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

天主教是基督宗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又稱公教,自明朝時就沿用的名稱“天主教”,已成為正式的中文代名詞。在基督宗教的所有公教會之中,羅馬公教會(羅馬天主教會)的會眾最為龐大,全世界人數有11.3億,占世界總人口17%,因此“公教會”(天主教會)一詞往往指的是“與羅馬教宗共融的天主教會”,目前天主教會也是所有基督宗教的教會中最為龐大的教會。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天主教會
教會是什麼呢?誰又屬於教會?現在來認識一下教會的意義及成員。在希臘文化里“教會”是召告公民一起討論問題,一起表決的公民集會。在天主的救恩計畫中,天主揀選了以色列民族做為他的子民,並且和以色列民族訂立盟約;“教會”這個名詞就被以色列民族引用為“上主的集會”。集會時以色列人敬拜上主,聆聽上主的誡命。到了新約初期教會時,信仰基督的朋友沿用“教會”這個字,做為信仰基督這個團體的名稱,就是要彰顯出教會的連貫性;不同的是舊約的集會以梅瑟為中介,新約的集會以耶穌為中保。因為舊約中的以色列民族,完成了天主救恩的第一個階段,也就是和天主訂立盟約。而真正新而永久的盟約,是到了天主的獨生子耶穌基督降生成人,在十字架上完成的。教會是一個團體,而且是一個不平常的團體,教會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教會屬於過去、屬於現在、也屬於未來。
教會的成員該有什麼條件呢?1962年到1965年的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教會憲章用四種不同的類型來說明──屬於基督教會或與教會有關的成員。 第一種是領受教會的聖事,是指完整地參加教會的社團,接受教宗的管理。第二種是非天主教的基督信徒,包括11世紀以來與西方教會分裂的東正教,以及16世紀以後脫離與羅馬教宗共融的基督教各派別;因為大家都是耶穌基督的信徒,都接受聖經和同一的洗禮。第三種教會成員是望教友,也就是明白表示希望加入教會的人,教會就以愛護、關切之情,視他們為教會大家庭的一份子。第四種是指非基督信徒中的善心人士,包括曾經領受盟約的以色列民族、曾經承認造物主的人、有些宗教的信徒、心地善良過正直生活承認有神的外教人。他們按照良心做事,天主的救恩已經在他們心中了,他們都屬於教會的一份子。在教會這個大家庭里,信友在耶穌基督內成為一體,成為天主救恩的繼承人。信友們白白承受了天主的愛,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教會內以愛天主、愛他人、愛自己來回報天主對我們的愛。

相關條目

國債招標發行
超音波焊接技術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民事行為能力
形成權
相對權
公投制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