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一書在修訂過程中,是在第5版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了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繼續貫徹強調“三基”(基本觀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體現“五性”(思想性、科學性、啟發性、先進性和適用性)和適應醫學模式多元化的指導思想,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同時提出了在第6版的教材編寫上要更進一步堅持圍繞環境與人的關係、接觸和健康的關係以及接觸劑量和效應關係的量化,把防治職業病上升到提高職業生命質量、形成職業醫學學科的新高度。本版教材力求充分運用本國資料,但也注意吸收外國先進經驗,“積極接軌”。我們希望本教材既有助於培養學生腳踏實地、獨立分析和解決學科所面臨基本問題的能力,又有助於引導他們樹立勇於開拓、面向未來、應對21世紀挑戰的創新精神。為適應學科發展和實際工作的需要,以及在重要學術觀念和學科體系上與國際接軌,我們在前版基礎上,對章節結構、內容安排和若干術語的運用方面,作了重新編排,修訂和補充,從而體現學科的宗旨,即尋求“工作”與“健康”的和諧統一、相互促進。在本版中,闡述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的概念、基本準則和主要任務、學科的基礎(職業生理學,職業心理學和職業病理學)和方法學(職業流行病學,職業毒理學和職業功效學),職業人群的接觸(生產性有害因素)和對職業人群的健康效應;論述了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識別、評價和控制的途徑和方法,職業傷害和職業安全的概念、內容、對策和處理,將職業與安全放在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的重要地位。在本版中還介紹我國及其他一些國家的職業衛生法規與監督管理,闡明了職業衛生服務與工作場志的健康促進是實現“人人享受職業衛生”的基本保證。
作者簡介
金泰廙教授,男,漢族,1943年11月28日出生,MD、PhD,教授,復旦大學名師,優秀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任世界衛生組織職業衛生合作中心(上海)主任,復旦大學預防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勞動衛生學教研室、毒理學教研室主任,中華預防醫學會勞動衛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毒理學會遺傳毒理分會常務理事,瑞典Umea大學環境醫學系客座教授。
1967年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1981年遵義醫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1982年獲上海醫科大學碩士學位,1985~1987年獲WHO獎學金於瑞典Umea大學取得博士學位,1989年獲比利時Louvain大學歐洲毒理學基金會獎學金。先後承擔了由國家教委優秀青年教師科研基金、國家973項目基金、瑞典自然科學基金、瑞典勞動環境科學基金、瑞典環境保護科學基金、瑞典開發中國家科研基金、歐盟開發中國家科研基金等資助的課題10項。主編第5,6版全國統編預防醫學專業教材《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主編《毒理學基礎》和《現代毒理學》,參編(第1版)全國統編教材《預防醫學》。
目錄
第一章概論
第二章職業性有害因素與健康損害
第一節生產性毒物與職業中毒
第三章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識別、評價與控制
第四章 職業生服務與健康促進
第五章 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與監督管理
第六章 職業傷害與職業安全
附錄1 國害職業衛生標準編號與名稱
附錄2 法定職業病名語對照表
附錄3 職業接觸限值(正在頒布中,以最後頒布本為準)
前言
概論
預防醫學與衛生學書籍(三)
預防醫學是各大醫學院校所有非預防醫學專業(臨床醫學、護理醫學、檢驗醫學、影像醫學等專業)的主要課程之一。衛生學作為預防醫學的一個主要分支,是在“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指導下,研究外界環境因素與人體健康關係的一門學科,是由環境與職業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和醫學統計學三大部分共同構成的一門完整的課程體系。 |
預防醫學與衛生學書籍(一)
預防醫學是各大醫學院校所有非預防醫學專業(臨床醫學、護理醫學、檢驗醫學、影像醫學等專業)的主要課程之一。衛生學作為預防醫學的一個主要分支,是在“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指導下,研究外界環境因素與人體健康關係的一門學科,是由環境與職業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和醫學統計學三大部分共同構成的一門完整的課程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