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

苜蓿

苜蓿是苜蓿屬(Medicago)植物的通稱,俗稱“三葉草”(三葉草亦可稱其他車軸草族植物),多年生開花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作為牧草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牲畜飼料。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三出羽狀複葉,小葉小,有小齒,葉脈伸入齒端;托葉與葉柄合生;花小,組成腋生的短總狀花序或頭狀花序;萼齒近相等;花冠黃色或紫,旗瓣倒卵形或長圓形,基部漸狹,近無柄,龍骨瓣鈍,比翼瓣短;雄蕊10,二體(9+1);子房有胚珠多數,花柱短,扁或錐狀;莢果鏇卷,常呈貝殼狀或彎鐮狀,不開裂,平滑或有刺,有種子1至數顆。可作為食物,將其在熱水中焯過,涼拌即可,味道極佳。 本屬多系重要的飼料植物,世界各地廣泛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苜蓿苗苜蓿苗
植株高30~90公分(1~3尺),主根長,分枝多,從部分埋於土壤表層的根頸處生出。植株生長時許多莖從根頸芽生出,通常直立,莖上有多數具三小葉的複葉,近無毛。小葉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1-2厘米,寬約0.5厘米,頂端圓,中肋稍凸出,上半部葉有鋸齒,基部狹楔形;托葉狹披針形,全緣。總狀花序腋生,紫色。莢果螺鏇形,無刺,頂端有尖曝咀,含2~8枚乃至更多的種子。花果期5-6月。花小。在陽光充足,熱量中等,氣候乾燥,有傳粉昆蟲的地區生長繁盛。

種類及特點

苜蓿種類繁多,多是野生的草本植物。中國的苜蓿品種主要有三種∶

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原產伊朗,是當今世界分布最廣的栽培牧草,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主要產區在西北、華北、東北、江淮流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紫花苜蓿種植面積約123萬公頃。紫花苜蓿抗逆性強,適應範圍廣,能生長在多種類型的氣候、土壤環境下。性喜乾燥、溫暖、多晴天、少雨天的氣候和高燥、疏鬆、排水良好,富含鈣質的土壤。最適氣溫25~30℃;年降雨為400~800毫米的地方生長良好,超過1000毫米則生長不良。年降雨量在400毫米以內,需有灌溉條件才生長旺盛。夏季多雨濕熱天氣最為不利。紫花苜蓿蒸騰係數高,生長需水量多。每構成1克乾物質約需水800克,但又最忌積水,若連續淹水1~2天即大量死亡。苜蓿的壽命一般5-10年,在年降雨量250-800毫米、無霜期100天以上的地區均可種植。喜中性土壤。PH值6-7.5為宜,6.7-7.0最好。成株高達1-1.5米。

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也是全國乃至世界上種植最多的牧草品種。由於其適應性廣、產量高、品質好等優點,素有"牧草之王"、之美稱。紫花苜蓿莖葉柔嫩鮮美,不論青飼、青貯、調製青乾草、加工草粉、用於配合飼料或混合飼料,各類畜禽都最喜食,也是養豬及養禽業首選青飼料。

黃花苜蓿

黃花苜蓿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抗寒性極強,抗乾旱、耐鹽鹼,在解決我國面臨的蛋白質飼料缺乏、土壤肥力下降問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中國東北及內蒙古東部地區,5月中旬萌發,7月初至中旬現蕾,7月至8月中

黃花苜蓿黃花苜蓿
旬開花,8月至9月中旬果實漸熟。黃花苜蓿為多年生軸根牧草。一般多呈開展的株叢,但也有直立的。主根發達。據觀察,在乾燥疏鬆的土壤上,主根可伸入土中2~3米;在鹽鹼土上,雖可生長,但根系入土不深,發育不良。分枝能力極強,每一株叢常可自根頸處萌生枝條20~50個。再生能力尚強,但遠不及紫苜蓿,每年可刈割1~2次。黃花苜蓿喜稍濕潤而肥沃的沙壤土。耐寒、耐風沙與乾旱,其耐寒性比紫花苜蓿為強,在一般紫花苜蓿不能越冬的地方,本種皆可越冬生長。屬於耐寒的旱中生植物。適應於年積溫1700~2000℃及降水量350~450毫米的氣候條件範圍內。多見於平原、河灘、溝谷、丘陵間低地等低濕生境的草甸中,稀進入森林邊緣。
黃花苜蓿為優良飼用植物。青鮮狀態各種家畜,如羊、牛、馬最喜食。牧民謂其對產乳畜有增加產乳量;對幼畜有促進發育的功效,還認為是一種具有催肥作用的牧草。種子成熟後的植株,家畜仍喜食。冬季雖葉多脫落,但殘株保存尚好,適口性並未見顯著降低。製成乾草時,也為家畜所喜食。利用時間較長,產量也較高,野生的畝產鮮草可達150~250千克,栽種可達600千克。黃花苜蓿具有優良的營養價值,含有較高的粗蛋白質,但在結實之後,粗蛋白質含量下降較明顯。黃花苜蓿用作放牧或割草均可,但其莖多為斜升或平臥,對刈割調製乾草很不方便,可選擇直立型的進行馴化栽培。世界各先進國家早已引入栽培並選育出許多品種或雜交種。

