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的萬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地處我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的部位,與
越南隔海相望。京族原為“越人”,歷史上亦稱為“京人”,1958年正式定名為“京族”,京族三島的京族是15世紀末16世紀初從越南塗山遷徙來的,至今約500年歷史。京族最具代表性的民俗風情是每年一度的哈節。 哈節,又稱“唱哈節” ,所謂“哈”或“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傳統歌節,通宵達旦,歌舞不息。哈節主要流行於廣西的京族居住地區。哈節的日期各地不同,萬尾、巫頭二島為農曆六月初十,山心島為農曆八月初十,海邊的一些村落則在正月二十五日。雖日期各異,但節日的形式與內容基本相同。起源
京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哈節”,也叫“唱哈節”。京語“哈”的意思是唱歌,“哈節”也就是“歌節”。在
京族地區,每個村寨都建有哈亭。過“哈節”時,要請“哈妹”(歌手)在哈亭內演唱“哈歌”,非常熱鬧。“唱哈” 、 “竹竿舞”和“獨弦琴” ,被譽為京族傳統文化的三顆珍珠。 哈節是為了紀念海神公的誕生。京族人以海洋漁業生產為主,信奉海神。每年都要到海邊把海神迎回哈亭敬奉,祈求人畜興旺,五穀豐登。"哈"是京語譯音,含有"歌"、"請神聽歌"的意思。關於哈節有不少民間傳說,其中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傳說稱,七八百年前,京族人民在封建統治者壓迫下,生活窮困潦倒,苦不堪言。於是上蒼派一位歌仙下凡,來到京族三島,以傳歌為名,動員民眾起來反抗封建壓迫。其歌聲委婉動聽,聽者紛紛仿學,這就是京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由來。她的歌聲感動了許多民眾。後人為了紀念她,尊其為歌祖,稱之為歌仙,並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傳歌,漸成節俗,流傳至今。
簡介
京族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的萬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地處我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的部位,與
越南隔海相望。哈節是京族最隆重的節日,也稱“唱哈節”。“哈”是京語譯音,含有“歌”的意思。各地京族哈節日期不一樣,或農曆六月初十,或八月初十,或正月十五。各地都有專門用於哈節活動的建築物——哈亭。京族哈節活動由祭祖、鄉飲、社交、娛樂等內容組成。關於哈節有不少民間傳說,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傳說稱:古代有位歌仙來到京族三島,以傳歌為名,動員民眾起來反抗封建壓迫。她的歌聲感動了許多民眾。後人為了紀念她,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傳歌,漸成節俗。各村的哈亭是節日活動的中心。
