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宗教組織]

教會[宗教組織]
教會[宗教組織]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教會(Church)基督教的基本組織。該教認為是全體在世和已死基督徒的總體。“教會”一詞,源於希臘文εκκλησία,意為“聚會”,在古代希臘化國家中主要指城邦公民的立法性議事聚會。《舊約聖經》七十子希臘文本用以指崇拜雅赫維的以色列民族集體。在《新約聖經》中,指信仰耶穌基督的團體。後世所說“教會”,含義較廣,既可指基督教各派的整個組織,如基督教會、天主教會、東正教會等,也可指某一國家、某一地區或某一教堂全體基督徒的組織,如英國教會、耶路撒冷教會、某某教堂的教會等。

基本信息

詞語簡介

拼音:jiào huì

注音:ㄐㄧㄠˋ ㄏㄨㄟˋ

條目:教會(教會)

解釋:基督教各教派的信徒組織

引證解釋:基督教各派組織形式的統稱。可指各派的整個組織(如天主教會、東正教會、新教各宗派的教會),也可用來單指一個地區或一個教堂的組織。 清 容閎 《西學東漸記》第十六章:“宜禁止教會幹涉人民詞訟,以防外力之侵入。”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一幕:“先父看著沒有人撫養,把我送到一個教會學堂里去。”

教會詞源

教會的希臘文為εκκλησία(音:艾克利西亞,ekklesia),由二個字所組成:ek,意出來,kaleo,意蒙召。這二個字放在一起,意思是蒙召出來的會眾,或蒙召者的會集。第一次在聖經的記載中,耶穌基督是這樣說:“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馬太福音16:18》)” 他用這個詞來稱呼一群屬於他的人。聖經指出,耶穌就是教會的頭,即首領;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即是蒙召的基督徒。所謂教會,不是用來形容宗教組織或團體的辭彙,更不是指“教堂”。

部分基督徒(如地方教會)認為召會一詞比教會更貼近原文的意思,並且認為一個地方應當只有一個地方性的教會,即所有的教會應當是在當地的,而且是統一的。

教會是指蒙神呼召被神揀選的聖徒所組成的群體,因此教會是人來構成的;教堂是有形的建築是磚瓦構成的。

普世性教會

聖經希臘文中,教會有時是用作單數形式,如:又將萬有服在他(基督)的腳下,使他為教會作萬有之首。(《以弗所書 1:22》)

在這裡,教會是指普世性,無形的教會,指自古至今甚至未來,全世界所有的基督徒,由上帝所揀選、救贖的信徒的有機體。 教會是因為基督帶來的神的救恩而獲得揀選救贖的信徒組成,所以基督是教會得以形成的最基本元素。信徒集合起來,成為會眾,成為神團體的彰顯。人們只要接觸到團體的聖徒——教會,就能夠直接地看到神在人間的顯現,即所謂“基督是神的奧秘,教會是基督的奧秘”。

同時,基督徒認為,因為基督是教會當中聖徒的原型,每個信徒都是基督的複製品,所以,教會是基督的擴大和繁殖。這樣就把教會比作一個活的生命體。這樣的教會,就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在這些基督徒看來,只要是由“神所揀選”、由“基督所救贖”的會眾,就都是所謂的教會的一部份,無論他們生活於什麼時代什麼處所。

一些基督徒由此認為,現今的教會不能作為召會來看待。教會不能合一,是因為基督徒只在道理的外表上活,仍然是人的天然。基督徒應該按照召會的典範,生活在基督當中,成為基督形成的召會的一部分,這樣一切的分門別類也就自然消除了。

個別性教會

聖經中也以教會指個別的、有形的一群基督徒會眾,如安提阿的教會、哥林多的教會等。

基督教在發展的過程中,在不同的地方,基督徒組織成不同的教會,不同的教會又織成不同的教派,當中也有出現分裂的情況。因此在基督宗教內有不同的教派與教會,比如天主教會,新教的浸信會,宣道會,福音派等等。在組織比較完善的情況下根據教義與教導來分教派。正統(orthodox)宗派的出現是大約4世紀的時候因不同的地區出現很多不同的教義,因此那些維護正統信仰的教會開始主張正統宗派。所謂異端是偏離了基督教核心教義,而不是與主流教會意見不合定為異端。極端是還沒有離開基督教正統教義但有些過激。

世界性機構

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

教會[宗教組織] 教會[宗教組織]

1948年8月22日至9月4日,來自44國的147個新教各派組織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會議,正式成立了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 WCC) ,亦稱世界基督教協進會,簡稱世基聯。總部設在日內瓦。[2]該組織宗旨是為促進基督教教會之間的合作。近年來,該會的口號從“教會合一”而發展成為“世界合一”、“人類合一”。