野苜蓿

異名俗名草頭,又名金花菜,鐮莢苜蓿,豆豆苗,連花生,為豆科植物黃花苜蓿的全草,多年生草本,高30~70cm,莖直立或匍匐,稍有毛,多分枝。三出複葉,小葉長圓狀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1~2厘米,寬2~4毫米,先端鈍圓,基部楔形,邊緣上部有齒;托葉大,尖而長。生於草原或丘陵間低地以及溝邊。分布於新疆陝西甘肅內蒙古、山西、河北等地。野苜蓿有寬中下氣,健脾補虛,利尿的功效。還可以治胸腹脹滿,消化不良,浮腫。中國長江下游有野生和栽植作為食用的。

毒性

苜蓿芽(alfalfasprouts,紫色苜蓿的芽)雖然很有營養,但含天然有毒成分,是刀豆胺基酸(L-Canavaninesulfate),即有毒鹼性胺基酸,可能引起哺乳動物的自體免疫疾病,使具免疫系統喪失調節機能,誤將自己體內的細胞當成抗原,而產生抗體來對抗,毀壞自己身體產生疾病。猴子長期誤食苜蓿芽或苜蓿芽種子後,會發生類似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LE)的血液學及血清學變化。

可能與苜蓿芽所含刀豆胺基酸有關。刀豆胺基酸可能引起身體內免疫T細胞的異常作用,導致一連串的免疫異常反應,發生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的病變。因此,正常人長期大量生食苜蓿芽或苜蓿芽種子,要留心是否紅斑性狼瘡病變的症狀出現。紅斑性狼瘡的病患者,要避免食用苜蓿芽。苜蓿可使猴子發病,也可能使SLE病人的病情惡化。攝食苜蓿芽大量後,可能會破壞人類各種血球細胞,減少各種血球數,如貧血或自血球稀少、血小板稀少。病患因此容易感染,且易出血等症狀。有些可能有關節痛、光敏感的反應該。幸好停止食用後,即可復員。

栽培技術

耕作技術

(一)選地
人工種植人工種植苜蓿
苜蓿適應性廣,可以在各種地形、土壤中生長。但最適宜的條件是土質鬆軟的沙質壤土,pH值為6.5-7.5,冬季溫度-20℃左右,年降水量在300-800mm,不宜種植在低洼及易積水的地里。輕度鹽鹼地上可以種植,但當土壤中鹽分超過0.3%時要採取壓鹽措施。為了便於機械化運輸及操作管理,儘量選擇交通便利、大面積連片具有排灌措施的地塊。結合選地和整地預防草害 選擇雜草少的地塊種植苜蓿,如果是雜草繁多的生茬地,最好先種玉米等作物2~3年,經除草淨地後再種植苜蓿。

播種前預先深翻整地。深翻可將表層土壤中的大部分雜草籽深埋,使之不能發芽出土。另一方面,預先深翻、整地後,讓地表雜草種子提前發芽。對土壤墒情好、多年生雜草占有比例大的地塊,如果在苜蓿播種前再淺耕一次,可消滅已發芽的雜草。通過深翻和淺耕還可去除多年生雜草的地下根莖,減輕多年生雜草的危害。
用腐熟後的農家肥作基肥,防止過腹草籽成活。