節日活動歷時3日,通宵達旦,歌舞不息。周圍各族民眾亦來共同歡慶。唱哈的主角有3人,男歌手1人,稱“哈哥”,專司撫琴伴奏,兩位女歌手是“哈妹”,一個持兩塊竹板,另一個拿一隻竹梆,擊節伴奏,輪流演唱。歌的內容有民間傳說、哲理佳話、愛情故事等。鑼鼓聲中常有少女登台獻舞,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頭頂天燈舞”。舞者頭頂瓷碗,碗上疊盤,盤子裡點燃蠟燭,同時兩手端著酒杯,杯中也各有蠟燭一根。歌舞時三根蠟燭閃閃不滅,若有多人共跳此舞,則滿眼燭光閃爍,美麗動人。
農曆正月二十五,是京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京語“哈”即“歌”,故亦名“哈節”。流行於廣西防地等地。節期因地而異。紅坎於夏曆正月二十五舉行,中心鳥在八月初十,防城萬尾、巫頭二島在六月初十。相傳為紀念一位因組織民眾反抗封建統治而不幸犧牲的歌仙。屆時,舉行迎神、祭神、入席、送神、祭祀祖先、哈妹歌唱等活動,旨在祈求神靈保佑漁業豐收。各地都修建專用於此節的“哈亭”。節日盛時,聚人可達數千人,持續數日。現在已增加了許多新內容,如歌舞和貿易,為當地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主要活動
哈節前,京族人家家戶戶打掃門亭,里里外外布置一新,哈節那天,全村男女老少穿著節日盛裝,聚集在哈亭內外,舉行迎神、祭祖和“唱哈”等活動,非常熱鬧。
各村的哈亭是節日活動的中心。哈亭選用上等木料,有獨特的民族形式,其建築形式古樸、美觀、繁簡各異。屋
頂的屋脊正中塑有雙龍戲珠的吉慶形象裝飾,哈亭內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正殿設有京家人信奉的諸神神座,殿內的柱子上都雕寫著具有民族習俗特色的楹聯或詩詞。較大型的哈亭內,祭祀場地兩側設有階梯形的賓客坐席,這是專供村里輩份最高、為修建此哈亭和籌辦哈節捐資捐物者所設立的。座次的順序,也是以貢獻功績的大小從高到低論定。京族哈節活動由祭祖、鄉飲、社交、娛樂等內容組成。節日活動歷時三至五天,通宵達旦,歌舞不息。周圍各族民眾亦來共同歡慶。整個節日活動過程,大體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1、迎神
在“唱哈”前一天,集隊舉旗擎傘抬著神座到海邊,遙遙迎神,把神迎進哈亭。把所養的“象”(其實就是豬)趕到哈亭繞行三周。然後留到半夜殺掉,由主持“哈節”活動的頭人組織參加“哈節”鄉飲,聽哈的人(即有資格入席的人按先後次序登記在本子上,每年輪到排在最前的一定人數,為"哈頭"籌辦祭品。)各養一頭大豬,養時要把豬洗得白白淨淨,不得弄髒,也不能咒罵,稱為"養象"。到了節日,看哪個養的豬最大就選他的,這頭豬用以祭神之後,只分八斤豬肉分給眾人吃,其餘的由"養象"戶自行支配。
2、祭神
祭神的具體時間為節日的當天下午三點鐘左右。祭祀儀式開始後,首先由主祭者帶領人們迎接來自海上、天宮各位神靈、祖先進入神位,讀祭文,緊接著是向諸神敬酒和獻禮。在祭祀之後進行娛神的過程中,表演內容不但穿插了人們喜聞樂見、反映生活情趣的古詩詞演唱、歷史故事說唱等,還要唱“進香歌”、跳“進香舞”、“進酒舞”、“天燈舞”等。
1)、《進酒舞》
舞者在勸慰神靈飲酒的《進酒舞》中,反覆以雙膝微顫的三角步進退往復於神案前,同時雙手在胸前表演從小指依次輪指帶動手腕轉動的“輪指手花”和兩手互繞、手指輪轉拉開的“轉手翻花”等柔美舞姿,以表達京族少女對諸神的愛戴和崇敬。
2)、《採茶摸螺舞》
