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稼[漢語辭彙]

莊稼[漢語辭彙]

莊稼是一個漢語辭彙,意思是指傳統農學將農業簡單定義為種莊稼,最為普及的應是人們日常所食用的一些穀物,最為盛行的,即為“五穀”一說是黍、稷、(大、小)麥、菽(大、小豆)、稻;一說是黍、稷、麥、菽、麻。

基本信息

基本釋義

農作物

拼音:zhuāng jia(多指地里的糧食作物,稼讀輕聲)

柳青《銅牆鐵壁》第一章:“河灘上有樹,河坪地里還有莊稼。”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茂密的莊稼,明亮的小河。”

傳統農業

中國傳統農學將農業簡單地定義為種莊稼

“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呂氏春秋·審時》)。也就是說,從事農業生產離不開稼、人、地、天四個因素。

中國傳統農學的成就也主要體現在這四個方面。

莊稼 莊稼

一稼,即農業生物

二人,即農業生產者

三地,即土地和土壤

四天,即農業氣候,也指農業生物的各種特性

稼字解釋

稼,即作物。中國是世界少數的幾個農業起源中心之一。到目前為止,考古學家們已先後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河北武安磁山、湖南醴縣彭頭山、湖南道縣玉蟾寺、江西萬年仙人洞、河南舞陽等地發現了眾多的農業文化遺址,其中有的年代已接近萬年以前。從出土遺物來看,當時北方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粟、稷、黍、菽、麥、麻等,南方主要種植的是水稻。中國分別是粟、菽、稻、桑、茶等許多作物的起源地之一。作為世界的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中國對於世界農業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朝鮮和日本,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的栽培稻種即來自中國。又如今天世界上許多種語言中都還保留了大豆“菽”和“茶”的讀音,這又表明中國是大豆和茶的故鄉。

五穀

中國有著豐富的農作物資源。傳說神農播“百穀”,說明當時的作物種類有數以百種之多。但後來又出現了“五穀”、“六穀”和“九穀”的說法。其中“五穀”說最為流行,“五穀”之說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但解釋卻有不同,一說是黍、稷、(大、小)麥、菽(大、小豆)、稻;一說是黍、稷、麥、菽、麻。這二種說法的主要區別在於稻麻的有無,之所以出現分歧,是因為當時的作物並不止於五種,“六穀”、“九穀”說的存在就是一個明證,同時也可能與解釋者的經驗有關。“五穀”說之所以盛行,顯然是受到五行思想的影響所致。因此,籠統地說來,五穀指的就是幾種主要的糧食作物。

五穀的概念形成之後雖然相沿了兩千多年,但這幾種糧食作物在全國的糧食供應中所處的地位卻因時而異。五穀中的粟、黍等作物,由於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長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況下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至春秋、戰國時期,菽所具有的“保歲易為”特徵被人發現,菽也與粟一道成了當時人們不可缺少的糧食。與此同時,人們發現宿麥(冬麥)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長季節進行種植,並能起到解決青黃不接的作用,加上這時發明了石圓磨,麥子的食用從粒食發展到麵食,適口性大大提高,使麥子受到了人們普遍的重視,從而發展成為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並與粟相提並論。儒家經典《春秋》一書中,它谷不書,至於禾麥不成則書之。可見,聖人在五穀之中最重視麥與禾。西漢時期的農學家趙過和氾勝之等都曾致力於在關中地區推廣小麥種植。漢代關中人口的增加與麥作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直到唐宋以前,北方的人口都多於南方的人口。

但唐宋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中國人口的增長主要集中於東南地區,這正是秦漢以來被稱為“地廣人稀”的楚越之地。宋代南方人口已超過北方,有人估計是6:4;此後至今一直是南方人口密度遠大於北方。南方人口的增加是與水稻生產分不開的。水稻很適合於雨量充沛的南方地區種植,但最初並不起眼,甚至被排除在五穀之外。然而卻後來居上。唐宋以後,水稻在全國糧食供應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據明代宋應星的估計,當時在糧食供應中,水稻十分之七,居絕對優勢,大、小麥、黍、稷等糧作物,合在一起,只占十分之三的比重,已退居次要地位,大豆和大麻已退出糧食作物的範疇,只作為蔬菜來利用了。但是在一些作物退出糧食作物的行列時,一些作物又加入到了糧食作物的行列,明代末年,玉米、甘薯、馬鈴薯相繼傳入中國,並成為現代中國主要糧食作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桑麻棉花

宋代以後,中國人口的增長,不僅僅是因為水稻生產的發展和玉米、甘薯的引進,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棉花種植和普及。

宋元以前,中國人的衣著原料主要來自蠶絲、麻、葛之類。中國是最早種桑養蠶的國家,相傳蠶桑的發明人是黃帝的后妃——嫘祖。考古表明早在距今五千多年前,中國就已開始了對於蠶絲的利用。以後,蠶桑業又繼續得到發展,並生產出豐富多彩的絲織品,如錦、紗、羅、綾、緞、綢、絨、緙絲等,成為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品,聯繫中西方的交通要道便以之命名而稱為“絲綢之路”,中國也因此有“絲國”之稱。

