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雷鳥

岩雷鳥

岩雷鳥,鳥綱,松雞科。俗名,雪雞,為苔原——亞寒帶針葉林鳥類。矮胖、中等體型(38厘米)的墩實型松雞。似柳雷鳥,但夏羽甚為灰暗而冬季眼先黑色而非白色。不懼生。極耐寒,多棲於林線以上。本種中國分布區狹窄,數量稀少,應嚴加保護,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基本信息

物種概述

岩雷鳥,學名Lagopus muta,在松雞家族中是一種體型較小的鳥。

外形特徵

岩雷鳥 岩雷鳥

岩雷鳥屬鳥綱、雞形目、松雞科。又名“雪雞”,拉丁學名為Lagopus mutus。主要分布於北極苔原凍土帶和高山的樹線以上,在中國僅見於新疆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地區。

岩雷鳥是一種中小型鳥類,體長36~40厘米。夏季時,上體呈黑褐色,並間有黃棕色斑紋,羽端具有白色的狹邊。喉部及胸部為沙黃色,並有黑褐色橫斑。下體呈白色,尾部為黑褐色,先端有白色狹邊。腳及趾均覆蓋有白羽。冬季時,雌、雄鳥均為白色,但尾部呈黑色。自嘴角至眼後有一條寬的黑色過眼紋。

生活習性

岩雷鳥 岩雷鳥

夏、季棲於矮樺灌叢、草甸高山草原等地區,冬季常向氣候較暖地區移動。以植物嫩枝、等為主食。極善走,飛行迅速,但不遠飛。秋冬季集群生活,可達數百隻。繁殖期一雌配一雄。雌鳥在矮灌木叢、草堆中或長有地衣的岩石處築巢。每窩產卵5~10枚,多達12枚,淡米黃色,有時帶褐色斑點。雌鳥孵卵。

岩雷鳥也是在北極附近的凍原地帶,以及森林草原地帶生活的鳥類,棲息地類型除了北極凍原帶、凍原灌叢森林、多岩石的草甸地帶以外,還棲息在高山針葉林、高山和亞高山草甸等高山地帶。除了繁殖期外大多成群活動,大多為3—5隻的小群,冬季有時甚至可達100隻以上。主要多在地面上活動,冬季晚上則棲息於雪穴之中。食物主要是樺樹、柳樹,以及各種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枝、芽包、嫩葉、、漿果、種子果實等。

生長繁殖

岩雷鳥 岩雷鳥

岩雷鳥的繁殖期為6—8月,配偶方式也是嚴格的“一夫一妻”制。雄鳥到達繁殖地後首先進行領地的分割,並各自在自己的領地內不停地鳴叫和飛翔,同時眼睛上面的肉冠膨大,色彩也變成更為鮮艷的血紅色。如果有其他雄鳥入侵時,就將肉冠豎起,尾羽敞開,立刻飛過去驅趕,領域性極強。而當雌鳥被它的求偶鳴叫吸引到領地內時,則弓著頸部,翹著尾羽跑過來,同時半張著雙翅,頭部向雌鳥伸出,表示求愛。

雌鳥則低著頭,微張著雙翅,伸體向下傾斜。然後雄鳥跳到雌鳥的背上,咬住後頸的羽毛進行交尾。每隻雄烏可以與2一3隻雌鳥交尾。交尾結束後,雌鳥就獨自開始營巢,通常營巢於雄鳥的領地中。巢多築在富有灌木的高山苔原或山坡岩石附近,常有岩石或灌木隱藏。巢較為簡陋,每窩產卵6—13枚,卵的顏色為赭色,具密布的栗色斑點。孵化期為24—26天。雛鳥孵出後隨親鳥轉移到地勢較高的潮濕溫暖的山坡地帶,形成較大的群體。

分布範圍

岩雷鳥廣布於北美洲的北部以及歐亞大陸極北部的北極圈內,但在法國北部、義大利北部、蒙古北部、俄羅斯東部、我國西北部,以及日本中部等地也有零星分布,亞種分化多達27個,其中分布於中國的僅有新疆亞種,見於新疆阿勒泰、青河、富蘊、布爾津、福海、哈巴河等地的阿爾泰山地區。本種在中國分布區狹窄,數量稀少,應嚴加保護。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物種價值

雷鳥的肉味鮮美,絨羽價值高,是中國重要的產業狩獵禽之一。由於它的羽毛顏色四季有變,飼養在動物園里頗有觀賞價值。

文化故事

岩雷鳥岩雷鳥

會用“隱身法”的雷鳥

冬天的黑龍江省格外寒冷,經常是大雪紛飛,顯示出北國的獨特風光。人們在雪後的田野里行走,周圍異常寂靜。突然,不遠處“啪啦啦”地飛起一群白色的鳥,落在附近的樺樹上,不時地用警覺的目光巡視著人們。它們形似大白鴿子,腿上長著不少羽毛,幾乎看不到腳趾;夏季,還是在這些地方的灌木叢中,會鑽出一對對栗褐色的“大鴿子”,與冬天聽見的形狀一模一樣,就是羽色大不相同了。它們同是一種鳥,可羽色有這樣大的區別,這就是要向大家介紹的,會使用“隱身法”的雷鳥。