(二)整地
苜蓿種子小,苗期生長慢,易受雜草的危害,播前一定要精細整地。整地時間最好在夏季,深翻、深耙一次,將雜草翻入深層。秋播前如雜草多,還要再深翻一-次或鏇耕一次,然後耙平,達到播種要求。 播種深度與覆土 掌握適宜的播種深度是保苗的關健。一般土壤播種深度2~3厘米,在乾旱條件下,則應深開溝,淺覆土,在水分不足的土壤以覆土0.5~1厘米為宜,在水分適宜時以0.3~0.5厘米為宜。注意鎮壓保墒,力求一次播種保全苗。

苜蓿有根瘤,能為根部提供氮素營養,一般地力條件下不提倡施氮肥。據有關研究表明,苜蓿施磷肥後增產效果比較明顯,且一次施足底肥和以後分期施肥效果基本一樣。播前結合整地施有機肥2-3m2/畝、純磷8-16kg/畝一次施人。由於苜蓿生長過程中莖葉帶走大量的,有條件的地方可適當施些鉀肥以維持高產,為了防止苗期雜草的發生,播前將48%的氟樂靈(100m1/畝)噴入土中,結合整地鏇入5cm土中,有效期可達3-5個月。

播種

(一)選種
選擇適宜的良種是種好苜蓿成功的第一步。因為苜蓿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播種後,少則利用2-3年,多則利用4-5年,一旦選錯,幾年受損。目前國內品種表現較好的有保定苜蓿、甘農l號雜花苜蓿、新疆大葉苜蓿、敖漢苜蓿、中苜l號耐鹽苜蓿等。國外引進的比較好的有美國的皇后、WL323、WL320、安斯塔、百綠及日本的立若葉和北若葉苜蓿。國外引進的品種直立性好,利於機械化收割。結合種子生產、選種和播種控制草害
建立種子基地,生產純淨種子。播種前精選種子,去除混有雜草的種子,或者與禾本科牧草輪作,可降低感染率。
選擇適合本地種植的苜蓿品種。因為適應性強的品種出苗後生長旺盛,在同雜草的競爭中可居於生長優勢地位。
調整播種期。①夏秋季適期晚播。7月下旬播種,使一同發芽的雜草在幼苗或幼株時期即被凍死,不能開花結實。這樣就大大減少田間雜草的種子量,翌年雜草危害輕。②頂凌播種。苜蓿出苗早,地溫6~10℃就可發芽出苗。而早春僅有野燕麥和蓼等少數早春型雜草可以發芽出土,大部分晚春型雜草發芽時,苜蓿已長高,可以有效抑制雜草生長,減輕雜草危害。③避開雨季播種。少雨對苜蓿苗期生長有利,多雨則對雜草生長有利。避開雨季播種可以減少雜草危害。苜蓿條播,便於人工除草。

(二)種子處理
中國生產的種子有的雜質較多,品質不能保證,所以一定要清選,使淨度90%以上、

苜蓿苜蓿
發芽率85%以上,純度98%以上才行。播前種子最好進行丸衣化處理。按種子500kg、包衣材料150kg、粘合劑1.5kg、水75kg、鉬酸銨1.5kg的配方進行,使種子在苗期不受病蟲害、雜草等的危害,才能健壯生長。苜蓿種子硬實率約占10%~20%,新收的種子硬實率達25%~65%,經過秋冬貯藏後可以大為減少,隨貯藏年限硬實率也逐漸減低,種子發芽力可維持10年以上。硬實種子的種皮細胞緻密,不透水,直接播種不易吸水,發芽率很低,所以除曬種外,在播前應進行種子處理。將種子摻入1/6左右細沙,其沙粒與種子大小接近,在碾子上碾磨,擦傷種皮,促進種子吸水發芽。也可採用溫水浸種,將種子放在50℃~60℃的溫水中浸泡15~16分鐘,然後晾乾播種。(三)播種時間
苜蓿的播種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很難一致。在土層薄、降雨少、無霜期短的乾旱地區應在早春頂凌播種,即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為佳,最遲不要超過6月上旬,否則不能安全越冬。有灌溉條件時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較好。種冬小麥的地區,苜蓿與冬小麥可同時播種。秋播苜蓿雜草危害小,但當年不能受益。北方一年兩熟地區,一般採用秋播。土壤水分充足,溫度適宜,雜草和病蟲害較少。在陝西、河北、山西、山東、天津、北京地區,以秋播最好,播種期為8月10日至9月10日。太晚影響正常越冬。

