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麥大棗湯

甘麥大棗湯

為補養安神之劑。以甘草,小麥,大棗為組成。有養心安神,柔肝緩急的功效。主治精神恍惚,悲傷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甚至言行失常,哈欠頻做。甘草、小麥、大棗合用,甘潤滋補,養心調肝,共奏養心安神,和中緩急之功。甘麥大棗湯主要由炙甘草12克,小麥18克,大棗9枚等成分配製而成。用法是上三味加水適量,小火煎煮,取煎液二次,混勻。早晚溫服。本方有養心安神,補脾和中之功。可以養心安神,補脾和中。主治髒躁,即更年期綜合徵。臨症靈活加減。如心煩嚴重者加麥冬12克、鮮竹葉芯30條、丹參12克;心悸怔忪嚴重者加丹參12克、茯神15克、潞黨參25克(或用湯藥送服中成藥歸脾丸);易怒煩熱者加香附12克、素磬花7.5克、川楝子15克。

基本信息

甘麥大棗湯甘麥大棗湯

出處:《金匱要略》

組成:甘麥大棗湯主要由炙甘草9克,小麥30克,大棗10枚等成分配製而成。

用法:上三味加水適量,小火煎煮,取煎液二次,混勻。早晚溫服。

功效:有養心安神,柔肝緩急的功效,可以養心安神,補脾和中。

主治:心陰受損,肝氣失和之髒燥。精神恍惚,悲傷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甚至言行失常,哈欠頻作,舌淡紅苔少,脈細微數。臨症靈活加減。如心煩嚴重者加麥冬12克、鮮竹葉芯30條、丹參12克;心悸怔忪嚴重者加丹參12克、茯神15克、潞黨參25克(或用湯藥送服中成藥歸脾丸);易怒煩熱者加香附12克、素磬花7.5克、川楝子15克。

現代運用:本方主要用於神經官能症、癔病、抑鬱症、更年期綜合症等屬心陰不足,肝氣失和者。

歌訣:金匱甘麥大棗湯,婦人髒燥喜悲傷;精神恍惚常欲哭,養心安神效力彰。

方論

清•徐彬:小麥能和肝陰之客熱,而養心液,且有消煩利溲止汗之功,故以為君;甘草瀉心火而和胃,故以為臣;大棗調胃,而利其上壅之燥,故以為佐。蓋病本於血,必為血主,肝之子也,心火瀉而土氣和,則胃氣下達。肺臟潤,肝氣調,燥止而病自除也。補脾氣者,火為土之母,心得所養,則火能生土也。(《金匱要略論注》
清•尤怡:小麥為之谷,而善養心氣;甘草、大棗甘潤生陰,所以滋髒氣而止其躁也。(《金匱要略心典》)
清•王子接:小麥,苦谷也。

甘麥大棗湯中醫
經言心病宜食麥者,以苦補之也。心繫急則悲,甘草、大棗甘以緩其急也,緩急則雲瀉心。然立方之義,苦生甘是生法,而非製法,故仍屬補心。(《絳雪園古方選注》)
清•陳念祖:此為婦人髒躁而出其方治也。麥者,肝之谷也,其色赤,得火色而入心;其氣寒,秉水氣而入腎;其味甘,具土味而歸胃。又合之甘草、大棗之甘,妙能聯上下水火之氣而交會於中土也。(《金匱要略淺注》)
清•莫枚士:此為諸清心方之祖,不獨髒躁宜之,凡盜汗、自汗皆可用。《素問》麥為心谷,《千金》曰麥養心氣。(《經方例釋》
清•顧松園:此方以甘潤之劑調補脾胃為主,以脾胃為生化氣血之源也,血充則燥止,而病自除矣。(《顧松園醫鏡》

