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削

剝削

剝削,漢語詞語,有哲學、經濟學兩種含義,指一些人或集團憑藉他們對生產資料的占有或壟斷,無償地占有那些沒有或者缺少生產資料的人或集團的剩餘勞動和剩餘產品。剝削即為壓榨侵奪,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社會上剩餘產品的出現是剝削產生的物質前提條件,社會分工的發展和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產生以及社會分裂為階級是剝削產生的現實基礎;所謂的生產資料指“人們從事物質資料生產所必需的一切物質條件,即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又稱生產手段,包括土地 、機器、設備、廠房、工具、燃料、原材料、輔助材料等。”

基本信息

本質特點

對礦工的剝削對礦工的剝削

剝削就是人類主體之間(人與人之間、集團與集團之間、階級與階級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交往過程中的不等價性。

詞目釋義

【拼音】bō xuē

【英譯】to exploit; to prey on; to sweat

【基本解釋】壓榨侵奪。

壓榨侵奪:剝削黔黎|殘酷剝削。②憑藉對生產資料的占有,無償地攫取別人的勞動成果。原始社會末期隨剩餘產品和私有制的出現而產生。歷史上依次出現的基本剝削形式有奴隸占有制、封建地租制和僱傭勞動制。人類社會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以剝削占統治地位的社會制度隨之消滅。

剝削理論

馬克思主義認為,在“利潤平均化規律”的作用下,一般生產過程所產生的價值增長量(即剩餘價值量)與所投入的價值總量(包括勞動力的價值量和生產資料的價值量之和)成正比。這就必然地形成一個自然的剩餘價值分配規律:一般生產過程所產生的價值增量(即剩餘價值量)將會要根據各主體所投入的勞動力價值量或生產資料價值量的比例來進行分配的。也就是說,誰擁有並且投入生產過程的生產資料越多,誰就會分配到更多的剩餘價值量。根據“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任何價值增量都由勞動者創造,都來源於“活”的勞動價值,由於生產資料中所內涵的勞動價值是一種“死”的勞動價值,並沒有對價值增量產生貢獻,生產資料的投入者並沒有付出勞動,卻得到了剩餘價值,這是一種“無償占有”,這是一種“剝削行為”。

定義

剝削(exploitation)是一些人或集團憑藉他們對生產資料的占有或壟斷,無償地占有那些沒有或者缺少生產資料的人或集團的剩餘勞動和剩餘產品。剝削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社會上剩餘產品的出現是剝削產生的物質前提條件,社會分工的發展和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產生以及社會分裂為階級是剝削產生的現實基礎。剝削的產生出自於分配,不僅指消費資料的分配,而且指生產條件的分配。而生產條件的分配取決於生產資料的占有。

根據

馬克思主義認為,在“利潤平均化規律”的作用下,一般生產過程所產生的價值增長量(即剩餘價值量)與所投入的價值總量(包括勞動力的價值量和生產資料的價值量之和)成正比。這就必然地形成一個自然的剩餘價值分配規律:一般生產過程所產生的價值增量(即剩餘價值量)將會要根據各主體所投入的勞動力價值量或生產資料價值量的比例來進行分配的。也就是說,誰擁有並且投入生產過程的生產資料越多,誰就會分配到更多的剩餘價值量。根據“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任何價值增量都由勞動者創造,都來源於“活”的勞動價值,由於生產資料中所內涵的勞動價值是一種“死”的勞動價值,並沒有對價值增量產生貢獻,生產資料的投入者並沒有付出勞動,卻得到了剩餘價值,這是一種“無償占有”,這是一種“剝削行為”。

起源

原始社會時期,生產力低下,原始氏族採取了集體協作的生產方式,不可能產生剝削。而隨著生產的發展,原始社會末期,產生了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出現了個體進行的勞動和由個人支配的剩餘產品,逐步形成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和階級剝削。當社會分裂出兩大對立的階級即奴隸主和奴隸時,人類進入了奴隸社會。奴隸制是歐洲大陸氏族制度解體後出現的第一種剝削制度,而在東方大陸上,氏族制度逐漸由公社制度所代替,產生了以公社和國家所有制的東方專制主義。