《採茶摸螺舞》從情歌“舞採茶”演變而來。歌舞中“桃姑”們(女舞者)用各種模擬採茶和捕撈螺絲的動作在歌聲陪伴下翩翩起舞,把人們的思緒忽而帶到綠茵蔥蘢的茶林,忽而又引向碧波喧囂的海邊,共同分享姑娘們摸螺捉蝦的喜悅。整個表演像一首充滿濃郁鄉土氣息的抒情詩,使人陶醉。此外,按京族古老習俗:未婚的男女青年,若各自製作的木屐大小、樣式和花紋都同樣的話,那么這對青年男女即被認為是獲得天意撮合的夫妻。為此,京族民間便演變出述說為獲得“天意撮合”的名分,戀人便私下“串通”花屐的大小、式樣與花紋,使“巧合”成為現實的《對花屐》舞蹈。這些充滿生活情趣的舞蹈,不但達到了“娛樂神靈”的目的,而更重要的是使人們真正獲得了身心的愉快和精神上的享受。
3)、《燈舞》
在《燈舞》中,舞者頭頂瓷碗,碗上疊盤,盤子裡點燃蠟燭,同時兩手端著酒杯,杯中也各有蠟燭一根。載歌載舞時,三根蠟燭閃閃不滅,若是群舞,一片燭光閃爍,煞是好看。《燈舞》的結束開啟了亭內外人們與詠隊歌聲
的閘門,如潮的歌聲此起彼伏,還逐漸加入著由近及遠的人聲和笑聲,形成一曲曲人間的祥和之音飄向廣闊的夜空。3、入席、聽哈:
祭神畢,入席飲宴與聽哈,稱為“坐蒙”(又稱“哈宴”),每席六至八人。酒肴除少數由“哈頭”供應外,大部分由各家自備,每餐由入席人輪流出菜,且邊吃邊聽“哈妹”唱歌。婦女只是捧菜上桌,不能入席坐。婦女、兒童均在“哈亭”外邊聽歌。“唱哈”是“哈節”的主要活動項目,“唱哈”的主要角色有三人,即一個男子叫做“哈哥”,又稱“琴公”,兩個女子叫做“哈妹”,又稱“桃姑”。主唱的“哈妹”站在“哈亭”的殿堂中間,手裡拿著兩塊小竹片,一邊唱一邊搖擺著敲,伴唱的“哈妹”坐在旁邊地上,兩手敲打竹製的梆子和之。“哈妹”每唱完一句,“哈哥”就依曲調撥奏三弦琴一節。如此一唱一合一伴奏,直到主唱哈妹睏倦了,轉由另一個“哈妹”出來主唱,“唱哈”要連續進行三天。歌的內容有民間傳說、哲理佳話、愛情故事等。
4、送神:
“唱哈”完畢就送走了神靈。送神時必須念《送神調》 ,還要“舞花棍”。送神後整個"哈節"的儀禮便結束了。
哈節期間人們還進行其他活動,不善唱歌的男子們也不甘於讓姑娘們專美於前。於是,鬥牛、比武、角力競賽等也隨之展開,成為哈節上極富特色的重要節目。
傳承價值
哈節是京族的傳統節日。“哈”是京語譯音,含有“歌”、“請神聽歌”的意思。關於哈節有不少的傳說,其中一個傳說是古代有位歌仙,來到京族三島,以傳歌為名,動員民眾起來反抗封建壓迫。她的歌聲感動了許多民眾,後人為了紀念她,建立了“哈節”,定期在哈亭唱歌傳歌,漸成節俗。
哈節的日期各地不同,萬尾、巫頭在農曆六月初十舉行,各村的哈亭是節日活動的中心。哈亭雕樑畫棟,飛檐高頂,亭內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正殿內設有過去京家信奉的諸神神座。偏殿內設有坐位,聽歌與宴飲時要按長幼次序入座。
節日活動歷時三日。通宵達旦,歌舞不息。周圍各族民眾亦來共同歡慶。一派昇平景象,唱哈的主角有三人,男歌手一人,稱“哈哥” ,專司扶琴伴奏,兩位女歌手是“哈妹” ,一個持兩塊竹板,另一個拿一個竹梆,擊節伴奏,輪流演唱。歌的內容有民間傳說、哲理佳話、愛情故事等。鑼鼓聲中,常有妙齡少女登台獻舞。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頭頂天燈舞”,只見少女頭頂瓷碗,碗上迭盤,盤子裡點上蠟燭,兩手端著酒杯,酒杯里也各有一隻點燃的蠟燭。載歌載舞時,三根蠟燭閃閃不滅,若是群舞,一片燭光閃爍,煞是好看。 皓月當空,海浪輕拍,青年男女們在亭外踏月傳情,或初次邂逅,或訂立婚約,或互訴衷情,都趁此花好月圓的良辰佳日,勇敢地敞開愛情的心扉。京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都愛唱歌。