世基聯在1948年成立時,中國有中華基督教會、中華聖公會、華北公理會和中華基督浸禮會4個教會組織參加。1987年9月21-25日,世基聯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執委會議上,通過了與中國關係的決議。表示只承認中國基督教協會為中國基督教的代表。1991年2月,該會總幹事以書面方式再度保證該會只承認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丁光訓主教和韓文藻、沈以藩先生三人代表團應世基聯之邀,於1991年2月參加了世基聯第七屆會員大會。大會一致通過接納中國基督教協會為世基聯正式會員。

基督教會發展

基督教會的建立與分裂(312-657年)

在311-312年期間,基督教會的命運經歷了一次突如其來的巨變。在它經受了八年來羅馬帝國政府最殘酷的一次迫害之後,加萊里烏斯皇帝臨終前首次認可了基督教會,儘管他是很不情願的。在這之後的18個月裡,教會又受到獲勝的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充分支持。此時,君士坦丁已控制了半個歐洲。這番經曆本可以使教會的性質經受住任何歷史階段的考驗。然而,從3世紀開始,隨著成員、財富的增加和權力的擴大,教會也發生了蛻變。它使得教會的最高層人物變成了利慾薰心的人。21 7年,為了羅馬主教一職,發生了一場卑鄙的爭奪戰。在250年、257-260年、303-311年間,教會也成了迫害對象。比起在基督教紀元最初的兩個世紀中,教會所受到的短期殘酷的局部性的迫害來說,這一時期的迫害,就顯得更為有計畫、有預謀。教皇卡利斯圖斯一世在羅馬主教任期(217-222年)上的令人厭惡的行徑,因迦太基主教西普利安在258年殉難之事而顯得微不足道了。

加萊里烏斯迫害教會,君士坦丁青睞教會,他們的目的是一樣的。兩個都熱切希望維持帝國的統一。自從奧勒利安把帝國置於異教萬神殿里至高無上之神“不可征服的太陽一的庇護之下,便認識到要想維護羅馬帝國的統一,甚至要想維持帝國的存在,必須得到一個已確立的宗教的支持。在3世紀末葉之前,薩珊波斯帝國選擇了瑣羅亞斯德教,亞美尼亞王國選擇了基督教,來作為它的國立宗教。加萊里烏斯承認,基督教會力量之強已超過了他自己。而這種斷言又得到了進一步證實。因為君士坦丁由於夢見十字架,靠上帝的幫助旗開得勝之後,他決心把基督作為“不可征服的太陽”,把基督教確立為羅馬帝國大一統的宗教。

人們滿懷信心地期待著業已確立的基督教能夠有效地推動羅馬帝國的統一。因為一直到311年,教會都相當成功地維護了自身的統一。自從耶穌死後不久,基督教會建立起來之後,教會的內部矛盾便不斷地威脅著它的生存,又不斷地被克服。或者通過調解,或者把論戰中的弱方鎮壓下去,革除教籍,從而使這些紛爭得到平息。在311年,東起奧斯羅伊那和亞美尼亞,西到不列顛,非猶太人的天主教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可當時,教會在其後期,突然因某種格外強大的壓力而解體了,教會歷來的統一沒能經受住這次考驗。如今,教會內部的宗派分裂代替了原先羅馬帝國人民內部異教徒和基督教徒的對立。 而羅馬帝國政府,自從君士坦丁皈依之後,一直期待著教會的統一能夠支持帝國的統一,但最終發現自己無力勸說相互紛爭的基督教各幫派,讓它們之間和平相處。自從君士坦丁312年皈依之後,直到他337年死去,教會的內部分裂一直困擾著他,並一直困擾到君士坦丁二世(641-668年在位)時期。在君士坦丁二世統治時期,君士坦丁堡帝國政府和教皇之間的爭執,是由穆斯林阿拉伯人從中解決的。阿拉伯人把帝國從一性論的基督教臣民中解脫出來,把帝國政府從不切實際的責任中解脫出來,並同時安撫了兩個勢不兩立的基督教宗派。

311-312年之後,基督教會無法控制的內部分裂一直阻撓著君士坦丁一世和他的後繼者們。事實上,這也是不可避免的。當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當基督教徒因而在帝國人口中占了大多數時,羅馬帝國政府便再也不能像先前那樣控制基督教會了。此前,基督教徒還只是少數人口這並不奇怪,基督教只不過是猶太教的一個宗派,它繼承了猶太教不願妥協的傳統。