絲綢雖然重要,但真正能夠享用絲綢的只是占人口極少數的貴族,普通百姓所穿不過是麻、葛布而已,所以稱老百姓為“布衣”,不過歷史上的所謂“布衣”,並不是普通老百姓,而常常是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麻主要指大麻和苧麻。大麻兼有衣食之功,為衣者為雄麻,為食者為雌麻,中國古代對植物的雌雄性早就有認識,稱雄麻為“枲”,雌大麻為“苴”;苧麻原產南方,商周時代即已進入北方,然而北方苧麻栽培時斷時續。其在南方則相沿不斷,即便是棉花成為大眾衣著原料之後,它仍是南方人夏裝面料的主要來源。

桑麻雖然有功,但隨著人口的增加,原有的衣著原料已不衍使用,這時早已進入中國邊疆地區的棉花開始向內地發展。繼關、陝、閩、廣首得其利,江、淮、川、蜀,又獲其利;元代統一之後,商販於北,服被漸廣。時有黃道婆,本為松江(今上海市)人,流落到海南,向黎族學習到了先進的棉紡技術,回到家鄉後,革新了軋花、彈棉和紡紗技術,推動了江浙等地棉紡業的發展。到了明朝棉花已是“地無南北皆宜之,人無貧富皆賴之。”

蔬果

稼,雖然是以禾穀類糧食作物為主,但同時也包括一些蔬菜和果樹作物。古人總是將飢和饉聯繫在一起。谷不熟曰飢,菜不熟曰饉。為了彌補主食的不足,中國蔬菜的種類繁多,品種豐富。據清代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1848年)中的記載,當時已有蔬菜176種,2013年經常食用的大約在100種左右。在這100種蔬菜中,原產於中國的的和引進的品種各占一半左右。其中原產於中國的最主要的有:白菜、蘿蔔、芥菜等。引進的品種則主要有黃瓜、茄子和辣椒等。中國的華北、華南及其毗鄰地區還是世界最大最早的果樹原生地之一。以華北為中心的原生種群,包括許多重要的溫帶落葉果樹,如桃、李、杏、梨、柿、棗和栗等。分布在長江流域以南地區的常綠果樹有柑桔、橙、柚和龍眼、荔枝、枇杷等。其中桃在中國的栽培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詩經》中就有關於桃樹開花的描寫,桃可能是在公元二到一世紀西漢時由絲綢之路經中亞傳入伊朗的,再由伊朗傳到希臘,以後再傳到歐洲各國。柑桔類果樹在中國栽培的歷史也是十分悠久,史書記載它很早就被作為貢品進獻,漢代已經有大規模的種植,有人因種柑桔致富,並可富比“千戶侯”。宋代韓彥直寫成了有關柑桔的專著《桔錄》。書中記載了柑8種,桔14種,橙子之屬同桔近似的5種,一共27種。最後一卷講述柑桔的種植、加工和利用。

茶是當今世界三大非酒精飲料(茶、咖啡、可可)之一。中國是茶的原產地。中國人不僅在世界上最先發現了茶的功效,也最早發明了茶葉加工技術和把茶對馴化培育為一種重要的栽培作物。中國南方是野生茶樹種的故鄉。四川巴蜀一帶在周代即已將茶葉作為貢品,而在漢代的時候,便已出現茶葉買賣市場。唐代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葉專著,陸羽《茶經》。從此之後茶葉更為風行,並遠銷海內外。宋元以後茶更是中國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大事。故有“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說。

六畜

稼,還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中國農業的特點,即中國傳統農業是以糧食作物種植為主的一種農業,這與以農牧並舉的西方農業不同。古人稱農業為“稼穡”,稼即播種,而穡則是收穫。稼穡二字都是禾字邊,表明中國古代的農業是以種植穀物為主,這也是中國農業的一大特色。但這並不排除中國古代的農業還包括一定數量的動物飼養業,這便是常與“五穀”相提並論的“六畜”。“六畜”指的是豬、牛、馬、羊、雞、狗等六種動物,這是中國古代所飼養的主要動物。六畜的飼養在農區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生產部門,而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但六種動物的地位和作用卻各不相同。馬主要用作運輸,作為戰爭的工具,養馬業受到了統治階級的重視。牛是農民的寶貝,主要用於耕作。馬、牛在中國的分工,與歐美的情況稍有不同,歐美在使用牛耕的同時,還大量使用馬耕,而中國只是偶爾使用馬耕。馬和牛除了用於運輸和耕地以外,還用於積肥,豬和羊也有同樣的功能.農諺中有“養豬不賺錢,回頭望望田”的說法.狗最初是為了助獵,進入農業定居生活以後,狗的作用變為了看家.養雞除了提供肉、蛋外,最重要的作用大概就是司晨,因為農業社會的一大特點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公雞啼鳴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計時器。

人的作用

人,即是莊稼漢。中國農民以自己的勤勞智慧,發明了眾多較為先進的農業工具,積累了豐富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經驗,並通過一些有識之士的記錄和總結,而成為農書。

農具和牛耕

人之為人,在於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相傳神農氏斫木為耒,揉木為耜,耒耜也就是兩種最早的農具。考古表明,耒耜主要是由石、木和骨製成。夏商周時期,金屬農具開始出現,先是青銅農器,後是鐵制農具,而與鐵制農具差不多同時出現的則是牛耕,從此,鐵成為農夫之死士,而“宗廟之犧”,也成為“畎畝之勤”。 牛耕的使用是中國傳統農業的特色之一。牛耕是與犁聯繫在一起的,起初的犁較為笨重,所以用牛較多,多在兩頭,或兩頭以上,典型的就是漢代出現的“二牛三人”的“耦犁”。後來,犁體不斷得到改進,出現了如起覆土作用的犁壁等部件,外觀也由長轅變為短轅,由直轅而曲轅,唐代江東犁就是曲轅犁的代表。曲轅犁迴轉自如,耕地深淺可以靈活調整,因此使用起來可以得心應手,它的出現標誌著傳統中國步犁的基本定型。

