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志說明
淄川史上共12次修志∶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淄川縣誌》知縣王琮纂修;嘉靖三十九年(1560)《淄川縣誌》,今未見原書;萬曆三十一年(1603)《淄川縣誌》,知縣朱萬春纂修;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6) 《淄乘徵》,邑人畢際有撰;康熙二十六年(1687)《淄川縣誌》,邑人唐夢賚、畢際有、袁藩、張紱纂;乾隆八年(1743)《淄川縣誌》,知縣王康修;乾隆四十一年(1776)《淄川縣誌》,知縣張鳴鐸纂修;光緒三十二年(1906)《淄川鄉土志》,知縣王藎臣主修;宣統三年(1911)《淄川縣誌》,本縣人王敬鑄主修;1937年纂修《淄川縣誌》已成稿,未付梓,篇帙盡失;1963年編纂《淄川區志》已成定稿,未付梓。
新編《淄川區志》 1982年始修,先後有300餘人參與修志。共蒐集各類資料約1800餘萬字,1988年10月通過審定,修改後出版。本志上限起自1840年,因事溯源;下限斷至1985年,部分史事延至1987年。卷首有序、凡例、概述、大事記,卷末有附錄。中分33篇168章, 主要篇目:建置、自然地理、民族·人口、農業、林業、水利、煤炭、工業、交通、郵電、城鄉建設、商業、供銷合作社、對外貿易·物資、糧油、金融、工商行政管理·物價、財政·稅務·審計、黨派·社團、政務、政法、民政·信仿、勞動·人事、軍事、文化、教育、科技、衛生、體育、宗教、人物、風土風俗。
淄川區位於山東省中部,其建置始於西漢初,時設般陽縣,因位於般水之陽而得名。南北朝時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 改為淄川縣。唐、宋置淄川郡。明設般陽府, 後又改為淄川縣。清沿明制。1985年,淄川區轄9鎮、14鄉,隸屬淄博市。全區總面積999平方千米,9個民族,626097人。全境位於淄博盆地中部,東、東南、西南部為中低山區,局部為山間窪地及河谷地形,北部、西北部則逐漸過渡到低山、丘陵及平原。 淄河、孝婦河、范陽河縱貫南北,流域面積982平方千米。氣候屬暖溫帶季風區半濕潤大陸性氣候。礦產資源豐富,煤炭、紫砂、陶土、鋁土岩、石灰石、石英等儲量大、分布廣。甜杏米、池梨、無核軟棗、柿餅、花椒、花生是淄川的主要土特產品。
1985年農業總產值14910萬元。 1976年工業總產值突破億元大關。第一次開創工農業總產值各占一半的局面。1985年,區境內共有市屬以上廠礦企業44家,區屬廠礦企業27家,鄉鎮辦廠礦企業203家,村辦企業960家;擁有採礦、製造、加工、機械、陶瓷、建材、化工、冶金、電子、紡織等多種工業門類,產品達數百種,年實現產值31374萬元(不含市屬以上企業) 。建材工業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發展迅猛,鄉鎮村辦企業遍及全區。 1985年,建材企業總產值達815萬元,成為新興的建材之鄉。1985年, 商業零售網點5588個,個體商業戶4108家。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7176萬元。境內有1條國道4條省道,鄉鎮政府駐地皆通公路客運,村村皆有公路。
1983年底, 全區科研機構26個,1979年至1983年科研成果162項,其中兩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區內文化設施有文化館(站)、圖書館(室)、影劇院、電視差轉台、有線廣播站等。 蒲松齡故居和馬鞍山抗日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區內有國小410所, 普通中學70所,農業中學和職業中學6所,中等專業學校3所。醫療衛生機構30處,農村普遍建有衛生室或保健站。
新編《淄川區志》 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淄川區是煤炭產區,淄博礦務局所轄9大國營統配煤礦, 有7家在淄川區境內;此外,鄉鎮辦煤井遍布境內礦區,20世紀80年代,年產煤炭百萬餘噸,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年產百萬噸原煤的縣 (區) 之一。新編《淄川區志》在編目設定上,單設煤炭篇,突出記述。陶瓷生產也是淄川的傳統工業,距今已有7000年至4500年的歷史。解放後,淄川陶瓷生產不僅有較大的發展,而且在此基礎上分化出了耐火材料工業、建築材料工業以及礦產工業,志書亦單設章、節予以濃墨重彩地記述。另外,該志水利篇中,用一章的篇幅記述了為解決山區缺水狀況建設太河水庫而開鑿“萬米山洞”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經過及其效益,既增添了一大名勝,顯示了地方特色,又反映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本志記述了大量氣象農諺,又用大量的篇幅作了介紹,是對該地氣候科學觀察實驗的結果。土地資源部分對土質進行綜合評估,並依據生產上的適應性和限制性程度等, 劃分了8個土地生產力的等級,計算了各等級土地面積比例及其分布,為土地的合理開發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在農業、工業、商業、金融、水利和林業等篇中,比較翔實地記述了淄川區各個不同時期經濟發展狀況和發展趨勢。