新用法

甘麥大棗湯出自張仲景《金匱要略》,由甘草三兩、小麥一升,大棗五至七枚組成,其構思精練,組方巧妙。有養心安神、和中緩急、補脾益氣等功效。適用於髒躁,以精神恍惚、常悲傷欲哭不能自主、睡眠不實、言行失常、哈欠頻作、舌紅苔少等為主症。隨著套用進展又可治療下列疾病,並取得良好效果。眩暈眩暈為臨床常見病。一般輕者閉目即止,重者感覺如坐車船,鏇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噁心、嘔吐、汗出,甚至昏倒等一系列症狀。
鄧鐵濤教授常以此方加減治療因心脾兩虛引起的眩暈,以養心益脾、解郁和胃、舒緩氣機為法。以原方加扁豆花、麥芽、鉤藤、素馨花、茯苓等,經調理取得了很好效果。精神分裂症已故名醫程門)教授認為,本病多由情志抑鬱而致心氣不足,並與肝胃不和有關。
採用甘麥大棗湯加減,治療經多種抗精神病西藥治療無效或療效較差者,獲效滿意。以甘麥大棗湯加生地、百合作為基礎方,精神運動性興奮明顯者加龍骨、牡蠣,幻覺明顯者加磁石,妄想明顯者加酸棗仁、合歡皮。共治療146例,其中29例單獨用本方,其餘病例合併使用不足

甘麥大棗湯張仲景
治療量的抗精神病藥(以氯丙嗪日量不超過200毫克為標準)。結果痊癒11例,顯效44例,好轉64例,無效27例,總有效率為81.4%更年期綜合徵更年期綜合徵是指婦女停經前後卵巢功能衰退至消失,內分泌失調而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如潮熱面紅、自汗盜汗、心煩不寧、失眠多夢、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手足心熱等。
據報導有人以此方加味治療本病,有良好的調節和改善作用。若汗多、心煩不寧、失眠多夢加棗仁,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手足心熱加女貞子、旱蓮草,每日1劑,1周為1療程。產後自汗多指婦女於產後涔涔汗出,持續不止,動則加劇。偏於氣虛者加黃芪、白朮、防風,可益氣固表止汗;血虛加當歸、棗仁,以養血益陰,斂汗澀津。一般1日1劑,多數1周可見效。經行情誌異常本病是指每值經行前後,或正值經期,出現煩躁易怒、悲傷啼哭,或情志抑鬱、喃喃自語、徹夜不眠,甚至全身抽搐等一系列症狀。甘麥大棗湯有和中緩急、舒緩情志、協調心脾之效。心神不安加棗仁、合歡花;煩躁易怒、悲傷啼哭加百合;全身不適、不可名狀者加白芍。每於經前1周開始服,每日1劑,對改善和調節心理情緒有良好作用。

補脾和中

甘麥大棗湯成分大棗,其別名壺、木蜜、乾棗、美棗、良棗、紅棗、乾赤棗、膠棗

甘麥大棗湯大棗
、南棗、白蒲棗、半官棗、刺棗。歸經:脾;胃經,補脾胃;益氣血;安心神;調營衛;和藥性。主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婦人髒躁;營衛不和。

