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王節

蛇王節

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的“七夕”,喜鵲搭橋,牛郎織女相會。而在水口水電站庫區南平市延平區樟湖坂,這天過的卻是古老的“蛇王節”,並且還保留著真蛇坐轎出巡迎賽活蛇的傳統習俗。延平區樟湖鎮舉行的閩蛇崇拜民俗文化旅遊節,正是“蛇王節”。蛇王節的儺俗活動,既反映了古人對動物(蛇)圖騰的崇拜,也顯露出人類與動物(蛇)之間建立和諧、友好關係的樸素願望,以及對自然生態環境,包括對生物物種鏈條免遭破壞的關懷。

基本信息

簡介

蛇王節蛇王節
福建南平樟湖鎮每年舉行蛇王節活動。鎮中的蛇王廟是活動中心。廟內有三尊蛇神像—蛇王三兄弟。當地人稱為連公爺。三兄弟身穿紅袍,雙腳踩著怪獸。他們的雙眼一為仰視、一為俯視、一為平視。寓有洞察人間、驅祟造福之意。關於蛇王爺的來歷,當地有一種傳說。蛇王姓連,原是一條大蟒蛇。經過修煉得道於古田的再見嶺,蔭庇一方。某年樟湖地區發生可怕的大霍亂,死了很多鄉民,後來派人祈求蛇王。次日突然一條大蟒蛇出現於樟湖天空,口吐焰火,驅除了瘟疫。鄉民得救,後立廟奉為菩薩。從此香火不斷,並於每年農曆7月7日舉行蛇王節,以為紀念。

背景

蛇王節蛇王節
樟湖,千年古鎮,地靈人傑,且民風質樸豪爽,群落性文化積澱深厚,至今仍遺留許多古蹟和獨特的地方民俗文化,如蛇王廟、萬壽塔、上塘庵古戲台、蒼峽摩崖石刻、商周遺址古蹟元宵迎蛇燈、七月賽蛇神、端午賽龍舟等民俗活動。樟湖崇蛇民俗活動源於代,千百年的傳承和發揚,已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體系,堪稱獨一無二的民俗“活化石”。

樟湖蛇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有原始古樸的廟堂,完整的游蛇燈,賽蛇神的民間活動,它完整地保留了古閩越的遺風,濃郁質樸的蛇文化滲透於樟湖人民的生活中,對旅遊業、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研究開發利用價值。

自1991年8月恢復舉辦“崇蛇”文化節以來,“蛇文化”活動弘揚了閩越文化,振興了地方經濟。1995年蛇王廟(福慶堂)被列入南平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將“崇蛇”活動冠以“樟湖鎮蛇文化節”。1998年樟湖蛇文化節

入“大武夷旅遊”系列,舉辦了規模宏大的“南平市樟湖首屆蛇文化旅遊節”。近年來,樟湖蛇文化的獨特罕見性,倍受世人矚目,特別是日本台灣東南亞地區的社會人類專家學者的關注,使樟湖蛇文化馳名中外。正值“蛇王廟”被列入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閩蛇崇拜民俗活動”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之際,七月七“蛇文化節”以其地方特色賦予的文化內涵,使2005年崇蛇活動再一次升華,冠以“延平樟湖鎮閩蛇崇拜民俗活動旅遊節”,給予樟湖蛇文化新的定位,以它古老而又嶄新的面孔展現在世人面前。
在漫長歲月里,人們在敬拜祭祀活動中,形成了“閩蛇崇拜的民俗文化”,每年春秋兩祭活動,完整地傳承了古閩越族的遺俗。千百年來不斷注入新的文化內涵和精華,使之較完整地保存了古樸、原始的崇蛇活動,鑄成了獨特的民間崇蛇文化。