(四)播種方法及播種量

主要分為條播穴播撒播3種。條播又分窄行條播和寬行條播,根據栽培目的、播種農具與地形條件等,選擇不同方式。窄行條播,主要以產草為目的,多採用機械播種,一般行距15~20厘米,此法播種青草產量高,但產籽量低;寬行播種,一般採用畜力播種,行距40~50厘米,留種田或乾旱地區多採用此種方式;穴播,種子少或以採種為目的時採用此法,讓每個植株很充分發育、開花結莢、種子飽滿、產籽量高;撒播,主要用於人工改良牧場、溝壑河灘及公路兩旁,其播種量一般比條播大2~3倍。大部分地區以條播為主,行距30cm,利於通風透光及田間管理。播種量一般為lkg/畝左右,採種田要少些,鹽鹼地可適當多些,播量過大苗細弱。播種深度是影響出苗好壞的關鍵,一般是播種過深,最佳深度為0.5—1cm。

田間管理

(一)除草
清除雜草是苜蓿田間管理的一項主要內容,一-是在幼苗期,另一則是在夏季收割後,由於這兩個時期苜蓿生長勢較弱,受雜草危害較為嚴重,特別是夏季收割後,水熱同步雜草生長快,不論採取什麼方法,一定要做到及時規範。選擇除草劑要慎重,以免造成牲畜中毒。中耕除草,在生產實踐中,播種當年的苜蓿田雜草危害最重。因為苜蓿出苗後有4周左右時間地上部分生長緩慢,而這段時間正是雜草大量發芽出土階段,出土後在充分的光照和營養條件下,得以迅速生長,在田內很快占據了優勢地位。其次是越冬苜蓿第一茬草收割後,苜蓿分枝緩苗階段正值6月上旬左右,稗草馬唐等雜草已出齊苗,水熱同步,雜草生長迅速。所以在苜蓿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抓住農時,搞好中耕除草,可以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一般進行兩次中耕除草,第一次在出苗後15天左右進行,下鋤不宜過深。第二次在出苗後30天左右,下鋤稍深些。苗眼中的草要用手拔除。每次鋤草後要中耕培土。第一次宜淺,第二次宜深些。第二年返青後最好也進行兩次中耕除草。中耕除草不僅防除雜草效果好,而且還能疏鬆土壤,增強土壤的蓄水能力,促進苜蓿生長發育。

(二)灌水與排水
苜蓿耗水量大,每生產lkg乾物質需水800L。在冬前、返青後、乾旱時要澆水。濱海、低注地要注意雨季排水,水淹24h苜蓿會死亡。

(三)病蟲存防治
苜蓿生育期間遇到病蟲害時一定要及時防治,否則會影響產量和品質。一般用殺螟松樂果氰戊菊酯等噴霧,防治害蟲、如發生鏽病褐斑病霜霉病,用多菌靈托布津等藥劑防治。

收割

(一)收割時期
一般在始花期,也就是開花達到1/10時開始收割,最晚不能超過盛花期。

苜蓿苜蓿的種植
(二)收割次數及留茬高度
苜蓿為多年生植物,再生性強,每年可收割3-4次,最後一次收割不要太晚,否則影響養分積累,不利於安全越冬。一般收割後要留出40-50天 的生長期。留茬高度以5cm為宜。苜蓿一般在開花初期,即開花率達10%~30%時收割為適宜,此時產量高、草質好。收割太早產量低,過遲莖稈木質化和落葉降低品質。苜蓿播種當年一般可收割1~2次,二年後每年可收割3~4次。乾旱地區播種當年生長量小,一般不能收割。
(三)適時收割
加強管理在雜草開花結實前適時收割,對闊葉雜草的控制作用非常明顯。對生長速度快的禾本科雜草,刈割後在雜草2~3片葉時,用禾本科除草劑噴灑,效果很好。
在雜草結籽前及早清除田邊地頭及溝、渠、壕邊的雜草,減少田間雜草種源。嚴格控制氮肥的施入量,的配比為1:5:5。過多使用氮肥可造成苜蓿的營養比例失調,降低競爭力。同時氮肥可促進雜草生長。外調種子時嚴格進行植物檢疫,防止雜草種子傳入非發生區。