各家論述
1.《註解傷寒論》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大棗之甘,滋助脾土,以平腎氣。十棗湯,益土而勝水。
2.《綱目》:《素問》言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謂治病和藥,棗為脾經血分藥也。若無故頻食,則損齒,貽害多矣。
3.《本草匯言》:沈氏曰,此藥甘潤膏凝,善補陰陽、氣血、津液、脈絡、筋俞、骨髓,一切虛損,無不宜之。如龍譚方治驚悸怔忡,健忘恍惚,志意昏迷,精神不守,或中氣不和,飲食無味,百體懶重,肌肉瘦,此屬心、脾二藏元神虧損之證,必用大棗治之。佐用陳皮,調暢中脘虛滯之痰。
4.《藥品化義》:大黑棗,助陰補血,入肝走腎,主治虛勞,善滋二便,凡補肝腎藥中,如滋陰降火湯茯苓補心湯、產後芎歸調血飲保胎丸、養榮丸、四神丸,俱宜為佐使,因性味甘溫,尤能扶脾養胃耳。
5.《本經逢原》古方中用大棗,皆是紅棗,取生能散表也。入補脾藥,宜用南棗,取甘能益津也。
6.《長沙藥解》大棗,補太陰之精,化陽明之氣,生津潤肺而除燥,養血滋肝而熄風,療脾胃衰損,調經脈虛芤。其味濃而質厚,則長於補血,而短於補氣。人參之補土,補氣似生血也;大棗之補土,補血以化氣也,是以偏補脾精而養肝血。凡內傷肝脾之病,土虛木燥,風動血耗者,非此不可。而尤宜於外感發表之際,蓋汗血一也,桂枝湯開經絡而泄榮郁,不以大棗補其榮陰,則汗出血亡,外感去而內傷來矣。故仲景於中風桂枝諸方皆用之,補瀉並行之法也。十棗湯、葶藶大棗數方悉是此意。惟傷寒榮閉衛郁,義在泄衛,不在泄榮,故麻黃湯不用也。
7.《本經疏證》:《傷寒論》、《金匱要略》兩書,用棗者五十八方,其不與姜同用者,十一方而已,大率姜與棗聯,為和營衛之主劑,以主衛,棗以主營,故四十七方中其受桂枝湯節制者二十四,受小柴胡湯節制者六,不受桂柴節制者十七,此蓋有二焉,皆有涉於營衛,一者營衛之氣為邪阻於外,欲開而出之,又恐其散之猛也,則麻黃劑中加用之以防其太過;一者營衛之氣為邪阻於內,欲補而達之,又恐其補之壅也,則人參劑中加用之,以助其不及。防之於外者,欲其力勻稱, 故分數仍桂枝、柴胡之法;助之於內者,欲其和里之力優,而後外達能銳,故棗重於姜,此實用姜棗之權輿,棗之功能,尤於是足見者也。《金匱要略》曰,病有賁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從驚發得之。據《本經》大棗主大驚,宜無不可用矣,而不必悉用,何哉?夫《本經》固言之矣,曰身中不足大驚。不可截去'身中不足,,僅以'大驚'二字概之也。其有非身中本不足而用棗者,必緣誤治。其義只在《傷寒論》曰,少陽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是故柴胡加尤骨牡蠣湯,下後證也;桂枝加桂湯,發汗及燒針後證也;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發汗後證也;賁豚湯證,則未經誤治,故獨不用棗,若夫《千金》風虛驚悸二十三方,用棗十一方,其方有用獨後、細辛、羌活、白蘚皮、銀屑、大黃、石膏、蜀椒、菖蒲、防己、鐵精、麻黃者,即不用棗,子此見棗之治驚,但治實中之虛、虛中之虛,而虛中有實者,則其所不能任,若實中之實,又所不待言矣。
8.《本經》: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
9.《本草經集注》:煞烏頭毒。
10.《別錄》:補中益氣,強力,除煩悶,療心下懸,腸僻。
11.《藥對》:殺附子、天雄毒。
12.孟詵:主補津液,洗心腹邪氣,和百藥毒,通九竅,補不足氣,煮食補腸胃,肥中益氣第一,小兒患秋痢,與蟲棗食,良。
13.《日華子本草》:潤心肺,止嗽。補五臟,

甘麥大棗湯大棗
治虛勞損,除腸胃癖氣。
14.《珍珠囊》:溫胃。
15.李杲:溫以補脾經不足,甘以緩陰血,和陰陽,調營衛,生津液。
16.《藥品化義》:養血補肝。
17.《本草再新》:補中益氣,滋腎暖胃,治陰虛。
18.《中國藥植圖鑑》:治過敏性紫斑病、貧血高血壓

養心安神

甘麥大棗湯的成分小麥入藥部分秋季採收果穗,晾曬,打下果實
甘麥大棗湯小麥
除去雜質,取成熟果實(小麥)、未成熟果實(浮小麥),曬乾備用。中藥味甘,性涼。小麥:養心安神,除煩。浮小麥:益氣,除熱,止汗。主治治心神不寧,失眠,婦女髒躁,煩躁不安,精神抑鬱,悲傷欲哭。浮小麥:治自汗,盜汗,骨蒸勞熱。

藥方來源

《金匱要略方論》,簡稱《金匱要略》,是一部以內科雜病為主的臨床專著。東漢張仲景撰於三世紀初。仲景原撰《傷寒雜病論》,經西晉王叔和編集後,其古傳本之一名《金匱玉函要略方》。北宋校正醫書局孫奇、林億等根據王洙在館閣中發現的蠹簡文字,重新加以整理編校,取其中雜病為主的內容,改名《金匱要略方論》。書中附有一些東漢以後醫家的方論。