發展

繼奴隸制之後,歐洲依次出現過封建制和資本主義的剝削制度。在這三種剝削制度下,剝削階級榨取剩餘勞動和產品的方式都有所不同。在奴隸制度下,奴隸主不僅占有生產資料,而且占有奴隸,奴隸主的剝削採取了直接占有奴隸的全部勞動及其產品的形式。在封建制度下,封建主占有土地,不完全占有封建農奴,封建主的剝削採取了地租形式。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結合是通過勞動力的買賣進行的,勞動力成為商品,資本家按勞動力的價值支付給勞動者;勞動力價值與勞動力發揮作用所創造的價值是不等的,後者大於前者,這個差額就是剩餘價值。因此,資本家的剝削採取了占有剩餘價值的形式。

消滅

從奴隸制到封建制再到資本主義的剝削制度的依次更替,表明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係的變革是由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表現為歷史上的一種進步,這種進步是通過激烈的階級鬥爭來實現的。但是,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進一步發展,必然會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無產階級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必然要推翻資本主義剝削制度,建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的共產主義社會。

制度

在人類社會歷史上,先後出現過三種剝削制度:即奴隸制、封建制和資本主義的剝削制度。這些剝削制度有著共同的本質:對剩餘勞動的剝削。然而,不同的剝削制度,榨取剩餘勞動的具體形式又有區別。在奴隸社會,生產資料和奴隸本身都為奴隸主所有,奴隸主的剝削採取直接占有無報酬的奴隸勞動及其產品的形式,這是一種最殘酷、最野蠻的剝削形式。在封建社會,地主階級榨取剩餘勞動採取占有地租的形式。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地租先後採取勞役地租、實物地租和貨幣地租的具體形式。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力成為商品,資本家剝削僱傭勞動者的剩餘勞動採取占有剩餘價值的形式,相應地對僱傭勞動者的必要勞動則採取支付工資的形式。工資這種形式掩蓋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剩餘勞動的剝削,似乎工人的全部勞動都獲得了報酬;其實工資不過是工人的勞動力價格,是為維持工人生活的必要勞動部分;剩餘勞動形成的剩餘價值則以利潤的形式為資本家所占有。剩餘價值在不同種類的資本家之間以及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間瓜分,又採取產業利潤、商業利潤、利息和資本主義地租等具體的形式。在不同的剝削制度中,都存在過從屬性質的剝削形式,如商人通過不等價交換進行的剝削,高利貸者的高利貸剝削等等。

方法

絕對剩餘價值剝削與相對剩餘價值剝削。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的剝削方法逐漸由以絕對剩餘價值生產為主的剝削轉向以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為主的剝削。相對剩餘價值的剝削方法,這是一種文明的、精巧的剝削手段。“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使勞動的技術過程和社會組織發生根本性的革命”。它帶來下列後果:A、把科學技術併入生產過程,把先進管理套用於生產過程。B、導致勞動的變換、職能的變動和工人的全面流動,從而承認工人儘可能多方面的發展是社會的普遍規律。隨著勞動者素質的不斷提高,舊的分工將會逐漸消失。C、工人勞動條件和生活條件的改善。在經濟繁榮時期,工人不僅必要的生活消費資料增加了,工人階級(他們的全部後備軍現在都積極參加進來),也暫時參加他們通常購買不起的各種奢侈品的消費。由此,馬克思指出,現代工業從不把某一生產過程現存形式當作最後的形式,因此,現代工業的技術基礎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產技術基礎本質是保守的。

本質

剝削的本質是壓迫。是社會上的一部分人或集團,憑藉他們對生產資料的占有和壟斷,無償地占有沒有和失去生產資料的另一部分人或集團的剩餘勞動。前提是一部分人擁有對生產資料的控制,而另一部分人卻沒有生產資料,後者為了生存又不得不向前者出賣勞動力。作為前者,為了顯示他們具有的優勢地位,並更多地占有他人的生產資料,就採取了公開的或隱蔽的,有時甚至是強制性的方式,占有僱傭勞動者的剩餘勞動。這絕對不是簡單的人與人、集團與集團、階級與階級、民族與民族等等人類主體之間交往過程中的不等價性問題。

