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湖筆,與徽墨、宣紙、端硯並稱為“文房四寶”,是中華文明悠久燦爛的重要象徵。湖筆之鄉在善璉鎮。當地有筆祖蒙恬廟。相傳秦始皇的大將蒙恬“用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外衣)”,發明了毛筆。
湖筆選料講究,工藝精細,品種繁多,粗的有碗口大,細的如繡花針,具有尖、齊、圓、健四大特點。尖:指筆鋒尖如錐狀;齊:筆鋒撮平後,齊如刀切;圓:筆頭圓渾飽滿;健:筆鋒挺立,富有彈性。湖筆分羊毫、狼毫、兼毫、紫毫四大類;按大小規格,又可分為大楷、寸楷、中楷、小楷四種。湖筆,又稱“湖穎”。穎是指筆鋒尖端一段整齊透亮的部分,筆工們稱為“黑子”,這是湖筆最大的特點。這種筆蘸黑後,筆鋒仍是尖形,把它鋪開,內外之毛整齊而無短長。這一帶的山羊,每隻平均只出三兩筆料毛,有鋒穎的也只有六錢。一支湖筆,筆頭上的每一根具有鋒穎的毛都是在無數粗細、長短、軟硬、曲直、圓扁的羊毛中挑選出來,具有尖圓齊健,毫細出鋒,毛純耐用的優點。
“黑子”的深淺,體現鋒穎的長短。湖筆一般都是用上等山羊毛經過浸、拔、梳、連、合等近百道工序精製而成。湖筆具備尖、齊、圓、健的特點,稱為湖筆的“四德”,所以有“毛穎之技甲天下”之說。
制筆原料
筆料的品種繁多,有軟毫、兼毫、硬毫三大類近三百多個品種。以羊毫為例,傳統上只擇取杭嘉湖一帶所產的優質山羊毛,因為這一帶山羊在冬季吃含高蛋白的科桑葉或水花生,有的還以圈養為主,鋒嫩質淨。筆工們將這些優質筆毛料,按質量等級分類,分出“細光鋒”、“粗光鋒”、“黃尖鋒”、“白尖鋒”“黃蓋鋒”等四十多個品種。每一個品種之下,還有再分出若干小類,其精細程度,絲毫不亞於繡花。湖筆選料嚴格,主要選用山羊腋下毛,所取毫料須陳宿多曬,除去污垢,然後再根據毫料扁圓、曲直、長短、有無鋒穎等特點,浸於水中進行分類組合,一般要經過浸、拔、並、梳等七十餘道工序。
湖筆又稱“湖穎”。鋒穎在筆工中的術語叫“黑子”,只有山羊的頸、腋下不易與外部磨擦的部位毛才有,大約一頭健壯的山羊身上有4兩筆料,這4兩中帶“黑子”的頂多只有1兩6錢。一個優秀的揀毛工人能把筆料按質量和長短分為10個等級分別用在不同的筆上,這樣“千萬毛中揀一毫”的“毫輕工重”的勞動就絕非誇張。
湖筆以羊毫取勝。而從書畫上看,明代的文徵明、唐伯虎等文人在蘇州一帶尚習慣用狼毫(鼬鼠尾毛),湖筆從硬毫變為為軟毫的原因大約是自宋以後,中國水墨畫從絲絹鄉為宣紙,從線條為主改為塊面,從工筆轉向寫意,作為工具的毛筆就逐步要求鋒長、柔軟、含墨量大的羊毫了。湖筆的筆桿主要取浙西天目山北麓靈峰山下的雞毛竹,它節稀桿直,竹內空隙較小,是製作筆桿的理想原料。
製作工藝
筆料的品種繁多,有軟毫、兼毫、硬毫三大類近三百多個品種。以羊毫為例,傳統上只擇取杭嘉湖一帶所產的優質山羊毛,這一帶的羊毫為上品,鋒嫩質淨。筆工們將這些優質筆毛料,按質量等級分類,分出"細光鋒"、"粗光鋒"、黃尖鋒"、白尖鋒""黃蓋鋒"等四十多個品種。每一個品種之下,還有再分出若干小類,其精細程度,絲毫不亞於繡花。湖筆選料嚴格,主要選用山羊腋下毛,所取毫料須陳宿多曬,除去污垢,然後再根據毫料扁圓、曲直、長短、有無鋒穎等特點,浸於水中進行分類組合,一般要經過浸、拔、並、梳等七十餘道工序。 被譽為“筆中之冠”。