莊稼[漢語辭彙] 莊稼[漢語辭彙]
莊稼[漢語辭彙] 莊稼[漢語辭彙]

然而,牛不僅僅用於耕犁,以牛為動力的農具還有耙、耱、耖、耬車、耬鋤、水車等等,這裡有必要特別提到一下耬車。耬車是一種畜力播種工具,這種工具據東漢崔寔《政論》的記載,耬車由三隻耬腳組成,即三腳耬。三腳耬,下有三個開溝器,播種時,用一頭牛拉著耬車,耬腳在平整好的土地上開溝播種,同時進行覆蓋和鎮壓,一舉數得,省時省力,故其效率可以達到“日種一頃”。據史書記載,耬車是漢武帝時主管農業生產的搜粟都尉趙過發明的。耬車的三個耬腳可以一次性開出三條溝來,同時完成的還有播種和覆土等項作業,因此大大提高了效率。耬車的出現為分行栽培提供了有利的工具。它能夠保證行距、株距始終如一。分行栽培最初也許是出於排澇和保墒,但它的意義遠不止如此,其中最突出的一點便是有利於中耕除草。而在此基礎上發明的耬車也為畜力中耕的發明準備了條件。元代時,出現的一種耬鋤,它是直接從耬車發展而來的,耬鋤同耬車非常相似,只是沒有耬斗,取而代之的是耰鋤。使用時用一驢挽之,效率非常高。鋤頭的入土深度達二三寸,超過手鋤的三倍,而且速度快,每天所鋤的地達二十畝之多。耬車除了改進為耬鋤之外,還經過改進用來施肥,而成為下糞耬種。下糞耬種,是在原來播種用的耬車上加上斗,斗中裝有篩過的細糞,或拌過的蠶沙,播種時隨種而下,將糞覆蓋在種子上,取到施肥的作用,使開溝、播種、施肥、覆土、鎮壓等作業一次完成,大大提高了功效。

旱作技術

鐵器和牛耕的使用與普及為中國傳統農業走上精耕細作的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春秋戰國以後,先是中國北方旱地農業出現了耕耨相結合的耕作體系,到了魏晉時期,隨著耙的出現,標誌著以耕-耙-耱—鋤為核心的北方旱地抗旱保墒耕作技術體系的最終形成。而與此同時,隨著北方人口的大量南遷,中國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南方的水田農業也開始擺脫原來的“火耕水耨”的原始狀態,到唐宋時期,走上了精耕細作的道路。

(1)畎畝法

北方抗旱耕作以蓄墒保墒為中心。最早出現的一種抗旱耕作法可能是畎畝法。畎畝法,由畎和畝兩部分組成。畎是溝,畝是壟,畎畝法也就是一種壟作法。這種耕作法對於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棄畝,下田棄畎”兩種方式。它的特點是:在高田裡,將作物種在溝里,而不種在壟上,這不叫做“上田棄畝”。在低田裡,將作物種在壟上,而不種在溝內,這就叫“下田棄畎”。高田種溝不種壟,有利於抗旱保墒;低田種壟不種溝,有利於排水防澇,且有利於通風透光。抗旱主要體現在“上田棄畝”之中。西漢的代田法便將“上田棄畝”的抗旱原理髮揚光大。

(2)代田法

代田法是西漢中期農學家趙過所發明並推廣的一種耕作方法。在面積為一畝的長條形土地上,開三條一尺寬一尺深的溝(畎),溝的位置每年都有輪換,因此稱為“代田”。將種子播種於溝中,等到苗發芽長葉以後,便在中耕除草的同時,將溝兩邊的壟土,杷下來埋在作物的根部,這樣便能起到防風抗倒伏,抗旱的作用。代田法是由畎畝法發展而來的,它的基本結構也是由畝和畎組成的。它在技術上有以下的特點:一是溝壟相間。種子播種在溝中,待出苗後,結合中耕除草將壟土壅苗(平壟)。其作用是防風抗倒伏和保墒抗旱,實際上體現了畎畝法中“上田棄畝”的原則。二是溝壟互換。壟和溝的位置逐年輪換,2013年的壟,2014年變為溝;2013年的溝,2014年變為壟,這也就是代田法得名之由來。起到輪番利用與休閒的作用。明代出現的親田法,就是借用了代田法的這一原理。親田法要求在一塊較大的耕地上先劃出一部分來,多下些功夫,在人工、肥料、灌溉等方面實行傾斜投資,以保證這部分土地的穩產高產,將年再將另一部分的土地如法炮製一篇,逐年輪換,使地力得到恢復和提高。三是耕耨結合。代田法每年都要整地開溝起壟,等到出苗以後,又要通過中耕除草來平壟,將壟上之土填回到壟溝,取到抗旱保墒抗倒伏的作用。由於代田法的這些特點,加之一系列與之相配套的農器,如耬車、耦犁等,使得代田法確實取得了好的效果,單位面積總產量得以提高,和沒有實行代田的平作田(當時稱為縵田)相比,畝產量常常要超過一斛以上,好的時候甚至還要加倍。確實起到了“用力少而得谷多”的好效果。