苜蓿每一根細莖上面,有葉三齒,如倒心形,先端稍圓或凹入上部有鋸齒,葉的表面呈濃綠色,莖梗極短,吃的時候,以葉為主,在江浙兩省生產特多,每逢上市季節,家家戶戶都把它當作家常蔬菜。

古人吃苜蓿的記載,在群芳譜中記載尤多,簡直是不勝備錄。唐孟說食療本草論苜蓿謂∶「利五臟,輕身健人。洗去脾胃間邪熱氣,通小腸熱毒。

有機種植

1.栽培季節:主要分為春季栽培和秋季栽培,以秋季栽培為多。秋季栽培從7月下旬至9月下旬分批播種,8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陸續採收上市。春季栽培從2月下旬至6月上旬陸續播種,4月上旬至7月下旬採收。

2.整地播種:有機菜苜蓿為淺根性作物,通常耕深15cm左右,結合耕翻每667平方米施入人畜糞尿(有機肥)1000kg作底肥,並做成20cm高畦,畦寬1.5m,以利於排水,然後整平畦面,就可播種。有機菜苜蓿多行撒播。667平方米播種量應隨季節而定,一般早秋、晚春播種時,氣溫較高,土壤乾旱,出苗率低,667平方米播種量要多,每667平方米用種40~50kg;晚秋、早春播種,每667平方米用15kg。

為避免出苗不整齊的現象,播種前要進行選種,減少莢果中的癟籽和壞籽。選種方法,用55~60℃的溫水浸種5分鐘,淘汰水上的浮籽。一般在撒播後用齒耙將畦面耙平,再用腳踏實畦面。

為克服早秋、晚春出苗遲和出苗率低的困難,通常在播種前行催芽處理。將已選好的種子放於麻袋內,於夜間浸於井水或河水中10個小時,然後將種子取出,置於陰涼處2~3天,每隔3~4小時用噴壺澆涼水一次,然後播種。

3.肥水管理:播種後,應每天早晚各澆水1次,保持土壤足夠的濕度。特別是早秋、晚春播種時,在出苗前要不斷水,播後4~5天出苗,出苗後每天都要澆水1次,6~7天后可停止澆水。當出現2片真葉時進行追肥,以後每收割1次,在收後第2天施稀薄腐熟人類尿,若立即追肥易引起腐爛。大雨之後及春季雨水多時,要注意排澇。

4.病蟲害防治:苜蓿主要病蟲害有病毒病;蟲害有蚜蟲和小地虎。病毒病多於7~9月發生,苜蓿受害後,葉小而皺縮,生長弱而差。9月後,氣候轉涼,該病消失。蚜蟲在4~5月和10~11月為害,要注意防治。種植苜蓿的田塊,小地老虎最多,但不易察覺,通常不加防治,主要是後茬不能安排春季茄果類等,否則缺苗根多、補苗困難。

5.採收:割收有機菜苜蓿時,留茬要短而整齊,特別是第一次收割,一定要掌握低和平的原則,使以後採收容易,產量提高。

早秋播種,約25天后就開始收割,可採收4次;晚秋播種,只採收3次;早春播種,採收3次;晚春播種,在7月初至7月下旬採收,採收2次。

6.留種:留種管理與栽培管理基本相同,但要掌握遲播、稀播、不收割和開溝排水等幾個主要環節。

留種田於9月上、中旬播種,667平方米播種量5~7.5kg。冬季注意保暖防寒。開春後深挖排水溝,並注意清溝排水,使田內不積水。植株於3月下旬開花,6月下旬種子成熟。每667平方米可採收種莢80~100kg。

各類用途

醫療

苜蓿防出血:一切出血症候,如鼻血、齦血、吐血、咯血、便血、子宮出血、肛門出血。新藥每用維他命K,認為是有凝結血管功能的療法。其實維他命K在食品中,含量最豐富的,就是“苜蓿”。

由苜蓿來作為預防出血症候,實驗的結果認為收效很高,對各種小出血,和肺胃及十二指腸出血,都能獲得預防的效果。

食用

苜蓿的嫩葉,是我們理想的蔬菜,因為極富營養,在綠葉蔬菜中,它的維他命K的含量最高,特別是維他命A含量和胡蘿蔔相差極微,維他命C超過白蘿蔔二三倍以上,這些營養成分都超過菠菜。