剝削種類

在階級社會或特權等級社會裡,特權者憑藉社會制度所賦予的特權,剝削無權的勞動者和其它生產要素所有者(經營者)。這種剝削制度,是一種超經濟強制形成的剝削,即不是通過自願自由的交易形成的剝削。資本主義社會之前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都是階級社會,其剝削主要是權力剝削。據一些研究者說,改革開放前的天朝社會,也是具有一定等級特權特徵的等級制社會。比如,九重天的工人與九重地的農民,比如國家級、省級和地方國營、大集體、小集體制工人,其工資福利與其勞動能力和勞動貢獻無關,只與其所在單位的等級有關,與父母的基因有關。

是在市場經濟社會裡,擁有市場壟斷力量者,包括對生產要素所有權或使用權的壟斷者,以及某種產業的壟斷經營者,憑藉市場壟斷力量對缺乏市場談判力量者(也包括勞動和資本等要素所有者)的剝削。馬克思所批判的資本主義剝削,就是假定在少數人壟斷土地和資本所有權,通過市場的自由交易對一無所有(既無土地產權也無資本產權)的勞動者的剝削。實際上,壟斷力量也剝削不具有壟斷力的資本和土地要素產權擁有者。比如,專業知識和技術擁有者剝削勞動、剝削資本。

第三類、利用善價值觀念綁架社會的剝削

比如,中國傳統宗法社會在大家庭中流行的平均主義大鍋飯(特別為儒家所推崇)觀念。在一個這樣的大家庭中,往往有一些好吃懶做者,但他們卻享有其它勤勞兄弟一樣的福利,甚至在家長的溺愛下享有更多。古代的這種觀念到了現代的非宗法社會仍然沒有改變,只不過在現代社會中變成了養懶人(懶惰的窮人)的一種制度安排,以國家稅收和轉移支付形式,從勤勞者和有錢人那裡收稅來養活一些有勞動能力卻不勞動的人。一些人以**主義不能餓死人為理由,不幹活卻要政府必須養活他。美國一些懶惰的窮人,也利用社會的向善的價值觀念,利用民主制度以選票要脅政治家出台政策養活他們。

這裡要說明的是第二類剝削,即市場壟斷剝削,也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少數人壟斷土地(自然資源)和資本的所有權或經營權,且排斥競爭的壟斷,在偽競爭下形成的剝削。這裡的少數人,在馬克思的資本主義制度里就是地主和資本家,在國有制主導的公有制社會裡,就是掌握資源配置權力的官員和國有壟斷企業管理者、老職工。第二是政府管制所產生的剝削,特別是價格管制產生的剝削,在我們國有制主導下盛行價格雙軌制,據有關學者估計,每年因價格雙軌制產生的、被相關壟斷利益集團瓜分的租金占GDP的相當比例(有的說在20%左右,有的說更多)。第三種是絕大多數人擁有土地、資本等財產(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壟斷者在競爭的優勝劣汰中產生但並無制度安排排斥競爭的壟斷,所產生的剝削。在三類剝削,以及第二類的三種剝削中,又可分為創造價值的剝削與瓜分價值的剝削。僅就財富價值而言,第二類的第三種,主要是創造價值的剝削。

創造價值的剝削,是有利於社會和有利於勞動者和窮人的,值得鼓勵的,是技術進步和社會前進的動力。而純粹瓜分(剩餘)價值的剝削,則是罪惡的,反動的和阻礙社會進步的。掌握土地和資本所有權(或壟斷經營權)的壟斷力量,在市場化的偽競爭中,是最不顧勞動者死活的。比如野蠻資本主義時代,比如有大量勞動者餓死卻不開倉放糧的某個年代。這種情況比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還不如,因為具有經濟理性的奴隸主還非常關心奴隸的健康,非常在乎奴隸的死活。家天下的有責任感的皇帝,也多懷仁慈之心。