(3)區種法

漢代除了代田法外還有一種抗旱高產的栽培技術方法,這就是區種法,又稱區田法。區種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寬幅區種法,一種是小方形區種法。寬幅區田系由町、道、溝三部分組成,町為長條形田塊,町與町之間為人行道。町上作溝,溝與町寬平行,莊稼就種在溝中。小方形區種法,則根據土壤肥力的不同,區的大小、區間的距離、每畝的區數,都有一定的區別。區田法的特點是:(1)作區深耕。“區田不耕旁地,庶盡地力。”就是說,區田在土壤耕作上的特點是深耕作區,區內深耕,不耕區外的土地,以充分挖掘區內土地的增產潛力。(2)等距點播。寬幅區田所種作物的行距、株距都有一定的規格,呈等距點播形式;方形區田,區的大小、區間距離、每區的株數也都有一定有規格,因而也呈等距穴播狀態。可以保證作物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3)集中管理。施肥、灌溉,以及中耕除草都在區內進行,便於充分發揮人力和物力的作用,同時等距點播也便於區內操作。(4)抗蝕保土。由於區田不耕旁地,只是著眼於區內深耕,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這特點使得“諸山陵、近邑高危、傾阪及丘城上,皆可為區田”。在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同時,還擴大了耕地面積。

(4)耕—耙—耱

然而,不論是畎畝法、代田法,還是區種法,也不論是壟作法還是平作法,都必須面臨如何減少土壤水分的散失,以及如何解決翻耕後,平整地面和破碎土塊等問題。漢代採用的是耕摩結合的方法,即在翻耕後用“摩”來摩平地面和摩碎土塊,以減少土壤水分的散失,魏晉時期,則在耕摩之間又加上了“耙”,形成了耕、耙、耱三位一體的旱地耕作技術體系。旱作技術體系的形成,是中國農學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中國歷史上雖然有較為發達的水利事業,但卻長期滯後於農業的發展,加上自然方面的原因,使得乾旱成為中國農業發展的最大的不利因素。抗旱耕作技術是中國農業乃至中華文明在長達數千年的時間裡的得以持續發展的原因之一。

水田耕作技術

南方水田耕作技術體系主要包括以耕、耙、耖為主要技術環節的整地技術,以培育壯秧為核心的水稻移栽技術,和以耘田烤田為主的田間管理技術。曲轅犁的出現解決了南方水田面積較小,耕作起來迴轉不便的問題。但僅僅是曲轅犁還是不夠的。比如水稻在水中生長,水層的深淺對水稻的生長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於是要求田面平整,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水平深淺一致,而每塊稻田面積偏小,除了因自然原因以外,還在於小塊稻田便於平整。為了平整田面,宋代普遍採用了一種水田特有的農具“耖”。耖的出現,標誌著南方水田整地技術的形成。唐宋以後,稻作生產中普遍採用了移栽技術,與之相適應的育秧技術也已形成。宋代出現的秧馬則是專門為拔秧而設計製造出來的農具。傳統插秧技術至少在元代已經定型。水稻田間管理主要包括耘田和烤田兩項。耘田和烤田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就已出現。宋代耘田、烤田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宋代人們認識到,耘田的作用不僅在於除草,還可以改善水稻生長環境,因此提出,“不問草的有無,必遍手排攄,務令稻根之旁,液液然而後已。”針對稻田所在地勢高低不同的特點,還提出了,“先於最上處收畜水,勿令走失。然後自下鏇放令乾而鏇耘”的耘田方法。適應耘田的需要,宋元時期還發明了耘爪,用竹管做成手掌形狀,套在手指上,以避免手指直接與田土接觸,減少損傷。除手耘之外,還有足耘, “為木杖如拐子,兩手倚以用力,以趾塌拔泥上草穢,壅之苗根之下。”元代還創造了一種用耘盪耘田的方法。耘盪系一種用木板下釘有鐵釘,上安有竹柄的工具,“耘田之際,農人執之,推盪禾壟間草泥,使之溷溺,則田可精熟,既勝耙鋤,又代手足。所耘之田,日復兼倍。”提高了工作效率,還大減輕了勞動強度。至此,中國傳統的水稻耘田方法已經完備。宋元時期所用的耘田方法一直沿用至今。烤田主要是結合耘田進行。烤田雖然以前就已出現,但方法比較簡單,不過是“決去水”、“暴曬”而已,宋代採取了在田中開挖水溝進行烤田的方法。這種辦法可以防止因簡單的決水所致的肥水外流。

選種

土壤耕作的目的在於改良土壤的自然屬性,使其更好地適應作物生長的需求,而與此同時,人們也通過不斷地改變作物自身特性,來適應土壤環境,提高農業生物的生產能力。《詩經》時代即有良種的概念,漢代穗選法已見諸記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類似今日的“種子田”,清代則出現了“一穗傳”技術,所有這一切都是中國傳統農業技術進步的產物。種子為中國農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宋代引進了早熟、耐旱的占城稻,以適應高仰之地的種植,而同時出現的黃穋稻則主要是面向低洼易澇的湖田,經過一代以一代人的努力,水稻品種不斷增加,僅清代《授時通考》一書中所抄錄的水稻品種數就達3000多個。以後,中國人民還在水稻品種選育方面繼續努力,當代雜交水稻和水稻基因物理分布圖的研究成功就是兩個領先世界的科技成果。

