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介紹
講堂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七架梁,抬梁式結構。硬山式屋頂,頂施灰布紋筒、板瓦,檐施溝頭滴水。前檐柱頭斗拱為三踩單昂,明間斗拱為如意形,外曳瓜拱,正心瓜拱刻三幅雲朵。據史載,該書院為陝西學政許振禕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奏建。 邑紳吳建勛捐址。寬12丈、長51丈。其時於講堂前左右有門,左門懸匾上書“小雅扶輪”,右門懸匾上書“小山承蓋”。門之東西兩側舍房三十三間,前帶廊。舍房前有二門房,三架三間。舍房兩則有齋房,東齋房上書“日新”,西齋房上書“時敏”,齋房各十六間。前大門房,五架三間。光緒十五年(1889),監院周斯億於堂東側增建藏書樓,三架三間,左、右各建廡房三間,前又修清白池。東側建通儒台,並置石碣,劉古愚撰文刻碣上。照壁左、右建牌坊。東牌坊上書“英俊之域”,西牌坊上書“禮樂所流”。
歷史淵源
光緒十七年(1891)陝西學政柯逢時奏建刊書處,由柯氏及涇陽、三原等縣捐資或出資,周斯億監修。書院先後由城固人史夢軒、長安人柏子俊、鹹陽人劉古愚主持.書院歷經30年,於1903年改為涇陽縣立國小堂。院西建劉古愚祠。1923年,更名涇陽縣高等國小。1931年,更名為姚家巷國小。今為姚家巷中學。
史料
味經書院,位於陝西涇陽。清同治十二年(1873)督學許振禕奏建。邑紳吳建勛捐地以助。中建講堂5楹。堂前左為大雅扶輪門,右為小山,東西號舍計64間。二門3楹,左右有日新、時敏2齋,每齋有房16架。大門3楹,左右有塾。講堂後為客廳2楹。左右有室,正寢、廈房各5架4楹,西為小寢,3架3楹。另有屏風、廚、廁各一。“其規模與‘關中’、‘宏道’相等”,但“其定章有不同於他書院者三”:不課時文,以實學為主;改師生不常接見之習,山長登堂講說,逐條講貫,察其課程,閱其札記,別其勤惰,嚴其出入;改由官負責為由山長負責,使一方之望專理一方之學,一任山長聘期為10年。時聘候選同知舉人、前平利縣教諭史夢軒為第一任山長,以城固訓導姚邵誠、澄城教諭王賢輔協理講席。史氏品端學粹,教學有方,制訂教約,其中嚴戒者四、定約者三,另有功課定格等,從其學者多所成就。十三年督學吳大澂籌置膏火費。光緒二年(1876)監院寇守信於西寢前增建監院署。
九年督學慕容乾籌營田銀3000兩。時柏子俊任山長,訂立以“八禁四讀”為主要內容的教約。十一年邑紳吳建勛捐地增膏火。山長劉光蕡立求友齋,教學以天文、地輿、經史、掌故、理學、算學課士,開一代新風。並刻梅氏《籌算》及《平三角舉要》,令諸生習之。又令築“通儒台”,以實地測驗。立“白蠟局”,創“復豳館”,仿造軋花機,又立“時務齋”,其大旨欲溝通中西,以救時局,“不以空談為學,不以空談為教”。別訂教法3則及《讀書法》。十五年監院周斯憶增建藏書樓於講堂東。其南修清白池、照壁用“英俊之域”、“禮樂所流”兩牌坊。十七年(1891),督學柯逢時奏立刊書處,籌銀萬兩擬歲刻正經正史各1部,選院內高材生20人司校勘,仿阮元《十三經校勘札記》法,附札記於書後。奏加院長劉光蕡為國子監正銜兼總領刊書處。制訂《辦法章程》11條,述刊書有關事宜,管理辦法以及經費使用等。刊書由院長總負貴,下有30董事,輪流負責。分初校、二校,以求保證質量。每書刊印52部,1部交院長,1部存書院,50部出售。所得銀款曾作崇實書院日常套用。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為涇陽縣立國小堂。院西建劉古愚祠。1923年,更名涇陽縣高等國小。1931年,更名為姚家巷國小。今遺址位於姚家巷中學內。
華岳黃河俱有靈,其間氣必鍾英哲;
聖賢豪傑都無種,在儒生自識指歸。
佚名題二門
以生靈休戚為心,練識廣才,名公卿由此其選也;
就吾學切磋所得,通經致用,大文章可擴而充之。
佚名題講堂
講學不在多言,先撻破名利一關,仰毋愧,俯毋怍,惕厲戰兢,敬義夾持,是乃聖賢真學問;
通經必期實用,果認得忠孝二字,體於身,修於家,肫誠悱惻,窮達無間,斯為豪傑大經綸。
佚名題講堂
講肆鄰周京,棫樸作人,看今日多士群居,可否不愧譽髦,涇之水,峨之山,直與全秦振風氣;
橫渠啟關學,洙泗相傳,願諸生奮心獨往,斷當力崇禮教,愚求砭,頑求訂,好為吾道溯淵源。
佚名題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