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石[南京市、儀征市著名特產]

雨花石[南京市、儀征市著名特產]

雨花石是一種天然瑪瑙石,也稱文石,觀賞石,幸運石,主要產於南京市六合區及儀征市月塘鎮一帶,是南京、儀征著名的特產。 中國自南北朝以來,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嘯傲煙霞,至唐宋時期達到巔峰,雅史趣事中有關賞石的佳話不勝枚舉,神奇的雨花石更是成為石中珍品,有“石中皇后”之稱,被譽為“天賜國寶,中華一絕”。 雨花石的欣賞,追求的是“意境”,所謂景外之景,圖外之畫,弦外之音,無論詩情、畫意、神采、文韻都包涵在意境之中,這就要求收藏者要有比較高的文化品位。一般提到雨花石人們通常會聯想到南京雨花台,都以為雨花石就是產自雨花台一帶,實際上這只是人們的誤解。雨花石是世界觀賞石中的一朵奇葩,有美麗的色彩和花紋﹐可供觀賞。她主要產自揚子江畔、風光旖旎的南京六合和儀征月塘。雨花石以“花”為名,花而冠雨、美麗迷人。

基本信息

歷史

雨花石集錦掠影 雨花石集錦掠影

雨花石是由石英、玉髓和燧石或蛋白石混合形成的珍貴寶石,也稱雨花瑪瑙 。據傳說在一千四百年之前的梁代,有位雲光法師在南京南郊講經說法,感動了上天,落花如雨,花雨落地為石,故稱雨花石。講經處遂更名雨花台。成語“天花亂墜”正由此傳說而來。

撿雨花石原生態照片【二】 撿雨花石原生態照片【二】

經地礦學家考證,雨花石形成於距今250萬年至150萬年之間,是地球岩漿從地殼噴出,四處流淌,凝固後留下孔洞,涓涓細流沿孔洞滲進岩石內部,將其中的二氧化矽慢慢分離出來,逐漸沉積成石英、玉髓和燧石或蛋白石的混合物。雨花石的顏色和花紋,則是在逐漸分離、不斷沉積成無色透明體二氧化矽過程中的夾雜物而已。仔細欣賞雨花石,箇中藏有山川雲彩、人物神仙、花鳥蟲魚,色彩艷麗,變化萬千。人們多愛將其置於水盂中,陳設於 書齋、案頭,不失為高雅之物。

雨花石的孕育到形成,經過了原生形成、次生搬運和沉積礫石層這三個複雜而漫長的階段,也可謂是歷盡滄桑方顯風流了。雨花石,是一種天然花瑪瑙,主要出產於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和儀征市月塘鎮,為全國最大的雨花石產地。所產雨花石之質、形、紋、色、呈象、意境六美兼備,被譽為“天賜國寶,中華一絕”。美麗的雨花石被人們欣賞、收藏已有千年歷史,在古風復起時,雨花石倍受國內外人士青睞,成為饋贈親友、欣賞、收藏的珍貴禮品。

雨花石集錦 雨花石集錦

雨花石為我國特有的美石,在百千種奇石中,堪稱石中皇后的佼佼者。提到雨花石,先聲奪人的是一則關於雨花石的神話:傳說古時雨花台上有一座雨花觀,雨花觀中有一位雨花真人。雨花真 人端莊睿智、深藏若虛,他經年靜坐而絕少宣道,仿佛自己就是一部玄秘古奧的經書。一天,雨花真人開壇講經。微言大義、懸河流水、探本溯源、咳唾成珠,品格和智慧的魅力震撼了眾多百姓乃至感動了上蒼諸神,歡悅之中諸神命令降下一場五彩天雨來。五彩天雨比肩接踵雜沓而下,好似一幅珍藏在故宮博物院裡的米芾山水長卷。泠泠雨水敲擊在雨花台上,一粒粒變成了瑪瑙般的雨花石。

揀雨花石原生態照片【一】 揀雨花石原生態照片【一】

雨花芳齡南朝梁代以後流傳:“梁武帝時有雲光法師講經,感動上天,天花紛紛墜落”的神話故事。北宋大觀年間,吏部侍郎盧襄根據雨花說法的傳說給雲光法師講經處命名為“雨花台”。雨花石產於南京市郊及長江兩岸的六合、儀征(真州)、江寧、江浦等地。宋人杜綰在《雲林石譜》中稱雨花石為“瑪瑙石”、“螺子石”。明《一統·南京》稱:“雨花台石,聚寶山出”。雨花石名真正脫穎而出在明末清初。徐榮以《雨花石》為題寫了一首七律詩。張岱在《雨花石銘》一文中稱:“大父收藏雨花石,自余祖、余叔及余,積三代而得十三枚……”。石名隨地名更 迭。

從“瑪瑙崗”到“雨花台”從“瑪瑙石”到“雨花台石”,再到“雨花石”,從一個美麗的佛教傳說到雨花石美名的約定俗成,使綺石、五色石、六合石、靈岩石、江石子、螺子石等雨花石別稱均定格為雨花石,並芳名盛播四方。

欣賞收藏

原生態撿雨花石【三】 原生態撿雨花石【三】

雨花石是花形的石,是石質的花。凝天地之靈氣,聚日月之精華,孕萬物之風采,在賞玩、收藏雨花石時,可根據其呈像分為人物、動物、風景、花木、文字、抽象石等、按照“ 六美”程度可分為絕品石、珍品石、精品石、佳品石等品級,觀之令人心曠神怡,賞之可意安體泰。古往今來,備受人們喜愛。歷代名人及文人騷客愛石甚多,周恩來總理曾經收藏雨花石,南京梅園新村依然陳列著周恩來總理當年保藏的雨花石;前國務院副總理吳學謙1991年10月來江蘇時,觀賞了雨花石,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也曾賞玩雨花石,漢城奧運會上中國體育運動員將雨花石作為中國的象徵永久存在漢城。

如今中國及國外賞玩、收藏雨花石的人越來越多,它已成為饋贈來 賓、親友的高檔禮品,雨花石風光無限。雨花石以晶瑩玉潤的質地美、鍾靈毓秀的形態美、瑰麗璀璨的色彩美、莫測變幻的紋理美、匪 夷所思的呈像美以及神韻天成的意境美,奠定了其在觀賞石中獨特的地位與價值,被譽為“天賜國寶”、“石中皇后”!鑒於雨花石如此之美,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拍攝了專題紀錄片《雨花石》,1994年4月拍攝完畢後譯成了10種外語,用於我國各駐外使館對外文化宣傳及海外有關電視台播放,又一次掀起了“雨花石”熱。雨花石生成艱難,收藏亦非易事。它不僅是財力、眼力、毅力和緣分的結合,收藏過程本身,也是對藏石人綜合的考驗。

雨花石集錦【三】 雨花石集錦【三】

人有多深,石有多深;石品反映人品,人品決定石品。只有人石合一,才是藏石者最高的境界!就收藏的艱辛而言,恐怕也只有藏石人自己方能體味了。雨花石得一常品易,得一珍品難,得一精品、絕品,更是難上加難!“一噸黃砂四兩石,百噸石中無一珍”,由此可見一斑。

雨花石【雲光說法 落雨為花】 雨花石【雲光說法 落雨為花】

南京雨花台名滿天下,世人多以為雨花石產於雨花台,其實是不確的。雨花台以前曾產過雨花石;但雨花石的主產地,其實主要在毗鄰南京的六合、儀征(原屬於六合地區,現隸屬揚州)一帶,其品質,尤以六合的橫樑、東溝、八百等地為佳;南京雨花石村是第一個以行政村的形式來體現南京雨 花石主要生產加工區域的地方。

