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九節

上九節

上九節,是夾金山藏族的傳統節日。每年正月初九,藏族同胞要在夾金山下舉行各種燈會,表演舞獅、舞龍等傳統節目,在燈的海洋中,人們的歡聲笑語將節日氣氛推向高潮,這時人們可以看到獨具一格的男女對壘摔跤和令人忍俊不禁的高蹺、天鵝抱蛋等雜耍。

基本信息

簡介

上九節,人們從四面八方的山溝里來到聚會地,沿途走一路跳一路。在節日的跳鍋莊舞之中,演出一般有龍燈,牛燈和獅燈。牛燈名曰二郎放牛——兩個頭戴面具的小伙子趕著一個裝扮的牛燈,一面嬉戲逗趣,一面用嘉絨藏語唱民歌。“二郎”是耕田種地的牛郎。

上九節里還有類似雜技的表演,如“獅過獨木”、“空中取寶”、“二郎擔山趕太陽”、“天鵝孵蛋”等。“天鵝孵蛋”以四張大方桌重疊,其上方直立一卷曬席筒,上筒口置大簸箕、頭戴面具的表演者翻上重疊的方桌,從曬席筒下口入,手腳向上壁行,由上口頭頂簸箕出,又將簸箕置於腳下,表演者在簸箕里作手倒立基本動作,進行“天鵝孵蛋”的精彩表演。

上九節作為夾金山地區重大節日,藏族民眾以歌舞的形式表現了他們對社會的認識和新生事物的態度,因此在上九節中,近年來熔鑄進迪斯科、流行歌曲演唱等新型內容,並且慢慢發展成為夾金山地區藏族人們的文藝慶典日了。

來歷

上九節上九節

上九節又稱看花節,是夾金山藏族的傳統節日在中國多數地方,農曆正月初九,遠不及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熱鬧。唯獨夾金山下的磽磧藏鄉,此時正拉開節日的帷幕,把節日的盛況推向高潮。這就是磽磧藏家的“上九節”。

傳說盤古開天地,農曆正月開始創造萬物:初一造雞、初二造狗、初三造豬、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馬、初七造人、初八造谷、初九造天、初十造地。人們認為萬事萬物是天帝對人間的恩賜,天在藏胞的心目中極其神聖,至高無上。為表達對天的敬仰,磽磧藏家便把農曆正月初九稱為“上九”而作為自己的節日,以迎接萬物萌生,慶賀去年豐收,祝願新年吉祥

傳說

上九節上九節
傳說寶興磽磧藏族鄉很久以前是一遍汪洋,藏民祖先們居住在高山腰一帶,大海之中有一條巨大的黑蟒蛇專吃海里的生物,並翻起巨浪傷及無辜藏民,直到有一天黑蟒蛇吃完了海的所有生物後把目標盯向了岸上的人類,經常有藏民葬身蛇腹,藏民們人心惶惶,只得祈求上天解救。

正月初九這一天,上天派了一隻神鳥(嘉窮)去降服黑蟒蛇,這隻神鳥非常勇敢,經過若干回合的殊死搏鬥終於降服了黑蟒蛇,解救了黎民百姓。從此藏民們把這隻鳥奉為了神。

每年正月初九磽磧五寨的藏民們都要紀念神鳥,人們從四面八方匯集到一起載歌載舞,藏族小伙子為了展現神鳥的勇敢,擺起了舞台,以斗筐代表天空,曬席代表蟒蛇,方桌代表大海,小伙子們在舞台上象神鳥一樣勇敢地與蟒蛇搏鬥,最終降服了黑蟒蛇奪到了寶物,藏族姑娘們在舞台下為小伙子們鼓勁加油,同時暗暗尋找意中人,看誰最勇敢,看誰最聰明,這項傳統體育活動就一直代代相傳至今。