概念置疑

1、信息是價值的真正源泉

統一價值論認為,信息的本質就是“消除不確定性”,而“消除不確定性”等同於“提高有序性”,“提高有序性”就是“提高功能有序性”,“提高功能有序性”就是“增加價值量”。因此信息的根本作用和本質內涵在於改變系統的價值總量,即信息是價值的真正源泉。信息的產生有兩個來源:一是生物進化。任何耗散結構都具有一定的自組織能力,它們在自組織過程中,一方面通過基因變異的方式來形成信息(包括正價值信息和負價值信息),另一方面通過優勝劣汰的方式來選擇信息,並通過基因遺傳的方式來貯存和傳播信息。生物信息的積累使生物組織之間、及生物個體之間能夠產生越來強的相干作用與協調作用,各組織的結構越來越精細,個體之間的協作越來越和諧。二是人類勞動。人類在勞動過程中,一方面通過行為方式的變換與思維方式的變換來形成信息,通過價值判斷與價值評價來選擇信息,並通過經驗和能力等方式來貯存和傳播信息。另一方面通過建立、發展和完善各種形式的擴展耗散結構(生活資料、生產資料、社會關係、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等)來形成信息,通過價值判斷與價值評價來選擇信息,並通過科學與技術等方式來貯存和傳播信息。第三方面,勞動促進了手與腳的分工,使人學會了製造和使用工具;勞動促進了語言的產生,加速了信息的生產和傳播;勞動促進了大腦和機體的進化,加速了信息的積累與處理。人類勞動分為體力勞動、腦力勞動與生理力勞動三種基本形式。體力勞動、腦力勞動和生理力勞動都可以凝聚一定的信息,因而都可以產生價值增值,其中生理力勞動凝聚的信息通常是以生理信息的形式凝聚於人的機體之中,主要表現為機體健康性、身體靈活性、感官靈敏性、環境適應性、思維創造性等方面的加強,有時也表現為缺陷器官的修復與強化、體液與組織的彌補和替代等。人類最早的信息也是全部來源於生物進化,它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前提。由於生物進化過程非常緩慢,它所產生的信息可以忽略不計,因此人類勞動可以看作是信息的唯一來源。於是,“信息是價值的唯一源泉”就基本上等價於“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了。總之,勞動之所以被確認為價值的唯一源泉,並不是因為抽象意義上的定義,而是因為勞動在信息(包括人類機體的生物信息)的形成、傳播、處理和運行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2、沒有信息注入,活勞動也不創造剩餘價值

統一價值論認為,在沒有新信息注入的情況下,任何形式的價值都不會產生價值增值,工人所投入的勞動價值和資本家所投入的生產資料使用價值本身都不會產生價值增值,工人所付出的勞動價值只能在生產過程中將自身的勞動價值等量轉移到產品之中,生產資料使用價值也只能通過“折舊”的形式,在生產過程中將自身的價值等量轉移到產品之中。但是,生產資料所有者擁有組建生產系統和運行生產過程的“特權”,而這種組建和運行將會存在信息注入的機會,由此可以產生價值增值,這些信息就是管理信息,管理產生能夠價值,管理能夠產生效益。資本家(即生產資料所有者)產生信息的來源主要體現在:一是決策信息,生產資料應該投入到什麼領域才能產生最大的價值效益?二是技術信息,應該採用什麼樣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三是管理信息,如何組織生產?如何安排銷售?如何進行成本核算?等等。工人產生信息的來源有三條:一是消費信息,工人在消費過程中經常會積累一些消費信息,從而使較少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轉化為更多的勞動潛能;二是勞動信息,工人在勞動過程中會也會積累一些勞動信息,從而使較少的勞動潛能轉化為較多的勞動價值;三是生產信息,工人在勞動過程中會也會積累一些生產信息,從而使較少的勞動價值轉化為較多的新的產品使用價值。在正常的社會生產條件和完善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下,資本家在組織生產過程中所積累的信息,並由此創造的價值全部歸資本家所有;工人在消費過程、勞動過程和生產過程中所積累的信息,並由此創造的價值全部歸工人所有,兩者各得其所。

3、主體之間的交往遵循等價原則

統一價值論認為,由此人類主體之間(人與人、階級與階級、民族與民族之間)在進行商品交換過程中,原則上都遵循著“等價”的一般原則,這種“等價”原則是從整體的、抽象的、長遠的角度而言的,而不是從局部的、具體的、眼前的角度而言的。也就是說,人與人(或階級與階級、民族與民族)之間不等價的“剝削”行為,只是局部的、暫時的和相對的,不是整體的、長遠的和絕對的。資本家與工人在雙方履行雇用與被雇用的契約關係時,基本上遵循著等價交換的一般原則,即不存在“資本家養活工人”的問題,也不存在“資本家剝削工人”與“工人養活資本家”的問題。因此就階級來劃分,只能劃分為統治階段與被統治階級,而不能劃分為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