一般是男女對唱,以一問一答為最多,歌的調子有三十多種,內容多樣,有山歌、情歌、結婚歌、漁歌、訴苦歌、長篇敘事歌、勞動生產歌、宗教歌等。京族的民歌具有複雜的裝飾音,悠長的花腔,低細的音調,緩慢的鏇律等特點。京族是我國唯一的海洋民族。哈節是京族唯一的本民族傳統節日,每年都隆重慶祝,以祭祀神靈、團聚鄉民、交際娛樂為主要內容。經過近五百年的發展演進,京族哈節是京族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通過了解京族哈節迎神、祭神、唱哈、鄉飲、送神的全部過程,從中可解讀哈節作為海洋文化的積澱。
京族哈節
哈節是京族人民一年之中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之一。“哈”或“唱哈”,京語即唱歌之意,哈節就是歌節
。哈節的具體日期因地而異。防城各族自治縣的?尾、巫頭兩地在農曆六月初十,山心是八月初十,紅坎是正月十五。節期一般為三天,通宵達旦,娛神娛人。哈節在哈亭內舉行。哈亭位於村邊,以上乘木料建成,堅固美觀。哈亭正堂設有神台,上供全村共同敬奉的神位(如“鎮海大王”、“陳朝上將”等)和祖先牌位。哈節活動可分為四個程式:首先是迎神,其次是祭神,再次是入席和唱哈。“唱哈”是哈節的高潮,所占時間最長。有“哈哥”、“哈妹”調琴擊梆配唱,曲調有30餘種;唱的有敘事歌、勞動歌、風俗歌、頌神歌、苦歌、情歌等。“聽哈”者以8人一桌入席,一邊飲宴,一邊“聽哈”,其樂融融。最後一個程式是送神。送完神,歷時數天的哈節才算結束。京族是我國唯一的海洋民族。哈節是京族唯一的本民族傳統節日,每年都隆重慶祝,以祭祀神靈、團聚鄉民、交際娛樂為主要內容。京族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京族以漁業為主,以農為輔,屬沿海漁業和農耕混合的經濟文化類型。京族的祖先原居越南吉婆。後來有一部分人自越南塗山沿海捕魚來到巫頭島等地定居,至今已有4 0 0多年的歷史。京族過去被稱為“越族” 。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定名為京族。京族有本民族語言,通用漢語文,信仰天主教,道教。
京族最具代表性的民俗風情是每年一度的哈節。哈節,又稱“唱哈節”,所謂“哈”或“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傳統歌節,通宵達旦,歌舞不息。哈節主要流行於廣西的京族居住地區。哈節是為了紀念海神公的誕生。京族人以海洋漁業生產為主,信奉海神。每年都要到海邊把海神迎回哈亭敬奉,祈求人畜興旺,五穀豐登。
“哈”是京語譯音,含有“歌”、“請神聽歌”意思。關於哈節有不少民間傳說,其中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傳說稱,七八百年前,京族人民在封建統治者壓迫下,生活窮困潦倒,苦不堪言。於是上蒼派一位歌仙下凡,來到京族三島,以傳歌為名,動員民眾起來反抗封建壓迫。其歌聲委婉動聽,聽者紛紛仿學,這就是京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由來。她的歌聲感動了許多民眾。後人為了紀念她,尊其為歌祖,稱之為歌仙,並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傳歌,漸成節俗,流傳至今。