習俗

上九節上九節
每年農曆正月初九這天,磽磧藏家的座座山寨張燈結彩,洋溢著節日的氣氛。當雪山之巔紅日東升時,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盛裝,滿面春風地走出村寨,敲鑼打鼓,結隊而行。走在隊伍前面的是龍燈、牛燈和獅子燈,色彩斑斕的藏家服飾使人流成為絢麗的“彩帶”。“彩帶”飄處,寨樓的主人打開鍋莊莊房,擺出早已備好的煙、茶、糖、水果,站在大門口迎接。龍燈、牛燈和獅子燈先叩頭禮拜,客主相互拱手道喜。“笑和尚”。在主人家門上掛起一道紅彩,預示新的一年開門紅,新的一年大吉大利,然後領著龍燈、牛燈和獅子燈翩翩起舞。熱鬧一番後,主人也匯入滿面春風的隊伍,大家又走向另一家寨樓。

中午,艷陽把金輝灑遍藏鄉的山山水水,西面八方的人流涌匯金頂——磽磧藏家的象徵。“金頂”下面的磽磧街上鑼鼓喧天能歌善舞的磽磧藏胞手拉手,里三層、外三層的圍成圈子,跳起歡樂的鍋莊舞。各路演出隊開始了別開生面的傳統節目表演。

二龍戲珠”——兩條鱗甲金黃的巨龍在人們的手上緊跟一顆碩大的寶珠起伏翻騰,似兩道彩虹飛舞;

二郎放牛”——兩名頭戴面具的後生趕著一頭牛燈,一邊與牛燈嬉戲逗趣,一邊用藏語唱起傳統民歌

獅過獨木”——獅子燈由笑頭和尚帶領,在一座高高的“獨木橋”上一邊走,一邊進行各種雜技表演;

天鵝孵蛋”——四張大方桌重疊,其中矗立一卷放著簸箕的曬席筒,頭戴面具的表演者翻上重疊的方桌,從曬席筒下端進入,從上端頂簸箕而出,再把簸箕置於腳下,然後在簸箕中進行“天鵝孵蛋”的精彩表演

空中取寶”----在一株高大的樹尖上懸掛著一串鞭炮,頭戴面具的“演員”們層層搭起人梯,直至站在最上面的用火點燃鞭炮。那技藝高超,機靈的動作,驚險的表演,使觀眾時而心胸緊收,時而開懷暢歡,人群中常爆發出陣陣熱烈的掌聲。

節目活動還有籃球賽、拔河、賽馬、文藝演出等等。內容廣泛,形式多樣,既具有民族傳統特點,又頗富現代文明色彩,令人賞心悅目目不暇接

當晚霞消失,夜空繁星點點時,磽磧藏鄉燈火輝煌,座座寨樓傳來陣陣歌聲,寨樓的鍋莊房中,火塘熊熊,藏胞放開了清亮的歌喉,踏著歌聲的節奏,小伙子和姑娘們情不自禁圍著火塘跳起了歡樂的鍋莊,孩子在其間穿梭追逐;老人們坐在旁邊,品味著清香的奶茶和醇甜的美酒,盡情享受人間的天倫之樂。整個磽磧藏鄉沉浸在節日的幸福之中,直至翌日啟明星從東方升起。

發展

上九節上九節
“上九節”是寶興縣磽磧鄉少數民族極具本民族濃郁特色的傳統節日,翩翩起舞的遊行隊伍,形式多樣的藏鄉歌舞,驚心動魄的技藝展示,賞心悅目的文體表演是其主要表現形式,是研究磽磧少數民族歷史的重要依據。
“夷基(藏語語氣詞)!藏家多少情,杯中就有多少酒。喝下三杯甘甜的美酒才是好朋友……”酒杯盛滿藏家人的熱情,祝酒歌透出藏家人的奔放。

三杯“進門酒”,香酥的烤羊肉,不分男女,不論老少,大家一起圍火而舞……走進磽磧鄉,記者多次感受了磽磧藏家人的熱情豪爽。

2006年10月,四川省第五屆少數民族藝術節在樂山開幕。10月23日下午,民俗民間藝術巡遊走上街頭,許多觀眾被磽磧藏族鍋莊表演隊員搶入隊伍“篩糠”(遊戲),在觀眾被反覆的拋起、放下中,磽磧藏族鍋莊在藝術節巡遊表演中掀起了一個個高潮,笑聲鼎沸。藏族同胞的奔放點燃了數以萬計的圍觀民眾的熱情,追隨磽磧鍋莊的民眾不斷增加,形成了一股火熱的人流。

