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虎節

跳虎節

雲南省雙柏縣小麥地沖的彝族人過年時有著“跳虎節”的特殊風俗,整個跳虎節期間,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觀虎跳躍和驅趕邪惡鬼怪的一派歡樂氣氛中。居住在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民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都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基本信息

簡介

跳虎節跳虎節
雲南雙柏等縣的彝族,農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過虎節,彝語稱為“羅麻”。是日,這裡的成年男人於村後祭拜土主後,擇出8人,披上畫有虎斑紋的披氈,、腳、手上繪上虎紋,化裝為虎,在黑虎頭率領下跳各種模擬生產、生活、生殖的舞蹈,伴以樂曲和大鑼笙,邊跳邊唱,到全村為各家各戶驅鬼除祟,彝語稱為“羅麻乃轟’也就是虎舞(又稱老虎笙)。

虎節從正月初八日落時開始,正月十五日出前結束。正月初八開始為8虎,以後每日增一虎,直到增至15虎。跳虎節時,全村每戶敬香供“虎神”,從門前到屋裡都要跳一場虎舞.

跳虎節跳虎節

夜晚,田間村寨燃起火堆,虎笙繞寨而舞。15隻虎都出場後,雌雄老小一應俱全,全村為來日的興旺景象擺酒慶祝,狂歡一夜。

雙柏縣小麥地沖一代的彝族,農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過虎節,彝語稱為“羅麻”。是日,全村成年男人於村後祭拜土主後,經巫師占卜擇出8人。這8人披上畫有虎斑紋的披氈,臉、腳、手上繪上虎紋,化妝為虎,在黑虎頭率領下跳各種摩擬生產、生活、生殖的舞蹈,到全村為各家各戶驅鬼除祟,彝族語稱為“羅麻乃轟”。

居住在雙柏縣小麥地沖一代的彝族屬羅羅濮支系,自稱“阿羅”。據說阿羅人的祖選居住再生山密林中,常被豺豹蟒蛇驚擾,阿羅人防不勝防。後來阿羅人把獵到的虎皮剝下來,套在身上跳起“虎舞”,以守衛寨子,並表示阿羅人都像虎一樣勇猛,不懼怕任何邪惡,阿羅人得到動物之王的守護,寨子安寧了,莊稼有了好收成,牛羊也平安了,寨子中出現一片吉祥景象。從此他們就把跳虎作為節日固定下來,並伴以樂曲和大鑼笙,使之更生動活躍。

虎舞(又稱老虎笙)從正月初八開始,每日增一虎(伊始為8虎)增至15虎,即到正月十五日。虎舞中以手執以“崩咚”鈴的長者作前導(也稱垛西)伴虎者都作全身虎紋,披虎皮。如一時難得眾多虎皮,就用氈子代替。跳虎節時,前村戶戶敬香供“虎神”,每戶從門前到屋裡都要跳一場虎舞,以驅邪除祟,求虎神守衛。夜晚,田間村寨置起火堆,虎笙繞寨而舞。15隻虎都出場後,雌雄老小一應俱全(喻後又來著)全村為來日的興旺景象擺酒慶祝,狂歡一夜。彝族虎節屬虎圖騰的遺風,作為民族民間活動,跳虎笙受到民眾喜愛。

傳說

跳虎節跳虎節
老虎在十二生肖里排老三,還是很有實力的。它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猛獸,可惜數量越來越少,倖存下來的還有好多被關在城市動物園里供人參觀。有一些甚至淪為陪觀眾有償照相的道具,它們的牙也被人類拔掉了。不過老虎的戰鬥值雖高,但智商低再加上不會魔法,所以實戰中老是吃虧,如果遇到武松那樣喝多了不要命的主,劈頭蓋臉一頓拳腳,多半被扁成一癱爛泥。

春節期間中國各地時興舞獅子,不過雲南省雙柏縣小麥地沖的一支彝族人卻有“舞老虎”的風俗。每年正月初八,全村的成年男丁到后土地廟遺址集合,先殺雞敬“土地神”,隨後祭“虎神”。巫師占卜選中8位村民,讓他們打扮成老虎的樣子,披上畫有虎斑紋的披氈,臉、腳、手上繪上虎紋,頸上掛一個大銅鈴,整個跳虎節要持續到正月十五。這個虎神的來歷沒有詳細記載,多半源於上古的老虎崇拜。