農書

農具及其所代表的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為農書的寫作奠定了基礎。從先秦時代開始,中國就出現農家學派和農書,流傳至今的《呂氏春秋·上農》四篇(公元前239 年),就是他們的代表。到漢代則出現了《氾勝之書》和《四民月令》這樣兩部著名的農書。北魏時期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農學著作,這便是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532-544年),該共10卷,92篇,11萬餘字,內容包括從農業生產到生活等多方面,被稱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齊民要術》以前的農書都是以北方農業技術為主要寫作對象,只是在《齊民要術》的出現之後六百餘年,才出現了第一部反映南方水田農業技術的農書,這便是南宋的陳旉《農書》(1149年),這本農書包括三卷,上卷以水稻生產為主,涉及農業生產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技術;中卷“牛說”,講述耕牛的飼養和疾病防治;下卷“蠶桑”,闡述有關種桑養蠶事宜。全書篇幅不大,卻是中國農學史上一本不可多得的農書。元代統治中國的時間不長,總共不到一百年的時間,但在中國歷史上卻留下了三本了不起的農書,它們是由司農司出面主編的《農桑輯要》(1273年),由地方官員王禎和魯明善編著的《農書》和《農桑衣食撮要》(1313年前後)。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王禎《農書》,該書第一次系統地兼論南北農業技術,並首創了“農器圖譜”,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記載了二百餘種農具的形制與功用,集中國傳統農具之大成。明清時期,出現了大量的地方性農書,這些農書都非常切合當地的農業生產實際,除此之外還出現了象徐光啟的《農政全書》(1639年)和清乾隆皇帝欽定的《授時通考》(1737年)等大型農書。

地字釋義

地,指的是土地。種莊稼離不開土地。然而,土地面積又是有限的。中國在殷商時代就已出現耕地不足的問題。商人在盤庚遷殷以前,“不常厥邑”,曾經五次遷都。有學者認為,遷都可能就是為了尋找耕地。從甲骨文的記載來看,商人主要是通過“墾牧”來擴大耕地面積的。所謂“墾牧”,也就是將原來用以養馬、牛、羊的牧場開墾成為種植穀物的農田。這也是周朝擴大耕地面積的主要途徑,特別是東周以後,適應戰爭對於糧食的需要,到處都在提倡“墾草”、“治萊”,使得春秋戰國時期,黃河中下游一些人口稠密的地區出現“無所芻牧牛馬之地”。

耕地的不足隨著土地兼併的盛行而加劇。春秋戰國以前,實行土地國有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通過井田、分封、田萊等方式,人人都可以得到一定數量的土地使用權,春秋戰國以後,井田制廢除,私有制代替了公有制,土地買賣之上出現的土地兼併,使得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耕地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顯得更為不足。

然而,耕地面積的有限性卻是相對的,它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技術的改進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樣化而發生變化。農業起源之後,一些自然條件較好,適合於農業的土地首先得到了開發和利用,這些地方一般來說,土壤都比較肥沃,植被較好,水源比較方便。但是隨著農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耕地面積就開始顯得不足,需要擴大耕地面積,把原來一些不太適合農耕的土地,經過一定的改造,使它種上莊稼。土地的面積是有限的,隨著人口的增加,必須相應地擴大耕地面積,以滿足人口增長的需要。

唐宋以後,隨著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南方人口的加速增長,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於是出現了“與山爭地,與水爭田”的局面,各種土地利用形式相繼出現,其中最為有名的當屬圍田(圩田)、梯田、架田、砂田等。

圍田

(圩田)

圍田,又叫做圩田。春秋末年,以越族為主體建立的吳國和越國,就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開始圍田了,當時的蘇州城附近都有大片圍田的分布。楚滅越以後,春申君在吳國故地繼續發展圍田。至秦漢時期又進一步推廣。然而圍田的大規模發展卻是在唐宋以後。

完整的圩田除了圩堤之外,還需要有河渠、門閘等水利設施。宋代文學家范仲淹曾經說過,江南地區以前曾經有過圩田,每一區圩田方圓都達數十里,就如大城市一般,圩田中有河渠,外面還有門閘。乾旱時開閘引江水進行灌溉,洪澇時就閉閘擋住江水。圩田不怕旱也不愁澇,給農民帶來很大的利益。由圩堤、河渠和門閘等構成的圩田體系,成功地擴大了耕地面積。兩宋時期,大規模的圩田主要分布在長江下游及太湖流域地區。明清時期,圩田更由長江下游向長江中游發展,在鄱陽湖和洞庭湖流域都有大片圩田(垸田)的分布。圩田,使得太湖流域、鄱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先後成為新的糧食供應基地,出現了“蘇湖熟、天下足”、“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至今圩田地區仍然是水稻的主產區。