樟湖閩蛇崇拜活動的載體“蛇王廟”俗稱“福慶堂”或“連公廟”,位於316國道119公里右側。它臨江而建,坐東南朝西北,建築整體氣勢宏偉,古樸古色、廟內上下兩落,下落為戲樓建築,戲樓中間為戲台,兩側對稱肩樓,天井及鐘鼓樓,戲台正面與正殿相對,中間為敞開式觀眾廳。上落為正殿,廟殿為重檐懸山式建築,面五間,進深十餘米。走進富有神韻的神廟殿堂,猶如步入時間的隧道,置身其間,往事越千年,發古之幽思。

樟湖每年農曆正月初六至二十一的鬧元宵,按姓氏輪流,每姓一天,每戶一板,或者幾十板,多者千餘,當夜幕降臨,人們將製作好的“蛇燈”拿到廟前連線成一條長達一、二公里的“長蛇陣”。入夜時分,彎彎曲曲的竹蛇繞鎮蜿蜒而行,家家戶戶放鞭炮煙火,在自家門口或巷口迎接以示祛災祈福。蛇燈在鼓聲中,猶如一條長長的火蛇騰躍在夜空,蔚為壯觀。

賽蛇神活動的這天,人們奉蛇王出巡境內。清早在廟前排長隊,鳴鑼開道,號聲銃聲陣陣,旗幡招展,遊行隊伍人手一蛇,或將蛇握於手中,或纏繞在臂上,盤繞於胸前、頸前,更有甚者與蛇親吻,千姿百態,其情景十分驚險、動人。游蛇結束,人們把蛇放歸大自然。

形式

樟湖每年農曆正月初六至二十一的鬧元宵,按姓氏輪流,每姓一天,每戶一板,或者幾十板,多者千餘,當夜幕降臨,人們將製作好的“蛇燈”拿到廟前連線成一條長達一、二公里的“長蛇陣”。入夜時分,彎彎曲曲的竹蛇繞鎮蜿蜒而行,家家戶戶放鞭炮煙火,在自家門口或巷口迎接以示祛災祈福。蛇燈在鼓聲中,猶如一條長長的火蛇騰躍在夜空,蔚為壯觀。
賽蛇神活動的這天,人們奉蛇王出巡境內。清早在廟前排長隊,鳴鑼開道,號聲銃聲陣陣,旗幡招展,遊行隊伍人手一蛇,或將蛇握於手中,或纏繞在臂上,盤繞於胸前、頸前,更有甚者與蛇親吻,千姿百態,其情景十分驚險、動人。游蛇結束,人們把蛇放歸大自然。

