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玉

根據設計,對玉料進行加工,即利用各種工具及操作手法,將原始玉料按設計要求加工成最終器物,這一過程稱為治玉,也稱琢玉。

簡介

玉器的生產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藝過程,每一件玉器的產生都需經過采玉、取材和施藝三個階段。

采玉

山料山料

采玉就是獲取玉料。玉料分為原生礦和次生礦兩種。原生礦是指蘊藏於海拔較高處的原生礦體,因山陡路險,開採十分困難,這樣的玉料稱為“山料”。次生礦是指從原生礦體中剝離出來的礦料,它會隨山間流水被沖至山下的河中,這樣的玉料稱為“水料”或“仔料”,尋找“仔料”的過程也稱為“撈玉”。

取材

玉料稀少,好的玉料尤其珍貴。因此,玉器製作通常採用“量材取料”的方式,即根據玉料本身的規格、顏色、瑕疵等規劃器物的形態,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除了一些小物件外,大型玉器幾乎沒有外形雷同者。由於玉器加工,有根據玉料自身形狀色澤因材施藝的特點,設計者享有極大的創作想像空間,因而往往能夠產生一些藝術水準極高的作品。

琢玉

琢玉琢玉

根據設計,對玉料進行加工,即利用各種工具及操作手法,將原始玉料按設計要求加工成最終器物,這一過程稱為治玉,也稱琢玉。今天我們通常將玉器稱為玉雕,但實際上玉器並不是雕刻出來的,而是利用硬度高於玉的金剛砂、石英、石榴石等“解玉砂”,輔以水研磨出來的,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玉不琢,不成器”的說法也源自於玉器的這種加工過程。

琢玉的工具

琢玉琢玉

琢玉的材料是水和“解玉砂”,而琢玉的工具則是各種砣機。砣機由砣和傳動裝置組成。砣是一種圓形片狀物,當它鏇轉起來後,就可以提供均勻的摩擦力。通過砣機的連續轉動,再調整玉料的位置,熟練的玉工便可以隨心所欲的琢制出各種形狀的玉器。砣機又稱“水凳”,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出現。此後數千年間,驅動的方式、操作者的姿態、砣的材料都在不斷進步,但砣機的基本構造卻始終未變。直到今天,儘管玉工們已經使用電能驅動、金剛砂琢磨,但琢玉的工具還是幾千年前祖先發明的砣機。

江蘇省特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