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史和天體論》
正文
德國哲學家I.康德於1755年發表的天文學和天體演化學著作。全書包括一個“前言”和三個部分。在“前言”中,康德以唯物主義的批判精神,大膽地宣布“給我物質,我就用它造出一個宇宙來”,強調物質必然具有使自己運動起來的力量,它受某種客觀規律的支配,而決不需要用“一隻外來之手”推動。康德在該書的第一部分接受與發展了英國天文學家T.賴特的思想,從各個行星的共同軌道平面及其橢圓形式所表現的太陽系規則性結構,推演出整個宇宙的規則性結構。他認為,組成銀河系的無數恆星並不雜亂無章,而是與太陽系很相似的系統,它們與太陽系一起,組成了一個有規則的系統。但這個系統並不是唯一的宇宙系統,此外還有無限多的“銀河系”。他推想,當時天文學觀察所報導的那些位置交錯的橢圓形態無非是另一些“銀河”,它們與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一起,又構成了更大的宇宙系統。他的這些推測被天文學後來的發展證明是正確的。康德在這部著作的第二部分,探討了太陽系的起源以及宇宙的演化。他認為,在太陽系開始產生時,處於原始混沌狀態的物質微粒本身就具有斥力與引力。引力的作用導致原始星雲中分散的物質微粒形成各種不同的凝聚體,較輕的成分為較重的成分所吸引,較小的球體為較大的球體所吸引。與這個運動過程相反,斥力則導致原始星雲的橫向偏離與漩渦運動,從而使物質微粒凝成的行星繞日運行。這樣,引力與斥力的矛盾就達到了最小相互作用的狀態,形成了我們的太陽系。康德在這裡所闡發的星雲說,解釋了太陽系的形成過程,從而既克服了R.笛卡爾片面強調斥力作用,無法說明太陽和行星怎樣由物質微粒形成球體的困難,也克服了I.牛頓片面強調引力作用,因而無法說明行星繞日運動的初始動力。他還把太陽系起源的假說推廣到整個宇宙系統,刻畫了宇宙物質的演化。他一方面認為,宇宙的發展在時間和空間上沒有盡頭,是宇宙物質日臻完善和逐漸衰退的不斷更替過程;另一方面,他又認為宇宙的發展在時間和空間上有開端。他認識到,行星系統的斥力消耗殆盡之後,運行著的天體就會墜入中心物體,並被墜落的力量粉碎成重新處於混沌狀態的物質微粒。不過從這種混沌中產生的不是新的天體系統,而是同樣的東西。這反映了康德宇宙發展學說的內在矛盾。
該書的第三部分是附錄。在這裡,康德從天體演化的普遍規律出發,推測地外天體也必然有人居住,甚至推測在離太陽更遠、形成得更晚的行星上可能會有更優越、更完善的居民。
康德這部著作在科學上吸收了牛頓力學的成果,首次提出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在天文學發展史上發生過重大影響;在哲學上,它宣告地球和整個太陽系都是在時間進程中形成的,宇宙萬物都服從於發生、發展和滅亡的普遍規律,從而打開了當時占統治地位的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上的第一個缺口。
該書出版後曾廣為流傳,中譯本出版於1972年,書名譯為《宇宙發展史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