傳說

蛇王節蛇王節
民間傳說中,從開天闢地盤古到人類始祖女媧伏羲軒轅黃帝,均“人首蛇身”;堯母慶都與赤蛇合婚生堯;夏為族;夏後氏蛇身人首……至今民間還保留著的一些對蛇的信仰與崇拜的風俗,這些都可證明先民把蛇當作了自己的祖靈。論者還舉例說:建房破土動工時念頌的《建宅文》里就提到蛇。房屋建成後要舉行以示迎接祖先進入新居的鎮宅儀式,要用香從老屋把祖宗和蛇引進新居坐位,以祈“宅富人興,永安千載”。繆亞奇也指出,從現存的祭祀活動及崇蛇習俗看,蛇原是穀神、祖先神,表明龍圖騰源於蛇圖騰的實質。另一種意見認為,從早期的蛇神傳說看,它們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與原始先民最為恐懼的洪水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既有像共工這類製造水患的凶神,也有像大禹這類治理水患的正神,還有像伏羲、女媧這類經過洪水後繁衍後代的人類始祖神,可知蛇信仰的原始意義實質上是對自然力的崇拜。這種意義在神話時代以後的崇蛇習俗中,繼續得到顯示,而且多歸結到蛇即水神這一點上。如明清時江南人奉祀的“蛇王施相公”,相傳是宋代一位姓施的諸生,他在山間拾到一枚蛇卵,孵出蛇後,為其護身。後來施被冤殺,此蛇為他索命,朝廷被迫封施相公為“護國鎮海侯”,用碩大的饅頭供奉他,那條蛇遂盤在饅頭上死去。從此,施相公被江南人尊為水神。相似的故事,在酈道元《水經注》里也有:“人有行於途者,見一小蛇,疑其有靈,持而養之,名曰擔生。長而吞噬人,里中患之,遂捕系獄。擔生負而奔,邑淪為湖。”從這段蛇能陷邑為湖的傳奇中,人們不難看到“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淮南子•本經篇》)的遠古神話的歷史影子。所以,水神祭祀作為自然崇拜的遺蹟,既反映人類的原始信仰,又成為自然崇拜意識延續的載體,而“無論在神話、仙話和民間傳說,還是水祭中,水神的實質是龍,但這龍並非佛教的龍,而是江南民間觀念的龍,即古代的蛇,亦即抽象化的水中靈魂”。還有一種意見認為,蛇信仰的源頭是初民的男根崇拜,它的發生可以前溯至中國母系氏族社會的中晚期,如大汶口文化中據說有蛇形紋飾,江南地區印紋陶上據說也有蛇紋,它們都有象徵男根的涵義。據《路史•後紀》注引《寶櫝記》:“帝女游於華胥之淵,感蛇而孕,十三年生庖犧。”所謂感蛇而孕,是謂與某男子交媾而孕。蛇在這裡由象徵男根發展出象徵男性的意義。台灣省高山族的溯源神話云:“昔有二靈蛇,所產之卵中生出人類”,此即源於以蛇為象徵的男根崇拜。從母系氏族社會晚期起,隨著對男根崇拜的日益熾盛,男根漸被神化,由此也導致了男根象徵物的神化,因此主要以蛇為男根象徵的氏族便將蛇的形象神化了。英國學者丹尼斯•趙亦認為,蛇被崇拜與其形狀像男性生殖器有關;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媧之被崇拜,不是因為他們是人類之祖,而是因為他們象徵性地代表了人類通過婚姻而不斷繁衍的意義,這一點非常重要。

民俗

福建屬古百越文化圈,簡稱閩。許慎《說文解字》:“閩,東南越,蛇種。”說明古代閩越族以蛇為圖騰,把自己的祖先同蛇聯繫在一起。至今南平地區流行有《蛇灘》《石蛇》等故事。南平縣樟湖鎮定期舉行蛇王節活動。鎮中的蛇王廟是活動中心。廟內有三尊蛇神像—蛇王三兄弟。當地人稱為連公爺。三兄弟身穿紅袍,雙腳踩著怪獸。他們的雙眼一為仰視、一為俯視、一為平視。寓有洞察人間、驅祟造福之意。

關於蛇王爺的來歷,當地有一種傳說。蛇王姓連,原是一條大蟒蛇。經過修煉得道於古田的再見嶺,蔭庇一方。某年樟湖地區發生可怕的大霍亂,死了很多鄉民,後來派人祈求蛇王。次日突然一條大蟒蛇出現於樟湖天空,口吐焰火,驅除了瘟疫。鄉民得救,後立廟奉為菩薩。從此香火不斷,並於每年農曆7月7日舉行蛇王節,以為紀念,程式是:

捕蛇——農曆6月,人們四出鄉野捕蛇,大小輕重不論,有毒無毒都在捕獲之列。鄉民把捕來的蛇都敬獻到蛇王廟,放到正中的黑色大里,由專人精心飼養。人們相信,誰捕獲得最多,誰就對蛇王菩薩最心誠,也就會降福於自己。

坐轎——7月7日晨,蛇王廟前己點燃起兩支玫瑰色的大香,高2米,各重25公斤。鄉民齊集廟前敬神,並抬來一座特製的轎,稱為“神轎”或“龍亭”。轎四周用細鉛絲編扎的網,罩住轎中設定的一個木製的大圓盆。