新編《淄川區志》1994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基本信息
《淄川區志》淄川區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王世增 諸國城 主編 張緒傳 副主編
北京 中華書局 2007年12月 6000冊 1700千字 946頁 456元
ISBN 978-7-101-05927-4
主要內容
該志為1990年版《淄川區志》的續志,上限1986年,下限2002年,部分內容適當上溯或下延,鄉鎮街道概況自新中國成立記起。
淄川區位於山東省中部, 地理坐標為北緯36°22’ 29”~36°45’37”,東經117°41’00”~118°14’35”。南北最大縱距42公里,東西最大橫距49公里,2002年全區總面積1000.61平方公里。 淄川區轄16鎮、3鄉、3個街道,435個行政村、44個社區,總人口672602人。有漢、蒙古、回、苗等23個民族。
境內地勢南高北低,東西高中間低,平原、丘陵、低山相間。淄河、孝婦河、范陽河縱貫南北,自然條件優越,環境幽美。礦產資源煤、鐵礦石、鋁礬土、耐火原材料、大理石、花崗石等儲量居全市之首。淄川區是全國發展鄉鎮企業先進縣、全省經濟強縣、 江北建材之鄉, 建陶產品遠銷17個國家,新興產業發展迅速。“皇冠”、“松竹”為中國馳名商標,“魯泰·格蕾芬”牌襯衫為中國名牌產品。服裝城、建材城聞名遐邇,聊齋文化蜚聲海內外,蒲松齡故居吸引眾多遊客。村辦旅遊業開創全省之先河,奎盛園、淄川遊樂園、聊齋城、峨莊瀑布群與省級風景名勝區齊名。“淄河”牌無公害蔬菜暢銷北京市場,食用菌菇類綠色蔬菜出口韓國、俄羅斯。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工業生產勢頭強勁,鄉鎮企業遍地開花,建材工業引領時代潮流。經濟成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穩步發展,綜合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2年,地區生產總值111.37億元,是1986年的18.8倍,一、二、三產業比由1986年的18.1∶59.7∶22.2調整為2002年的3.3∶63.8∶32.9,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地區地方財政收入3億元,各項存款餘額99.6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70元,分別是1986年的5倍、40.1倍、6.4倍。
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深化改革成就輝煌。20世紀80年代始,全區從鞏固完善農村土地經營承包責任制,到延長土地承包期,土地承包經營納入法制化、規範化軌道。20世紀90年代中期始,淄川區相繼被列為全省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規範化試點區、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改革試驗區。建立健全各級各類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探索社會力量投資開發農業路子,深化農業經營體制改革。實施山區人口搬遷工程,跨鄉鎮轉移農村人口3.6萬,城鎮化水平提高,國內各大新聞媒體競相報導。實行農村稅費改革,農民負擔大大減輕。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由以生產糧食為主向發展特色農業轉變,開發黃煙、林果、越夏蔬菜、食用菌、畜牧養殖五大具有地域特色的農業基地。設立農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出台一系列獎勵政策,鼓勵扶持農業結構調整。農、林、牧、漁產值比由1986年的68.97∶8.00∶22.92∶0.11調整為2002年的48.30∶17.46∶33.05∶1.19,糧經比由1986年的7∶3調整為2002年的4∶6。至21世紀初,已逐步形成資源條件和市場經濟相銜接的產業結構,農業面貌大改變,總產值大大提高。萬畝噸糧田、山旱田、種植技術開發,使全區農業在區域化種植、規模經營、提高產品附加值上有新突破。研製的農機具7項獲國家專利,省、市、區科技進步獎31項,基本形成規模種植與科學種植相結合的格局。產業結構合理調整,糧田面積相對減少,2002年全區糧食總產比1986年減少70512噸,農業總產值6.68億元,是1986年的4.8倍。
工業持續穩定發展。淄川區礦產資源豐富,20世紀80年代的工業企業大部分為資源型或高耗能型,工業產值低而不穩。改革開放以來,以發展區域經濟為中心,以調整產業結構為主線,最佳化傳統產業,開發新產業,推動全區工業持續、穩定發展。20世紀90年代初,區委、區政府確立主攻鄉鎮企業發展戰略,多元化工業結構逐步形成,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占據大半壁江山,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國外大財團投資優勢產業,為淄川經濟騰飛注入新的活力。煤炭、陶瓷、冶金、化工、醫藥、機械、電力等行業協調發展,建材工業尤為突出,成為淄川區的主導產業,“兩山一川”生產格局逐步形成,成為全國建材企業產值最大的市屬區。