《西遊記》里有位稍有名氣的虎力大仙,卻被孫猴子折騰得像個二百五,且看虎力大仙賭砍頭的慘景:“(虎力大仙的腦袋)滾了有三十餘步,他腔子裡也不出血,也叫一聲:‘頭來!’行者即忙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氣,叫‘變!’變作一條黃犬跑入場中,把那道士頭一口銜來,徑跑到御水河邊丟下不提……可憐空有喚雨呼風法,怎比長生果正仙?須臾倒在塵埃,眾人觀看,乃是一隻無頭的黃毛虎。”

虎力大仙真是虎落平陽被猴欺,誰讓他碰上天下第一潑猴?諸般手段整死虎、鹿、羊三位大仙,哥仨只得認命。車遲國的老國王宅心仁厚,悲嘆道:“人身難得果然難,不遇真傳莫煉丹。空有驅神咒水術,卻無延壽保丸。”同樣是動物,孫猴子和豬八戒能修成正果,真是各有各的緣法。

祭祀

跳虎節跳虎節
雲南彝族每逢過年舉行祭祀活動,多有戴面具舞蹈之俗。居住在中國西南部的彝族,按其傳統曆法,農曆十二月下甸和六月下甸為新年。彝族新年祭祀面具主要有雲南雙柏的老虎舞面具、大鑼笙舞面具、“余莫拉格舍”(豹子舞)面具,祿豐的大刀舞面具。此外,南澗彌勒也有類似的舞蹈面具。

老虎舞流布在雙柏的法表小麥地沖和大莊杞窩村。每年農曆正月初八日到十五日的跳虎節祭祖時,八人用黑毯蒙住頭和身,並扎出兩隻高聳的耳朵和尾巴,暴露的臉、手臂、腿腳部分畫成老虎紋,扮成老虎,象徵祖先神。四人扮成山貓、道人。舞蹈內容有:虎娶親、虎親嘴、虎交配、虎孵蛋、虎護兒、虎搭橋、虎開路、虎蓋房、虎燒荒、虎教牛種田等,圍繞農業社會的人口繁殖、農事生產兩大主題。十五日“出虎”,虎人要跳到各家,驅邪納吉,然後由畢摩帶眾虎到老虎染子(當地的一座山)念經、卸裝,表示已將祖先神虎送往日出的地方。

大鑼笙舞流布在雨龍、法表的上者窩、李芳村、者科哨等地。用於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的火把節祭儀中。其時由二人分戴公母面具。面具有兩種:一種是師公師母面具,木質,用黑、白、黃三色畫紋路,有三目;一種是公虎神母虎神面具,木質,有四隻耳朵,據說兩隻是虎耳,兩隻是人耳。有的面具嘴角裝有兩顆野豬獠牙。戴面具的人穿草衣草裙,赤足。舞蹈前要椎牛祭祀天、地、祖先、山神。舞蹈內容是紀念曾獲一大銅鑼的祖先,並為全村驅邪招福。

“余莫拉格舍”流布在法表大麥地、峨足等地。用於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節和七月十五日的祭祖節祭儀中。扮成豹子的均是12歲至15歲的男性少年。他們全身赤裸,身畫豹紋,頭插箐雞尾羽,用棕披遮面,意在消災免難。

大刀舞流布在祿豐的高峰、妥安、黑井等地。據傳是當地彝民為紀念孟獲諸葛亮關羽三神靈而流傳下來的祭祀活動,每年農曆六月火把節期間舉行。一般連續舉行三年,間歇三年,每次連辦三天,參加者數百人。屆時,分成三隊,舞眾舉大刀,裝扮成孟獲、諸葛亮、關羽的隊伍,各隊為首者分別托舉孟獲、諸葛亮、關羽的面具,大隊人馬簇擁面具而舞。面具系竹扎紙裱彩繪而成,高二米。黑臉孟獲除正臉外,雙耳處還各有一假面,每張臉都有三隻豎眼,以識別人心好壞,洞見陰陽鬼怪;耳朵能聽八百里外的聲音。粉臉的諸葛亮冠邊畫的太極圖代表知天曉地。紅臉關羽冠飾獸並沒有,表示赤膽忠心。祭儀主要有:為面具“開光點睛”;大刀隊挨村挨戶獻耍祈祥;“送火把”至火把山,繞面具而舞,舉行送神儀式,焚燒面具,老人婦女脫下衣帽、圍腰等在火堆上甩繞三次,並跪拜祖先祈福。