《金匱要略》3卷25篇,第2篇至22篇介紹以內科雜病為主的多科病證脈治,論述精要,為讀者提供了辯證論治及方藥配伍的一些基本原則,是我國中醫臨床醫學的奠基著作之一。書中重點論述了內科病證,諸如痙、濕、、百合病、狐惑病、陰陽毒、瘧病、中風歷節、血痹、虛勞、肺癰、咳嗽上氣、奔豚氣、胸痹、心痛、短氣、腹滿、寒疝、宿食、風寒積聚、痰飲、消渴、小便不利、

甘麥大棗湯張仲景
淋病、水氣、黃疸、驚悸、吐血、下血、胸滿、吐血、嘔吐噦、下利等40多種。同時還論述外科、傷科如癰腫、腸癰、浸淫瘡、刀斧傷等病證。此外,設有女科病證的專篇論述。該書以疾病分篇,論述每種病證的不同症型和不同階段的治療,以及"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的臨床實踐,便於後世業醫者分析比較,學習掌握治療中的圓機活法。此外,書中另有臟腑經絡病脈,攝生養慎以及飲食衛生、飲食禁忌和食物中毒的防治等論述。《金匱要略》總結了東漢以前的豐富診療經驗,當時對多種疾病的病因認識,已明確地歸納為三大類,並將體虛感受外邪、從經絡傳入臟腑(所謂"內所因")列於發病的首位。重視四診合參,以臟腑經絡為辨證重點,結合營衛氣血、陽陰五行等理論。在論治方面,重視預防和早期治療,所謂"上工治未病"。強調在治病時必須照顧整體,調整臟腑功能。

《金匱要略》共收集方劑262首,方劑的特點和《傷寒論》方一樣,所收載的大部分方劑,確有較高的療效,如大柴胡湯、瀉心湯、大建中湯、黃芪建中湯、防己黃芪湯、防己茯苓湯、鱉甲煎丸、當歸生薑羊肉湯、半夏厚朴湯、厚朴七物湯、茵陳蒿湯、茵陳五苓散、甘麥大棗、酸棗仁湯、腎氣丸、麥門冬湯、葶藶大棗瀉肺湯、黃土湯、枳術湯、括萎薤白白酒湯、桂枝茯苓丸、溫經湯、膠艾湯、大黃牡丹湯、薏苡附子敗醬散、白頭翁湯、苓桂術甘湯、十棗湯等方,均廣泛地套用於臨床。由於所載方劑具有藥味素煉、配伍嚴密、主治明確的特點,被後世譽為"眾方之祖",或稱之為"經方",後世方劑學發展的重要依據。

《金匱要略》除湯、丸、散劑內服和針灸治療外,還載述了溫熨、坐約、烙法、洗浴法、藥摩、鼻內用藥、吹耳、灌耳、浸足等外治法,為臨床治療學和保健衛生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本書記載的若干急救卒死治法,特別是對自縊,書中生動地記述了如何用人工呼吸配合藥療、食療、按摩、吹耳外治等綜合治療措施進行搶救,操作規程符合科學性。