而南京,由於其特有的歷史淵源和豐厚的石文化底蘊,目前依然是國內乃至國際最大最主要的雨花石集散地和活動中心,比較知名的雨花石交流中心有:清涼山奇石市場,雨花台雨花石博物館、夫子廟文化市場、中山陵文化市場等。作為雨花石的故鄉,南京,喜愛和收藏雨花石的人更是越來越多。自然形成的雨花石,不同於人工製作的工藝品,由於資源的有限和其純天然的魅力,其收藏的潛力和投資的價值也在迅猛地提升,願“石中皇后”雨花石這朵奇葩越開越艷。

化學成分

雨花石集錦【五】 雨花石集錦【五】

雨花石的成分是以二氧化矽為主,其中紅色成分為鐵離子和亞鐵離子。雨花石是石質為瑪瑙、蛋白石、玉髓、石英等的卵石,見於河床、河流階地的沉積物之中,其中最著名的是南京六合橫樑鎮(雨花石之鄉)產出的雨花石。

雨花石又分為細石和粗石兩類,細石以瑪瑙為主,石質細膩,顏色艷麗,磨圓度高,晶瑩可愛;粗石質地較粗,以石英或變質岩為主,價值較低。美麗的雨花石中常可呈現各種山水、人物、鳥獸、樹木等景象,使人遐想聯翩,思緒入石,非常漂亮。由於雨花石種類繁多,它的成因和化學成分極為複雜。以瑪瑙礫石為例,它來源於原生瑪瑙。一般認為,原生瑪瑙是由岩漿的殘餘熱液形成的。這種熱液充填在火山岩如玄武岩、流紋岩的空隙中,因空隙的形狀不同,或成瑪瑙球,或成瑪瑙脈。經過自然力的作用,原生瑪瑙脫落而出,再經過山洪衝擊,流水搬運,磨成卵石。這就是我們所見到的在礫石層中的雨花瑪瑙石。

雨花石以其紋奇、色艷的自然美著稱於世。它的圈狀花紋是二氧化矽膠液圍繞火山岩空隙、空腔,由內壁開始,從外向內多層次逐層沉澱而成。在其生長過程中,常常發生帶色離子和化合物的周期擴散。原生瑪瑙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矽,其次是少量的氧化鐵和微量的錳、銅、鋁、鎂等元素及化合物。它們本身具有不同的色素,如赤紅者為鐵,藍者為銅,紫者為錳,黃色半透明為二氧化矽膠體石髓,翡翠色含綠色礦物等等;由於這些色素離子溶入二氧化矽熱液中的種類和含量不同,因而呈現出濃淡、深淺變化萬千的色彩,使雨花石極其艷麗秀美。

真假辨別

假雨花石【各類仿冒大全】 假雨花石【各類仿冒大全】

雨花石在地礦的存量本來就很有限,加上近十年的瘋狂的非保護性開採,導致雨花石越來越少所以雨花石越來越貴了,物以稀為貴。

真品特點

雨花石集錦【十四】 雨花石集錦【十四】

1.色狀:雨花石是一種天然的化石,就像琥珀,石頭裡面能看見很多自然的形狀和顏色,現在能見較多的形 狀是條紋狀,顏色以黃紅綠白居多。如果能有風景或人物的形狀在雨花石裡面,那么這將是一個價值連城,極為貴重寶貴的佳品,很難得的。

2 、形狀:石頭大家都見過,石頭不可能有規則的形狀,雨花石一般以非規則的橢圓型為主,厚度不一,總之一句話,自然的一定就是非規則的。

3 、硬度:雨花石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矽,所以硬度極高。

4.重量:石頭肯定是比較重的,拿在手上掂量掂量一般就能感覺出來。

仿品特點

雨花石【奇巧類、情景道具類】 雨花石【奇巧類、情景道具類】

1.以人造玻璃和樹脂假制:玻璃材質的東西容易碎,形狀比較規則(比如球狀),圖案也比較規則,沒有什麼自然的痕跡。樹脂假制的就更能分辨了,一般市場銷售此類假冒的雨花石都是圓形透明薄片,裡面有些圖案,質地較軟。包裝是一張塑膠袋。

雨花石市場掠影 雨花石市場掠影

2 、以鵝卵石充當雨花石:這類假冒市場上常見,因為鵝卵石具有雨花石大多的特點,分辨此類區別主要是看色狀,鵝卵石裡面沒有形狀,一般是一團暗紅或暗黑,所以鵝卵石不具有觀賞價值,它只能當作石料用,比如鋪設公園裡的小徑。雨花石是個美麗的,希望喜愛雨花石的朋友越來越多,希 望通過我的介紹能一眼識別真假。

另外,一般市場銷售的雨花石禮品盒,這裡面的石頭大多是經過打磨拋光的,打磨是因為雨花石沒有規則的形狀,需要打磨之後能有個比較合適的形狀,以適應人們的審美和便於裝盒。拋光使雨花石的表面變的圓滑有光澤,並且不需要置於水中保存。

來歷假說

介紹

雨花石產於南京雨花台礫石層。雨花台礫石層為古長江及其支流秦淮河、滁河的沉積物。形成距今約1200萬——300萬年的地質時代,即中新世、上新世,乃至第四季早期.雨花台礫石層是南京附近的重要地層,在1924年世界地質大會上,由地質學家劉季辰、趙汝鈞創名。雨花台礫石層中的礫石來源與長江及支流有關。

假說

關於雨花台礫石層的礫石來源有兩種假說:

雨花石集錦【拼盤石】 雨花石集錦【拼盤石】

一是遠源,即來自長江中游一帶;二是近源,即來自南京附近。李立文教授經過對幕府山、鐵心橋和秦淮新河畔的原生瑪瑙標本及湖北松茲、四川宜賓的瑪瑙質礫石標本的研究後認為:雨花台礫石層的來源較為複雜,它既有遠源,也有近源,並以近源為主。

躋身四大觀賞石之一的雨花石,出自江蘇南京及其周邊地區的雨花台礫石層,以其色彩斑斕、玉質天章、小巧玲瓏、紋理奇妙、包羅萬象、詩情畫意著稱於世,被譽為“天賜國寶”、“石中皇后”。自古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和珍藏,其文化歷史可謂源遠流長。

歲月悠悠雨花石蹤跡愈來愈清晰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距今 300 萬年前,喜馬拉雅山脈強烈隆起,長江流域的西部進一步抬升,由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嶺冰川因日照、風化、水流融化作用而形成的冰融水,從涓涓細流,千澗百溪,最終匯成洶湧波濤,衝出青藏高原,切開巫山絕壁,使東西古長江相互貫通。從此長江猶如一條銀龍,咆哮翻滾,拍打著懸崖峭壁,衝擊著崎嶇亂石,歷經6300 公里,一路向東海奔來。而在這過程中,魚龍混雜,泥沙俱下,至下游平坦地帶南京段,便逐漸淤積下來,形成雨花台礫石層,雨花石便是其中之一員。

不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雨花石原來並不叫雨花石。如六合石、五色石、文石、綺石、錦石、瑪瑙石、江石子、雨花台石、靈岩石、螺子石等,如今主產地六合、儀征一帶仍稱作活石(一般指瑪瑙質的雨花石。為敘述之便,以下統稱雨花石)。關於雨花石的成因,在學術界和雨花石研究領域有星雲說、噴出說、隕星說、遠源說、近源說、遠近源同存說等,筆者以為後者更加言之有據,其餘存疑待考。