然而,圩田的盲目發展,大量的水面變成田面,瀦水面積減少,蓄洪能力下降,使得原本一些水旱無憂的農田,現也成為受害對象,災害發生頻率加密。因此歷史上一直存在圍湖造田和退田還湖的爭論。但大規模的圩田修築自宋代以來,一直沒有停止過。以此同時,人們還在採取各種辦法,力爭使災害減小到最低限度。辦法之一就是修築一種規模比較小的“櫃田”,櫃田的特點是:“築土護田,似圍而小,四面俱置瀽穴,如櫃形制,順置田段,便於耕蒔,若遇水荒,田制既小,堅築高峻,外水難入,內水則車之易涸。”另一個辦法就是選用早熟耐澇的品種,如黃穋稻等。黃穋稻不僅有很好的耐水能力,而且自種至收六、七十日,可以在洪水到來之前搶收一季早稻,或在洪水過去之後補種一季晚稻。

梯田

梯田是在山區丘陵區坡地上,築壩平土,修成許多高低不等,形狀不規則的半月形田塊,上下相接,象階梯一樣,有防止水土流失的功效。梯田最早起源於何時不得而知,有人認為《詩經》中的“阪田”就是原始型梯田。唐代雲南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已有梯田的出現。時稱為山田。梯田之名,始見於宋代,南宋詩人范成大在《驂鸞錄》中記載了他遊歷袁州(今江西宜春市)時所看到的情景,“嶺阪上皆禾田,層層而上至頂,名曰梯田。”當時閩、江、淮、浙、蜀等地都有許多梯田的分布。元代王禎不僅給出了梯田的概念,而且還最早總結了梯田的修造方法。根據王禎的記載可以看出,梯田的開闢分為三種情況:一是土山,這種情況只需要自下而上,裁為重磴,即可種藝;二是土石相半,有土有石的山,就必須壘石包土成田;三是如果山勢非常陡峭,似乎就不能按照常規去開闢梯田,則只好耨土而種,躡坎而耘。不管是那種梯田,只要有水就可以種植水稻,沒有水則只能種旱地作物,如粟,麥等。

梯田主要依靠天然雨水灌溉,“雷鳴田”即由此而得名,水源比較缺乏,容易造成乾旱,為了利用有限的水源,宋代以後人們也採取了一定的措施,這便是修築陂塘,選擇地勢較高,而水源又相對集中的地方,按照約十畝即拿出二、三畝的比例,開挖池塘,用以蓄水。池塘的堤岸要求高大些,而池塘裡面則要求深廣,這樣做有許多好處,首先,池塘深廣,可以容納更多的水,為梯田提供灌溉水源,發大水時,也不至於泛濫成災。其次,高大的堤上,可以種植桑、柘,桑、柘可以系牛。牛在夏天時可以得到涼蔭,而堤經過牛的踐踏而堅實,桑、柘又可以得到牛的糞便等。除修築陂塘以外,還採用高轉筒車引水上山來解決梯田缺水問題,有時山勢太高,一架筒車還不能將水運到目的地,便用兩架筒車來接力,在兩架筒車之間開挖一個池塘。由於水源問題得到了解決,所以梯田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出現了“水無涓滴不為用,山到崔嵬盡力耕”的情景。解決梯田乾旱的另一種辦法就是從品種上去做文章,選擇生育期短的品種種植,因為生育期短的品種,對水的需要量也小,如宋代時就有一種所謂的“高田早稻”品種,這個品種自種至收,不過五、六個月(現在看來五、六個月的生育期已不算短),在這五、六個月期,不過灌溉四五次,因此可能確保豐收。宋真宗時還曾從福建引種一種原產於今越南的水稻品種“占城稻”,散發給江淮兩浙地區種植。這個品種的特點是早熟而又耐旱,它的引進可以解決“高仰之地”稍旱即水田不登的問題。而早熟稻引進的意義又遠遠超出了梯田本身。梯田,自唐宋出現以後,一直沿用至今,今天在一些山區仍然有大量梯田存在。梯田對於擴大耕地面積,增加糧食總產量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梯田的惡性發展,也會使天然植被遭到嚴重的破壞,並導致水土流失。

架田

架田又稱為葑田。最初的葑田是由泥沙淤積菰葑根部,日久浮泛水面而形成的一種自然土地。東晉郭璞的《江賦》中,有“標之以翠翳,泛之以浮菰,播匪藝之芒種,挺自然之嘉蔬”的文句,其中的“泛之以浮菰”,可能指的就是漂浮在水面上葑田,“芒種”與“嘉蔬”則指的是長於葑田之上的水稻之類的作物。葑田之名最早見於唐朝,唐詩中便有“路細葑田移”的詩句。最早對葑田的利用加以記述的是北宋蘇頌的《圖經本草》,書中說到:“今江湖陂澤中皆有之,即江南人呼為茭草者。……兩浙下澤處,菰草最多,其根相結而生,久則並浮於水上,彼人謂之菰葑。割去其葉,便可耕治,俗名葑田。”

在利用天然菰葑的基礎上,人們從自然形成的葑田中得到啟發,便做成木架浮在水面,將木架里填滿帶泥的菰根,讓水草生長糾結填滿框架而成為人造耕地。不過這種人造耕地,在宋代以前仍舊稱為葑田,《陳旉農書》曰:“深水藪澤,則有葑田。以木縛為田丘,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而種藝之。其木架田丘,隨水高下浮泛,自不淹溺。”為了防止它們隨波逐流,或人為的偷盜,人們用繩子將其拴在河岸邊;而有時為了防止風雨迫打,毀壞莊稼,人們又將其牽走,停泊在避風的地方,等風雨過後,天氣好轉,再把它們放去到寬闊的水面。元代則正式將葑田命名為架田,《王禎農書》云:“架田,架猶筏也,亦名葑田。”架田雖然仍稱作葑田,但架田已突破了葑田的限制,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造耕地。 “架田附葑泥而種,既無旱暵之災,復有速收之效,得置田之活法”,元代王禎就對此大加推薦,認為“水鄉無地者宜效之”。唐宋時期,江浙,淮東,二廣一帶都有使用,其分的範圍也相當廣。