鳥類在生活過程中,它的羽毛要經受著風吹、日曬、雨淋等自然條件的侵襲,彼此間,尤其是同種的雄性間,在繁殖時期經常為爭奪配偶而廝鬥,弄得羽毛支離破碎、殘缺不全;在平日活動時,常會被樹枝碰剮,再加之氣候的影響,導致鳥類需要更換新的羽毛。絕大多數鳥類一年換兩次羽毛,即一次冬羽和一次夏羽。雷鳥卻不然,一年之中伴隨著春夏秋冬季節,要換四次羽毛,是鳥類中換羽次數最多者。春風呼喚著沉睡的大地,使萬物從隆冬中甦醒,樹枝長出嫩芽,小草從濕潤的泥土中心偷偷地鑽了出來,廣闊的原野開始有了生氣。感覺靈敏的雷鳥,將頭部、頸部及胸部的白色冬羽,立刻換上帶有暗色橫斑的棕黃色“春衣”,配上紅色的眉紋,顯得格外別致。盛夏來臨,驕陽似火,樹木枝葉茂密,莊稼茁壯成長,一片鬱鬱蔥蔥,雷鳥從頭至尾,又換上一身栗褐色的羽衣,只在翅膀和尾部先端還留有白色羽毛。

秋天,家燕南去大雁飛來,田地山坡一片金黃,秋莊稼穀粒飽滿。樹上的葉子在凋落前,“竭盡全力”發出誘人的紅黃色彩,好象是再留給人們一點美的享受。這些因素似乎給了雷鳥換羽的信號,它急忙脫去了“夏裝”,穿上具有黑色帶斑和塊斑的暗棕色“秋服”,一群群忙碌地覓食在草叢中。

霜降”一過,寒風刺骨,冰天雪地,雷鳥適時搖身一變,換了一身白色的“冬衣”,活動在雪地之中。雷鳥為什麼具有這樣頻繁換羽的特性呢?從分類上雷鳥雖然也屬於雞類,但它並不長有雞類那樣堅硬的嘴和銳利的距,個體又比較弱小,體長僅300 多毫米,遇有敵情時,一沒有強壯的身體,二缺乏進攻式的“武器”,只好憑藉一手高超的“隱身法”,使羽色與所棲息的環境巧妙地協調一致,避開敵害的視線,從而免遭殺身之禍。雷鳥的這種本領,是經歷了多年的自然選擇,形成的應時變換羽毛顏色的本能,生物學上把它叫作保護色。雷鳥的這種保護色適應,成為了研究物種進化與自然選擇的一個典型例子。雷鳥是典型的寒帶鳥類。天,多靠近河邊、農田以及小片樹林內活動;夏天和秋天,則活動在樺樹林和松林苔蘚沼澤地帶。它們主要在地上生活,並能在疏鬆的雪層上行走,動作敏捷迅速,常集成一二十隻一起活動。每年4-5 月份進入繁殖期,此時雄鳥時常鳴叫,叫聲比平常響亮,相比之下,雌鳥卻顯得沉默而安靜。巢大都安置在草叢和灌叢中,成橢圓形的小坑窪,內里舖墊一些乾草和樹枝。每窩平均產卵10枚,卵的顏色為淡黃色並帶有一些淡褐色斑點。雌鳥在巢內孵卵,雄鳥在巢周圍巡視,擔負著保護雌鳥安全的重責。23天以後,雛鳥逐個問世,兩親鳥高興地帶著它們的“孩子”,不辭辛苦地各處覓食,來扶養它們的後代。雷鳥主要吃植物性的食物,比如樺樹、山楊樹的嫩枝芽,以及野生植物的花蕾和漿果,有時也在農田附近啄食一些穀粒。

參考數目
岩雷鳥 岩雷鳥

[1]《中國動物志鳥綱》第四卷 雞形目 
[2]《中國鳥類種和亞種分類名錄大全》 
[3]《中國鳥類區系綱要 》
[4] 中國珍稀瀕危鳥類-雉科、松雞科鳥類生活史與保育 
[5]《中國西北地區珍稀瀕危動物志》 
[6]《中國鳥類手冊》 上卷 非雀形目 
[7]新疆鳥類資源考察與研究 
[8]《乾旱區研究》新疆鳥類名錄

動物的世界6

動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不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只能以有機物(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為食料,因此具有與植物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進行攝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環、排泄、感覺、運動和繁殖等生命活動。我們一起來研究研究這些動物吧!  

雞形目百科

雞形目在生物分類學上是鳥綱中的一個目。人們通常把這一目的鳥中體形較大種的統稱為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雞”,體形較小的一些種類稱為“鶉”。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鳥綱

更多鳥類百科,詳見微百科:中國鳥類百科 更多鳥類百科,詳見微百科:中國鳥類百科  
角赤頸鵜鶘(所有種)、鰹鳥(所有種)、海鸕鶿黑頸鸕鶿黃嘴白鷺岩鷺海南虎斑(開鳥)、小葦(開鳥)、彩鸛彩䴉白琵鷺黑臉琵鷺紅胸黑雁白額雁天鵝(所有種)、鴛鴦、其他鷹類隼科(所有種)、黑琴雞柳雷鳥岩雷鳥鐮翅鳥花尾榛雞雪雞(所有種)、血雉紅腹角雉藏馬雞藍馬雞黑鷳白鷳原雞勺雞白冠長尾雉錦雞(所有種)、灰鶴沙丘鶴白枕鶴蓑羽鶴長腳秧雞姬田雞棕背田雞花田雞銅翅水雉小杓鷸小青腳鷸灰燕鴴小鷗黑浮鷗黃嘴河燕鷗黑嘴端鳳頭燕鷗黑腹沙雞綠鳩(所有種)、黑頦果鳩皇鳩(所有種)、斑尾林鴿鵑鳩(所有種)、鸚鵡科(所有種)、鴉鵑(所有種)、灰喉針尾雨燕鳳頭雨燕橙胸咬鵑藍耳翠鳥鸛嘴翠鳥黑胸蜂虎綠喉蜂虎犀鳥科白腹黑啄木鳥闊嘴鳥科(所有種)、八色鶇科(所有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