湖筆的筆桿主要取浙西天目山北麓靈峰山下的雞毛竹,它節稀桿直,竹內空隙較小,是製作筆桿的理想原料。
湖筆純由手工製作,製作工藝十分複雜。一支湖筆從原料進口到出廠,一般需要經過擇料、水盆、結頭、裝套、蒲墩、鑲嵌、擇筆、刻字等十二道大工序,從中又可細分為一百二十多道小工序。在眾多工序中,以擇料、水盆、結頭、擇筆四道工序要求最高,最為講究,尤其是水盆和擇筆。主要工序由技工專司,選料精細,製作精工,尤其講究鋒穎。製作工匠秉承“精、純、美”的準則,生產出“尖、齊、圓、健”四德齊備的成品湖筆。
工藝特點
湖筆又稱“湖穎”,這是它的最大特點。所謂“穎”,就是指筆頭尖端有一段整齊而透明的鋒穎,業內人稱之為“黑子”。“黑子”的深淺,就是鋒穎的長短,這是用上等山羊毛經過浸、拔、並、梳、連、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製成的,唐代詩人白居易曾以“千萬毛中揀一毫”和“毫雖輕,功甚重”來形容制筆技藝的精細和複雜,這是一點也不誇張的。
水盆
水盆是湖筆製作中最複雜最關鍵的一道工序。在寬大的水盆車間,整齊地放著一排排木盆,筆工們一手拿著角梳,一手攥著脫脂過的毛料在水盆中反覆梳洗、逐根挑選,按色澤、鋒穎、軟硬等不同級別進行一根根分類、組合,做成刀片狀的刀頭毛,然後再放在水裡縷析毫分,把斷頭的、無鋒的、曲而不直的、扁而不圓的毛剔除,整個過程非常精細。
擇筆
擇筆也是分揀毫毛的一道工序,讓製成的半成品毛筆筆頭在乾燥狀態下散開,一手握住筆桿,一手拿著修理工具,迎著光線把沒有鋒穎的筆毛揀去。
水盆和擇筆兩道工序對於坐姿也有特殊的要求,宜側身而坐,身朝南而面稍偏東,處於自然光線的照射下。因為毛毫的鋒穎只有在自然光線下才能達到清晰的最佳可視效果。擇筆還十分講究腳的擺放,右腳的腳背往往拐在左腳的腳跟上,座位是板凳,使筆頭在操作時不會踏腰,從而保持身體的平衡挺直。
特色品種
雞穎類
俗稱雞毛筆,以雞毛為原料,經湖筆傳統工藝流程的一種特殊操作而成。這也是湖筆產品中的一個獨特品種,它的製作方法很原始,然而能操作這種工藝流程的技工已為數不多了。雞穎筆因其性能特軟,筆鋒一著墨,像一個吸足墨水的棉花球,因此沒有深厚的書寫功力和經驗是很難使用的。然而用它書寫的作品,能體現蒼勁有力,婀娜多姿的魅力。由於曲高和寡,使用者甚少,市場上難覓其蹤。
紫毫類
紫毫是山兔毛毫三種主料中最稀貴的一種做筆原料。紫毫筆是湖筆兼毫大類的一個旁支,它歸屬於兼毫,亦有很多的規格和品種。此毫色澤烏黑光毫,其長短和含量直接影響筆的價值。富有彈性的,鋒嫩耐磨。以書寫中小楷為主。一般兼毫筆,只能開鋒三分之一,唯有紫毫筆,能全開其鋒,具有吸墨量多,書寫長的特點。
胎毛筆
胎毛經消毒、脫脂、防腐處理,可歷經千年不腐、不蛀、不爛。 胎毛筆要經過水盆、結頭、車斗、擇筆、刻字等大流程和一百多道中小過程完成,不僅造型美觀而且易於書寫,真正做到落紙如雲,揮毫如意。
羊毫筆
性能柔和、揮灑如意、宜寫正、草、隸、篆、行各種書法及潑墨山水,寫意花卉。
兼毫筆
剛柔相濟、得心應手,適用寫中小楷書、工筆、人物畫像、修飾照相、工業製版等。
狼毫筆
勁健有力、宜書宜畫,適用於潑墨山水、寫意花卉,亦可寫各體書法。
特點