出巡——7時許,蛇王菩薩巡行開始,炮銃三聲,鑼鼓齊鳴。隊伍魚貫而出,佇列由大鑼開道。旗隊緊隨其後。寫有“行雷”“連公”“肅靜”“迴避”的木牌並列在前,引領神轎。後隨各鄉鄉民,每人出發前,從大黑瓮中取出一蛇,或繞脖頸或圍腰間,或纏手臂,連兒童也不例外,儼然一隊長蛇陣。沿街各戶人家,手持香火燃鞭相迎。並與佇列中人交換三支香火,名曰“分香”,以顯示對蛇王菩薩沿街驅疫、降福閭里的共同敬仰。

歸位——蛇王菩薩出巡完畢,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被鄉民恭請回廟。

放生——入夜,鄉民紛紛從廟中大瓮中取出蛇蟒,成群結隊擁到閩江岸邊,以虔誠的心情將蛇放入江中,使其返回大自然

以蛇王廟為載體,樟湖人每年都要舉行春秋兩祭的“游蛇燈”和“賽蛇神”活動。游蛇燈在每年正月初六至廿一元宵前後舉行,按姓氏輪流,每姓一晚,每戶一板,游蛇燈的陣勢龐大,頗為壯觀。賽蛇神在每年農曆初七舉行,它是樟湖地區獨特的崇蛇民俗。明代文學家謝肇《長溪瑣語》記載:“(福州)水口以上有地名朱船板(即樟湖坂),今福州方言仍稱為朱船板,有蛇王廟,廟內有蛇數百,夏秋之間賽神一次,蛇之大者或纏人腰人頭,出賽。”

這一祭蛇民俗一直延續到現在。如今樟湖善男信女對蛇虔誠敬拜,祈求蛇神保社稷安寧,消災祛難,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保佑信徒水陸平安。隨著時代的進步,儘管現代文明為千年古鎮注入幾多活力,儘管進入21世紀樟湖人全身心投入改革開放和三個文明建設大潮之中,但“閩蛇崇拜”民俗仍在樟湖地區表現的最為典型,最為完整。這不僅給後人進一步探明和研究崇蛇內涵、來源、傳承歷史等留下了重要資料,同時也為旅遊開發留下了寶貴資源。

信仰

蛇王節蛇王節
中國人的蛇信仰應是原始時代的蛇圖騰崇拜的遺存,蛇神的最初表現形式,是古代神話中人首蛇身的神或能變化為蛇形的神,漢代石刻畫像中的女媧、伏羲,《山海經》里的共工、軒轅等,均屬此類。學者程薔具體描述了蛇圖騰的產生原因及其與蛇神信仰的關係:古代神話形象的發展,一般都經歷過一個獸形→半獸半人形→人形的階段。這類蛇神的出現,應是在獸形神到半獸半人形神的發展過程中。那時,初民生存於險惡的自然條件中,蛇是他們兇惡的敵人。蛇兇殘狡猾,它沒有四肢,卻能飛快地爬行,身上鱗片組成的花紋能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卻又冷又滑,極難逮住制服。這一切都給人以不可理解的怪異印象。於是,蛇在先民的心目中逐漸被神化。他們把自己稱為蛇的後代,想藉此博求蛇的保護。

隨著這種蛇圖騰崇拜的形成與發展,初民給不少神性形象安上了蛇形或蛇與人相結合的外貌。眾多的蛇神就這樣在神話中出現了。但是也有人認為,蛇圖騰及蛇信仰的產生,並非因為初民無法抵禦蛇害,這才採取媚神方法冒認祖先,予以供奉祀拜,而是由於在初民的宇宙和生命觀中,蛇向來就居於崇高無上的地位。如余麟年說:古人認為世界上一切的動物都是蟲,人也不例外。《大戴禮記•曾子天園》:“毛蟲之精者曰麟,羽蟲之精者曰鳳,介蟲之精者曰龜,鱗蟲之精者曰龍,偶蟲之精者曰聖人。”而甲骨文中的蟲字,是一條昂首屈身的蛇,已經透露出初民認為世上一切動物都是蛇種的信息。華夏民族崇拜龍,龍正是以蛇為原型想像出來的靈物,此乃中華民族的主要圖騰。