原始社會

南京博物院六千年北陰陽營雨花石 南京博物院六千年北陰陽營雨花石

雨花石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默默地沉睡了數百萬年,究竟在什麼時候進入人類的視野,走進人們生活的呢?可謂是千古之謎。現據考古發現,可上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八年南京博物院先後四次對市中心鼓樓區北陰陽營文化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在出土的大量文物中,考古工作者還從當初含在死者口中、陶罐里發現了76 顆雨花石。

對當時的文化特徵、社會形態、殯葬制度進行考證還發現,當時“制玉工藝較發達”,“玉石和瑪瑙裝飾品豐富”,雨花石不僅是人們喜愛的賞玩品、裝飾品,而且還作為財富的象徵和“可能有原始信仰的用意”。關於雨花石文化的歷史淵源,隨著時間的推移,考古界也許會有更加喜人的成果。

春秋戰國

雨花石集錦 雨花石集錦

雨花石文化的發展史與我國的賞石史、玉石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雨花石既有寶石的特質(如蛋白、瑪瑙、水晶、玉髓),又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玉與瑪瑙所不能及,故足貴也。”(明《靈岩石說》語)春秋末年,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所著的《尚書.禹貢》記載:“揚州貢瑤琨”。瑤琨者,似玉的美石,瑪瑙也。而揚州的轄區真州(今儀征市)惟盛產瑪瑙,是雨花石的主產地之一。

且今天的月塘鄉砂礦,仍多產瑪瑙,質地尤其潤澤細膩,為社會所共認。六合、儀征兩地砂礦眾多,星羅棋布,唯月塘名聲最響。故此,早在春秋戰國時便將此地之“瑤琨”貢至宮廷,成為達官顯貴的案頭清供或為皇室嬪妃裝飾點綴之物乃是至情至理之事。好一個“揚州貢瑤琨”,五言而已,足以讓雨花石的熱愛者、研究者興奮不已。

美麗傳說

南朝梁代

雨花石【黑瑪瑙】 雨花石【黑瑪瑙】

南朝梁代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

問及雨花石的來歷,往往會聽到這樣的故事:南朝梁武帝時,有個叫雲光的高僧在南京市石子崗(今雨花台)設壇講經說法,感動上蒼,為之雨花,落地後便幻成了五彩繽紛的雨花石,後人將講經處便稱之為雨花台。還有不少散見於史料中的詩文稱:雨花石為女媧補天的遺石。如“珍重養清泉,有時天可補”。(孔尚任詠《六合石子》)

“天也物也,物有不足,故昔女媧氏煉五色之石,以補其闕”。(戰國《列子》)

雨花石也五色之石也,是否就是補天的遺石呢?其實,這都是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想像,不足為據。很顯然,雨花石的成因是科學的,雨花石的歷史比雲光說法更加久遠。雲光說法與雨花石的結合源自所處年代佛教盛行的社會背景。如今時過境遷,當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唐.杜牧《江南春》)的情景早已被歷史的煙雲所湮滅,而雲光說法這一神話傳說伴隨雨花石賞玩活動的延續,仍被人們津津樂道。

北宋南宋

北宋南宋《怪石供》、《雲林石譜》續寫新篇章

雨花石【草花類】 雨花石【草花類】
雨花石集錦【十二】 雨花石集錦【十二】

繼南朝梁代“雲光說法”以後,雨花石文化發展的歷史線索漸次明朗起來。北宋中期,在退居江寧(今南京)的 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王文忠公全集》中,出現了以《雨花台》為題的詩文。北宋末年,史部侍郎盧襄正式為雨花台命名,都為雨花石文化發展史的研究提供了極其重要的信息和根據。而對後世賞石產生直接、深遠影響的則非蘇軾莫屬。他在貶謫齊安(今湖北黃州市)任上往往於江中“得美石,與玉無辨,多紅黃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精明可愛………既久,得二百九十八枚,大者兼寸,小者如棗栗菱芡……挹水注之粲然”,遂作《怪石供》、《後怪石供》,對所集之石從質、色、形、象以及陳列、鑑賞進行了極為細緻生動的描述。對今之雨花石賞玩、研究仍有重要的借鑑作用。而其慧眼識珠,善於發現的審美意識更令石界為之折服。正如雨花石收藏家張輪遠先生所評:“蘇公一履斯土,竟能獨具隻眼、識拔石子於庸夫俗子之手,豈非癖石子者先進乎。惟蘇公雖癖好,而所得則非靈岩石”。但齊安石與雨花石乃同宗同源之物,倘不論其產地而稱東坡先生為賞玩雨花石之鼻祖當受之無愧。無怪乎明人馮夢禎在賞品雨花石時也發出“恨不能起長公於九泉,與之品石耳”的感言,更有清人宋犖因景仰東坡而自號西坡,並足及黃州覓石而作《怪石贊》者。

宋代賞玩雨花石始盛,還因雨花台的修建立名而漸成江南登臨勝地之故。人們於閒暇之時前往雨花台不僅可以尋古探幽,一寄情懷;返歸自然,覽江採風,盡享川谷之野趣;還可搜石覓寶自得其樂。加之文人墨客時以詩詞歌賦竭盡文情渲染之能事,客觀上提高了雨花台的知名度,帶動了雨花石賞玩活動的深入。

雨花石【松香類】 雨花石【松香類】

因此說,南宋紹興年間“後東坡無幾時”(張輪遠語)的杜綰著就《雲林石譜》,涉及六合及同類石8 種之多,從而確立了雨花石在觀賞石中的歷史地位,當屬應運而生,是我國石史上的一大幸事。正如《萬石齋靈岩大理石譜》云:“若杜季陽(即杜綰)者,稱之為癖靈岩石之第一人,誰曰不宜。惟靈岩石者,石中之尤物也。於宋代始著於世……茲遇季陽,當為我石慶矣”。

宋囚元使成就《江石子記》

公元一二六零年,為南宋景定元年,亦元代中統元年。前者雖仍據江南一隅,但大勢已去,岌岌可危,不足道矣;而後者始盛,世祖登極,欲遍告天下,遣翰林侍講學士郝經出使南宋,卻被扣而囚於真州(今儀征市)長達十五年之久。於是見識雨花石遂嗜之且為之作《江石子記》。此記幾近千言,是一篇詳實記敘雨花石的專文。後人所概括的質、色、形、紋在此已初見端倪。有意思的是,由於作者的背景特別,難免夾記夾議。開頭言其“在儀真與山川百物隔絕”,至文章後部則由推測雨花石的形成演變、宇宙幻化、世事更迭,而至身陷囹圄,壯志難酬的無奈。故眼下只能將雨花石“姑汲新泉恣為濺弄,坐視諸山之為石子也”。縱觀石史之人事,如郝經者可能是絕無僅有的吧?