京族的傳統節日。在每年夏曆六月初十,或八月初十、正月二十五日。主要活動是“唱哈”(即“唱歌”),多在“哈亭”舉行。通常為三人,一個男歌手叫“哈哥”,主要是持琴伴奏;兩個女歌手叫“哈妹”,互相輪流演唱。哈節是生活在防城港市的京族同胞每年最隆重的民族節日。每到哈節來臨時,當地的京族人民就會通過唱哈、竹竿舞等形式祭祀祖先、慶祝節日。節日持續三天,期間除了精彩的歌舞表演,還有美味的當地小吃,別具特色。
唱哈節,歌舞宴
“唱哈節”是京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唱哈”是京語,即“唱歌”之意。唱哈節的由來有一個傳說:越南陳朝時,有一位歌仙到京族地區,以傳授歌舞為名動員京族人民起來反抗陳朝的統治,得到京族人民的愛戴和敬仰。
後來人們便修建“哈亭”,裡面設他的靈位來紀念他。又因為他的歌聲悠揚動聽,深受人們的喜愛,所以後人便以歌傳歌來歌頌他。於是,久而久之,一年一度的唱哈便成為京族人民的節日了。唱哈節的日期,各地不完全相同,尾、巫頭兩地是農曆六月初十;山心是八月初十。唱哈節的場所是哈亭。哈亭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格,是選用最好的木料建築而成的,外觀非常美麗。哈亭除主要用作唱哈外,裡面還立有全村共同敬奉的神像、神位以及各姓的祖先牌位。
在唱哈節來臨之前,京族民眾趕著把各種活路幹完,接著各家各戶布置一新,宴賓待客。到了唱哈節那天,來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穿著節日的盛裝,雲集到哈亭前舉行祭祖、迎神、唱哈等活動,祈願生產豐收,人興畜旺。並聘請職業歌手“哈妹”歌唱,同時,進行其他文娛活動。
京族“哈節”上的舞蹈
南海波濤日夜守護著的京族,是我國56個民族大家庭中人數較少的民族之一。大約在15世紀左右,部分京族人民先後從越南陸續遷徙到了我國廣西防城縣,定居於平江鄉被稱作“巫頭”、“山心”和“萬尾”三個充滿傳奇色
彩的島嶼上,過著以捕魚為主農耕為輔的生活。京族人民歷來重視與喜愛歌唱,在京族語言中“哈”即為“歌”,而“哈”又有“吃”的含意,因此人們就把祭祀神靈祖先、進行歌舞娛樂和節日餐飲結合的日子稱為“哈節”。久而久之,以歌唱貫穿整個祭祀祖先、神靈與節日的集會場地 — 類似祠堂的建築,也就隨之被稱作“哈亭”了。
京族民族歷史悠久,人們自古以來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因歷代以捕魚為生,因此居住在“山心”島上的人們,在“哈亭”所供奉的三位主神中,特別情有獨鍾地把“鎮海大王”供放在中位,而且禮拜也最勤。
“哈亭”的建築形式古樸、美觀、繁簡各異。較大型的“哈亭”內,祭祀場地兩側設有階梯形的賓客坐席,這是專供村里輩份最高、為修建此“哈庭”和籌辦“哈節”捐資投物者所設立的。座次的順序,也是以貢獻功績的大小從高到低論定。
我國多數民族在祭祀時,一般在僅靠神位擺放一張供桌,但京族的供桌不僅遠離神案至少 4-5米,而且數量多達十餘張不止。這些從各家精選而來大小、高低一致的方桌,一字縱隊地向“哈亭”門外的海濱沙灘排列開去,長約十幾米。每張供桌上放滿了香燭蠟簽、鮮花瑞草和各種食品。蔚藍色的天幕下,插在供桌兩邊場地周圍五顏六色的龍鳳旗迎風招展,“哈亭”內外一派莊嚴、肅穆,人們在忙碌中等待著祭祀時辰的來臨。
祭鎮海大王
在防城港市的東興市江平鎮京族三島(巫頭、山心、萬尾),京族同胞每年都要過哈節。“哈”京語,即唱歌之意。哈節是京族傳統文化節。每年農曆六月初九至十五日為佳節,佳節期間,京族兒女不管遠近都要自覺返鄉集結慶祝自己的民族文化傳統節日。