崇拜

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的“七夕”,喜鵲搭,牛郎織女相會。而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樟湖坂,這天過的卻是古老的“蛇王節”,並且還有游蛇燈、賽蛇神等傳統習俗。福建屬古百越文化圈,簡稱“閩”。許慎《說文解字》:“閩,東南越,蛇種。”所謂“蛇種”,即認蛇為自己的祖先。這說明古代閩越族以蛇為圖騰,把自己的祖先同蛇聯繫在一起。

閩人的蛇崇拜儀式保存得最完整的,當屬位於閩江邊上的南平樟湖鎮。在這裡還保留著被專家學者稱為“原始宗教信仰活化石”的樟湖蛇王廟和蛇文化系列活動。許多專家和學者都認為,崇蛇民族和地區有很多,但像樟湖這樣的崇蛇在中國還沒有找到第二處。

根據被當地人稱為“活蛇神”的陳學銘先生介紹,樟湖的崇蛇民俗活動——蛇王節起始於哪個朝代已無從考證,但在明清兩朝時為最盛。當時,蛇王廟的香火是很旺盛的。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上世紀四十年代末。後來受到“破四舊”的影響,蛇王節活動中斷了40多年,直至1989年2月才恢複本來面目。

走近蛇王廟,只見正門上方“蛇王廟”三個火紅大字。走進廟門,最大的視覺衝擊便是正殿下殿,一舊一新,相映成趣,正殿供祭蛇神,下殿是新建的仿古戲台。廟宇四周檐下的如意斗拱出檐處的昂頭,分別雕有四隻神態逼真的蟒蛇蛇首,前檐的六組斗拱,也雕有蛇首。

正殿上供有三尊蛇神像——蛇王三兄弟。蛇王三兄弟身穿紅袍,雙踩著怪獸。他們的雙眼一為仰視、一為俯視、一為平視。寓有察人間、驅祟造福之意。關於蛇王爺的來歷,當地有一種傳說。蛇王姓連,原是一條大蟒蛇。經過修煉得道於古的再見嶺,蔭庇一方。某年樟湖地區發生可怕的大霍亂,死了很多鄉民,後來派人祈求蛇王。次日突然一條大蟒蛇出現於樟湖天空,口吐焰火,驅除了瘟疫。鄉民得救,後立廟奉為菩薩,從此香火不斷。當地人尊稱他們三兄弟為“連公”,因此,蛇王廟又稱為“連公廟”。

樟湖崇蛇民俗集中體現在每年兩次的祭蛇神活動,正月元宵節游蛇燈和農曆七月初七賽蛇神廟會。所謂游蛇燈,是在遊行日的傍晚,參加遊行者帶著自家所備的木製燈板參加游蛇燈。燈板上置紙糊燈籠,內燃蠟燭,集中到蛇王廟。各家燈板首尾相接,繞鎮街遊行。遊街隊伍浩浩蕩蕩敲鑼打鼓,吹奏嗩吶,每到鎮裡中心地方,燃放土銃,響聲震天。蛇燈每到一戶人家門口,都受到香燭供品頂禮膜拜,香菸繚繞,鞭炮齊鳴,觀者如雲,前呼後擁,構成一幅蔚為壯觀的熱鬧場面。

蛇首模型一般由集體統一製作,高達2.5米,以竹木為支架,外糊綠紙做蛇頭,雙眼圓睜,張開“血盆大口”,模樣十分嚇人。蛇首通常由8人抬,與蛇首模型相接的是每戶人家自備的燈板,代表蛇的身軀。樟湖游蛇燈活動每年從農曆正月初六到二十一止。按姓氏輪流,每姓遊行一個晚上。據當地老人回憶,最長的游蛇燈燈板相接有八百板,長達三四里,緩緩而行,規模令人讚嘆不已

