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儀式
嘗新節,
俗稱“吃新節”,仡佬族和苗族、布依族、白族、壯族的傳統節日,尤以仡佬族為盛。時間是每年農曆七月初七。
先由一寨老或鬼師帶領童男童女到附近田間地角進行采新,摘些成熟的穀物瓜果,掛放古樹下,然後殺豬宰羊殺雞,用整雞、豬頭、羊頭、九串豬肉和二十四碗飯祭祀祖先和神靈。族人按輩份尊幼排列,跪拜祖先,鬼師口誦仡佬語,用竹鞭指五穀六畜教識,眾人如學生狀規紀跟讀。
節日活動
嘗新節祭畢,放土炮、鞭炮進行掃寨、演 儺戲、唱 山歌、耍 武術,寨老則用篩盛雞、肉、酒,將栓有紅辣椒和青蒜的竹桿插在田間地頭,以示送祖畢。節間,仡佬人還要舉行放生活動,主要是野生動物及魚類。今日 安順西秀灣子寨、 平壩大狗場等仡佬村寨吃新節最為隆重。
節日時間
農曆七月初七,又
稱“嘗新節”,“半年節”,嘗新,白族話叫“茵果頂”。是農村的隆重節日。農家從田中摘取少許將熟的稻穗,搓成米粒,煮成新米飯,殺雞宰鴨,舉行家宴,叫做嘗新。宴前,先將飯菜供天地,祭祖先,再將新米飯餵給狗吃,然後按家中長幼次序嘗新米飯。民間傳說稻種是拘從天上偷來的。當時世上沒有水稻。狗漂洋過海跑到天上,在谷種上打了個滾,渾身上下粘滿了穀粒,回來浮游天河時,身上的穀粒被水沖洗掉了,僅翹著的尾巴上剩下幾粒穀子,帶回人間後,才有了水稻。
稻穗初黃的仲秋時節,白族農家又喜氣洋洋歡度本民族的農事節日嘗新節,“初享”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勞動果實。
過嘗新節的前幾天,穿戴一新的大媽大嫂和姑娘媳婦,頭戴著麥秸草帽,身背著竹編背簍,到稻田裡採選早熟、豐盈稻穗。她們下田前還把點燃紅線香,插在田埂上。
歷史傳說
相傳在遠古時代,洪水淹天,泛濫成災,人世間生靈塗炭,萬物絕種。彝族始祖阿
篤兄妹帶著自家的小狗和一隻公雞,在洪水淹天時躲到葫蘆里漂流,歷盡艱辛,最後漂泊到波羅海邊的柳樹灣。到洪水退去,阿篤兄妹藏身的葫蘆掛在了柳樹上,當五更雞鳴犬吠天破曉的時候,從夭邊飛來了一隻神鷹,啄通葫蘆,阿篤兄妹得以生還。從此人世得以延續。脫險後的阿篤兄妹驚喜地發現,在狗尾巴的絨毛上還粘著幾粒穀子,在狗的膀子下還夾著兩粒扁豆,原來是洪水到來之前,狗曾經爬到五穀堆上嘻戲打鬧粘上的。由於狗的功勞,世上的五穀糧種沒有因洪水淹天而絕種,人的生計得以延續。從此,彝族視狗為福祿的化身,救命的夥伴。平日裡悉心餵養,出門勞作牧耕形影相伴,而且忌食狗肉。每當年節或重大喜慶節日,都要先餵飽狗,然後人才能用餐。在家裡,彝族對打鳴報曉的公雞也是十分珍愛的,只要是喜慶節日或上山狩獵,都要先看雞卦預測吉凶方才出行。他們認為雞知晨懂時,能先知先覺,有預測未來吉凶福禍的本能。 畲族的傳說:在畲族的祭祀活動中,最具人類學意義的應該是嘗新節了,因為
它涉及到稻種起源的神話傳說。在這傳說中,稻米原為天庭的珍珠米,畲族始祖盤瓠不忍看著子民以百草果腹,就從天庭上偷回稻穀。不料他的行為被玉帝知曉,就派天兵天將追殺。盤瓠與之力戰,最後被打落潮州鳳凰山的山崖,跌死在一株大樹丫上,稻穀也撒了。這時有麻雀飛到樹上銜走了稻穀,但麻雀不小心將稻穀掉在岩縫裡。又有水蛭爬進岩縫,用身上的黏液粘住稻種,最終將稻種帶給了人間。
眼看著田裡的稻穀變黃成熟,盤瓠之妻三公主發話了:“這稻種是先王捨命換來的,新米應該讓他先品嘗!”從此畲族就有了嘗新節習俗,在收穫稻穀後會將第一碗米飯獻祭給先祖盤瓠品嘗,而麻雀和水蛭因為有功於人類也得到了一些特殊的優待。