“雅安的藏族同胞是藝術節上最開心的客人,他們每時每刻都在唱歌跳舞,每天都充滿了激情。我們也受到感染,這兩天心情特別的好。”藝術節上接待雅安代表團的賓館服務員說。藝術節上,磽磧藏族同胞給藝術節參演人員和樂山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民俗

上九節上九節
“上九節”是磽磧藏族的傳統佳節,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九,也就是藏家的新年。每年的這一天,寶興縣磽磧鄉的山寨張燈結彩,一大早,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的盛裝,敲鑼打鼓,結隊走出村寨。在隊伍前面必是龍燈、牛燈和獅子燈,後面則跟著翩翩起舞的藏家人。還沒有加入到隊伍中的其它寨樓主人,也會早早地打開鍋莊房,擺出備好的煙、茶、糖、水果,站在大門口迎接祝福

隊伍每到一個新的寨樓前都要停下來,隊伍前面的龍燈、牛燈和獅子燈先叩頭禮拜,客主相互拱手道喜,舞燈的“笑和尚”在主人家門上掛上一道紅彩,預示新的一年開門紅,新的一年大吉大利,龍燈、牛燈和獅子燈也隨即起舞。熱鬧一番之後,主人也匯入隊伍,走向另一寨樓。

中午,藏族同胞漸漸聚攏,此時的磽磧街上鑼鼓喧天,能歌善舞的藏族同胞手拉著手,里三層外三層地圍成圈子,跳起歡樂的鍋莊。之後,各路演出隊便陸續展開二龍戲珠、二郎放牛、獅過獨木、天鵝孵蛋、空中取寶等傳統的節目表演。

“上九節”的晚上,是磽磧藏族的狂歡節,此時的藏家燈火輝煌,藏族同胞端起蜂蜜酒,唱著祝酒歌相互祝福,座座藏家寨樓歌聲嘹亮、火塘熊熊,踏著歡快的歌聲,姑娘小伙們圍著火塘跳起歡樂的鍋莊。而老人們則坐在一旁,品味香濃的奶茶,暢飲甘醇的美酒,盡情享受天倫之樂

在磽磧,“上九節”是每年最熱鬧、最喜慶的節日。如果遊客在這天到磽磧過藏家新年,喝了當地藏民奉上的蜂蜜酒,圍著磽磧鍋莊,即使不會舞蹈的遊客,也會被節日的氣氛感染,按捺不住心中的熱情,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男女老少,都會不由自主地加入磽磧鍋莊群歌群舞的行列,自然暢快地喝酒,縱情忘我地舞蹈……
據史料記載,磽磧藏族最早由北方的遊牧民族遷徙而來,隨著人類文明不斷發展進步,受藏、羌、漢文化影響,藏、羌、漢文明不斷融合,形成了特有的磽磧藏族文明,雖有語言但無文字。

“‘上九節’不僅是研究磽磧少數民族歷史的重要依據,其豐富的內容、獨特的民族風情,也是雅安旅遊文化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雅安市文化新聞出版和廣播電視局副局長李蓉說。

據了解,為了更好地保護民族文化、保護滋養民族文化的土壤,2006年9月,磽磧藏族鄉的“上九節”已被正式列入雅安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有關部門正在重新收集、整理“上九節”檔案,以進一步發展和傳承這一特有的民族文化。

慶祝

風情“上九節”
上九節上九節
“上九節”是寶興縣磽磧鄉少數民族極具本民族濃郁特色的傳統節日,翩翩起舞的遊行隊伍,形式多樣的藏鄉歌舞,驚心動魄的技藝展示,賞心悅目的文體表演是其主要表現形式,是研究磽磧少數民族歷史的重要依據。