而且,在新形勢下,基督教會的爭端與社會、政治爭端趨於一致。天主教與多納圖斯基督教派之間的衝突,演變成了努米底亞和迦太基之間,農民和地主之間的衝突。雖然阿里烏神學最終在帝國失敗了,但它成了入侵帝國的蠻族人的特徵。阿里烏教派一度在帝國取得優勢時,這些入侵者皈依了基督教。關於“三位一體”學說的爭論演變成亞歷山大里亞(托勒密王朝的前政治首都)與安條克(塞琉西王朝的前政治首都)之間基督教會的權力之爭。關於“三位一體”中聖子的人性和神性關係的一系列爭論,則演變為羅馬帝國政府和它的講敘利亞語、科普特語的臣民之間的鬥爭。由亞歷山大大帝建立起來的,靠羅馬勢力維持的希臘人的支配地位面臨著挑戰。同時,帝國政府也在尋求保護自身對他們的統治。順便提及,基督教會的第二和第四次普世會議為君士坦丁堡教廷維護自身利益提供了機會。第二次會議(381年)承認君士坦丁堡教廷的地位僅次於羅馬。在第四次會議(451年)上,君士坦丁堡教皇取得了對托羅斯山脈西北面的整個小亞細亞半島和整個巴爾幹半島最東部地區的宗教管轄權。

4世紀和5世紀的基督教會論戰,並非僅僅打著世俗爭端的幌子。在這點上,它們逐漸趨於一致,而那些使基督教徒分化的倫理、神學和管轄權的爭端則是實實在在的。這些爭端所激起的宗教情感是虔誠的,並得到廣泛傳播。為什麼在這個時期,基督教會的事務會和帝國的世俗事務交織出現呢?這有一個很實際的原因,即基督教會已成為羅馬帝國的統治機構,因而帝國各民族、各地區、各階層和團體都受到了基督教會的影響。

首先展開的是道德方面的爭論。與公元初年那次迫害一樣,在303-311年間的宗教迫害中,也有許多基督教徒叛教,而其他人則堅持下來了(其中有些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是把這些叛教的基督教徒連同那些堅定的基督教徒一同重新接納到教會裡來昵,還是讓他們永遠遭受辱罵呢?教會成員中大部分仍在職的倖存者,採取了比較寬宏大量的、人道的、具有政治家風度的立場,他們贊同原諒這些意志薄弱的人。在大多數地區,基督教團體中堅持不肯原諒他們的人只占少數,而且最終也都被駁回了。可是,在西北非,這些反對和解的人始終不肯妥協。他們對待那些本身歷史很清白的和平使者的態度,就像對待那些曾叛教的基督教徒一樣充滿了敵意。因為和平使者希望原諒這些叛教教徒們的那段不光彩的歷史。西北非的這場爭端很快就激化了。313年,君士坦丁皈依之後,他深感有必要對此進行干預。君士坦丁相信基督教會的內部分裂會惹怒上帝,如果皇帝不能有效地結束這種局面,那他連同教會都將會冒失寵的危險。君士坦丁努力想把非洲四分五裂的宗派拉到一起,先是調解,後是強制,但始終未能如願。

317-657年間發生的神學爭論,早就在《馬太福音》、《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的序言中對基督的信仰的不同表達中委婉地呈現了。當然,這些爭端早在312年以前就開始了,而且自從2世紀起,便有基督教徒已經能夠依據古希臘哲學來討論神學。例如,伊里奈烏斯大約在185年寫的《反異端》一書。基督教會的建立,起初受到人們歡迎,但後來就帶有強制性了,對羅馬臣民來說,它把基督教的神學爭端變成了帝國的公共事務。而且,少數受過希臘文化教育的帝國公民,總的來說,一直對基督教教義很敏感,直到有人用從希臘哲學的辭彙來對他們表述這些教義。由於這兩個原因,312年後,一場關於基督教神學的坦率而詳盡的爭論便在所難免了。而且基督教徒厭惡妥協的態度使這些討論變得更加執拗、尖刻。

當《馬太福音》、《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撰寫出來的時候,一些非猶太人的基督教徒已經相信耶穌就是上帝。根據《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耶穌沒有人父,他是由童貞女因聖靈降孕而生的。根據《約翰福音》,耶穌就是上帝旨意的化身。這時,猶太教已認為,這個半獨立身份的耶穌是由聖父的旨意和聖靈創造的(瑣羅亞斯德教則認為這種身份是由阿胡拉·馬茲達從不同方面創造的),但這就削弱了上帝的整體性和獨一性。而猶太人恰恰是要塑造上帝的這一點,基督教徒不會也不能不承認他們從猶太教那兒繼承了一神論,但是他們既承認了一神論,又怎么能夠同時信奉耶穌和耶和華神昵?

據記載,耶穌曾說他自己是“上帝之子”。我們可以從隱喻的角度來理解這個說法,而且除耶穌外,其他一些正統的猶太教教士也曾把自己稱為上帝之子。《馬可福音》的說法是:上帝對耶穌宣稱,他已收養耶穌作為聖子了。但其他三部福音則暗示說:耶穌就是上帝的兒子,在這個意義上,從第五王朝起,法老就具有了父親的資格。不管從某一種或其他幾種可能的意義來看,不管耶穌是否是上帝的兒子,但無疑他是一個人。如果他真的是上帝之子,那么我們不禁要問:聖子和聖父之間是什麼關係?而且我們還要進一步問:聖子的神 性和人性之間有什麼關係?我們還要問: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又是什麼身份呢?她是人,不是女神。是不是可以因她兒子的神性就把她稱為“聖母”呢?