習俗

跳虎節跳虎節
在雲南省雙柏縣小麥地沖的彝族人過年時有著“跳虎節”的特殊風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於村後土地廟遺址,殺雞獻“咪司”(“咪”意土,“司”意主人,迷司即為土主神之意),隨後由本村“畢摩”祭土主請虎神。8位村民化裝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們”兩耳高聳,尾巴粗壯,渾身虎紋,額上繪一漢字“王”,頸上掛一個大銅鈴,威風凜凜。“畢摩”念罷祭辭請虎神後,虎王率眾老虎入村。

整個跳虎節期內,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觀虎跳躍和驅趕邪惡鬼怪的一派歡樂氣氛中,當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過一年一度的傳統跳虎、敬祭虎神和祈願老祖宗的保佑後,全體村民才能五穀豐登,人丁興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滿幸福。

虎是彝族部落社會時期“羅羅”部落的圖騰。明代陳繼儒《虎薈》卷三載:“羅羅——雲南蠻人,呼虎為羅羅,老則化虎。”清代乾隆年間的《南安州志》載:滇中楚雄的彝族支系羅羅每年正月過虎節,村民化裝為虎,跳虎舞。這種奇風異俗在雲南楚雄雙柏縣小麥地沖村,至今還以活的形態較完整地保留著。

小麥地沖村16戶人家均為彝族,村民信仰萬物有靈,崇視山神、土神和保境安民的虎神,即祖先神。彝人認為:“虎即祖,祖即虎。”“虎節”於每年農曆正月初八在日落時開始,正月十五在日出前結束。請虎神的儀式頗為獨特:全村成年男子集於土主廟,先殺雞獻“米司”(土主神),隨後由“畢摩”(巫師)率眾祭土主,並主持請虎神。首先由畢摩為全村成年男子逐一卜卦,卜得上卦的前8人當場化裝。過去是裸身用鍋煙、紅土、白泥畫滿全身,如今僅以黑氈裹身為虎衣,頭上綑紮出兩隻虎耳,身後下方的黑氈捆成粗壯的尾巴,露出臉和手腳畫黑、紅、黃三色條紋,額繪“王”字,頸系銅鈴。至此,人已成虎,不能再開口講話。

出虎日傍晚,黑虎頭子大吼一聲“羅嘛”(虎啊),緊接著一聲響,4隻黑虎從場子四面八方跳出,各自用力抖動頸上的銅鈴,黑虎頭子率眾虎跳“絞篾舞”,村民手執香火圍著眾虎跳“迴環舞”、“逆流舞”等舞蹈。場子邊上有穿黃衣者4人用單面扇形鼓伴奏,人們在歡樂中直跳得精疲力盡時方休。此後,每日增加一虎入場跳虎舞,加到8虎時,眾黑虎跳“耕地”、“撒種”、“薅草”、“收割”、“打穀”等生產舞,以及“虎親吻”、“虎交尾”、“虎護蛋”等生殖舞和“虎搭橋”、“虎蓋房”等生活舞。

節日傳播

跳虎節跳虎節
雲南的節日多,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節日。這些節日保存了許多古風遺俗,成為民族文化傳播的重要介質。而且民族節目在民族文化傳播上,具有一種特殊的“場”作用,對於特定民族的文化進行集合,在民族歷史、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倫理習俗……等方面,進行一種多元的展示與傳播。民族節日的發生、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且多數民族節日都與宗教祭祀有關。

漢族過春節,少數民族也有自己的年節。雲南的少數民族中,彝族、白族納西族、傣族、苗族、哈尼族、佤族、回族、布依族、藏族、拉祜族、基諾族、傈僳族、水族、獨龍族等,有本民族的曆法,其中多數民族有自己的年節,這種年節都源於原始宗教祭祀活動。