《金匱要略》自北宋刊行後,歷代均有刻本傳世。其中常見的有明代趙開美刻本。歷代注釋和研究《金匱要略》的著作亦頗多,但遠遠不如《傷寒論》。

各家論述

甘麥大棗湯
1.《註解傷寒論》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大棗之甘,滋助脾土,以平腎氣。十棗湯,益土而勝水。
2.《綱目》:《素問》言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謂治病和藥,棗為脾經血分藥也。若無故頻食,則損齒,貽害多矣。
3.《本草匯言》:沈氏曰,此藥甘潤膏凝,善補陰陽、氣血、津液、脈絡、筋俞、骨髓,一切虛損,無不宜之。如龍譚方治驚悸怔忡,健忘恍惚,志意昏迷,精神不守,或中氣不和,飲食無味,百體懶重,肌肉瘦,此屬心、脾二藏元神虧損之證,必用大棗治之。佐用陳皮,調暢中脘虛滯之痰。
4.《藥品化義》:大黑棗,助陰補血,入肝走腎,主治虛勞,善滋二便,凡補肝腎藥中,如滋陰降火湯、茯苓補心湯、產後芎歸調血飲、保胎丸、養榮丸、四神丸,俱宜為佐使,因性味甘溫,尤能扶脾養胃耳。
5.《本經逢原》古方中用大棗,皆是紅棗,取生能散表也。入補脾藥,宜用南棗,取甘能益津也。
6.《長沙藥解》大棗,補太陰之精,化陽明之氣,生津潤肺而除燥,養血滋肝而熄風,療脾胃衰損,調經脈虛芤。其味濃而質厚,則長於補血,而短於補氣。人參之補土,補氣似生血也;大棗之補土,補血以化氣也,是以偏補脾精而養肝血。凡內傷肝脾之病,土虛木燥,風動血耗者,非此不可。而
尤宜於外感發表之際,蓋汗血一也,桂枝湯開經絡而泄榮郁,不以大棗補其榮陰,則汗出血亡,外感去而內傷來矣。故仲景於中風桂枝諸方皆用之,補瀉並行之法也。十棗湯、葶藶大棗數方悉是此意。惟傷寒榮閉衛郁,義在泄衛,不在泄榮,故麻黃湯不用也。
甘麥大棗湯
7.《本經疏證》:《傷寒論》、《金匱要略》兩書,用棗者五十八方,其不與姜同用者,十一方而已,大率姜與棗聯,為和營衛之主劑,姜以主衛,棗以主營,故四十七方中其受桂枝湯節制者二十四,受小柴胡湯節制者六,不受桂柴節制者十七,此蓋有二焉,皆有涉於營衛,一者營衛之氣為邪阻於外,欲開而出之,又恐其散之猛也,則麻黃劑中加用之以防其太過;一者營衛之氣為邪阻於內,欲補而達之,又恐其補之壅也,則人參劑中加用之,以助其不及。防之於外者,欲其力勻稱,故分數仍桂枝、柴胡之法;助之於內者,欲其和里之力優,而後外達能銳,故棗重於姜,此實用姜棗之權輿,棗之功能,尤於是足見者也。《金匱要略》曰,病有賁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從驚發得之。據《本經》大棗主大驚,宜無不可用矣,而不必悉用,何哉?夫《本經》固言之矣,曰身中不足大驚。不可截去'身中不足,,僅以'大驚'二字概之也。其有非身中本不足而用棗者,必緣誤治。其義只在《傷寒論》曰,少陽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是故柴胡加尤骨牡蠣湯,下後證也;桂枝加桂湯,發汗及燒針後證也;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發汗後證也;賁豚湯證,則未經誤治,故獨不用棗,若夫《千金》風虛驚悸二十三方,用棗十一方,其方有用獨後、細辛、羌活、白蘚皮、銀屑、大黃、石膏、蜀椒、菖蒲、防己、鐵精、麻黃者,即不用棗,子此見棗之治驚,但治實中之虛、虛中之虛,而虛中有實者,則其所不能任,若實中之實,又所不待言矣。8.《本經》: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
9.《本草經集注》:煞烏頭毒。
10.《別錄》:補中益氣,強力,除煩悶,療心下懸,腸僻。
11.《藥對》:殺附子、天雄毒。
12.孟詵:主補津液,洗心腹邪氣,和百藥毒,通九竅,補不足氣,煮食補腸胃,肥中益氣第一,小兒患秋痢,與蟲棗食,良。
13.《日華子本草》:潤心肺,止嗽。補五臟,
治虛勞損,除腸胃癖氣。
14.《珍珠囊》:溫胃。
15.李杲:溫以補脾經不足,甘以緩陰血,和陰陽,調營衛,生津液。
16.《藥品化義》:養血補肝。
17.《本草再新》:補中益氣,滋腎暖胃,治陰虛。
18.《中國藥植圖鑑》:治過敏性紫斑病、貧血及高血壓。

經典中藥

中藥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套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及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特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