教會[宗教組織] 教會[宗教組織]

在解決這些問題時,基督教神學家們所使用的字眼已超越了人類經歷所及的範圍。因為早在公元前5世紀末葉之前,他們的口頭和書面語言都是希臘語。說希臘語的人很熱衷於玩文字遊戲,就好像這些文字是現實存在的東西似的,哪怕它們是既無思想對應物又無現象對應物的陳腐之詞。324年,君士坦丁一世試圖解決西北非關於叛教教徒地位的爭端。他受挫之後,卻發現他還得調解關於聖子和聖父關係的爭論。這場爭論發生在亞歷山大城主教亞歷山大和 曾是亞歷山大城的一個教區司鐸人員阿里烏之間。君士坦丁寫信給這兩位辯論者,說他們之間爭論的問題根本就不該發生。到了648年,君士坦丁二世乾脆禁止當時有關基督教神學爭端的任何深入討論,不管它是認為基督身上存在兩種意志和作用,還是認為只存在一種意志和作用。324年、648年及其間的任何爭論言詞,或許毫無意義,或許並不盡然。但是,這些爭論言詞無疑激起了強烈的宗教感情,這種感情激化導致了武力衝突。在43 1年和449年的以弗所宗教會議上,埃及的修道士和基督教的兄弟會成員實施了恫嚇行為,在第二次會議上,埃及人給君士坦丁堡主教弗拉維安以致命的人身傷害。從君士坦丁一世到君士坦丁二世,所有的皇帝都依次證明了自己無力安撫這些神學家們。325年,君士坦丁一世不得不在尼西亞召集基督教第一次普世會議,並主持了這次會議。為此,他杜撰了一個希臘單詞homoousios(“本體相類”),這是他原先十分痛恨的一類字眼。阿里烏的對手,曾在328年接替亞歷山大任亞歷山大城主教的亞大納西看來取勝了。然而381年,狄奧多西一世又不得不在君士坦丁堡召集基督教第二次普世會議,即便那時,阿里烏引起的爭論也未能平息。哥特傳教士尤爾菲拉斯(約311-383年)向東部日耳曼人傳播基督教的阿里烏教派。君士坦丁二世和皇帝瓦林斯都是阿里烏教教徒,而且尤爾菲拉斯又是他們的同代人。可能出於這些原因,尤爾菲拉斯便幻想著要長期、系統地傳播阿里烏教。當東部日耳曼人侵入帝國時,便把他們的阿里烏基督教一併帶了過來。至於君士坦丁二世為了保持安定而下的禁令,卻激起了教皇馬丁一世疾聲厲色的抗議。教皇被逮捕並遭受了肉體折磨,然後被放逐到克里米亞,這才使他住了口。

阿里烏並未否認聖子也是神。在他生活的時代(約250-336年),對於耶穌神性的信仰流行於非猶太人的教堂。基督嗣子論的信徒們只能在基督教世界邊遠偏僻的大自然中才得以倖存,例如在幼發拉底河上游兩個支流間的山脈里,庇里牛斯山脈里和阿斯圖里亞斯山脈里。但阿里烏堅持認為,聖子既然是由聖父創造的,就不可能與聖父是同代人,就不能等同於聖父。尼西亞宗教會議把聖父、聖子和聖靈擺在絕對平等的位置上。同時又重申它們共同構成一個上帝。這種一神論和“三位一體”學說的結合僅只是咬文嚼字而已。尼西亞宗教會議的實際結果,是把聖子提到了第二個至高無上的神的地位。到這時,基督教的一神論已是名不符實。

聖子神性的加強是埃及人觀點的一個勝利。(雖然阿里烏是亞歷山大城教會的一個神職人員,他的神學卻是安條克基督教神學。)在431年和449年的以弗所宗教會議上,埃及人獲得了進一步的勝利。431年,他們給君士坦丁堡主教聶斯脫利定了罪。 因為他反對把瑪利亞當作聖母,從而一再強調耶穌的人性。聶斯脫利派基督教徒被罵成“二性論者”(就是,相信聖子有兩個不能統一的本質)。聶斯脫利的失敗是安條克神學院在帝國境內的一次決定性的失敗。崇尚一性論的皇帝阿納斯塔修斯一世在489年關閉了埃澤薩以聶斯脫利思想為主導的神學院。但聶斯脫利神學教義在尼西比斯尋求到了庇護。尼西比斯自363年起就已處在羅馬帝國的東部邊境之外。因而,聶斯脫利教派同比它更激進的阿里烏教派一樣,在帝國之外倖存下來。

教會[宗教組織] 教會[宗教組織]