苜蓿的吃法,當然以新鮮為最佳,而且味亦雋美,因為新鮮的苜蓿,四季皆有,即使在寒冷季節,亦有出產,不過由於氣候和土地的關係,有時產品極嫩,有時極老,患者不妨常用此佐膳,可以防止出血。用鹽漬制的“醃金花菜”,功效相等。

食用功效

苜蓿清內熱:苜蓿是清涼性的蔬菜,進食之後,確能消除內火,尤其在燥烈季節,用以佐膳,功效顯著,更勝於西洋菜

苜蓿經油炒後,乘熱進食,味極鮮潔。冷卻後,進食其味亦佳,其汁有清沁心脾之感,在燥烈季節,如果覺得唇乾舌燥,用以佐膳,是維護健康的上品菜餚。

家庭食用法

1、將苜蓿揀去老梗黃葉洗淨後,用旺火重油炒食味極鮮嫩。

2、上海菜館有生煸草頭供應,是摘除莖梗,完全用苜蓿葉炒成的,所以特別鮮嫩,售價稍昂。

3、苜蓿冷吃,別有風味,草頭的汁液,比其他蔬菜更清涼可口。

營養價值

苜蓿苜蓿
每100克苜蓿嫩莖葉含蛋白質5.0克,脂肪0.4克,粗纖維2.4克,糖類8克,胡蘿蔔素3.28毫克,維生素B2為0.36毫克,維生素C92毫克,鈣103毫克,磷50毫克,鐵2.4毫克。此外還含有維生素K、苜蓿酚、苜蓿素、大豆黃酮等成分。苜蓿具有清熱利尿、舒筋活絡、疏利腸道、排石、補血止喘等功效。
(1)止咳平喘。現代藥理髮現,苜蓿中含苜蓿素和苜蓿酚等物質,有止咳平喘作用,對支氣管疾病有一定療效
(2)補血止血。苜蓿中含有較多量的鐵元素,因而可作為治療貧血的輔助食品,苜蓿中所含的維生素B12成分,可治療惡性貧血;此外,苜蓿還含有止血作用的維生素K,民間常用治胃或痔、腸出血。
(3)通便排毒。苜蓿中含有粗纖維,可促進大腸蠕動,幫助大便及毒素的排泄,防治大便秘結和腸癌。
(4)綜合作用。苜蓿中所含的苜蓿素能抑制腸道收縮,增加血中甲狀腺素的含量,可防止腎上腺素的氧化,並有輕度雌激素樣作用和抗癌作用;苜蓿中所含的大豆黃酮、苜蓿酚均具有雌激素的生物活性。

市場分析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畜牧業的發展,作為“牧草之王”的苜蓿,已經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紫花苜蓿生產正在逐漸成為中國北方省(區)農村經濟中的新型支柱產業。苜蓿營養價值高。紫花苜蓿是一種優良的豆科牧草,其營養價值相當於豆類作物。苜蓿市場潛力大。
國外已開發國家都把苜蓿列為配合飼料的原料,國際市場上苜蓿的交易量很大。在中國,苜蓿產業的發展剛剛起步,無論從節約糧食,還是從提高配合飼料營養成份、降低生產成本考慮,生產優質紫花苜蓿均是未來飼料工業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據分析,現階段中國紫花苜蓿的產量僅占未來需求總量的5%,如此巨大的市場容量存在著無限商機。

花語

苜蓿的花語:幸運。

傳說

關於三葉草的傳說由來已久,有說它是亞當、夏娃從伊甸園帶到人間的禮物;也有說幸運草之名是源自拿破倫,一次他行軍路過一片草原時,發現一株四葉草,感到非常奇特,俯身摘下時,剛好避過向他射來的子彈,逃過一劫,從此三葉草便被成為幸運的象徵。現在四葉的三葉草已經被國際公認為幸運的象徵。
三葉草的傳說在英國、愛爾蘭最為盛行,並成為愛爾蘭的國花。時至今日,它已變成西方國家的民間傳統。小朋友會以在草原上找尋四葉草為樂,而每年三月在紐約舉行的聖比德日(Stpartick’sDay),人們都會穿上綠色衣物,帶上吉祥物——四葉的三葉草飾物來遊行。至於在日本不少商鋪用四葉草做店名,又或以它作為漫畫書的背景。甚至連台灣的名作家瓊瑤曾出了《幸運草》的小說。由此可見關於幸運草的故事已廣為流傳,而且有很久的歷史背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