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成年人健康的分層研究》插圖](/img/b/739/nBnauM3XyQDN4gTOwEjNwMzMyMTM1cDM5ADMwADMwAzMxAzLxY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中國成年人健康的分層研究》指出我國人口健康的發展過程越來越表現出複雜性,如城鄉人口疾病模式差異顯著,不同社會階層人群的健康差異較大,不同地區之間的平均預期壽命差別顯著等。這種複雜性要求我們去認識產生健康差異的社會機制,並能採取各種有效的措施實現健康公平。本研究利用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CHNS)數據,採用縱向分析方法和分層模型統計方法(HLM)研究個人特徵和社區因素對成年人健康的影響機制,突破了以往僅從個人因素研究個人健康的局限,充分證明了社區環境(如經濟水平、貧富差距、教育環境等)對個體健康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該研究對於相關政府部門制訂各種健康預防和健康促進措施也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畢秋靈,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人口學博士,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套用統計學、人口學、文化市場等領域的研究。曾參與聯合國人口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人口計生委委託的多項課題,在國內社會科學期刊上公開發表論文20餘篇。
目錄
第1章緒論
第2章文獻回顧與述評
第3章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4章中國成年人健康水平的個體影響因素
第5章中國成年人健康動態變化的影響因素
第6章中國成年人健康影響因素的分層分析
第7章結論與思考
知識點
在模型1中加入了反映個人基本特徵的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居住地變數。在控制了其他自變數後,年齡越大,自評健康狀況越差;男性自評健康比女性好;已婚對自評健康有積極的影響;居住在城市的成年人比農村居民更趨向於自報更差的健康狀況,這與互動表的分析結果一致。
模型2中加入了個人的受教育程度變數。分析結果顯示,受教育程度對自評健康的影響在統計上顯著。受教育程度越高,成年人的自評健康狀況越好。大專及以上成年人的自評健康好的發生比是未上過學成年人的1.53倍;高中或中專文化程度的成年人自評健康好的發生比是未上過學者的1.59倍。這表明大專及以上成年人的自評健康狀況比高中或中專文化程度的更差一些,這也與單因素分析的結果一致。
在模型3中加入了個人年平均收入變數。研究發現,在控制了其他自變數後,收入的高低對自評健康具有顯著影響。收入越高的成年人具有更好的自評健康水平。與模型2相比,受教育程度的影響程度有所減小,但仍然非常顯著。可見,受教育程度和收入雖然具有相關性,但是這兩個指標可以從不同側面反映一個成年人在社會階層中的地位。收入反映了一個人的消費能力和住房條件;受教育程度代表了一個人獲取積極的社會、心理和經濟資源的能力(威廉。科克漢姆,2000),不僅受教育程度對自評健康有顯著影響,而且個人的收入高有利於提高健康水平。
模型4在前一模型的基礎上加入了反映個人生活方式的變數。儘管在單因素分析中顯示有時喝酒的成年人的自評健康狀況最好,但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在控制了其他自變數後,幾乎每天喝酒的成年人自評健康狀況比適量喝酒的成年人自評健康狀況更好。
……
預防醫學與衛生學書籍(一)
預防醫學是各大醫學院校所有非預防醫學專業(臨床醫學、護理醫學、檢驗醫學、影像醫學等專業)的主要課程之一。衛生學作為預防醫學的一個主要分支,是在“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指導下,研究外界環境因素與人體健康關係的一門學科,是由環境與職業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和醫學統計學三大部分共同構成的一門完整的課程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