到了449年,埃及人比他們在431年時候更加得勢。他們進一步強化了一性論教義,說聖子只有一個本質,即他的神性,儘管他孕育於人體。但是451年在卡爾西頓,廢除了449年以弗所宗教會議通過的法令,宣布聖子有兩重性,即神性和人性,二者統一於一體。現在,埃及人遭受到了聶斯脫利教派的命運,他們被責罵為分裂教會的人。埃及人雖然遭到了謾罵,但是他們不會被革除教籍或遭到迫害。在埃及,一性論是源於人們對神學的嗜好。這種嗜好是一種民眾性的運動,而且還發展到了鄰國敘利亞。敘利亞曾是強調上帝人性神學的故鄉。一性論也吸引了亞美尼亞人。亞美尼亞教會在491年接受了一性論,而且當羅馬帝國政府在518年從一性論者變成卡爾西頓決議的信徒時,亞美尼亞教會並沒有追隨它。亞美尼亞人另外提出了一種基督教觀點,既不同於羅馬的觀點,也不同於波斯人的觀點。一性論者把卡爾西頓決議的信徒誣衊為二性論者、聶斯脫利秘宗和麥爾基派(“羅馬帝國政府的走狗”)。從451年起,帝國政府只好既努力取悅於信奉非一性論的臣民、又努力取悅於信奉一性論的臣民。它不敢疏遠一性論,因為信奉一性論的埃及和敘利亞是東羅馬帝國的主要經濟支柱。482年,皇帝芝諾《統一法》的公布導致了484年東羅馬帝國和教皇的分裂。518年,芝諾和阿納斯塔修斯一世崇尚一性論的政策被查士丁一世推翻了。這無疑是他的侄子、後來的繼承者查士丁尼的提議。一性論者在政治上開始不滿,查士丁尼本人大約在543年被迫作出毫無意義的妥協姿態:身為聶斯脫利信徒,回過頭來譴責三個5世紀的神學家的教義。從518年直到633-641年期間(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埃及在此期間都被穆斯林阿拉伯人占領了),東羅馬帝國的一性論臣民處於逆境之中。幸運的是,他們中湧現出了三位傑出的鬥士:皮西迪亞人塞維魯,從512年至518年,他一直是安條克的主教,查士丁尼的皇后狄奧多拉(查士丁尼早在527年就位之前即與其結婚,她死於548年,享年約50歲);詹姆斯·巴拉達爾斯,他是狄奧多拉的一性論門徒之一。根據羅馬帝國東部邊境一性論的阿拉伯教區委員哈里斯的提議,543年詹姆斯·巴拉達爾斯被任命為埃澤薩主教,他以畢生的精力不斷奮鬥,通過委任各級一性論神職人員,使一性論教會得以生存下來。

狄奧多拉在羅馬帝國境外,為一性論又擴展了一塊新的陣地。大約540年,她對她的丈夫採用了先發制人的手段,使努比亞改信她所信仰的基督教教派,以取代她丈夫所信仰的基督教教派口位於努比亞東南,今天衣索比亞北部的阿克蘇姆王國,大約在4世紀中葉皈依了基督教。6世紀,阿克蘇姆和努比亞一樣,也接受了一性論,東羅馬帝國對此只得默認。阿克蘇姆控制了埃及和印度之間的海岸線,它的統治者扮演著為羅馬帝國的利益而與葉門進行調停的角色。君士坦丁堡不可能為了一個神學問題而與阿克蘇姆發生政治上的爭執。

311-312年間,羅馬帝國基督教會命運改變的結果之一,是把殉教者變成了禁慾主義者,扮演起基督教教團中動人的英雄的角色。在帝國內部,基督教徒再也不可能被異教徒殺害。這時期需要一種新型的基督教英雄,禁慾主義者便應運而生,滿足了這種心理上的要求。