“夷基(藏語語氣詞)!藏家多少情,杯中就有多少酒。喝下三杯甘甜的美酒才是好朋友……”酒杯盛滿藏家人的熱情,祝酒歌透出藏家人的奔放。

三杯“進門酒”,香酥的烤羊肉,不分男女老少,大家一起圍火而舞……走進磽磧鄉,記者多次感受了磽磧藏家人的熱情豪爽。

四川省第五屆少數民族藝術節在樂山開幕。10月23日下午,民俗民間藝術巡遊走上街頭,許多觀眾被磽磧藏族鍋莊表演隊員搶入隊伍“篩糠”(遊戲),在觀眾被反覆的拋起、放下中,磽磧藏族鍋莊在藝術節巡遊表演中掀起了一個個高潮,笑聲鼎沸。藏族同胞的奔放點燃了數以萬計的圍觀民眾的熱情,追隨磽磧鍋莊的民眾不斷增加,形成了一股火熱的人流。

芙蓉橋白族上九廟會

正月初九,白族叫“上九”。桑植芙蓉橋白族人用舉辦廟會的方式慶賀上九節。這天,芙蓉橋及周邊地方的白族人,吃過早飯,穿戴一新,並匆匆出發,參加一年一度熱熱鬧鬧的上九廟會。

芙蓉橋是張家界小有名氣的一個白族鄉,全鄉13000多人,大多以王姓為主,是白族遷始祖王朋凱的後裔。說芙蓉橋有名,因為它出土了兩架恐龍化石,填補了世界無齒恐龍化石的空白。說芙蓉橋地靈,因為它成為中國著名的娃娃魚繁殖基地。說芙蓉橋古老,因為它境內留下了白族祖先們太多的足跡:鸞船里祖先的傳說比酉水河的鵝卵石還多,土門子王朋凱背鍋落腳的“覆鍋岩”印跡歷歷在目,海龍坪陳吉陳亮兄弟的老屋場依舊煥發不朽光彩,還有廖坪大將軍谷永和襲用的“回音壁”“仙鶴井”老祠堂……有這些底蘊,有這些亮色,有這些文化沉積,芙蓉橋白族上九廟會辦的很紅火,很地道,很樸實。

打開芙蓉橋白族上九廟會會史,了解到,這裡的白族是雲南大理遷來的,祖先王朋凱一屁股坐在覆鍋岩上,發現這裡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最後選擇這個曾經僻壤蠻荒之地定居,與陳吉陳亮兄弟共同建家立業。幾百年來,他們的子孫在這裡春耕秋收,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了白族歷史文化的不朽。為了使各位兄弟姐妹們在過年後第一次相聚,為了向其他民族展示自己的精神風貌,為了永遠歌頌祖先的功德,弘揚祖先們艱苦創業的精神,芙蓉橋白族將正月初九定為上九廟會。年年歡慶,年年聚會,形成頗有地方特色的芙蓉橋白族上九廟會節。