金元時代

雨花石【神罐、神蛋、神棍等】 雨花石【神罐、神蛋、神棍等】

金元時代,雖然手頭沒有更多的史料反映這百餘年中雨花石史的狀況,但《江石子記》可謂是這個時期的經典之作,也足以說明人見人愛的雨花石連身處逆境的郝經都會“如獲物外之奇寶,濯之以清泉,薰之以沉煙,置之盤盂內,而弄於明月之下”,(郝經《江石子記》語)連原始人類都視如珍寶,是絕不會默默無聞沉睡百年的。

明萬曆年

明萬曆年雨花石文化發展史上出現第一次熱潮

雨花石【羅盤石】 雨花石【羅盤石】

沿著石史的隧道前行,雨花石文化發展史的脈絡也愈加清晰、生動地展現在人們面前。至明代萬曆年間,雨花石的賞玩活動呈現出盛況空前的熱潮。首先,賞玩的人數倍增。早期南京先民們曾把雨花石作為財富的象徵,到了明代,文人騷客和士大夫們則承前賢之遺風,往往以“官定舊陶,一盎清泉”陳列雨花石,作為案頭清供,以求風雅,鑑賞兼得,且爭相效仿,蔚然成風,一時湧現出很多藏家。如《素園石譜》作者林有麟、僑居金陵的新安別駕程克全、《醉石齋記》作者馮夢禎、六合縣令米萬鍾、《靈岩子石記》作者姜二酉以及“時過從里中藏石諸家”。(孫國敉《靈岩石說》載)甚至波及“新都”(今北京),足見此風之勁,玩者之眾也。

採集銷售

賞玩活動

雨花石【蛋白石】 雨花石【蛋白石】

《醉石齋記》云:因“六合山中所產絕奇,好事者竟出金錢購之”,且好事者日眾,使需求趨於旺盛,原“牧童過而拾之,玩美俄傾,鏇復棄擲”(姜二酉《靈岩子石記》)的現象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有“吳人在澗旁結草棚以市酒食”,“貧者日奔走以自給”,鄉民荷鏟而至,“斫山斧壑,先期候雨,沖流搜討”,“一時蜂湧蟻聚”,可見其盛。而為了得到更多更好的石頭,玩賞者竟相購買,價格也隨之上漲,原“出升許換得餅餌去”的不景氣情形已成了老皇曆。

六合縣令米萬鍾就“自懸高價,殆十目羅之”。在南都(即南京),夫子廟桃葉渡、雨花台的石市異常活躍。有以石比玉抬高行情的,有囤積居奇待價而沽的,不一而逐。“寸許石子,索價每以兩許”令人咋舌。一如孫國敉所描述:“噫,一石子顯晦也有時也”。

賞玩意義

雨花石的賞玩活動內容豐富,交流頻繁,鑑賞水平大大提高。

1、陳列的器皿和方法極為講究。要么是古董,要么是官窯製品,大小多少都以不同器皿擺放。

2、命以雅名。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從典籍詩書中尋覓清詞麗句,力求名符其“石”。

3、邀友共賞。家有寶物,供於案幾,淨室焚香,請來好友一起品評,或題名或賦詩,視為樂事。《靈岩石說》載,別駕程克全以“一石奴唱名號以見客”,可惜號多鄙俚,晦澀難懂,一時亦為笑談。

4、鑑賞水平不斷提高。由於交流增多,漸成共識,上升為理論,指導賞玩。孫國敉便將雨花石分為三等,甲為不等貯之清泉,入手奪目,“此神品也”;乙為必待入水,若助其姿,只能“屈居二乘”;“必假磨琢,及其後天瑩澈”者不能“以甲乙論也”。孫的標準扼要明了,於今無異。

雨花石集錦 雨花石集錦

5、言為心聲,有感而發,留下更多史料。賞石活動的蓬勃發展、經久不衰,必然上升為文化形態,通過各種形式表達出來。較之前朝,為雨花石撰文、立譜、繪圖、作記、吟詩作賦者不勝枚舉。如明《一統志.南京》載:“雨花台石,聚寶山出”;“吳中四才子”之一文徵明的詩句“雨花台上雨花乾,野色江光入座間”;陸君弼《夏日朱憲昌山人以錦石見貽》;葉譽《觀靈岩石子口占六絕》;周暉《金陵瑣記》載:“朱孟辦獲三奇石於聚寶山間……黃鶴山樵王蒙圖銘之,宋太守又為作石銘”;李時珍《本草綱目》載:“金陵雨花台小馬腦,止可充玩耳”;陳眉公《太平清話》載:“五色石子出六合山瑪瑙澗中……而負石者之眾,此風惟萬曆甲午始見之”。陳慧禎《秋園雜佩》等等羅列不盡。

通靈寶玉

雨花石集錦【十三】 雨花石集錦【十三】

《紅樓夢》第八回,寶釵托於掌上,只見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塊頑石的幻相。《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在南京生活,其家族賞玩雨花石,紅樓夢中的“通靈寶玉”的原型就是雨花石,此點為國內紅樓夢研究學者、奇石界廣泛認可,同時雨花石界認為曹雪芹筆下的通靈寶玉,可能是一塊雨花石蛋白石或多色絲紋瑪瑙雨花石。

自古就把案頭擺放一盆各色雨花石,作為書房或把玩的形式,2012年3月,經過荷塘月色蛐蛐叫的研究,總結出觀賞雨花石愉悅的奧秘。

1.主觀感性階段

其實就是一個“通靈”動作的開始,一個通靈動作或者活動,從心癮發作,大腦內激素物質,欲追求快感和重溫以前那種賞石時帶來的快感(及占有欲,滿足欲等),這個準備階段即為一個賞石通靈活動的準備活動開始,接著是鋪開或擺開美石,準備欣賞,這個時候是“通靈活動”三部曲的第一步,即“主觀感性階段”,就是一個人開始滿懷衝動,欲望要打開財寶盒子,去重溫欣賞自己的財寶,從而用重複多次認知的方式,來確認自己擁有這些財寶(即雨花石),使得自己大腦皮層化學元素得到,獲得視覺帶來的外界色相之現實滿足感,財寶擁有感以及美不勝般的食慾感等等,這個階段是人大腦中充滿欲望,發自性情忙不迭的階段,稱為“主觀感性階段”。

2.微觀具象階段

當我們擺放好雨花石後,開始上前湊近觀看,凝神駐足時,這個時候,就是第二個階段了,這個階段稱為“微觀具象階段”,就是我們調整眼睛焦距,從日常的幾米以上的焦距,調整到幾十厘米遠近觀看盆里碗裡手裡石頭的距離,這個時候,我們會集中精神,思想,眼睛會搜尋那些,色相紋型圖味等石頭元素,此時賞石時,呼吸會變慢,變深,猶如在品嘗天下美食,一邊看,品,聯想,一邊,輕輕搖擺頭部,讚嘆,長吁氣,默念讚美,握拳等,有時會出現微表情里的倚靠身體動作,這种放鬆動作,只有在覺得自己安全的情形下才會出現,此時是因為完全放鬆階段,眼光在盆里會不停搜尋美石的層次,韻律,節奏,色相,紋理等微觀(就是細部光影色相)情景,光影帶來的美輪美奐,放鬆眼睛焦距,心情舒展呼吸深且慢,此時狀態類似在品嘗天下美食,嘖嘖稱奇的同時,會因為視覺色相光影帶來的真實擁有感,確認擁有感,占有欲,為此邏輯會傳遞給大腦皮層確認無誤的信號,即這些面前的金銀財寶(雨花石),是觀看者自己的,千真萬確的,從而大腦會得到一種激素的刺激後(類似吃到美食後大腦興奮的區域),獲得愉悅感,這就是占有欲的快樂(俗稱七情六慾中的一種欲望),這就是通靈活動的第二個階段,冥想中的微觀具象階段。

3.巨觀抽象階段

緊接著是通靈活動的第三個階段,就是聯想,憧憬,縱橫,浮想階段,這個階段是通過多細部雨花石的觀賞,形成聯想,憧憬,浮想,思緒放飛等作用,這個階段正是通靈寶玉雨花石之賞石精華階段,正是幾千年以來,華夏人類認為這個雨花石可以“通靈”的奧妙所在,那么這種神秘的“通靈”力,究竟是什麼內容,形式,含義了?請大家繼續往下看。

