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文學名: 白腹黑啄木鳥
同物異名: Picus javensis Horsfield, 1821,
拉丁文目名: PICIFORMES
拉丁文科名: Picidae
拉丁文屬名: Dryocopus
拉丁文種名: javensis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Horsfield, 1821)
形態
白腹黑啄木鳥屬於中型的鳥類,體長約為46厘米。前額、頭頂、枕部為紅色,頭頂和枕部的羽毛伸長,形成一個長長的紅色羽冠,顎紋也是紅色,其餘頭、頸、胸和上體均為黑色,腰部和腹部白色,背、肩和翅上覆羽具還有銅綠色的光澤,頦、喉、前頸和頸側具有白色的條紋,飛翔時白色的腋羽和翅下覆羽也明顯可見。
雌鳥與雄鳥的羽色相似,但頭頂不是紅色,而是黑色,也沒有紅色的顎紋。虹膜-黃色;嘴-角質灰色;腳-灰藍。 叫聲:響亮尖音的上揚kiyow聲;飛行時亦作大聲的kiau kiau kiau…鏨啄聲響亮。
白腹黑啄木鳥 |
分布
白腹黑啄木鳥在中國分布於四川西南部、雲南西部等山地,
國外見於朝鮮中部和南部、韓國、菲律賓、中南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等地。在中國終年留居四川西南部的鹽源,雲南西北部高黎貢山的貢山縣、麗江、瀘水、怒江和瀾滄江間山脈以至南部西雙版納的勐阿、勐海和勐養等地。
習性
主要棲息於海拔1525—3050米以下的山地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和落葉闊葉林等森林之中,有時也出現於山腳林緣、次生林,甚至農田裡,常單獨活動或成對活動,偶爾也能見到小的群體,多在高大喬木的中、上部活動和覓食。它們的翅膀短而鈍,既不適於快飛,也不適於遠飛,只在空中作波浪式的滑行,由這片樹林飛向另一片樹林。尾呈楔尾狀,羽軸粗硬堅挺,有12枚尾羽,外側一對甚小,中央1—3對尾羽羽端呈叉形,啄木時有支撐身體的作用。腳短,粗壯而有力,趾為對趾形,前後各有兩趾,爪尖銳,適於攀緣和抓持樹幹,在取食的時候可以直上直下或向兩側呈螺鏇狀沿樹幹攀緣,也能雙腳一跳一跳地進退。
喜開闊低地森林包括紅樹林。於何地出現都是喧鬧而惹眼的鳥,常單獨活動。取食於不同高度。每個洞巢都是由雄鳥和雌鳥自己啄成,洞口距地高度多在4—15米。有趣的是,它們用過的洞巢,第二年就不會再用了,有時它還在一年裡鑿上許多個洞,這樣就為也在洞中築巢,又不會自己鑿洞的椋鳥、大山雀、紅尾鴝、麻雀等森林食蟲鳥類提供了條件,為這些保護森林的鳥類大軍的繁衍生息做出了貢獻。
繁殖
白腹啄木鳥的繁殖期為4—6月,營巢於樹洞中,洞巢多選擇在高大的死樹和枯立木上,而不在活的樹木上鑿洞。白腹啄木鳥每窩產卵2—4枚。
白腹黑啄木鳥 |
由雄鳥和雌鳥輪流孵卵,雛鳥為晚成性,而在育雛期間,也正是它們大量消滅害蟲的時候。
現狀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
生效年代: 1989年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稀有
棲息地破壞:森林砍伐,導致棲息地減少,食物減少。
繁育保護
白腹黑啄木鳥的餵養應遵循飼料配比的科學化,就是要找出所養鳥生長發育、正常繁殖所需要的營養標準,並按此標準制定飼料配方。營養標準就是鳥對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的需要量和比例。在養鳥過程中,常發現一些與營養有關的病態表現。比如瘦弱、過肥、換羽不正常、缺乏維生素引起的抽風、產薄殼蛋或畸形卵等,都應從營養學上考慮並通過改變飼料配方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一、建立場地
應選通風良好、乾燥、地勢較高的向陽坡地。架設高空網箱,一般40--60平方米做一個網箱,高度為2.5--3米,用竹子搭架,縛以塑膠網。在網箱內搭一個6平方米的鳥棚,供雨天避雨及夏季遮陽用。種鳥場地網箱應高出地面1.5--2米,套用竹子或樹枝做成假樹,搭上人工鳥巢,以利於產卵。
二、挑選種鳥
選取體大、健壯、無病的10月齡成對成白腹黑啄木鳥作為種鳥。單獨飼養,在飼料中應多加含蛋白質、卵磷脂及鈣的食物,以利於繁殖。
三、繁殖與育雛
1.產卵 野生種白腹黑啄木鳥一般春秋季節交配產卵。人工飼養可採取給雌鳥人工注射雌性激素的方法,促其短期內發情,可使每月都能產卵 。
2.孵化 將產後的卵收集起來,放入孵化箱內進行人工孵化。在孵化過程中應調節好溫度及相對濕度,確保出殼率在98%以上。
3.雛鳥管理 雛鳥剛孵出時應注意保暖,及時飲水,飲水選用萬分之二濃度的高猛酸鉀溶液放入潔淨的器皿中,每4小時更換一次。雛鳥出殼後,一般6--8小時有覓食行為,食物最好選穀子或碎米等體積小、易消化的食物,也可用雛雞顆粒飼料。1周后在飼料酯比中可加入20%的稗子、稻穀等其它植物種子,2周后可投餵稗子、稻穀、穀子等多種植物種子。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鳥綱
角、赤頸、鵜鶘(所有種)、鰹鳥(所有種)、海鸕鶿、黑頸鸕鶿、黃嘴白鷺、岩鷺、海南虎斑(開鳥)、小葦(開鳥)、彩鸛、彩䴉、白琵鷺、黑臉琵鷺、紅胸黑雁、白額雁、天鵝(所有種)、鴛鴦、其他鷹類、隼科(所有種)、黑琴雞、柳雷鳥、岩雷鳥、鐮翅鳥、花尾榛雞、雪雞(所有種)、血雉、紅腹角雉、藏馬雞、藍馬雞、黑鷳、白鷳、原雞、勺雞、白冠長尾雉、錦雞(所有種)、灰鶴、沙丘鶴、白枕鶴、蓑羽鶴、長腳秧雞、姬田雞、棕背田雞、花田雞、銅翅水雉、小杓鷸、小青腳鷸、灰燕鴴、小鷗、黑浮鷗、黃嘴河燕鷗、黑嘴端鳳頭燕鷗、黑腹沙雞、綠鳩(所有種)、黑頦果鳩、皇鳩(所有種)、斑尾林鴿、鵑鳩(所有種)、鸚鵡科(所有種)、鴉鵑(所有種)、灰喉針尾雨燕、鳳頭雨燕、橙胸咬鵑、藍耳翠鳥、鸛嘴翠鳥、黑胸蜂虎、綠喉蜂虎、犀鳥科、白腹黑啄木鳥、闊嘴鳥科(所有種)、八色鶇科(所有種) |
啄木鳥科的鳥類
啄木鳥科(Picidae; woodpeckers) 形目的1科,約有270種。體長 90~560毫米。嘴強直如鑿;舌長而能伸縮,先端列生短鉤;腳稍短,具4趾, 2趾向前,2趾向後;尾呈平尾或楔狀,尾羽大都12枚,羽乾堅硬富有彈性,在啄木時支撐身體。除大洋洲和南極洲外,均可見到。中國有28種,各地均有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