芙蓉橋白族上九廟會有三大看點。一為祭祀。祭祀就是抬本主像游神。本主像為始祖王朋凱、陳吉陳亮兄弟。游神目的在於請祖先保佑,祈求農業豐收。木像均有別致的臉譜,頭上蒙著紅布,由兩人抬著走,繞主場一周,表示祖先也來趕廟會,與子孫們同樂。游神所到之處,一律放鞭炮迎送,表示子孫們永遠崇拜祖先,敬仰祖先,牽掛祖先,希望有祖先這棵大樹的庇護,生活更加美滿幸福。二為顯鳥。“顯鳥”為白族話,即顯示本族拿手活。芙蓉橋白族人聰明有悟性,許多族民有絕活。一般不顯山露水。只有在自己的上九廟會上,才拿出來溜溜,令外人嘖嘖稱讚。在風味小吃上,“葉兒粑”“油炸粑”“雪棗粑”“烤肉犬”味道美。在手工藝活上,喜背簍,撒穗荷包,墊底,拐杖,腰帶……樣樣漂亮。在玩的花樣上,圍鼓,鑼鼓,布龍燈,花鼓燈,九字鞭,丈鼓舞,嗩吶……樣樣絕。在唱的藝道上,光曲調就有100多種,白族山歌,水歌,放排歌,嫁女歌,回門歌,和八字歌,滿百天歌……還有桑植民歌,流行歌,紅軍歌,戰鬥歌……還有兒歌,野調,惹人曲,lia lia歌……聲聲甜美動人。在人們自娛自樂的舞台上,有土生土長的老藝人、老演員同台亮相,有剛走穩路小孩的滑稽小品,有土掉牙的農民相聲,有專搞笑的叫勁客……令人捧腹。三為做買賣,繁榮市場經濟。家家戶戶門面大開,迎接四方來客,客人無論生熟,無論老少,無論貧賤,無論男女,無論有錢無錢,身份高低,來者都是上等客。好酒好茶好肉侍候,好話好歌奉送,靠甜嘴換快樂,靠熱情換愉悅,然後乘機向客人推銷自家的產品。客人一般大方得很,幾句熱心話,就開始遞鈔票,將邊邊場趕得富有人情味。移動、聯通公司將現代化產品投上廟會,讓白族農民“一邊耕地一邊打手機”“一邊插田(褲襠旁)一邊響彩鈴”盡情享受生活樂趣。

芙蓉橋白族上九廟會主題很明顯,即利用白族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向外宣傳推銷,打造本土白族自己的文化物質品牌。近幾年來,芙蓉橋白族鄉政府努力繁榮文化市場,建了白族文化館,白族村國小,籌建芙蓉龍展覽館,推廣傳播白族儺願戲,丈鼓舞,給上九廟會舉辦打下紮實基礎。今年,芙蓉橋白族鄉黨委書記朱愛民、鄉長谷瓊別出心裁在鄉風文明上做文章,讓上九廟會更具有社會主義新農村特色,更具有社會主義新時代特色。
看!舞台搭在新嶄嶄的水泥路上,白族民居一字擺開。瞧!“芙蓉橋白族上九廟會”橫幅格外引人注目。俊逸瀟灑的書記鄉長著白族服,精神抖擻,隨著一聲吼:“趕街嘍!”就跑下主席台,帶著白族人民跑街了。這是雲南大理白族“三月三趕街”習俗的沿襲,這是湖南白族人“上九廟會跑街”習俗的活用。幾千人,一聲吼,只有撲撲的腳步聲;幾千人,一聲吼,只有嘿嘿的笑聲。跑了街,白族村莊一年四季就繁榮了;跑了街,白族村莊一年四季就發展了。腳步聲後面,緊跟著龍燈,丈鼓,三花臉;緊跟著老人小孩姑娘們;緊跟著包穀,紅薯,洋芋,烤菸葉;緊跟著大車,小車,機車;緊跟著一堆堆一輩子吃也吃不完的糧食和莊稼……

腳步停下來,到田間去吧。田間是一丘丘剛冰凍的黃泥,軟綿綿又剛好踩腳的土地。這是白族村民開展體育競技的地方。體育項目全是白族人最愛的。打毽子,舞飛棒,扭扁擔,舉石鎖,小孩玩打撞,老人下打三棋,女人們則敲鑼打鼓,嘴巴厲害的比翻古,嗓子粗的比山歌,賽肺合量……三盤定輸贏。裁判是本鄉本土的農民,雖沒受過正規訓練,但特別知曉規矩。最吸人目光的是“頂肚皮桿”,兩個壯漢對陣,用一根粗棒抵住肚子,肚皮上塞著坐墊,一聲喊:“戳--!”使勁沖,弱者先故意拼力,漸漸體力不支,卻突然一閃,強者收腳不穩,“啊撲”一跤趴在田間,裁判宣布:“倒地者--輸!”惹得眾人一陣大笑。身旁的鄉黨委書記朱愛民感慨地說:“我們白族上九廟會,最喜歡與時代並進!2008年是奧運年,奧運會在中國舉辦,對一向熱愛體育活動的白族兒女們來說,是天大的喜事!我們在這次廟會上,重頭戲就是體育競技,儘管參加者全是農民,且水平有待提高,但都在弘揚奧運精神,培養人們的愛國情操,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促進白族體育事業的發展。現在白族農民富裕了,那些深受喜愛的體育活動不應該讓它遠失,我們將利用有關載體,將白族上九廟會中的體育競技代代相傳……”