如“過大年”,是布依族的年節,也布依族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節期從除夕正月十五家家戶戶要清潔房屋,貼門聯、鬥神,畜圈門上也要貼上“六畜興旺”的紅條幅,果樹上要套紅紙圈,以祈求豐年。還要殺豬、煮豬頭、包“馬腳桿”粽等。除夕之日,要在神寨上點燃紅燭,擺上酒、菜,敬獻祖先。全家要圍坐吃年夜飯,然後圍坐在火塘邊守歲。除夕半夜,要殺一隻紅公雞,將雞頭上的羽毛沾上雞血,粘於鬥神上及家中所供神位上,以求來年人口平安,六畜興旺,五穀豐登。大年初一雞叫頭遍即開門唱開財門歌,先由家長率領子孫跪拜祖先,再由子孫們按序給祖父或父母拜年。姑娘要爭挑第一擔水。早餐前要先餵狗,傳說是狗給人類帶來谷種。初二晚上,由巫師“報摩”率三、五人吹著牛角到寨內巡遊,並厲聲吼叫,或打火藥槍、或放鞭炮,以驅除邪魔,保佑村寨平安。從初一到十五,親朋之間要相互拜年、請客。有的村寨在正月二十九或三十日,還要過小年,並以佳肴美酒敬獻祖先。

跳虎節跳虎節
卡雀哇”為獨龍族的年節。獨龍族以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為除夕,三十日為新年之首,也是獨龍族一年中惟一的一個節日。節期為2—5天,通常視食物多寡而定。原以父系氏族,今多以一村寨或集附近村寨為單位進行。屆時,用木刻、結繩等方式邀請各方親友及鄰寨參加節日活動。參加者要集體獵取野物,殺豬宰羊,備辦節期食物。其中剽牛祭天是最隆重、最熱鬧的儀式。歲首清晨,人們隨著陣陣鋩鑼聲來到預定的曠地上,用他們古老的習俗剽牛,以祭祀天鬼,並伴以古樸的歌舞形式。然後,將牛肉煮熟,長輩們用精巧的獨龍藤器盛滿菜餚,以傳統方式進行分食,人均有份。人們邊唱邊食,共同祈求來年豐收。

雲南少數民族的節日中,有些節日本身源於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動。

“祭天”是納西族古老而隆重的節日。民間有“納西祭天人”,“納西祭天大”的俗語。祭天在農曆正月舉行,以古代傳承下來的怒族剽牛同姓群體為單位,分為“普都”、“古許”、“阿余”、“古展”等“祭天群”。各祭天群的祭天時間有差異,但必須在正月十四日前結束。祭天是融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於一體的民族節日。所祭的神靈以立於“祭天場”中的三棵樹為象徵,左邊的橡樹象徵納西遠祖崇仁利恩的岳父、天神子勞阿普,也稱“美”,意為“天”;右邊的橡樹為岳母襯紅阿仔,也稱“達”,意為“地”;中間立一棵柏樹,象徵天舅美汝柯洛,有些地方已演變為帝王的象徵。祭天一般是三至四天。祭天之前,各戶準備祭神米,搓制香柱,派專人砍祭天時用的樹,清掃祭天場,砌灶安鍋,立神樹,安神石,燒火除穢。在正式祭天的前一天晚上,各家舉行量“祭神米”的儀式。家長先點燃松柏枝、杜鵑木、蒿枝扎的火把在家中除穢,點香。然後按家人輩份年齡順序唱名,用升量米,倒於裝神糧的竹簍中,由一男子背米簍、扛大香前往祭天場。途嚴禁與人說話。當年輪到出豬牲的養豬戶也背上用於祭天的酒罈前往祭天場。從當晚至祭天結束,各戶都有人夜宿祭天場守護。第二天祭天,住在祭天場的人凌晨起來開舞壇獻酒,點燃大香。日出時,各戶男性老少和未滿十四歲的女孩齊往祭天場參加“晨祭”儀式,由通古籍、典故的“東巴”或長者司祭,眾人叩頭祭拜神樹。然後圍坐在大火塘邊先敬奉老人酒飯後就食。就餐中不斷有人領呼祝告祈福的話語,眾人高聲唱和。第二天殺豬大祭,分三次。一是“血祭”,把豬牲血塗於神樹神石,人們敬酒獻茶;二是“生祭”,將豬的內臟掛在神樹上,祭司詠唱納西創世史詩《人類遷徙記》 ;三是用米飯、燉豬頭、灌腸等“熟祭”,並餵食烏鴉,如烏鴉來得多,就認為是“吉兆”。熟祭後舉行“射殺仇敵”儀式,參加的男子每人對代表仇敵的靶子射幾箭,表示不忘尚武驍勇的民族傳統。然後是向神靈“求福澤”、“抵天災”等儀式。當天回家時,每人從神樹上摘一片葉子插於頭上,表示受天地神靈的賜福。第三天殺豬小祭,祭畢,把神樹神石放置在祭天場固定的地方。

