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書簡介
作者:(波蘭)哥白尼(1473-1543年)類型: 自然科學論著
成書時間:1543年
背景搜尋
![《天體運行論》](/img/2/f2f/nBnauM3XxUTO1ITM4MjN4EjNxITMygTN4kTMwADMwAzMxAzLzY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496年,當時已任埃爾梅蘭城大主教的舅舅,派他去義大利學教會法規。此後他在博洛尼亞大學和帕迪爾大學攻讀法律和醫學,後來在費拉拉大學獲宗教法博士學位。在義大利時,除教會法規外,還同時研究多種學科,尤其是數學和天文學。對他最有影響的老師是文藝復興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天文學教授諾法臘。
1500年哥白尼作為埃爾梅蘭教區的代表,前往羅馬參加天主教會百年紀念的盛典。他在羅馬足足住了一年,在這一年中,他進行了一系列的天文觀測,做了多次有關數學和天文學的講演,還同那裡的天文學家們交換了不少意見。後來哥白尼在撰寫《天體運行論》的時候,採用了公元1500年11月6日在羅馬觀測的月食記錄。
![《天體運行論》](/img/f/a0b/nBnauM3XwAzM1MDM2QjN4EjNxITMygTN4kTMwADMwAzMxAzL0Y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1542年秋,哥白尼因中風已陷入半身不遂的狀況。1543年5月24日,在他去世前一小時,哥白尼終於見到了出版商給他寄來的書,臉上帶著滿足的微笑離開人世。
推薦閱讀版本:葉式輝譯,武漢出版社出版。
內容精要
![《天體運行論》](/img/8/3e7/nBnauM3XxgDM5QTOzUjN4EjNxITMygTN4kTMwADMwAzMxAzL1Y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從內容來說,主要有4個要點:
(一)、地球是運動的。它並非是一個靜止天體,也並非在宇宙中心。它只是個普通行星,一面自西向東自轉,一面又圍繞太陽這箇中心天體做公轉運動,因此地球上才有每日晝夜以及一年四季的更替。
![《天體運行論》](/img/a/770/nBnauM3X4cjM3AjM4IjN4EjNxITMygTN4kTMwADMwAzMxAzLyY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三)、太陽是宇宙的中心。也就是此書中的“太陽中心說”。哥白尼認為太陽是宇宙之燈、宇宙之心。地球連同水、金、火、木、土等行星都是繞著太陽運轉。
(四)、天體的排列有一定的順序,而天體的運動也有一定規律的。按照哥白尼的結論,已發現的五大行星中,水星離太陽最近,土星離太陽最遠,而比這個更要遠的就是恆星天球,這個恆星天球在所有行星最外邊的“天層”。這“天層”包羅一切,只有這個才是不動的。
這就完整地提出了太陽結構的理論———太陽中心學說:太陽居於宇宙的中心靜止不動,而包括地球在內的行星都繞太陽轉動。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其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只有月球繞地球轉動。恆星則在離太陽很遠的一個天球上靜止不動。
專家點評
![《天體運行論》](/img/1/800/nBnauM3X3MjN3MDMzYjN4EjNxITMygTN4kTMwADMwAzMxAzL2Y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當時的歐洲正處在黑暗的中世紀的末期。亞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說早已被基督教會改造成為基督教義的支柱。然而,由於觀測技術的進步,當時一些具有進步思想的哲學家和天文學家都對這個複雜的體系感到不滿。哥白尼接受了這種進步思想。他在義大利時研究過大量的古希臘哲學和天文學著作。他贊成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治學精神,主張以簡單的幾何圖形或數學關係來表達宇宙的規律。他了解到古希臘人阿利斯塔克等曾有過地球繞太陽轉動的學說,受到很大啟發。
在他的小塔樓里,哥白尼經過30多個春秋,悉心觀察,從不間斷。哥白尼觀測所得數值的精確度是驚人的。例如,他得到的恆星年的時間為365天6小時9分40秒,比現在精確值約多30秒,誤差是百萬分之一;他得到的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離是地球半徑的60.30倍,和現在60.27倍相比,誤差只有萬分之五,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在總結了大量數據的基礎上,哥白尼建立起一個新的宇宙體系,即太陽居於宇宙的中心靜止不動,而包括地球在內的行星都繞太陽轉動的日心體系。哥白尼把統率整個宇宙的支配力量賦予太陽,而各個天體則都有其自然的運動。他系統而明晰地批判了地球中心說,並且從物理學的角度對日心地動說可能遭到的責難提出了答覆。
![《天體運行論》](/img/4/af6/nBnauM3XyQzNzkjN4YjN4EjNxITMygTN4kTMwADMwAzMxAzL2Y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日心說把宇宙的中心從地球挪向太陽,這看上去似乎很簡單,實際上卻是一項非凡的創舉。哥白尼依據大量精確的觀測材料,運用當時正在發展中的三角學的成就,分析了行星、太陽、地球之間的關係,計算了行星軌道的相對大小和傾角等,“安排”出一個比較和諧而有秩序的太陽系。這比起已經加到80餘個圈的地心說,不僅在結構上優美和諧得多,而且計算簡單。更重要的是,哥白尼的計算與實際觀測資料能更好地吻合。因此,日心說最終代替了地心說。
![《天體運行論》](/img/4/10b/nBnauM3X2YjNxYzNzcjN4EjNxITMygTN4kTMwADMwAzMxAzL3Y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對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給予了高度評價:“自然科學藉以宣布其獨立並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燒教諭的革命行動,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這本書(雖然是膽怯地而且可說是只在臨終時)來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會權威挑戰,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科學的發展從此便大踏步前進。”
由於時代的限制和科學研究條件的制約,哥白尼只是把宇宙中心從地球移到了太陽,並沒有放棄宇宙中心論和宇宙有限論。他雖然提出了嶄新的學說,但在方法上卻是保守的。他始終認為天體運行是勻速圓周運動。現代科學已為我們證明,宇宙在空間上是無限的。它沒有邊界,沒有形狀,也沒有中心。在太陽系外,還有銀河系、星系團、超星系團、總星系以及更大的星系。並且天體的運行軌道都是橢圓。儘管如此,哥白尼和他的《天體運行論》永遠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偉大的名字。
哥白尼興趣廣泛,精通多種語言,對神學和教會法也有深刻的了解。他還是著名的醫生、機械師,在數學、地理學、文學、繪畫方面也是第一流的學者。他對經濟學也頗有研究。從他眾多的愛好及研究中,我們也許可以發現哥白尼成為揭示太陽中心說的偉人的原因。只有對知識充滿了永不滿足的探索精神,只有在科學的領域中不斷跋涉,人才能認識宇宙的真理。在神權鋪天蓋地控制著思維的年代,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並沒有停止。真理就好像黎明前的曙光,鼓舞著人們在黑夜中前行。
相關詞條
哥白尼;天文學;天體運行;神學;日心說;自然科學相關資料
《哥白尼評傳》;《哥白尼傳》;《天文學家哥白尼》詞條分類
哥白尼;自然科學;天文學;世界歷史名書;傳世經典文學30部必讀的科普經典
那些具有極高的科學性、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科普經典,濃縮了幾個世紀以來科學發展的歷程,涉及了當今科學的基本問題和最新進展,凝聚了人類文明進步的智力成果,回答了我們普遍關注的科學命題,讓我們更深刻地了解自己,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