最初接觸這則神話時並不太留意,後來在《呂氏春秋》中讀到“天子乃以犬嘗稻”的記載,發現這是遠古孟秋之月一種重要的祭神酬報儀式。今天人們或許已忘記了狗與稻之間有何
聯繫,但是“以犬嘗稻”的儀式仍然保留下來。在很多地方,人們總是先以新米飯祭神祀祖,再盛給狗吃,然後全家人才聚餐。
畲族的嘗新節及其傳說,揭示了畲族是最古老的稻作民族之一。從河姆渡及淮河流域等文化遺址的發掘情況來看,中國作為水稻的原產地至少具有八千年的稻作歷史。在這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輝煌的稻文化,構成了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一文化的最初創造者與很可能是畲族族源的東夷民族有著極大的關係。
各地民俗
白族
稻穗初黃的仲秋時節,白族農家又喜氣洋洋歡度本民族的農事節日———嘗新節,
“初享”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勞動果實。 嘗新,白族話叫“茵果頂”。
過嘗新節前幾天,穿戴一新的大媽大嫂、姑娘媳婦,頭戴麥秸草帽,身背竹編背簍,到稻田裡採選早熟、豐盈的稻穗。她們下田前,還把點燃的紅線香,插在田埂上。於是,豐收在望的田野上,香菸裊裊飄逸,歡聲笑語蕩漾……
人們把採選回來的稻穀曬乾後,就用水碓舂打。在這些日子裡,一些村寨里的舂米聲,猶如一曲曲既富有節奏,又和諧悅耳的田園樂章。
過嘗新節這天,中老年人和少年兒童,喜歡在村裡的大青樹下,或聽人唱大本曲,或看人們打霸王鞭;男女青年喜歡到湖岸邊、田壩里,在龍頭三弦伴奏下對唱調子;各家各戶的主婦,則在家中煮新米飯,做“八大碗”。
夕陽在山,人影散亂,人們端著筵席,點著香火,先到田壩里祭“田公地母”、“五穀神王”,再回家祭“灶王府君”、“列祖列宗”。之後,才圍坐在桌子周圍,共進晚餐。
嘗新節的晚餐是很豐富的。諸如排骨燉荷包豆、白木瓜雞、泥鰍鑽豆腐、油煎乳
扇等白族風味佳肴,在很多人家的席面上都能看到。
白族過嘗新節,沒有固定的日子。哪個村子或哪些人家哪一天過嘗新節,要由稻穗成熟的遲早來決定。
白族過嘗新節的習俗源遠流長,明代學者謝肇淛在其《滇略·風俗》中,就寫下這樣的文字,“夏秋之交,稻向未熟,先取其稚穗,扁而晾之,致饋於親厚,謂之嘗新。”
這些年來,哪家的責任田種得好,選用了什麼新品種,有哪些增產措施,往往成了過嘗新節這天人們談論的熱門話題。
壯族
每年農曆七、八月間新谷成熟的時候舉行。一般是單家獨戶過,也有請鄰近親友來一起過的。嘗新這天,家家戶戶都煮大甄新米飯和豐盛菜餚。婦女們清早就到田裡割來綠稻葉供在神龕上,把準備好的飯菜水果供上,燒香、點亮油燈。一切準備好後,把狗叫到神龕前,舀一大勺新米飯,每樣菜都給一點,為了感謝它的功勞,這一天讓它先吃飽,以示犒賞。
景頗族
景頗族嘗新節俗稱“吃新谷”,原本是景頗族在秋收前穀物基本成熟後舉行的一種原始宗教祭典。嘗新時,各部落、村社的民眾齊集官家;擔任取嘗新谷的老年婦女身著盛裝;用來盛放稻穀的竹籃,四周要有稻米、豆類、高粱以及五顏六色的鮮花點綴。收來的稻穀上面用大而圓的青葉復蓋著,背到官家,先由老年婦女用鍋炒,炒後由姑娘用手碓舂,並把舂好的米用姜拌好,再由巫師主持祭祀,
感謝各種神祇賞賜的豐收。祭畢,巫師當場拋丟用青葉包好的小包新谷和菜,意讓野精靈分享。之所以要包成小包,是為了預防眾多的鬼類搶食祭品。嘗新時,雖全村男女老少都來參加,但每人僅能分到一小包新米,做飯時主要加陳米作補充。當在山官或頭人家舉行的嘗新儀式結束後,民眾才正式開始嘗新。