湖筆能夠取代宣筆不僅是歷史的原因,關鍵還在於它的內在品質,也就是製作技術標準和書寫效果上的質量標準。總括起來就是“三義四德”。
“三義”
“三義”指精、純、美。這是從技術說的。“精”指揀、浸、撥、梳、結、配、擇、裝72等道工序都一絲不苟;“純”指選料嚴格細膩,以“千萬毛中選一毫”的態度進行;“美”指形、色及配合的毛桿、刻書、裝潢等高度統一。
“四德”
“四德”指“齊、銳、圓、健”。這是從從書寫效果上說的。“齊”指筆頭飽滿濃厚,吐墨均勻;“銳”是筆鋒銳尖不開叉,利於鉤捺;“圓”指圓轉如意揮掃自如;“健”指健 勁耐用,不脫散敗,有彈力而顯書者筆力。
湖筆第二個特點是堅持傳統書法操作。明代方以智認為一支好筆必須具有“心、被、柱、副”,這和《筆經》里說的“桀者居前、毳者居後,強者為刃、耎者為輔”是一致的,也就是一支毛筆頭,心內要有鋒,必外要被以穎毫,心內的頂峰處要有最好的穎毫作柱,副是指輔助襯托的毫毛也不能不講究。
湖筆的第三個特點是品種多。目前以用途可分書寫繪畫、工業、特用三大類用筆;以性能分有軟、硬、兼三類。這三類所用的筆料就有十多種獸毛及其它禽羽等為原料,像硬毫中的黃鼠狼(鼬尾)、石獾、馬尾、豬鬃、山兔以富強性,落墨勁有力流利見長,軟毫的羊毫長而穎銳,運軟圓渾圓含墨飽滿,枯潤適用得當則墨色筆意變化無窮。兼毫則剛柔相濟宜書宜畫。如似大小長短粗細來分那就有數百種之多,這和中國許多毛筆產地品種都類似的。
相關故事
湖筆的真正原產地應該是浙江的湖州,所以稱為“湖筆”。湖筆的製作工藝從明朝時開始傳入蘇州,到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時,由於當時的湖州遭受戰爭破壞,那裡的大批制筆工人遷居到蘇州,一下子使蘇州的湖筆業製作興旺了起來,超過了湖州本地的制筆業了,時間一久,倒讓人以為“湖筆”是蘇州的“特產”了。
1963年7月,郭沫若先生到蘇州視察時專程到當時的蘇州湖筆社參觀,當見到那一支支精緻的湖筆時,頓時詩興大發,當即揮毫寫了一首詩:“湖上生花筆,姑蘇發一枝,民威代天威,腐朽出神奇……”至此,蘇州湖筆的名聲更響亮了。
成名
湖筆的蜚聲四海,當始於元。錢舜舉(錢選)的畫、趙孟頫的字、馮應科的筆被並稱為吳興三絕。隨著趙字的雄踞海內、朝野交譽,趙孟頫手中那枝握筆終日、日書萬字而不敗的馮應科“妙筆”,令名便不脛而走,深入人心。有元一代,湖州制筆能工迭出,馮應科、沈日新、溫生、楊顯均、陸穎等十餘人留名史卷,“湖筆”之名就此奠定。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成祖朱棣再遷於北京。文化中心的北遷,使力圖善價而沽的湖筆能工們駕起一葉扁舟,入京售筆。當時主修《永樂大典》的解縉等人,對陸穎、陸文寶、徐原珪、施廷用等人的佳制激賞不已,紛紛為之賦詩作文加以詠贊。其後,善璉筆工便逐漸散布於大江南北、京師通衢,雖離土而猶重遷,“湖筆”之名,世代不易。對有關文獻記載進行粗略統計,先後開肆外埠的湖筆名店計有:北京戴月軒、賀蓮青、李玉田;上海楊振華、李鼎和、周虎臣(一說屬宣筆)、茅春堂;蘇州貝松泉;揚州興散寺;天津虞永和等。源源輸出各擅絕技的筆工和各色等第的湖筆、筆胚,維繫著“毛穎絕技甲天下”的勝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