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
體形適中,較雉雞稍短些。雌雄兩性的頭部(包括臉部在內)完全被羽,無裸出部,並具有枕冠。在雄性,枕冠非常發達,並在枕冠左右各具一束更長的羽簇,從耳羽上面向後延伸,在發情活動時能豎立起來。在雉科中,這一屬的兩翅是較尖長的,第1枚初級飛羽較第2枚短甚,第2枚與第6枚等長;第4枚稍較第3枚為長,同時也是最長的。雄性體羽大都呈矛狀,甚至在雌性也是這樣。較長的尾上覆羽,其羽色及排列方式與尾羽極為相似。尾羽16枚,呈楔尾狀;中央尾羽較外側的約長一倍;尾羽換羽從居中一對開始。跗蹠較中趾連爪稍長,雄性具有一長度適中的鈍形距。雌雄異色。
地理分布
本屬僅一種,即勺雞(Pucrasia macrolopha),其分布分東西兩段:西段從阿富汗至尼泊爾中部;東段從我國西藏的東南部至我國北部和東部。而不見於兩段之間的喜馬拉雅山脈東部。
分類介紹
這一屬的楔狀尾酷似長尾雉屬(長尾雉屬在生物分類學上是雞形目中的雉科中的一個屬。尾羽長,眼部周圍紅色,該屬的雌鳥和幼鳥都相當相似。與雉屬Phasianus是近緣屬。本屬共5種,其中白頸長尾雉和白冠長尾雉是中國特有鳥種),不過短得多。它的矛狀羽以及發達的羽冠,均像血雉(Ithaginis);頭的全部披羽,猶如角雉(Tragopan);至於羽衣型,則跟角雉和虹雉(Lophophorus)有近似之處。勺雞隻跟角雉、虹雉及彩雉(Catreus)等有過雜交種。由上所述,認為本屬與角雉和虹雉在親緣上很相近,現把它置於角雉與虹雉之間。
這一屬原分為5個或6個種;彼得斯(1934)把所有勺雞都歸併為一個種,即P.ma- crolopha,下列若干亞種。我們對比過國內各地所產的勺雞,認為這一提法是正確的。
雞形目百科
雞形目在生物分類學上是鳥綱中的一個目。人們通常把這一目的鳥中體形較大種的統稱為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雞”,體形較小的一些種類稱為“鶉”。 |
雉科的分類
雉科 | 在生物分類學上是鳥綱中的雞形目中的一個科。雉科包括雞形目絕大多數成員,多達26屬166種,中國有21屬49種。 |
分類 | 原雞屬(gallus),馬雞屬(Crossoptilon),長尾雉屬(Syrmaticus),孔雀屬,孔雀雉屬(Chrysolophus),鷳屬(Lophura),血雉屬(Ithaginis),勺雞屬(Pucrasia),雪雞屬,竹雞屬(Perdix),石雞屬(Alectoris),雉雞屬(Phasianus),雉鶉屬,鶉屬(Callipepla),鷓鴣屬(Francolinus),錦雞屬(Chrysolophus),角雉屬(Tragopan),虹雉屬(Lophophor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