1980年後,一些景頗族地區又恢復了嘗新節,通常在農曆八九月間舉行。開鐮前,主人先割一些新谷,恭恭敬敬地背回家,供在“鬼房”里。祭品有雞蛋、酒、糍把等。請巫師祈禱“家堂鬼”和其他鬼類,保佑穀子在未收到家前免遭災害。祈禱完畢,祭品由巫師和老人分享。正餐的飯菜,先讓狗吃飽,然後家人和客人才能用餐。其緣由是:傳說谷種是狗從天上帶下來的,狗立了大功,因而人們對狗格外優待。
侗族
“六月六,早禾熟”。侗族地區把這一天作為嘗新節,有的地方擇吉日嘗新。嘗新節是侗族地區共同的節日,各地嘗新節內容大同小異。嘗新節這天,狗是上賓,新米
飯煮出來,讓狗嘗過以後人才嘗。因為傳說遠古時期,洪水滔天,絕了谷種,是一條白色的神犬漂洋過海,在西王母的曬穀坪里打了一個滾,滿身粘穀粒,在回來時身上的穀粒被水洗掉了,只有狗翹在水面上的尾巴尖帶著幾顆穀粒。人類靠這幾粒谷種才發展到今天。為了不忘狗的功勞,因此新谷登場要請狗先嘗。
阿昌族
在梁河、隴川一帶的阿昌族也有於農曆八月十五過嘗新節的習慣,節日的當天要到地里拔一篷籽結得最多的芋頭,砍一棵結雙穗的玉米,捆在一根竹棍上,擺放在屋角,然後舂新米做飯,飯熟後要先盛一碗餵狗,最後全家聚餐。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花好月圓的日子,也是彝家人傳統的嘗新節,彝語叫“切戲作璞”。此時田裡的早稻已經成熟,人們收回新谷,曬乾揚淨,用蔑囤蘿儲存起來。節日當天一定要春出新米,嘗新過節。如果遇上陰雨夭氣,就用炕展焙乾,用杵臼春出新米,保證節日吃上新米飯。
彝族
彝家人在“嘗新節吃飯之前,先要舀一大碗米飯餵飽家裡狗,然後人們才能開始吃嘗新飯。這一種習俗有一段不尋常的來歷。 相傳在遠古時代、洪水淹天泛濫成災,人世間生靈塗炭、萬物絕種。彝族始祖阿
篤兄妹帶著自家小狗和一隻公雞,在洪水淹天時躲到葫蘆里漂流、歷盡艱辛最後漂泊到波羅海邊的柳樹灣。到洪水退去、阿篤兄妹藏身葫蘆掛在了柳樹上,當五更雞鳴犬吠天破曉時候,從夭邊飛來了只神鷹,啄通葫蘆、阿篤兄妹得以生還、從此人世得以延續。脫險後阿篤兄妹驚喜地發現,在狗尾巴絨毛上還粘著幾粒穀子,在狗膀子下還夾著兩粒扁豆,原來是洪水到來之前、狗曾經爬到五穀堆上嘻戲打鬧粘上。由於狗功勞,世上五穀糧種沒有因洪水淹天而絕種,人之生計得以延續。從此彝族視狗為福祿化身,救命夥伴。平日裡悉心餵養、出門勞作牧耕形影相伴、而且忌食狗肉。每當、年節或重大喜慶節日,都要先餵飽狗=然後人才能用餐。在家裡,彝族對打鳴報曉公雞也是十分珍愛的,只要是喜慶節日或者上山狩獵,都要先看雞卦預測吉凶方才出行。他們認為雞知晨懂時,能先知先覺有預測未來吉凶福禍的本能。
彝族過節宰雞吃飯,雞卦應由族內尊長者剝食看卦,如果有遠方的客人同桌吃飯,雞頭雞卦,一定得拈在客人碗中,以示對賓客敬重。
彝族對葫蘆和楊柳也情有獨鍾,視楊柳樹為吉祥樹,把葫蘆作為崇拜物;鷹爪則作為畢摩祭祀做法驅邪的重要法具。彝族認為神鷹拯救過人類,鋒利的鷹爪能刺破邪惡,祛惡揚善,具有無邊的法力。 彝族過嘗新米節,要接回出嫁的姑娘,請來族內的長老,親朋好友相互邀請,殺雞宰羊,慶賀豐收,品嘗新米飯。
彝族吃新米飯時,長者為尊,賓客至上,長者和賓客要坐在正堂中央“上八位”,先由長輩舉杯把盞,後生晚輩才能端碗拿筷,否則會被視為對尊長和賓客不敬。席間彝家姑娘會趁你不備,親昵地給你的碗中添滿新米飯,示意讓你吃飽喝夠,但忌諱潑灑浪費。
是夜,男女老少在皎潔的月光下,吹起葫蘆笙、笛嚕,彈起大三弦,圍著篝火跳起歡快的“切托咕”。未婚青年男女則相約成對,吹著柳葉,唱著情歌,手牽著手在幽靜的村旁竹林間幽會……。