相傳:在白龍尾海面上有個蜈蚣精,掀翻了不少過往船隻,吃了不少人,鎮海大王想出不少巧計征服蜈蚣精,便化作乞丐租用一條船,駛到白龍蜈蚣洞口,將預先叫船工煨熟的大南瓜突然丟進蜈蚣精的大口,從而將蜈蚣精燙死。蜈蚣精被燙死後斷為三節,頭部隨海潮飄流至如今的巫頭島,身部飄流至山心島,尾部飄流至萬尾島,京族三島村名由此而得。蜈蚣精被除後,京民安康、漁農豐收,為感謝鎮海大王之恩,在三島上都建有哈亭供奉。一年一度祀神祭拜,歌舞娛樂,流傳至今已將近五百年的歷史。京族人民歷來重視與喜愛歌唱,在京族語言中“哈”即為“歌”,而“哈”又有“吃”的含意,因此人們就把祭祀神靈祖先、進行歌舞娛樂和節日餐飲結合的日子稱為“哈節”。久而久之,以歌唱貫穿整個祭祀祖先、神靈與節日的集會場地 — 類似祠堂的建築,也就隨之被稱作“哈亭”了。
京族民族歷史悠久,人們自古以來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因歷代以捕魚為生,因此居住在“山心”島上的人們,在“哈亭”所供奉的三位主神中,特別情有獨鍾地把“鎮海大王”供放在中位,而且禮拜也最勤。
“哈亭”的建築形式古樸、美觀、繁簡各異。較大型的“哈亭”內,祭祀場地兩側設有階梯形的賓客坐席,這是專供村里輩份最高、為修建此“哈庭”和籌辦“哈節”捐資投物者所設立的。座次的順序,也是以貢獻功績的大小從高到低論定。
我國多數民族在祭祀時,一般在僅靠神位擺放一張供桌,但京族的供桌不僅遠離神案至少 4-5米,而且數量多達十餘張不止。這些從各家精選而來大小、高低一致的方桌,一字縱隊地向“哈亭”門外的海濱沙灘排列開去,長
約十幾米。每張供桌上放滿了香燭蠟簽、鮮花瑞草和各種食品。蔚藍色的天幕下,插在供桌兩邊場地周圍五顏六色的龍鳳旗迎風招展,“哈亭”內外一派莊嚴、肅穆,人們在忙碌中等待著祭祀時辰的來臨。為了增加節日的熱鬧氣氛,還要挑選身姿秀美,能歌善舞和善於操琴的“哈妹”、“哈哥”數人,來充當“桃姑”和“琴師”來擔任舞蹈表演和伴奏。“哈節”中的表演舞蹈基本分為:祭祀性舞蹈和表現勞動生活和讚美愛情的歌舞兩大類。
“哈節”的祭祀活動一般長達三至五天,第一天要舉行最為隆重的“迎神”儀式,而且歌舞內容也最為豐富。祭祀儀式開始後,首先由主祭者帶領人們迎接來自海上、天宮各位神靈、祖先進入神位,緊接著是向諸神敬酒和獻禮。這時由四位身著粉紅色絲質長衫、黑色長褲,頭扎紫羅蘭色髮帶被稱作“桃姑”的京族淑女,伴隨祭鼓頻頻起舞。充滿青春活力的“桃姑”們在勸慰神靈飲酒的《進酒舞》中,反覆以雙膝微顫的三角步進退往復於神案前,同時雙手在胸前表演從小指依次輪指帶動手腕轉動的“輪指手花”和兩手互繞、手指輪轉拉開的“轉手翻花”等柔美舞姿,以表達京族少女對諸神的愛戴和崇敬。
在祭祀之後進行娛神的過程中,表演內容不但穿插了人們喜聞樂見、反映生活情趣的古詩詞演唱、歷史故事說唱
等,還將表演從情歌“舞採茶”演變而來的《採茶摸螺舞》。歌舞中“桃姑”們用各種模擬採茶和捕撈螺絲的動作在歌聲陪伴下翩翩起舞,把人們的思緒忽而帶到綠茵蔥蘢的茶林,忽而又引向碧波喧囂的海邊,共同分享姑娘們摸螺捉蝦的喜悅。整個表演像一首充滿濃郁鄉土氣息的抒情詩,使人陶醉。此外,按京族古老習俗:未婚的男女青年,若各自製作的木屐大小、樣式和花紋都同樣的話,那么這對青年男女即被認為是獲得天意撮合的夫妻。為此,京族民間便演變出述說為獲得“天意撮合”的名分,戀人便私下“串通”花屐的大小、式樣與花紋,使“巧合”成為現實的《對花屐》舞蹈。這些充滿生活情趣的舞蹈,不但達到了“娛樂神靈”的目的,而更重要的是使人們真正獲得了身心的愉快和精神上的享受。在第一天儀式的最後,“桃姑”們再次為諸神跳起了《進香舞》。《進香舞》分為敬神的“跳香”和娛神的“跳樂”兩部分。三位“桃姑”左手各拈三支燃香、右手表演“輪指手花”和“轉手翻花”等優美舞姿,在女聲柔美的《進香歌》中,向神靈頻頻祝福。隨著伴唱節拍的變化,舞蹈從莊重、虔誠的“跳香”轉入了明朗而歡快的“跳樂”,使人們再次與神靈同享節日的快樂。