教會[宗教組織] 教會[宗教組織]
基督教 教堂 教友 基督教 教堂 教友

埃及隱士(“隱退者”)聖安東尼(251? -356年)比起法老時代的任何埃及人都更加著名,更受人尊敬。但是,未來的光榮並未屬於隱士安東尼,而是屬於另一個埃及人帕科米烏斯(290-345年)o此人在上埃及泰本尼西創建了第一個基督教禁慾主義者的互助會。在那裡,禁慾主義者們生活在一起,組成一個有嚴明紀律的 集體。早在帕科米烏斯出生之前約8個世紀釋迦牟尼創建僧侶集團之際,類似的佛教組織便已在印度存在了,但在舊大陸文明中心的西端,帕科米烏斯建立的這群修道院卻的確是一個新鮮事物。在創建這種機構的過程中,帕科米烏斯對整個基督教世界的生活產生了長遠的影響。4世紀的卡帕多西亞人聖巴西勒(約320-379年)受帕科米烏斯的啟示,為希臘語世界創造一種較之帕科米烏斯的形式要和緩一些的集體禁慾生活形式。大約529年,聖本尼狄克起碼是從聖巴西勒那裡得到了部分啟示,他在羅馬東南面的卡西諾山,組建了一個修道院,制訂了條規。這些條規後來成了拉丁語世界的準則。 6世紀中,修道院在拉丁語世界西部邊境之外的愛爾蘭紮下了根。巴西勒式和本尼狄克式的條規都受到帕科米烏斯條規的影響。他們從埃及的典範中派生出來,堅持集體生活,嚴守紀律和努力工作。巴西勒和本尼狄克的宗教歷史與佛陀相類似,他們都是從隱士的禁慾主義生涯開始,然後成為修道團體的創建者。巴西勒和本尼狄克從聖安東尼的禁慾主義形式向帕科米烏斯禁慾主義形式的轉變,是他們各自精神體驗的反應,也是帕科米烏斯才智的一種證明。帕科米烏斯創建集體性的修道院機構是一項卓越的業績。因為普遍說來,埃及人和愛爾蘭人一樣,更受隱士生活方式的強烈吸引,而事實上,這種生活方式的吸引力是那種集體生活方式所不能提供的,隱居修道是一種讓自身得以解脫的寬限期,而一個人的自由又為他發揮自己傑出的宗教才能提供了機會,儘管這也使他面臨著陷入枯燥無味的自我禁慾主義或自私自利的表現欲中的危險。在任何實行禁慾主義的時空中,一個禁慾主義者的聲望通常取決於他禁慾的程度。雖然上埃及的帕科米烏斯式的修道院很快就聞名於基督教世界,但這種集體性的修道院生活形式並不那么引人注目,反倒是西部荒漠中的隱士更為出名。聖安東尼成為他那個時代中舊大陸文明中心西端最有成就的人。其次是“柱頭”聖西米恩,他之所以得到這個稱號,是因為他在一根大柱頂上生活了47年。一個基督教苦行者固然能夠激發民眾,但集體修道 生活對社會的影響則更為深遠,也更為富有成效。