拉祜族
嘗新節,是拉祜族的傳統節日,拉祜族音譯“扎四俄扎”,意為新米節,農曆七八月間舉行,節期一天。農曆七八月間是拉祜族村寨的收穫季節,誰家的穀物先熟,誰家就先舉行吃新米的活動。這天,主人家要殺豬宰雞,邀請鄉鄰、親朋來一起品嘗新米飯和豐盛的酒菜。開宴前,先點燃香蠟,盛一碗新米飯敬獻天神厄莎和祖先神靈,再給狗盛一碗新米飯,之後再給牲畜和農具獻新米飯。
相傳,厄莎創造了拉祜族的始祖扎迪和娜迪,按厄莎旨意,他兩婚配,繁衍後代。那時人們沒有穀物吃,只有吃土度日。厄莎派狗把五穀帶給了人們,並教他們栽種。拉祜人很感謝厄莎,每年出新米飯時首先用新米飯供奉厄莎和祖先神靈。拉祜人也忘不了狗,第一碗新米飯要給狗吃。
瑤族
瑤族的民俗節日眾多,有盤王節、開唱節、嘗新節、鬥牛節、婦女節等。每個節日都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和意義。如:盤王節和開唱節都是為了紀念相傳是瑤族人民祖先的盤王而舉行的活動。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傳說是盤古王的生日,這一天瑤家要大唱《盤王歌》 ,讚頌盤古王的恩情,因此也叫“開唱節”。
六月初六是瑤族的嘗新節,節日這天,把成熟最早的苞谷、稻穀等,摘下來做成飯食先餵給狗吃,然後全家才能進食。這是因為相傳五穀是狗帶來的,據說在很久以前,瑤族先民在遷徙中,因遇風浪,船被打翻,糧食全部落入海中。正當人們為將來的生活發悉時,有人驚喜地從狗尾巴上找到了幾粒谷種,於是把它種在地里,精心護理,秋後收穫了許多糧食,瑤族人民渡過了難關。因此為記住狗的恩德,人們自然煮成米飯先給狗吃,以示酬謝。
“婦女節”是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瑤族婦女把做好的芭蕉粑粑,互相贈送品嘗,以此來緬懷繁衍瑤家後代的盤金妹的節日。
僳僳族
嘗新節-雲南德宏僳僳族的風俗習慣,雲南德宏僳僳族闊時節,古老的僳僳族遷入雲南省德宏州已二百餘年,雖與德宏景頗、阿昌、傣、漢等民族雜居,但仍保留著獨特的風俗習慣。德宏僳僳族闊時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喜慶節日,直譯意為新年,活動內容很豐富。德宏僳僳族闊時節的除夕之夜,老人以酒、肉、粑粑等食品祭奠天地祖先神靈,象徵性地在火塘的三腳架、門、柱上各粘一點食物;為感謝耕牛一年的勞累和家犬的祖先給人類帶來的種子,請它們先品嘗一點年節食品。元旦整日歡歌狂舞,彈奏三弦、篾弦、笙、笛等樂器,在酒興詩情的氣氛中,男女老幼皆上場。初二舉行打靶、打獵活動之後便可以開始新的一年的勞作。較大一些村寨,在德宏僳僳族闊時節期間還豎立鞦韆,男女老幼玩耍十天半月。
舊時的德宏僳僳族闊時節,由於人們生活貧困和居住分散,場面並不十分熱鬧。新中國建立以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的改善,各民族平等團結,節日活動日趨豐富。1989年、1990年的德宏僳僳族闊時節在雲南省德宏州隴川縣弄巴鎮僳僳族聚居的弄賢村舉行。這裡開闢了寬闊的場地,建起了永久性的闊時標誌,一座高12米的磚混結構標誌之上,塑造著一個手持弩弓開拓前進的德宏僳僳族祖先英雄人像。活動內容除鞦韆、歌舞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上刀山”體育競技表演。它以36把鋒利的刀紮成20多米高的刀梯豎立在平地上,由訓練有素的勇敢者赤腳攀登直上,人們以目睹勇敢者們的驚險動作為快。上刀山表現出雲南德宏僳僳人刀山敢上、火海敢闖、英勇不屈、頑強奮進的民族精神。