砂田

砂田是明清時期在甘肅隴中地區所發展起來的一種土地利用方法。其方法是用河流石子鋪地三四寸,耕種時拔開砂石,種之於下,仍取砂石掩蓋。作物從石縫中或石層間生長結實。實際表明,在雨水稀少的旱田上,鋪上一層卵石,可以起到蓄水保墒,減輕乾旱,抑制蒸發,控制泛鹼,提高土溫,促熟增產的作用。採用砂田法,可在年降水量二、三百毫米的乾旱條件下,奪取糧菜瓜果的高產豐收。這種土地利用方法,自創始之後,就在隴中地區得到迅速發展,並擴展到寧夏和青海的部分地區。

桑基魚塘

明清時期,還出現了一種綜合的,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為目標的,走內含擴大耕地面積的土地利用方式,這便是桑基魚塘等的出現。所謂桑基魚塘,據廣東《高明縣誌》的記載,其辦法是將低洼地挖深變成水塘,挖出的泥堆放在水塘的四周為地基,基和塘的比例為六比四,六分為基,四分為塘,基上種桑,塘中養魚,桑葉用來餵蠶,蠶屎用以飼魚,而魚塘中的塘泥又取上來作桑樹的肥料。通過這樣的循環利用,取得了“兩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經濟效益。桑基魚塘是中國水鄉人民在土地利用方面的一種創造,也是中國建立合理的人工生態農業的開端。它既能合理利用水利和土地資源,又能合理地利用動植物資源,不論在生態上,還是在經濟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效益,贏得了世界注目。

精耕細作

在擴大耕地面積的同時,中國古代還通過單位面積產量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人們常說:“中國用僅占世界十五分之一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或者說:“中國以7%的世界耕地,養活了22%的世界人口,中國的農耕面積僅及美國的70%,卻養活了比美國多五、六倍的人口。”本世紀三十年代初就有人提出,中國是如何以比美國改良耕地還少的農田面積,養活她的4億人口,並且出口商品的三分之二是農產品?今天看來,中國之所以能夠養活眾多人口原因之一就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毛澤東說:“我看中國就是靠精耕細作吃飯。”精耕細作最簡單的動機就是單位面積上糧食作物的產量。中國人從開始感覺到耕地不足時起,就想到在有限的土地上生產出儘可能多的糧食。戰國時李悝曾為魏文侯作“盡地力之教”,以提高土地的生產率,提出“治田勤謹,則畝益三升”。《荀子·富國》:“今是土之生五穀也,人善治之,則畝益數盆,一歲而再獲之。”歷代農學家無不提倡集約經營,少種多收。北魏時期就有這樣的農諺:“頃不比畝善”,後又有人提出,“凡人營田,須量己力,寧可少好,不可多惡”,“多惡不如少善”。陳旉主張“多虛不如少實,廣種不如狹收”,並提出耕作規模要與“財力相稱”。明代《沈氏農書》也主張“寧可少而精密,不可多而草率”,“多種不如少種好,又省力氣以省田。”人們就開始想盡種種辦法,如通過混作、間作、連作、輪作等方式,儘可能地使原來一年只能種一茬莊稼的地里,種上二茬,三茬,甚至更多茬的作物,典型的如稻麥二熟制和在雙季稻基礎之上,加上一茬春花作物的一年三熟制。明清時期,多熟種植和間作套種繼續發展,如“一歲數收之法”和“二年十三收”。農業是依靠綠色植物吸收太陽光能轉化為有機物質的。中國傳統耕作制度的特點是多熟種植與輪作倒茬、間作套種相結合,一方儘量擴大綠色植物的覆蓋面積,以至“種無閒地”;另一方面儘量延長耕地里綠色植物的覆蓋時間,以至“種無虛日’,使地力和太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這種耕作制度對水、肥和耕作管理的要求很高,並且必須十分熟悉各種作物的特性。中國古代農業單產比西歐古代和中世紀高得多。西歐糧食收穫量和播種量之比,據古羅馬時代克路美拉( Columella )《農書》記載為4~5倍,據十三世紀英國《亨利農書》(Walter of Henley’s Husbandry)記載為3倍。而從《齊民要術》看,中國六世紀粟的收穫量為播種量的200~24倍,麥類為200~44倍。據《補農書》記載,明末清初嘉湖地區水稻最高產量可達4~5石,合今每市畝910~1125市斤,比現今美國加州的水稻產量還高。中國古代農業的土地生產率,無疑達到了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

治地

土地除了有一定的面積限制之外,更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土壤的理化性質。這種理化性質往往以地力的形式表現出來。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如果不採取相應措施,必然導致地力的下降,為了保證土地的永續利用,中國古代很早就注意採取各種積極的措施培養地力,如實行多糞肥田、綠肥輪作等等,並形成傳統。早在戰國時期,就提出了“地可使肥”的思想,認為土地的肥力可以改變的,東漢時期,王充提出了“地力人助”的觀點,認為通過人們耕作和施肥可以提高土地的肥力。宋代陳陳旉更提出了“地力常新壯”的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地力衰竭的說法是沒有經過仔細考慮的,只要能夠時常加入新而肥沃的土壤,施用肥料,可使土壤更加精熟肥美,地力會經常保持新壯的。