教會大事記

482年 東羅馬皇帝澤諾發布由君士坦丁堡牧首阿卡西烏起草的《合一諭》,對在卡爾西頓公會議上受譴責的一性論派作出讓步。
484年 羅馬教皇費利克斯三世譴責阿卡西烏為“異端”,將其開除教籍,引起東派與西派教會的分裂,史稱“阿卡西烏分裂”。
519年 君士坦丁堡牧首與羅馬教皇達成《何爾米斯達公式》,結束兩派的分裂。
529年 義大利人本尼狄克在卡西諾山建立一所修道院,並制訂嚴格會規。後此類修道院在西歐不斷建立,成為西歐第一個有系統會規的修會,稱“本篤會”。
532年 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在君士坦丁堡興建聖索菲亞大教堂,537年建成。
543年 支持一性論派的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頒布敕令,譴責西奧多爾、西奧多萊、依巴斯三位主教支持“基督二性論”的文章,史稱“三章案”。
553年 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君士坦丁堡召開第五次公會議,會議譴責西奧多爾等三位主教的論點為“異端”,羅馬教皇維吉里被迫同意。
590年 格列高利一世當選為羅馬教皇,他在位時,實行教會改革,乘倫巴德人入侵意大刺之機,擴大教會勢力。
638年 阿拉伯人攻占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安提阿和亞歷山大里亞三大教區先後被併入阿拉伯帝國統治範圍,羅馬和君士坦丁堡成為基督教世界最重要的中心,拜占庭帝國皇帝席哈克略為調和東西方教會關於基督一性論與二性論之爭頒布敕令,宣布基督具有二性但只有一個上帝的意志(“基督一志論”),此敕令由君士坦丁堡牧首塞爾吉烏斯起草,並得到羅馬教皇洪諾留一世同意。在該年和次年的君士坦丁堡宗教會議上,基督一志論獲得通過。
680-681 拜占庭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四世在君士坦丁堡召開第六次公會議,會議譴責基督一志論為“異端”,確定基督有神、人兩個意志為正統教義,開除塞爾吉烏斯和洪諾留一世教籍。
726年 拜占庭帝國皇帝利奧三世頒布敕令,禁止聖像崇拜,開始聖像破壞運動。
756年 法蘭克國王丕平(矮子)將臘萬納至羅馬一帶土地贈給教皇,此即教皇國之始。
787年 拜占庭帝國女皇伊琳娜在尼西亞召開第七次公會議,會議譴責聖像破壞運動。
800年 羅馬教皇利奧三世在羅馬為法蘭克國王查理加冕,稱“羅馬人的皇帝”,在西歐重建帝國稱查理帝國或加洛林帝國)。
815年 拜占庭帝國皇帝利奧五世召開宗教會議,再次宣布禁止聖像崇拜,開始“聖像破壞運動” 的第二時期。
843年 攝政的拜占庭帝國皇后西奧多拉再次宣布恢復聖像崇拜,聖像破壞運動結束。
858年 拜占庭帝國皇帝米海爾三世將君士坦丁堡牧首依納爵革職,任命在俗學者佛提烏為牧首, 羅馬教皇尼古拉一世不予承認。
863年 拜占庭帝國皇帝米海爾三世派遣西里爾和美多迪烏弟兄赴大摩拉堆亞傳教。羅馬教皇尼 古拉一世宣布開除佛提烏教籍,但佛捉烏否認羅馬教皇的權威。
867年 佛提烏在君士坦丁堡召開宗教會議,開除教皇尼古拉一世教籍,東西方教會發生分裂,吏稱“佛提烏分裂”。
869-870年 羅馬教皇阿德里安二世召開的第四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舉行,會議將佛提烏開除教籍,但東部教會不予承認。
877年 依納爵去世,佛提烏重任君士坦丁堡牧首。
879-880年 教皇使節在佛提烏同意保加利亞教會加入西部教會的條件下,予以承認。
886年 利奧六世成為拜占庭帝國皇帝後,佛提烏再次被撤職。
910年 伯爾諾在法國建立克呂尼修道院,後以此為中心開展起改革修道院制度、嚴守本篤會規章的“克呂尼運動”。
962年 教皇約翰十二世為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加冕為皇帝。歷史學上一般以此年為神聖羅馬帝國建立之期。
988年 基輔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受洗加入基督教(東正教).並立為國教。
1054年 發生“色路拉里烏分裂”,天主教與東正教正式分裂。
1059年 教皇尼古拉二世建立樞機團作為選舉教皇的機構。
1075年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在主教敘任權問題上發生激烈爭執。
1076年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宣布開除亨利四世教籍,亨利四世亦在沃爾姆斯召開會議,宣布廢黜格列高利七世。
1077年 皇帝亨利四世被迫到義大利卡諾莎城堡向教皇格列高利七世求饒屈服,史稱“卡諾莎事件”。
1084年 皇帝亨利四世在羅馬由其所立敵對教皇克雷芒三世加冕為皇帝.希魯諾(科隆的)在法國加爾都西山建立修道院,後形成加爾都西會,為天主教隱修院修會之一。
1095年 教皇烏爾班二世召開克萊蒙宗教會議,會後發表演說,號召組織十字軍,將耶路撒冷從異教徒手中奪回來。
1096年 西歐封建主發動第一次十字軍東侵。
1098年 法國人羅貝爾(莫萊斯姆的)在西多建立修道院,後形成西多會,為天主教隱修院修會之一。
1099年 十字軍占領邪路撒冷。後相繼建立邪路撒冷王國等四個封建國家。醫院騎士團在耶路撒冷建立。
1115年 法國人伯爾納(明谷的)建立明谷修道院,為西多會主要中心之一。
1118年 聖殿騎士團在耶路撒冷建立。
1122年 教皇卡利克斯特二世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五世簽訂《沃爾姆斯宗教協定》。歷時多年的主教敘任權之爭暫告妥協。
1123年 教皇卡利克斯特二世在羅馬拉特蘭宮召開第一次拉特蘭公會議,批准《沃爾姆斯宗教協定》。為在西方召開的第一次公會議。
1139年 教皇英諾森二世召開第二次拉特蘭公會議,會議譴責阿爾諾德(布雷西亞的)。
1145年 教皇尤金三世號召組織第二次十字軍東侵。
1147年 第二次十字軍東侵開始。