法會

上九節上九節
人們上刀梯過刀橋,為的是消災祈福保平安,可是,一門鮮少人知的法事———“上九界”,卻在一間齊天大聖府舉行,亦是一門可消災祈福的最新法門……

也許人們對它非常陌生,也根本不了解,可是,在柔佛這間齊天大聖府,不時會舉行上九界法事,主持上九界的兩尊最大神佛,一是大聖一是中壇元帥

當然,大聖之所以稱為齊天大聖,祂當然守候在最高一層,也就是第九層上,而中壇元帥為了必須獨力指揮五營大軍,因此,祂在九界之下最底一層,負起全力保全及為人們轉運消災,讓每一名由九界下來的善信都受益。消災祈福方法極多,而這類上九界法門相信只有這間齊天大聖府才有進行。

一般上,人們上廟宇求神拜佛,為的是祈求神佛庇佑出入平安,順心順意,而更重要的是開運消災,中獎發財,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不過,祈福消災,求財旺財,在不同地區廟宇,有各自不同的法門與花招,有者過橋補運,有者上刀穚消業祈福,可是,人們一定未曾聽過也沒有嘗試過,有一種在大馬地區,甚少見過的轉運祈福法門———“上九界”。目前這一間齊天大聖府,應善男信女要求,舉行了一場名為:“上九節”,又名“上九界”的法會。

原來,這個以一層層一級級高高築起的大舞台,高達廿余呎,一共有九級,也就是說人們要上“九界”,必須一級級走上去,一直到最頂端第九級,然後,再一級級往下走。

當然,人們要上“九界”,或是要上“九節”,必然事前在大聖府中,各別向府內神台眾神佛敬香拜拜,並在眾神佛前,將各自內心所要祈求的願望,向眾神明表白後,再將一把清香在總爐上插,才能夠準備各別上九節功課。

其實,上“九界”還是上“九節”,這兩個不同的名稱,一般上,都是不同地區的廟宇,為方便善男信女明了而取的名稱,都同樣是轉運祈福法門。

當然,這個高達廿余呎的大舞台,事前是廟中工作人員,以人工利用木板,一級級築成九層高的梯級,並以紅布將九級一級級蓋上。

上九節上九節
為什麼要以紅布,或是將九級都漆上紅色呢?原來,蓋上紅布或漆上紅色,是代表為人們消災。此外,在進行上九節時,人們除了事前的功課外,也得點燃一把清香,按照先後排成人龍陣,每次以兩人一組並排上九節,而在每一級上,除了一左一右皆有供奉神佛外。

同時,在每一級左右兩邊,皆有童男童女分別站立在那兒,童男童女的工作,就是一定得保持笑容,一臉親切迎接善男善女們,並指引善信們分別向左右兩邊的神佛拜拜,每上一級皆同樣必須作同樣的功課,直到上完九級後,手持一把清香,便得面向上天拜拜,且以最簡短的說話,向上天許下心愿,然後再一級級往下走,這才算完成功課。

其實,人們每上一級,都必然在梯級上設立的臨時神台拜拜上香,當往下走時,手中的那一把清香差不多也完了,這才功德圓滿

不說人們也許還不知道,“上九節”,“上九界”,主要是提供善信,以一顆虔誠、恭敬心,向大聖府中各神佛敬香拜拜外,也提供人們以各自的“願力”,分別在每級上臨時神台,向神佛直接面對面貼身交流,贏取神佛的加持。

傳統節日3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下面列舉的這些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