到了午夜時,隊伍集結於閩江邊上寬敞的沙灘上,隨著蛇首的擺動,整個隊伍形成幾個大圈迅速轉動。此刻,土銃、鞭炮、焰火齊放。大約半小時後,隨著三聲土銃巨響,隊伍忽地停住,各人迅速解下連線前後燈板的繩索,然後各自回家。蛇頭、蛇尾模型被抬到閩江岸邊的一座小廟前,澆上煤油,引火焚燒。此時,眾人無語,默默頌祝蛇神升天,保佑眾生。

到了農曆七月初七,樟湖就會舉行第二次祭蛇神活動——賽蛇神廟會。它的程式大概可以分作五步:

第一,捕蛇。農曆6月,人們四出鄉野捕蛇,大小輕重不論,有毒無毒都在捕獲之列。鄉民把捕來的蛇都敬獻到蛇王廟,放到廟正中的色大瓮里,由專人精心飼養。人們相信,誰捕獲得最多,誰就對蛇王菩薩最心誠,也就會降福於自己。

第二,“坐轎”。7月7日晨,蛇王廟前己點燃起兩支玫瑰色的大,高2米,各重25公斤。鄉民齊集廟前敬神,並抬來一座特製的轎,稱為“神轎”或“龍亭”。轎四周用細鉛絲編扎的,罩住轎中設定的一個木製的大圓盆

第三,出巡。7時許,蛇王菩薩巡行開始,炮銃三聲,鑼鼓齊鳴。隊伍魚貫而出,佇列由大鑼開道。旗隊緊隨其後。寫有“行雷”“連公”“肅靜”“迴避”的木牌並列在前,引領神轎。後隨各鄉鄉民,每人出發前,從大黑瓮中取出一蛇,或繞脖頸或圍腰間,或纏手臂,連兒童也不例外,儼然一隊長蛇陣。沿街各戶人家,手持香火燃鞭相迎。並與佇列中人交換三支香火,名曰“分香”,以顯示對蛇王菩薩沿街驅疫、降福閭里的共同敬仰。

第四,歸位。蛇王菩薩出巡完畢,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被鄉民恭請回廟。

第五,放生。入夜,鄉民紛紛從廟中大瓮中取出蛇蟒,成群結隊擁到閩江岸邊,以虔誠的心情將蛇放入江中,使其返回大自然

據說,賽蛇神這天,蛇都很溫順,一般不咬人,即使偶爾有人被咬傷,到蛇王廟中拿點香灰一抹也就好了。

蛇王節的儺俗活動,既反映了古人對動物(蛇)圖騰的崇拜,也顯露出人類與動物(蛇)之間建立和諧、友好關係的樸素願望,以及對自然生態環境,包括對生物物種鏈條免遭破壞的關懷。

閩人蛇崇拜在八閩大地廣泛存在,表現為各種文化形態

第一,廣泛存在的蛇宮、蛇王廟。至遲在晉代,福建就建造有蛇神廟。《搜神記》載:“庸嶺下北有巨蛇,長八丈余,圍一丈,里俗懼以為神,立廟祀之。”此後,福建各地相繼建有蛇王廟,如長汀平原里有蛇騰寺,閩侯縣洋里鄉有蛇王宮,福清、莆田等地也有不少蛇王廟,當地人或稱之為“青公廟”。在漳州城南門外的南台廟,俗稱蛇王廟。

第二,廣泛存在的蛇形文飾、岩畫、石刻和雕刻。在東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戰國時期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不少蛇形或蛇形圖案青銅器。而漳州華安草仔山的蛇形石刻,具有母蛇、幼蛇、蛇卵所組成的生動畫面。