1159年 亞歷山大三世當選羅馬教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紅鬍子)另立敵對教皇維克托四世與之對抗。
1177年 亞歷山大三世與腓特烈一世簽訂《威尼斯條約》,後者承認前者為教皇,雙方合作。
1179年 亞歷山大三世召開第三次拉特蘭公會議,會議指責韋爾多派,規定教皇由樞機團三分之二多數選舉產生。
1184年 維羅納宗教會議譴責韋爾多派,將韋爾多及其追隨者開除教籍;阿爾比派亦遭譴責。
1187年 由埃及蘇丹薩拉丁領導的穆斯林軍隊重占耶路撒冷。
1189年 第三次十字軍東侵開始。
1190年 條頓騎士團在巴勒斯坦的阿克建立。
1204年 第四次十字軍占領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建立拉丁帝國。
1205年 教皇英諾森三世頒布詔書,嚴禁對“異端”提供任何幫助。
1208年 教皇英諾森三世發動十字軍,征討法國南部的阿爾比派。
1209年 義大利人方濟各(阿西西的)創立方濟各會,為天主教托缽修會之一。
1215年 教皇英諾森三世召開第四次拉特蘭公會議,首次以“變體論”解釋聖餐。
1217年 教皇批准建立多明我會,為天主教托缽修會之一。
1224年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規定對判為異端者處以火刑。
1226年 教皇批准建立加爾默羅會,為天主教托體修會之一。
1229年 阿爾比派被鎮壓後,在法國土魯斯舉行宗教會議,決定系統地建立宗教裁判所,鎮壓異端。
1231年 教皇格列高利九世派遣宗教裁判所法官赴西班牙的阿拉貢,此後在歐洲各地常設宗教裁判所,法官多由教主任命的多明我會修士擔任。
1237年 在西班牙萊里達舉行的宗教會議上,正式規定宗教裁判所由多明我會和方濟各會管理。
1245年 教皇英諾森四世召開第一次里昂公會議,宣布開除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教籍。
1256年 教皇亞歷山大四世建立隱修會奧斯定會,後為天主教托缽修會之一。
1260年 義大利出現苦行派“鞭笞派”。
1261年 尼西王帝國皇帝米海爾八世收復君士坦丁堡,恢復拜占庭帝國。
1274年 教皇格列高利十世召開第二次里昂公會議,天主教會與東正教會暫獲統一。
1281年 教皇馬丁四世宣布開除拜占庭帝國皇帝米海爾八世教籍,天主教會與東正教會關係重又破裂。
1291年 十字軍在巴勒斯坦的最後據點阿克被埃及穆斯林軍隊攻克,十字軍東侵以失敗告終。
1302年 教皇卜尼法斯八世頒布通諭,宣布“教權至上”,遭法國國王腓力四世反對。
1303年 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在義大利的阿納尼被腓力四世的使者拘捕,不久獲釋去世。
1305年 在法王腓力四世支特下,克雷芒五世(法國人)當速教皇。
1309年 克雷芒五世將教皇駐地遷往阿維尼翁,此後至1377年六任教皇(均為法國人)駐此地,史稱“阿維尼翁教皇”,又有教皇的“巴比倫之囚”之謂。
1311-1313年 教皇克雷芒五世召開維埃納公會議,宣布解散聖殿騎士團。
1376年 英國人威克里夫撰文《世俗統治》,抨擊教會腐敗,號召教會改革。
1377年 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將教廷遷回羅馬,“阿維尼翁教皇”時期結束。
1378年 格列高利十一世去世,出現兩個教皇(分駐羅馬和阿維尼翁)井立的局面,史稱“天主教會大分裂”。
1380年 威克里夫開始將《聖經》譯成英文。威克里夫的支持者形成羅拉德派。
1402 年 受威克里夫思想影響,捷克教士胡斯開始宣傳宗教改革。
1409年 比薩公會議召開,旨在消除天主教會分裂局面,會議宣布廢黜兩位對立教皇,另選新教皇亞歷山大五世,但被廢的兩位教皇拒不退位,形成三位教皇鼎立的局面。
1414年 康斯坦茨公會議召開,會議譴責威克里夫為異端首腦,並誘騙胡斯到會,宣布他為異端分子。
1415年 胡斯被處以火刑。
1417年 根據康斯坦茨公會議決定,三位教皇鼎立的局面結束,馬丁五世當選新教皇;會議宣布公會議的權威高於教皇。
1419年 胡斯戰爭開始。
1431年 巴塞爾公會議召開,主要議題為東西方基督教會的聯合問題和捷克胡斯派異端問題。
1433年 巴塞爾公會議與捷克聖杯派達成《布拉格協定》,承認其“餅酒同領”的主張。
1437年 教皇尤金四世下令解散巴塞爾公會議,另在義大利費拉拉舉行公會議,但部分主教拒不從命,仍在巴塞爾舉行會議。
1438年 費拉拉公會議召開,拜占庭帝國皇帝約翰八世以及君士坦丁堡牧首等出席,尋求西方幫助抵抗奧斯曼土耳其人進攻。法國國王查理七世頒布《布爾日國事詔書》,否定教皇權威,法國教會自主。
1439年 費拉拉公會議移至佛羅倫斯舉行,東西方教會達成統一決議(後為東正教會拒絕)。巴塞爾會議宣布廢黜尤金四世,另選敵對教皇利克斯五世。
1448年 俄羅斯正教會脫離君士坦丁堡教會,成為自主教會。
1452年 教皇尼古拉五世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五世在羅馬加冕,為最後一位在羅馬加冕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1453年 奧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滅亡。
1454年 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允許東正教君士坦丁堡牧首返回伊斯坦堡。
約1455年 德國工匠古登堡用活字印刷術印出《聖經》(被稱為《古登堡聖經》》),促使《聖經》印刷量增加和普及,對推動歐洲宗教改革起了一定作用。
1478年 經教皇西斯克特四世批准,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薩貝拉一世和阿拉貢國王費爾南多二世建立西班牙宗教我判所,迫害猶太人和摩爾人。
1498年 義大利宗教改革家薩伏那羅拉以“異端罪”被處以火刑。
1501年 教皇亞歷山大六世頒令,焚毀反對教皇權威的書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