此時是第三個階段,就是“巨觀抽象階段”,就是通過觀賞美麗的雨花石,使得看出美石之中的山川,湖泊,人物,情景,花鳥,抽象圖案,色彩色階變換,韻律等,使得觀石人能從微觀的雨花石方寸之間,一下子聯想到大千世界,萬千紅塵甚至不可思議的太空,靈幻,外太空,或者可以穿越時間,空間感,甚至是沐浴在鳥語花香,陽光縷縷的原始大森林之中,或者是俯臥在北非美麗草原,閉起眼睛,甚至能呼吸到那帶有異域植物花香味道,豎起耳朵,居然聽到周圍大海潮湧拍擊岩石礁岸,海浪翻湧的聲音,又或者舌尖上能品嘗到野外蜜 蜂釀的桂花蜜的味道,而這些“通靈”幻想,都是通過聯想,浮想,冥想得到的,此時的狀態是巨觀抽象階段,所有腦海中出現的幻境,都是通過欣賞美石後的聯想,浮想得到的,而這類由於觀賞不同美石出現不同聯想的虛擬空間,是抽象的,而正是這樣的階段,是造就雨花石,自古被華夏神州文人雅士稱為“通靈寶玉”的原因,因為雨花石里,有一部分美石能起到這樣神秘的作用。

第三階段,巨觀抽象階段,是通靈之美,神秘力量的根本。

另一個問題就是,中國古人始終認為,雨花石就是通靈寶玉,這個在《紅樓夢》中,有記載,古代中國人嚴謹作風,無信不立,崇尚儒學或道德的年代,人體進入第三階段通靈過程後,即在抽象思維中徜徉浮想,此時哪怕身邊爐子上的開水燒開了,大門敞開進入了小偷,赤身裸體在洗澡被窗外路人偷窺等,往往都會渾然不覺,此時大腦內如同夢境,一種醒著的夢境,俗稱“走神,靈魂出竅”等,大腦皮層左腦後上部某個區域,不停活動化學物質激素刺激,不斷獲得愉悅感後,人處於一種冥想+聯想白日夢和美好願望實現虛擬幻境之中,此時呼吸平緩,輕盈,身體沒有動作,往往有倚靠借力支撐身體階段(目的是用全身血液流向大腦,有助於思索,聯想,使得身體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保持在相對最低階段,使得思索力更強,更容易進入幻境,獲得刺激後,分泌更多激素後,左腦獲得愉悅感)

通靈力來自第三個階段,就是巨觀抽象階段,此時過程維持的越長,觀賞石頭的人,會獲得更多的愉悅感,之後會有兩種結束方式,一種是緩慢從巨觀抽象階段(冥想聯想夢境中)退到微觀具象階段(回到雨花石紋理方寸之間)後,再退回到眼睛轉向石頭之外的環境,眼睛焦距調整到日常焦距後,一輪通靈賞石活動就結束了,另一種結束的方式是突然戛然而止,被外界聲音,事物所干擾或其他原因突然終止後回到日常階段。

雨花石【特異類(非化石)】 雨花石【特異類(非化石)】

通靈寶玉的三維時間軸線,就是通過觀賞通靈寶玉,使人通過通靈寶玉這個載體的連線,獲得進入“過去,現在,未來”,即人類的“前世,今生,來世”這就是通靈寶玉的三維軸線,也是時間,空間,時空交匯點三點對應的,通過賞石,聯想到遠古,現在,未來的幻境,按照觀賞者的素質,理解力,解讀圖案力,想法,石頭好壞,擺放方式,賞石間隔時間長短,環境,心情等不同,獲得各自不同的賞石愉悅程度,《紅樓夢》中賈寶玉,就是含著通靈寶玉出生的,含義就是,賈寶玉在出生之前,就是有前生的,出生後,是今世,死後還有來世,整個紅樓夢作品,也充滿的世事變遷,今非昔比,如夢如幻的風格,此處不做詳細論述。

自古智慧的中國古人,通過觀賞雨花石,發現會出現神奇的“通靈”過程,即虛幻冥想階段,覺得這些美麗的雨花石是不可思議的,是具有神奇魔力的,所以,稱它們是通靈寶玉,覺得這些石頭,一放到水裡,就會花紋畢現,通過觀賞它們,能得到聯想,甚至夢境,幻境,可以通過方寸之地,“看”到大千世界,看到人類想都無法想到的美麗夢境,在冥想看到幻境的一刻,整個人似乎處在“失魂落魄,魂魄出鞘”的處境,當從賞石活動中“甦醒”後,才感覺到剛才自己魂魄似乎被無形魔力所牽引,魂魄曾經被導入到盆里石頭上,似乎看到了橫向,縱向,交叉點,前生,今世,來生的幻境!

所以古人認為雨花石具有溝通陰陽界的能力,同時中國古人認為人死後,靈魂是不滅的(全世界古人都有類似歷史),身體腐朽了,但精神不滅,所以,在死後,人的靈魂會輪迴或者重生,有三魂七魄,輪迴等傳說,所以在死後,都會祈禱再生,包掛秦始皇的兵馬俑也是為死後皇帝復生做準備的,那么作為中國古代玩石最早的原石崇拜,南京北陰陽營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出土的76粒“花石子”,即雨花石。在距今6000年前的洪荒時代,這些“花石子”就被人生前賞玩、身後殉葬,有的被放在手邊,有的被置於口中,為什麼這些雨花石被古人放到嘴裡了?就是因為古人發現雨花石賞石時會出現第三階段,即通靈力,所以它們認為這些寶石,在人死後,含在嘴裡,能召喚靈魂,使得靈魂進入死去的人體,使人重生的作用。

中國地質學界和賞石界知名專家學者一致認定,相當一部分雨花石其實就是“玉”,源遠流長的“雨花石文化”同時《紅樓夢》“通靈寶玉”其實是雨花石,出生在石頭城內江寧織造府的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用了“鮮明瑩潔”、五彩晶瑩,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等詞,與歷代文士記敘雨花石詩文中的“凡有五色”、“紋理縈繞石面,望之透明,溫潤可喜”、“結成五色、珠璣絢爛、莫可名狀”、“體質空透、五色俱備”等語相等同,同時賈寶玉是含著通靈寶玉出生的,寓意著雨花石中的通靈級美石,被賈寶玉含在嘴裡,剛出生就已經注定了他的前世今生。

對於欲罷不能玩石頭上癮的朋友來說,每次在賞石活動結束後,大腦皮層受到通靈賞石激素的刺激後,就想再次,多次獲得這樣的愉悅,但同樣的石頭,會造成視覺審美疲勞,所以要購買,獲得更多的雨花石來,加強,重獲色相光影刺激後,形成新一輪的通靈過程,這個就是玩石上癮的原因之一,上癮嚴重者,屬於“賞石幻影綜合症”不嚴重者,不傾家蕩產購買雨花石者不必治療,嚴重者有時會突然痊癒(痊癒原因有多種,比如離開收藏石頭的環境,出差等),同時有間歇性特徵。