第三,廣泛存於崇蛇民俗及一些禁忌之中。福建的順昌在元宵節時要舞龍頭蛇身的“竹蛇燈”;福建船的船身畫有蛇的圖像至今仍偶爾可見;端午競渡的龍舟有的是裝飾蛇首;殺蛇忌用金屬器具;煮蛇肉不能在灶台上煮,只能在露天下煮;若遇到蛇交尾雙頭時,視為大凶,看見蛇脫殼,也被視為不吉,據說要趕緊拔下一根頭髮,扭掉一顆紐扣,吐一口唾沫,以此來改運。

第四,廣泛存在於一些神話傳說之中。在大陸的22個省、自治區流傳著蛇郎君的傳說,東南各省的蛇郎君故事保留比較原始的形態,基本情節是:一農夫的小女兒與蛇郎結婚,過著幸福的生活。其中一個姐姐嫉妒她,謀害了妹妹,並冒充妹妹做了蛇郎的妻子。後來,妹妹的靈魂復活了,姐姐受到懲罰,妹妹和蛇郎再度團圓。

閩人蛇崇拜之所以能夠廣泛傳播並代代相傳,主要是藉助於形形色色的民間習俗和神話傳說。我們可以通過這種種民間習俗和神話傳說來透視閩人的社會心理。蛇,作為一種給閩人帶來生存威脅的自然物,閩人必然要對他有所回應,大致說來,有以下三種:

第一,畏懼進而崇拜之。在泉州、莆仙等地,人們把蛇進入民居看做是很不吉利,禁忌打殺,主人會趕緊在家門口燒紙錢,一人拈香在前,口中念念有詞:“土地公請出”,另一人在後用掃帚,驅趕“蛇神”離開房舍。莆田山區還有一種四腳蛇,無毒,不噬人,百姓說這種蛇是土地公養的,絕對不敢傷害它。由畏懼而產生崇拜並希冀獲得它的保護,是閩人崇蛇的又一文化心理。東南各省的蛇郎君傳說已說明,閩人對蛇的崇拜已有一般崇拜發展為圖騰崇拜,即把蛇看作是自己的祖先或保護神。

第二,畏懼進而期冀征服之。在閩西地區流傳著李寄斬蛇的故事,在閩中、閩東地區流傳著臨水夫人陳靖姑降伏蛇妖的神話傳說,無不反映了閩人慾征服畏懼物的文化心理。當然,由於蛇崇拜最初是閩越族的圖騰崇拜,這些神話傳說也反映出漢族與閩越族在融契約化的過程中存在宗教信仰上的矛盾衝突,更進一步說,也反映了中原漢民在移民閩地初期與福建土著所發生的矛盾衝突。

第三,化而用之,和平共處。閩南地區流傳著三坪祖師楊義中降伏蛇妖為侍者並為民造福的神話傳說,至今三坪寺還保存與唐代義中和尚有交往的吏部侍郎王諷撰、明代李宓書的《漳州三坪山廣濟大師行錄》碑刻,反映了閩人對於己有害的自然物的感化利用。在平和縣三坪村,民眾把蛇看成是保佑居家平安的吉祥物,尊稱之為“侍者公”,相信家裡的蛇越多越吉利。在這裡,人蛇和平相處,絕對禁止打殺蛇。

台灣北部、中部山區的高山族泰雅人、布農人,南部山區的高山族排灣人、魯凱人的蛇崇拜也很流行。排灣人和魯凱人中流傳著蛇生人和人蛇通婚傳代的神話傳說。高山族排灣人和魯凱人的拜蛇習俗,強烈地表現於家廟的雕像。在其家廟中,作為祖先象徵的木板雕,是人面或人體形狀與百步蛇的組合。台灣的先民絕大多數是從福建移居過去的,無怪乎海峽兩岸同胞對蛇那么虔誠與崇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