳳陽民歌的狀況來看,這種觀點似乎更符合實際情況一些。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天鳳陽縣的地域與歷代鳳陽的行政區劃存在著很大的不同。

以明朝而言,鳳陽的疆域就有過多次變化。鳳陽民歌在歷史上的流行面是很廣的,僅把今天的鳳陽縣境內的民歌當作鳳陽歌也不完全恰當。弄清歷代鳳陽地域的變遷情況,對於我們從地域學角度研究探討鳳陽歌的傳播流變情況和規律,得出較切合實際情況的認識,很有助益。本文所說的鳳陽歌,即是取廣義之說,指歷代鳳陽地區流傳過的民歌。

從地域學角度探討鳳陽民歌的傳播,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要注重歷史的線性傳承關係,因為民歌的發展是漸進的,必然是以昨天的傳統為基礎和前提的;二是要重視橫向交叉的走向和流變上的同一性關係。這種同一性,夫現在同宗民歌中,其特徵是,由原型派生出來的若干變體,由於其曲調中的共性因素,這些同有異的變體會保持長時間的相對的穩定性。

這裡所說的地域概念,不只是指鳳陽的地理方位,而是兼及政治、經濟社會、自然、民俗等多方面的綜合因素。為什麼鳳陽民歌及其他同宗民歌能在全國各地廣為傳播?正是因為它們在與各地的民間音樂相結合的過程中,始終保待了線性的傳承關係,又充分進行著橫向交叉,這種流變中的同,性關係,是同宗民歌得以流傳,被異地民眾理解和接受,在各地生根、發芽,派生出既有相互聯繫、又各其個性的變體的基本原因。也是這些同宗民歌異中有同、同中有異,萬變不離其宗的特點。

遺產名錄

鳳陽民歌鳳陽民歌

國務院日前批准並對外公布文化部確定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鳳陽縣的“鳳陽民歌”作為傳統音樂新入選推薦項目,成為繼“鳳陽花鼓”後該縣又一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文化藝術瑰寶。

本次公示的名錄共有355項,其中新入選項目191項,擴展項目164項,包括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項目。鳳陽民歌作為傳統音樂項目入圍。

鳳陽民歌中的《王三姐趕集》、《鳳陽歌》等至今仍傳唱不衰。“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這是一首流傳了數百年的鳳陽民歌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最通俗、最流行的藝術形式唱遍了神州大地,道出了明清時期的社會狀況及人民民眾悲慘生活及境遇,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鳳陽民歌內容比較豐富,以反映青年男女愛情、反封建、歌頌傳統道德、家鄉生活等題材為主,分為山歌、漁歌、情歌和勞動號子等幾類,一般在勞動和節慶時演唱,唱腔獨特、音域寬廣、音韻純樸、渾厚、高亢、抑揚跌宕,婉轉動聽。歌詞在創作手法上,比較浪漫,不拘一格,粗獷,詼諧,帶著濃郁的鄉土風味;歌詞節奏嚴緊,讀之鏗鏘入口,唱之韻律感很強。有的歌詞,意味深長,讀後趣味橫生,久久不能忘卻,有很大的藝術感染力,給人一種渾厚雄壯的美感,能激發人們的勞動熱情,陶冶熱愛家鄉的情懷。除具有娛樂功能外,在不同時期對社會也有較深影響。

2008年,《鳳陽民歌》被列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音樂項目。為保護和傳承鳳陽民歌,鳳陽縣成立了鳳陽民歌研究會、開辦了民歌培訓班,並組織專場演出,宣傳民歌藝術。縣文化部門從2008年開始收集、整理縣內民歌100餘首,其中有曲調的30多首,並於2009年底結集出版並編入鳳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使民間藝術瑰寶得以傳承和發揚。

文化部根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評定暫行辦法》的要求,組織有關專家按照評審標準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中直單位申報的3136個項目進行了審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評審委員會根據項目價值進行了認真評審和科學認定,於今年初提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向社會公示。

國務院日前批准並對外公布文化部確定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國務院在公布名錄的通知中稱,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國發〔2005〕42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堅持科學的保護理念,紮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保護、傳承和管理工作,努力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邁上新的台階,為構建完備的、有中國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積極的貢獻。

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1)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