雨花石【手串】 雨花石【手串】

在通靈賞石的第三階段,如果持續時間過長,會造成強制性思緒紊亂,即“走火入魔”,只要離開賞石環境(比如離開房間或案頭石頭處),就可以回到正常,同時,就像打算盤高手一樣,可以做到手裡無算盤心裡有算盤,一個算盤高手(可以是幾歲的孩童),打算盤水平高級後,可以不要算盤,只是手指在動,眼睛閉起來,虛擬算盤就能算出結果,同樣,賞石通靈動作同樣能做到虛擬賞石,就是面前無石頭,但可以虛擬想像出美石,同樣能達到通靈賞石的目的,但此法易造成走火入魔,症狀是頭疼,長時間無法擺脫循環性大腦皮層刺激源,遇到此情況時,可以用水洗臉等方法,即可去除虛擬冥想幻境。

文化歷史

大清石事樁樁表明雨花石文化的歷史在不斷延伸,這個時期的賞石活動,依筆者之拙見,概括為在前人推動發展的基礎上,進入了正常平穩的過渡階段。為後人留下的諸多史料無不打上這段歷史的烙印。

一、“指名道姓”,“雨花石”登台亮相。綜上介紹雨花石在不同時期有過不同的稱謂。而見諸史料直呼其名的當屬明末清初人徐榮的《雨花石》詩:“天雨諸香下帝台,大同天子講經來。尚留子石臨江活,恰似房花向日開”以及藏石世家張岱的《雨花石銘》:“大父收藏雨花石,自余祖余叔及余積三世而得十三枚,奇形怪狀,不可思議,怪石供,將毋同”為最早。

雨花石集錦 雨花石集錦

二、朝廷官員、《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六合石子》詩,凡三十二句五言十六韻,把雨花石之形成、來源、狀態、鑑賞作了豐富的想像、剖析和描述,可謂是精而又精的《記》了,真愛斯石者不可不讀。

三、大清第一石譜。著者諸九鼎既是官員也是文人也嗜石,廣交各地石友,遍及西北關東西南等地。每到一處,尋石覓寶,樂此不疲,以寄情礪志賞心也。日久天長,多有心得體會,遂作石譜並銘,也乃水到渠成之事。一如為其寫跋的著名詩人黃仙裳云:“楊庵(諸九鼎字)為人磊落有骨,顧無他嗜好,行萬里路,破囊累累,書卷外惟貯奇石作伴,每小憩而出以摩娑弄玩,謂賞心樂事,無逾於此”。諸九鼎的《石譜》,記有藏石二十餘枚,主要為長江流域雨花石一類的五色石子,個別來自西北等地,大多標明尺寸,述其特色並以賦贊之,也為後人所效法。

同生共死

雨花石集錦 雨花石集錦

同生共死,惟龔賢也。位居清畫壇“金陵八家”之首的龔賢好石之深,愛石之切從其詩文中可見一斑:“相逢頑石亦當拜,頑石無心勝巧人,作客十年魂膽落,歸來約與石為鄰”。其實他何止歸來為鄰,及至“歸去”也是與石相伴的。龔賢作古時,其友孔尚任親理喪事,其所藏雨花石“均繫上品………皆以為葬,湮滅不傳”。嗚呼!可謂前有古人後有來者。

相關文集

《新都風物錄.雨花石》,堪稱雨花石文化史發展至清末民初的最全面的概括。筆者以為其內容之豐富、描述之詳實、文筆之細膩、語言之精練,皆不遜前賢,反覆吟讀,無異於鑑賞美石也。作者蓮生在文中記述的三件事尤為使人耳目一新。

其一,明確雨花台市場的存在。此前只《靈岩子石記》載有“余履齒每及雨花、桃葉間,必討其上乘者……”,“雨花”者應為雨花台,但那時是什麼樣的市場呢?季節性的?流動性的?簡陋的?一家兩家?三五十家?難知其詳。但此時在“雨花台石子崗之中腰,有築草房居,門外幾列售石子者”,足以證明前來旅遊、採石、購石的人也一定不少,故值得在此“築草房居”,以方便採購且是有利可圖的。

雨花石集錦 雨花石集錦

其二,首次明確述及平民之輩也有愛石藏石者。明萬曆時是“貧者采賣以自給”,“貧士獻琛,恐誤厚直”,而今有“江寧織造衙門茶役李升藏一石,輕易不示人。一日為債追逋,出於萬不得已,乃含淚割愛而求焉”。一衙役愛石且向人“索銀三十兩”,可以想見當時賞玩氣氛之濃和對雨花石的觀賞價值、收藏價值及市場價格的認可程度。

其三,首次詳實述及時人作偽的手法、題材、兜售的技巧和上當者茫然不知之態,極為生動傳神。有一清末遺老游江南時聽說雨花石神奇,便大肆收買,一時石販盡數推出,門坎幾近踏破。所得石中,較“奇”者有梗葉纏蔓的《子孫萬代》、色同鵝黃貴品的《南極慶壽》、身首肢爪無一不備的《歐西雪獒》。而一枚《幽春秘戲》的春宮圖竟以四十元之代價購得。惜上述“概贗造物也”。今人之作偽有過之而無不及,唯其逐利之心態古今相同。

石頭記

雨花石集錦 雨花石集錦

一部《石頭記》,今人爭相說雨花。眾所周知,《石頭記》(即《紅樓夢》)的主人公賈寶玉“一落胎,嘴裡便含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甲戌成本第二回),今人以為,此稱作“通靈寶玉”的就是雨花石。

理由一:質、色、形、紋類似。《石頭記》卷八云:此玉“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與史料對雨花石的描述如出一轍。如宋代杜綰《雲林石譜》載:“江寧府江水中有碎石,謂之螺子,凡有五色……紋理瑩繭,後面望之透明,溫潤可喜”。而自古以來,南京具上述特色的石頭惟雨花石與之相近,別無其他。

理由二:作者曹雪芹自幼在南京生活,至十三歲才離開,此後一直愛石詠石畫石。祖輩也極為好石。

雨花石砂礦掠影【一】 雨花石砂礦掠影【一】

所以說,曹家三代四人在南京居住長達六十年之久,連他們家掌管的江寧織造府的衙役都愛石藏石,文人雅士上流社會自不待說,而一代文學巨匠是不可能對此熟視無睹、充耳不聞、一無所知,而在作品中生造出一個“通靈寶玉”來的。理由3、此玉的背景描寫與古詩文對雨花石的描述極為相似。

劉賡堯《雨花石》詩云:“曾聽生公來說法,媧皇補天是何年”,《石頭記》詩云:“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明.華成漮《詠靈岩石子》云:“君不見女媧補天幾千秋,猶有遺石存山丘”,《石頭記》詩云:“只因鍛鍊通靈後,便向人間惹事非”,可謂遙相呼應。

如今,江寧織造府西苑遺址——曹雪芹早年生活過的地方,考古發掘出黃石、湖石、瓷片、瓦當等遺存,但願有一天也能出現“通靈寶玉”的生活原型——雨花石,以了卻“紅迷”、“石迷”們的一段懸念。

乾隆大帝留史話

雨花石【八卦石】 雨花石【八卦石】

乾隆大帝下江南,賦詩藏石留史話。常言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帝王也概 莫能外。在古城南京,民間有這樣的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六十壽辰時,寵孫朱允火文 在盤子中用雨花石拼成“萬壽無疆”四個大字,連同一個酷似壽桃的雨花石,作為祝壽之禮和盤托出,皇親國戚、文武百官無不稱奇,使龍顏大悅。朱允火文稱帝後,對雨花石仍情有獨鍾,內宮案頭,時有雨花石作供。如果說這是“野史”,那么清高宗賦詩藏石可是千真萬確的。