淄川區率先成為全省工業產值過百億元區(縣),鄉鎮企業產值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90%以上,兩次被評為全國發展鄉鎮企業先進區。進入21世紀,確立工業立區、工業強區的發展目標,加快了由工業大區向工業強區邁進的步伐。淄川經濟開發區初具規模,淄博建陶、雙鳳高科技、服裝城工業園區競相發展,形成區域工業體系主框架。培植優勢企業,實施規模化、集團化經營,45家省級以上企業集團應運而生,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獨領風騷。深化企業改革,轉換經營機制,改革用人制度,採取多種形式進行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分配合理、產權清晰、資產盤活、解危脫困,凸顯改制工作成效。以個體、私營為主,企業多種形式並存,為工業發展帶來生機。2002年,全區工業總產值比1986年增加178.32億元, 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253家,其中鄉鎮企業229家。全區170個建陶企業,年銷售收入達到48.33億元。
對外經貿有突破性進展。20世紀90年代初,淄川區實施外向帶動戰略,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全區外向型經濟超常規、跳躍式發展。建成十大出口基地,培植魯泰紡織有限公司、華洋集團、山川集團、華榮集團等產品出口骨幹企業。全區批辦“三資”企業最多年份達到88家,創歷史之最。香港、泰國、馬來西亞等大財團紛紛投資於淄川,全區經濟呈現新的增長態勢,出口額連續九年在全市區、縣排名第一。
財貿金融業平衡運行,城鄉市志繁榮活躍。實施建設魯中商城戰略,開發培育市場,擴大流通總量,國有、集體、個體商業和集市貿易齊頭並進。服裝城、建材城、鞋業批發市場、裝飾材料市場、蔬菜批發市場、果品批發市場、11條商業街相繼建成,形成具有淄川特色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市場體系,魯中商城形成規模日趨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打破國營商業一統天下局面,商貿流通呈多元化。改革經營管理方式,實行流通企業改革,逐步完善市場體系,多種經濟成分、經營方式、流通渠道並存。淄川商業大廈是山東省商業系統第一家股份制企業,在全國區縣級零售商店中銷售額首家突破億元。新星集團成為商、工、貿於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連續三年列入全國商業銷售百強企業行列。 2002年, 全區集貿市場69處,商業網點165個,有證個體商戶12651家。社會商品零售總額44.19億元,是1986年3.29億元的13.4倍。全區集貿市場成交額116.88億元。改革財政管理體制,培植財源、減少開支,連續19年實現財政收支平衡。2002年,全區地方財政收入30018萬元,各項存款餘額99.60億元,各項貸款餘額48.61億元,分別是1986年的5倍、 40.1倍、15倍。保險業險種增至上百種,保費總收入2.26億元,理賠支出3300萬元。
教育事業今非昔比。全力組織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確保義務教育工作依法實施、健康發展,成為國內江北地區示範區。斥巨資改造校舍,各級各類校園“五項”達標,淄川區跨入全國首批實現“兩基”區縣行列。積極扶持引導社會力量辦學,各類學校發展到27所。開展教育創建工作,所有鄉鎮成為市級教育強鄉鎮,淄川區跨入全市首批教育強區行列。 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減少園、校567所,資源充分利用,學校布局合理。探索實踐“雙元制”辦學,學校與企業實現零距離連結,專業技術人才過硬,校企互惠互利,經驗在全省推廣。強化素質教育,走特色與特長辦學之路,實現全面育人目標。實施“校校通”工程,達到現代化教學目標,推動全區教育向高標準、高質量發展。實行教育綜合改革,教學教法實用高效,辦學體制日趨完善,競爭機制初步形成。2002年底,幼兒入園率達到89.7%,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分別比1986年提高2.4%和1.3%。
體育事業成績驕人。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實施課餘訓練網路系統工程,推行“快樂教育”教學法,突出傳統體育項目優勢,學校體育工作成效顯著。淄川一中田徑、淄博十中排球、舉重、張莊國小桌球為學校特長項目,分別成為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全區學校向省級以上體校和運動隊輸送運動員40名,崔愛紅成為世界女子舉重冠軍。民眾性體育活動豐富多彩。開展創建體育先進縣、先進鄉鎮活動,先後舉辦三屆全區性運動會、兩屆農民運動會。市體育局命名活動站點20個,經常參加活動的31萬人,20個鄉鎮成為山東省體育先進鄉鎮,淄川區被授予全國體育先進縣稱號。建立淄川區競技體育運動學校,成為全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至2002年,承辦國家級比賽9次,省級比賽14次,參加省以上運動會成績列前三名的68人次。肢殘運動員王代臣8次參加國際、國內標槍擲遠比賽,獲金牌6枚,銀牌2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