畲族
閩東的畲族有一個傳統,每到秋季水稻開鐮之時,要選一個好日子舉行“嘗新”祭祀活動,用新收穫的稻穀碾米,煮成白米飯,做成糍粑等,敬天敬地敬祖先,感謝上天的恩賜和祖先的福佑,然後延請四鄰鄉親共嘗,分享豐收的快樂。這就是畲族一年一度的“嘗新節”(也叫“食新節”)。 9月23日是秋分節氣日,福安市穆雲畲族鄉溪塔畲村的鄉親選定這一天為This year的嘗新節溪塔在閩東可是一個很有名氣的畲族村。
這裡的風光十分秀美。一條叫做“秀溪”的小山溪從白雲山麓汩汩而下,流經溪塔,流出了一個名聞遐邇的葡萄溝。葡萄溝綿延四五千米,綠樹翠蔓,從遠處望去,像是一幅長長的綠色織錦。夏秋之日,走進溝里,綠蔭如蓋,流水潺潺,實在有說不盡的清爽和愜意。
這條葡萄溝長的都是本地的“刺葡萄”,汁豐味甜,不酸不澀,在市場上非常搶手,價格比時下的當紅品種巨蜂葡萄高出許多,是溪塔村的重點產品。或許正因為這樣,溪塔人又稱這條小山溪為“財源溪”。
溪塔還是閩東藍姓畲族的發祥地之一。“溪塔藍”在畲族內部與“大林鐘”、“後門坪雷”齊名,每年都有許多藍姓宗親回村認宗祭祖。當下全村有百餘戶、六百餘丁,都是“汝南藍氏”的傳人。
溪塔同時還是閩東著名的畲族文化重點村之一,曾經多次成功地舉辦過大型的畲族歌會和民俗文化節活動,接待過各級領導、文化學者和新聞媒體。溪塔村無疑是閩東最具魅力的畲村之一。
農曆七、八月,畲家某戶水稻開鐮日即為這戶的嘗新節,又為“食新節”。
按畲族傳統,水稻開鐮必須先擇吉日。他們把頭一趟割下的稻穀碾成米,煮成白米飯,先舀三碗,點上茗香。放在竹製米篩里,置於晾台祭天地,而後再舀三碗。點上茗香,分別拿到左右神堂和爐灶上,供祭地方神、祖公神和灶神。祭畢,還要增加幾碗好菜好酒,請親鄰一起品嘗新飯。品嘗時,要請本家長輩先“動筷”,以示尊敬老人,祝賀老人健康長壽。嘗新米時,客人越多越好。據說“多一人嘗多一人糧”。各人飯罷,還要盛一碗米飯放在桌上。稱為“剩倉”。
傳承意義
嘗新節"采新"
畲族的稻文化,還是我們了解潮汕飲食文化甚至潮人奧秘的鑰匙。 歷史地看,飲食不僅僅是填飽肚子而已,實際上它是一種生活方式,首先會影響到人的軀體,進而影響到人的精神。中國自 漢代就有“食肉者勇敢而捍,食谷者智慧而巧”的說法,說明古人已注意到人與食物的關係。當代 美國的人類學家 帕里也曾經指出:“人就是所攝取食物的產品,不僅其肉體是由所攝取的食物構成,就連其精神世界也受食物的影響。”潮汕的飲食文化,首先是在畲族稻文化的強烈影響下發展起來的。而潮人的飲食習慣,也決定了 潮汕人的身材體質和勤勞精明等特點。 對於稻文化,還需要一種更廣義的理解:它只是泛指以稻作為主的農耕文化。歷史上畲田所種的不但有旱稻和水稻之分,還有豆、麥、黍、稷、芋、竹、蔬菜和茶葉等經濟作物;明清以後, 番薯和玉米又開始成為新的主要作物。很多著名的潮菜小食,比如筍粿、蘿蔔糕、桌球粿、番薯粥等,都與這些作物有關。
一些食物雖然失去了原來的性狀,但仍跟稻作文化有關。比如米酒,《詩經·豳風·七月》云:“十月獲稻,為此春酒。”就與大米和春社祭神相聯繫。再如潮菜中重要調味料醬油和豆醬,主要就是來源於豆類作物。
傳統節日3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下面列舉的這些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