乾隆帝在位六十一年,曾六次南巡,南京乃必到之地。以雨花台為題的詩便有五首,如《雨花台口號》、《戲題雨花台》等;在莫愁湖畔的景觀石上刻有他“頑石莫嗤形貌醜,媧皇曾用補天功”的詩句。一九九二年六月,在中國革命博物館舉行的《中國觀賞石展》展品中,就有北京故宮博物院提供的乾隆皇帝賞玩過的四枚雨花石。其中一枚龍首畢現,出神入化,令人稱奇,且為“真龍天子”所藏,給人印象愈深。

歲月收藏

雨花石【太陽石】 雨花石【太陽石】

二十世紀上半葉,中華民族災難深重,列強侵擾、軍閥割據、戰火連年、社會動盪,卻仍然有那么多人眷戀著金陵這片古老的土地,深深地愛著美麗的雨花石,既證明雨花石有著無窮的魅力,更說明人們是多么熱愛生活,嚮往和平。南許北張天津王便是他們中傑出的代表。

南許名澤初,別名問石(1897~1980),早年在金陵就職,晚年寓居上海。一生痴愛雨花石,以六十年的心血蒐集精品達600枚之多,實屬不易。文壇前輩鄭逸梅曾為之寫《藏奇石的許問石》。滬上同為雨花石收藏家的夏風先生曾寫《雨花台下雨花石》,記述應許之邀,親臨許宅賞石的趣事,傳為美談。他“尋雨花石非得具備三個條件:麋鹿一樣善跑的腿,逛馬路的閒功夫,勝過猶太人的那份耐心”和“四字秘訣:曰色曰形曰紋曰逸”的經驗則倍受石界推崇。

天津王即雨花石收藏大家河北雍陽人王猩囚(1876~1948),世稱猩翁。天津為主要生活工作地。“數十年荒淫於雨花”並寫就《雨花石子記》,科學地提出雨花石因長江而形成的觀點,並就雨花石的質、形、色、紋、定名、玩賞、品級、交易等進行全面論述,讀來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雨花石【文房四寶石】 雨花石【文房四寶石】

猩囚先生乃北地人氏卻愛上南方的雨花石,也可以說是一種緣份,但彼此天各一方,能堅持數十年不改初衷,即使在日寇殺我南京三十萬同胞後的一九三九年,仍不忘托人一次次在南京為其採石、購石、郵石,尤其令人感慨不已!

北張曰輅號輪遠(1899~1986),與王猩囚同鄉,與鄭逸梅交往亦深。在天津南開中學時與周恩來總理同為國文老師張皞如先生的得意學生。幼年在家鄉由於受猩囚先生的影響,對雨花石產生極大的興趣,後被保送金陵大學,惜因水土不服改轉北法術律系。但對雨花石一往情深,雖身處燕北,關山多阻,仍利用各種機遇,終身不輟,存石三千餘枚,並矢志為藏石立譜。

雨花石【黑白石】 雨花石【黑白石】

一九七九年,為了使自己畢生精心收藏的雨花石珍品,能夠供更多的人研究、欣賞,更好的得以保存,他毅然割愛,傾篋捐獻給地質部北京地質博物館,其胸襟之豁達、氣節之高尚,令人敬仰。張輪遠先生曾自撰聯語“曾擁圖書逾萬卷,幸隨頑石共千秋”,托吳郡哈佩先生書寫懸於室中,可謂是其一生的寫照。

一九四八年,張輪遠先生所著《萬石齋靈岩大理石譜》問世,是為二十一世紀雨花石界一大幸事,堪稱第一部系統研究雨花石的理論專著,填補了鑑賞、研究雨花石的空白。此譜集雨花石文化發展史之大成,凡前人涉及的有價值之內容無一遺漏,為後來研究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而比之前人,更有長足的進展。此譜在對神妙諸石“目察心摹”的基礎上,立論盡依科學方法,參考哲學、審美、心理、物理、礦物、及考古諸家折中之說,終開科學系統研究雨花石之先河。一九八二年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再版,一九九三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輯入《古玩文化叢書.說石》中,可以想見此譜流傳之廣、影響之大。今石城雨花石愛好者幾乎人手一冊,研讀活用者不在少數。

雨花石【禪石】 雨花石【禪石】

民國期間因諸多社會原因,雨花石資源極為匱乏。日寇占據時,石市蕭條,往往“只一家售石者”,而“事變前,金陵城內販石者數十家”。對於雨花石的賞玩者、研究者來說,這個時代是不幸的。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不可扼制的。他們無畏艱險,逆流而上,在焊接這段石史的鏈條上點擊出耀眼的火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令人欣慰。捧讀他們的著述,誠如分擔這段沉重的歷史,心中溢滿感激,也為之驕傲。雨花石文化發展的歷史充滿神奇、欣喜、典雅、禮讚,又何嘗沒有淒風、苦雨、泥濘、酸楚和充滿期盼呢?

走進新時代

新中國建立後,雨花石賞玩活動也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掀起了雨花石史上的第二次熱潮。

一、雨花石賞玩隊伍日益擴大,整體素質大為提高。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得天獨厚的南京人對既有“革命精神”象徵,又充滿美感的雨花石更是珍愛有加。自五十年代到改革開放以來,雨花石愛好者、收藏者日益增多,工農商學兵行行皆有,乃至國內境外的愛好者也大有人在。

韓國友人張俊寧在南京留學三年,歸國時行李中最多、最重的便是雨花石。台灣朋友邱信明先生來南京後,很快就喜歡上雨花石,一如當年東坡先生“一履斯土”而遇齊安石子也。十年下來,投資不下百萬,獨居一寓,四處皆石,儼然一座寶庫,鐵定執“石”不悟了。

據筆者主觀估計,經常在“圈”中走動,以石會友,藏品質量、數量達一定規模亦可稱為“家”者當有數百,愛好者當成千上萬。而一般喜愛者則不計其數。在眾多的愛好者、收藏家中,著書、作文、謳歌、研究者比比皆是,彰顯者有劉水著《雨花石鑑賞》、池澄著《雨花石譜》等,均有諸多新意,開卷悟讀,裨益自增。加之廣播、電影、電視、網路、照相技術的發展,大大促進了雨花石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雨花石【紅影油泥石】 雨花石【紅影油泥石】

二、雨花石量大質優品位高。尤其是進入八十年代,我國經濟發展上了快車道,建築用砂石需求旺盛,加之電力、機械的利用,在采沙掘石的同時,其副產品雨花石也源源不斷地開採出來,讓愛好者、收藏家們歡欣鼓舞,既慶石頭多,亦恨銀子少,追求永無止境。倘若走進他們家中,罈罈罐罐,大櫥小櫃,目之所及儘是雨花石,即使牆壁上、匾額中也是雨花石的放大圖片抑或還有某個書畫名家為其藏石而作的丹青墨寶。如將藏品陳列起來,便是一個地道的私家藏館,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殿堂。

三、雨花石市場遍及城鄉。明.姜二酉《靈岩子石記》云:“靈岩子石……出六合靈岩山之澗中,而聚於金陵”;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六合的鄉民還是夜半過江到南京玉器廠排隊賣石。可此後由於長江大橋建成交通逐漸便利,市場需求趨旺,玩家欲望增強,不待石農進城,紛紛前往六合、儀征產地,採購覓寶。一如明萬曆年“蜂湧蟻聚”之盛況。在鄉村,往往一家就是一個工廠、一爿鋪子。在城市,凡遊人足及之處,就有雨花石銷售,價格由一元一把至成百上千數萬元不等。究竟有多少人從事雨花石的採集、經營難以估算。雨花石帶著她的美好、帶著古城的祝福,走進了千家萬戶,遍及五洲四海。