跳虎節跳虎節
“虎節”,又稱“跳虎節”、“跳貓貓”,為彝族原始宗教祭祀節日。節期在農曆正月初八日落日開始,正月十五日出前結束。正月初八為出虎日,十八歲以上的男人集中在土主廟祭土主,由畢摩卜卦卜出八人化妝為虎。一老人穿黑布長衫化妝為黑老虎頭子率眾虎。8隻“虎”穿短褲、短衣,腳、手、臉均畫上虎紋,身穿用黑氈綑紮成的兩耳高聳、尾巴粗壯的虎衣,頸上掛一大銅鈴,不言語。待祭山神後,8虎進村,在稻場上開始跳“虎舞”。第一天由4虎從場四方跳入,村民圍著4虎跳“絞篾舞”。伴奏樂器為單面羊皮鼓。以後每天增加一隻虎,一直增到8隻虎後,即可跳虎親嘴、虎交尾、虎孵蛋等生殖舞蹈和虎搭橋、虎開路、虎蓋房等生活舞蹈以及虎犁田、虎耙田、虎插秧、虎打穀等生產舞蹈。虎節最後一天為“斬掃禍祟,送虎東歸日”。眾虎馱化妝為山神的兩個老人到各家驅邪逐疫,然後由畢摩率眾虎將“虎神”送往日出方向。眾人便搶吃代表“虎肉”的豬肉,虎節就此結束。

文化傳承

跳虎節跳虎節
虎是彝族部落社會時期“羅羅”部落的圖騰。明代陳繼儒《虎薈》卷三載:“羅羅——雲南蠻人,呼虎為羅羅,老則化虎。”清代乾隆年間的《南安州志》載:滇中楚雄的彝族支系羅羅每年正月過虎節,村民化裝為虎,跳虎舞。這種奇風異俗在雲南楚雄雙柏縣小麥地沖村,至今還以活的形態較完整地保留著。

小麥地沖村16戶人家均為彝族,村民信仰萬物有靈,崇視山神、土神和保境安民的虎神,即祖先神。彝人認為:“虎即祖,祖即虎。”

“虎節”於每年農曆正月初八在日落時開始,正月十五在日出前結束。請虎神的儀式頗為獨特:全村成年男子集於土主廟,先殺雞獻“米司”(土主神),隨後由“畢摩”(巫師)率眾祭土主,並主持請虎神。首先由畢摩為全村成年男子逐一卜卦,卜得上卦的前8人當場化裝。過去是裸身用鍋煙、紅土、白泥畫滿全身,如今僅以黑氈裹身為虎衣,頭上綑紮出兩隻虎耳,身後下方的黑氈捆成粗壯的尾巴,露出臉和手腳畫黑、紅、黃三色條紋,額繪“王”字,頸系銅鈴。至此,人已成虎,不能再開口講話。

正月十五為“斬掃禍祟,送虎東歸日”,也叫“八虎拜年日”。八虎拜年從酉時(17-19時)開始,由虎背著兩個代表山神的老人到各家各戶“斬掃禍祟”,頌念驅鬼除邪、禳災納吉的祝詞,拜年、祝福。八虎“斬掃”後,背上畢摩來到村邊一個叫“送虎梁子”的小山頭,經過“靈魂地”和“香火地”到達“送虎地”,跳三圈舞后由畢摩念經,將虎魂送往東方。眾虎卸裝後,全村男女老少聚於送虎地分食“虎肉”(用煮熟的豬肉代替)。吃完“虎肉”,虎節也就結束了。

跳虎節跳虎節
作為原始文化遺存,彝族“跳虎節”的圖騰儺舞,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為民族學民俗學宗教學儺學等學科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和資料。

《跳虎節》與《搓特基》的比較研究 ,貴州儺戲子1986年lO月在巴黎法國第十五屆秋季藝術節西班牙馬德里第二屆藝術節演出,為西歐觀眾理解和歡迎,現又應邀參加義大利狂歡節演出。貴州儺戲中格外受到學術界重視的是彝族儺戲《搓特基》(別譯《撮襯姐X.)學術界認為它在人類學,民族學、文化學、戲劇學等方面有著重要研究價值。曲六乙道:“威寧板底鄉彝族的‘撮襯姐’,可能是各種儺戲中保存早期藝術形態最多的一種。”是“戲劇的‘活化石’。”《搓特基))子每年陰曆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夜晚在野外演出。劇中人統稱“搓特阿布”。

傳統節日3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下面列舉的這些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