古人有時將種地稱為“治地”,這個治如同我們今天所說的治病的治。治病人方法有很多,有理療的,有食療的,更多的就是藥療,即人們經常說的“對症下藥”。如果拿治病來做比喻的話,治地中所用的耕、耙、耖、耱、鋤、鋒、耩等等則屬於是理療的範圍,客土,將不同性質的土壤參和在一起,有同食療,而施肥就是藥物療法。中國農民很早就知道施肥。據專家的考證,甲骨文中就已有施肥的萌芽,《詩經》中就有鋤草漚肥,使黍稷生長茂盛的記載。而到了戰國時期,人們就明確的提出:“掩地表畝,刺草殖穀,多糞肥田,是農夫眾庶之事”。可見施肥已是農事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有人提出:“積力于田疇,必且糞灌”。《周禮》中有土化之法,根據不同性質的土壤,選用不同的肥料來加以改良,稱之為“糞種”。在此基礎上,宋代發展出了“糞藥說”。糞藥說最早見於宋代的《陳旉農書》,書中“糞壤之宜篇”提出:“土壤氣脈,其類不一,肥沃磽埆,美惡不同,治之各有宜也。……雖土壤異宜,顧治之得宜,皆可成就。”而治的關鍵在於用糞,當時人們把依據土壤的不同性質而用糞來加以治理稱為“糞藥”,意思就是用糞如同用藥。

用糞猶用藥,包含著許多道理。首先要“對症下藥”,不同性質的土壤需要施用不同性質有肥料。後來人們認識到施肥還要看氣候和作物等,即所謂的施肥“三宜”:時宜、土宜和物宜。不同的氣候、土壤和作物需要不同的肥料,而氣候、土壤和作物的多樣性,也就造成了肥料的多樣性,同時也迫使人們千方百計製造各種肥料以適應多樣化的需要。元代王禎在《農書》中首次對於肥料的種類進行了分類。他把肥料分為苗糞、草糞、火糞、泥糞四大類。清代楊雙山在《知本提綱》中則依據不同的肥料及其釀造方法,將肥料分為十大類:即人糞、牲畜、草糞、火糞、泥糞、骨蛤灰糞、苗糞、渣糞、黑豆糞、皮毛糞等。其次,用藥除了要對症之外,還要考慮藥性。古人在使用肥料時,除了考慮三宜之外,還要考慮肥料自身的性質。古人認為,糞如藥一樣有生熟之分,有些肥料在未經腐熟之前使用,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再次,用藥時,藥量的多少,劑量的大小也很有講究。主張用糞“得其中則可”,如果布糞過多,也是有害無益。又次,用藥要講究時機。用糞也是如此,用之於播種之前,稱為“墊底”(今稱基肥),用之於播種之後,稱為“接力”(今稱追肥)。墊底因在播種之前,使用起來比較好掌握,因此古人多主張用基肥,多糞肥田很多情況下是指基肥而言。但接力卻不同,必須根據作物的長勢長象來確定,這就是明末沈氏提出的“看苗施肥”說。

高度用地與積極養地相結合,以獲得持續的、不斷增高的單位面積產量,是中國傳統農業的重要特點之一。

相關詞語

基本介紹

小日月莊稼(小日月莊稼)

方言。成熟期較短的莊稼。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四:“由眼前的煙箥籮嘮到黃煙,由小日月莊稼談到今年的苞米。”

莊稼地(莊稼地)

種糧食的田地;農田。

《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如莊稼地是一項,菜園子是一項,菓木莊子是一項。”

大莊稼(大莊稼)

方言。大秋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穀子等。

秋莊稼(秋莊稼)

秋季收割的農作物。

王汶石《大木匠》:“現在,秋莊稼已收完,菜蔬賣過大半,堆積如山的棉花進了軋花廠。”

莊稼活(莊稼活)

農業生產工作(多指田間勞動)。

老舍《駱駝祥子》二:“ 祥子 似乎忘了他曾經作過莊稼活。” 李慶藩 《拖拉機開進高家村》:“在莊稼活上頭,有什麼不通的事,誰不去找他!”

莊稼人(莊稼人)

農民。

沈從文《蕭蕭》:“總而言之,說來事事都希奇古怪,和莊稼人不同。”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章:“有時他也扮做過路的莊稼人,和農民們在一起談著自己的艱難和苛捐雜稅的繁重。”

莊稼漢(莊稼漢)

種農作物的男人

農民。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八章:“這時, 鄭德富 這個四十多歲的莊稼漢都忍不住哭了。”峻青《秋色賦·女英雄孫玉敏》:“父親是個老實的莊稼漢,沉默寡言,正直而倔強。”

莊稼主(莊稼主)

農民。

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二:“ 顧涌 心裡嫌他們不是正經莊稼主,不情願。”徐光耀《平原烈火》十三:“淨好人,一個一個心慈面善,全是老實巴交的,像你一樣的莊稼主出身的人。” 徐光耀 《平原烈火》十三:“唉,你們要不是常來轉著點,莊稼主就更過不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