“哈節” 的第二天,除重複前一天的祭祀儀式外,有資格就坐“哈亭”內席位上的人,將進入“坐夢”活動,即觀看娛神節目並品嘗節日糕點。
接下來的兩日,在繼續“坐夢”之後,四位著粉紅色長衫的“桃姑”,將為“娛神”而表演《燈舞》。她們把立於小碟中的燃燭,分別頂於頭上、托在掌心,在鼓樂伴奏聲中穿梭起舞於神案前。舞蹈動作集中在兩臂和手腕部,上身挺拔、雙膝微屈,整個舞隊的圓場步尤若行雲流水般地飄逸,而雙雙轉動的手燈,似螢蟲飛舞、流光四溢使人目不暇接。姑娘們的每一伸手、投足,無不體現著京族民眾對神靈的崇敬、虔誠和對生活的熱愛。這情景使人們不禁聯想起京族古代有以“明燭祭神”和“昏夜引船返航”的習俗。《燈舞》的結束開啟了亭內外人們與詠隊歌聲的閘門,如潮的歌聲此起彼伏,還逐漸加入著由近及遠的人聲和笑聲,形成一曲曲人間的祥和之音飄向廣闊的夜空。
民俗風情
哈節十分隆重。各村的哈亭是節日活動的中心,哈亭雕樑畫棟,飛檐高頂,亭內分左右偏殿和正殿。舊時,節前一天,人們將尊崇信奉之神迎入亭內,翌日,正是祭祀活動開始。下午3時,開始宰牲祭祀神與祖先。祭祀禮畢,
全村成年男子以族長、長老為首,依次入座,飲酒聽歌觀舞。唱哈表演形式比較固定,其表演角色通常由三人擔任,一位“哈哥”(男歌手)專司操琴伴奏,兩位“哈妹”(女歌手)輪流擔任主唱。主唱之“哈妹”站於哈亭正中,手持兩塊小竹板,邊敲邊唱,另一位“哈妹”則手持竹製的梆子應和。而“哈哥”持琴彈曲依律伴奏,頗有北方漢族梆子戲、快板之風。男女二重唱加上伴奏,曲調高揚,變奏不已,清越上天,極為動人。“哈歌”內容極富民族特色又與生產勞動、日常生活、宗教信仰相結合,有情歌、生產勞動歌、民俗歌、宗教歌等。此外,白居易的《琵琶行》 、蘇軾的《念奴嬌》等也經常演唱。與唱哈活動相對應,人們還載歌載舞,跳起京族傳統的舞蹈。如“跳天燈”、“跳樂”等。是時,小伙子們配合,姑娘們隨著鼓點節奏,翩翩起舞,體態婀娜。隊形變幻多樣,由單人舞、雙人舞與群舞構成其主體,旁觀者與小伙子們為之伴唱喝彩,姑娘們於是跳得更有勁。哈節期間人們還進行其他活動,不善唱歌的男子們也不甘於讓姑娘們專美於前。於是,鬥牛、比武、角力競賽等也隨之展開,成為哈節上極富特色的重要節目。附近的漢族、壯族也會紛紛前來赴會,一些商家也不願錯過這一機會,哈節由此逐漸又成為重要的集市之日。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京族人民的哈節內容也逐漸有了變化。
參考資料:
http://www.chinaculture.org/gb/cn_whyc/2006-10/19/content_87200_2.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754386.htm
ttp://www.china.com.cn/culture/zhuanti/whycml/2007-06/08/content_8362439.htm
http://www.chinaculture.org/gb/cn_whyc/2006-10/19/content_87475_2.htm
http://www.wsxq.com/beihai/zixun/Html/20051114171938-1.html
http://hi.baidu.com/tjz828/blog/item/4f3c1d24736cb631c9955938.html
http://www.lbx777.com/ywfj/ssmz/jz/jz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