雨花石【木化石類】 雨花石【木化石類】

四、形成產業,出現不同性質的組織形式。在鄉村最早出現的是集體砂礦,個體拋光作坊;在六合城鎮有集體性質的雨花石工藝廠。廠家、公司很多,但90%以上都為私營性質。一九八四年南京建立社團性質的雨花石協會;一九八九年在南京雨花台建成南京雨花石博物館,二零零零年由劉水、丁鳳龍發起建立南京雨花石文化研究所,下屬兩個雨花奇石展覽館;在南京、上海、北京、天津、台灣、廣東等地還有為數眾多的私人藏館。無論是何種形式,它們都為弘揚雨花石文化,推動雨花石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歷史是不會忘記的。

五、雨花石文化與經濟聯姻,與“對外”掛鈎結出豐碩成果。自一九九九年開始,南京每年舉辦一屆雨花石文化藝術節,不僅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傳播了雨花石文化,而且作為南京的“形象大使”,雨花石已走向全國,享譽世界,提高了南京的知名度,推動了南京的對外交流,為南京的現代化建設、歷史文化名城建設作出了貢獻。

雨花石文化發展史源遠流長,未有窮期,凡摯愛雨花石的人,熱愛這片土地的人將前赴後繼,不辜負前賢,不愧對後人,堅持弘揚雨花石文化,讓雨花石這顆明珠永遠在古城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欣賞八法

雨花石的欣賞,究用何法,可以說是流派紛呈,因人而異,從無定式。歸納起來約有下列數種,概稱“雨花八法”。

汲水埋盆

雨花石【龍鱗石】 雨花石【龍鱗石】

此法為東坡居士所創。他在《雙石》一詩中有“汲水埋盆故白痴”之句。雨花石浸入水中方可發色,此盡人皆知。民諺中有"雨花石,砂中埋,雨不灑,花不開"的說法,亦含雨花石需經水潤之意。套用何水,古亦有說。最佳為天落水,次為山泉,再次為川流,忌用井鹵、熱湯。水需一日一換,換水宜在清晨。宿水染塵,頓掃石趣。

群石配景

雨花石【拼圖石】 雨花石【拼圖石】

將不同色彩、紋理的石子配置成趣,叫“配錦”,也叫“配碗”。其要訣是形要近似,紋、色要間隔。形似,特別是圓形或橢圓形之形,給人以圓潤之美。紋、色相間,則給人以繽紛錯落之感。書齋供養,可用稍大的盆盂。如配以明清筆洗,更臻雅趣。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收藏水平,配置成雙碗、四碗、八碗的組石。

迎光透影

雨花石【雕刻類】 雨花石【雕刻類】

有個別石子,照光比浸水更臻妙趣。池澄家中藏一石,粗看只是一朦朧黑影;迎光透視,素衣高髻,竟似李清照端坐石中。迎光之法,選一個器口與石子相若的古董小壇,置石其上,置於窗前,舉目可觀,饒有別趣。

掛佩祈年

雨花石【水晶類】 雨花石【水晶類】

有的雨花石上有一自然生成的圓孔,如用紅繩穿扣,佩掛於頸,則有“祈年”之意。

書齋擺譜

明代米萬鍾任六合縣令時,常在書齋擺開“宣德窯器”作盛具,拭幾焚香,邀客賞石。賞石分三部曲:先上幾盤常品,後由石童一一捧獻珍稀,最後自己從袖中亮出一博奇賞的“尤物”,常能震驚四座。

選石握游

雨花石【掛件類】 雨花石【掛件類】

清末民初,在南京、上海、天津出現過一個“握游派”。他們仿效米芾“漣水袖石”的遺風,選覓佳石,袖石握游,石不離袖,嘯傲園林。所謂“一拳一栗之中,孕千岩萬壑之秀”,所謂“摩挲掌上日相將,袖中常見煙雲繞”是也。

與石同眠

雨花石【珠子石類】 雨花石【珠子石類】

上世紀30年代,天津王猩酋有與石同眠的雅趣,並諧稱為“小殉葬”。他曾有句:“世界正愁人太滿,我先鑽入石中游。”

與石同歸

雨花石【絲紋類】 雨花石【絲紋類】

當年米萬鍾藏一石如柿。這枚美石與他的至寶“七十二芙蓉硯”一起,做了他的殉葬品。藏石界稱此為“大殉葬”。古人此風,當然只可鑑知而不必仿效。

保管方法

雨花石【保管方法】 雨花石【保管方法】

南京雨花石雖然精美絕倫,質地堅穩,不易風化和氧化,但是對於一個長期埋藏於地下的物品突然重見天日,如果保養不好,灰塵雜質的入侵,還是會對雨花石造成永久的損害。

常規方法:放到有水的盆里、碗裡、桶里,置於家中角落、床下、某處。小盒子存放後,放在有鎖的地方。

真空保管:裝在玉石專用袋子裡,存水擠出空氣後密封保管。

攝影製圖

雨花石【攝影製圖】 雨花石【攝影製圖】

雨花石製圖,往往採取水面上攝影,避開光影的高光點,隔著水面攝影得到雨花石圖片後,用軟體編輯摳圖成為圖片。同時還有旱拍法(針對奇巧類)、透板雨花石底下打光攝影法,以及荷塘月色蛐蛐叫原創的 .水中立體攝影法、單眼偏振鏡頭旱拍法等。

雨花石製圖原則是恢復雨花石真實色彩,而不是製造失真顏色,要用到PHOTOSHOP軟體或其他製圖軟體。

因此,為了保持雨花石的審美特徵,不使其變質,採取適當的保管方法還是必要的。

防乾防裂

雨花石集錦【十五】 雨花石集錦【十五】

雨花石在自然環境裡,保持一定的濕度,有些雨花石中含有水分子,長期處於乾燥情況下,會失去游離水分子,表面就可能開裂,尤其是拋光石和蛋白石,乾放時 間長了,就會開裂。保管時,最好能保持相對濕度。還要防止機械性碰撞,在外力作用下會開裂破損,取放時要小心謹慎。

防酸防鹼

雨花石 雨花石

雨花石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矽,基本上屬於中性,它在自然界所處 的地質環境,也基本上屬於中性。因此,保管環境也要保持中性。偏酸或偏鹼,酸鹼中的離子就會與雨花石中的色素離子發生化學反應,使雨花石變質,或腐蝕,或變色。正常情況下的水是中性的,偏酸偏鹼的水,對雨花石都有影響。展覽時,最好使用蒸餾水,或燒開後的冷卻水。

如有可能,在用水前,可用pH試紙測試水的酸鹼度,pH值大於7的偏鹼,pH值小於7 的偏酸。偏鹼的稍加些食用白醋;偏酸的稍加些食用鹼,調至pH值等於7就可以了。

防熱防曝

雨花石娃娃石 雨花石娃娃石

加熱或在強光下曝曬,隨著溫度的增高,也會改變色素離子的性質,使雨花石變質。保管時要離開熱源,也要避免在陽光下曝曬。其他用途 雨花台因多產五彩石子,古稱“聚寶山”、“瑪瑙崗”。  雨花石並不一定只有觀賞的作用,一些沒有觀賞價值的雨花石在其他方面也有他的價值。

鋪路:

用雨花石鋪路不僅美觀,而且光腳在這條路上走還能起到按摩腳底的作用。

盆景:

在盆景中放一些雨花石不僅能增加美觀,也能對盆景的泥土表面起到保護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