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釋迦牟尼佛,示生堪忍人間,啟迪佛法妙理,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為度眾生說種種佛法,度脫眾生。釋尊興十二緣起,運同體大悲,慈航普度,救拔眾生等,因材施教,應病給藥,為對治眾生無量生老病死,廣說八萬四千法門。後世比丘眾總體分為律、教、禪、密、淨五宗。眾生若能依之修行,便得轉染成淨,轉凡成聖,亦淨化普世間。
佛教是實證的宗教,信、受、奉、行,這是修學佛法的基本方法。信仰的力量越大,行的力量也越大。“行”的核心是實修實證,解行雙進。
佛法重在當機,並無高下可說;只要依據佛教導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法法皆可入佛道,門門都是般若。方便不同,歸元無二。
佛法總括,不外乎律、教、禪、密、淨五宗。所謂律為佛身,佛法根本,嚴持淨戒,以期三業清淨,一性圓明,五蘊皆空,諸苦皆度耳。教即佛語,乃依教修觀耳,離指見月,徹悟當人本具佛性,見性成佛耳。(此指見自性天真佛,非即成證菩提道之佛)。密以“陀羅尼”總持身口意三業而與佛陀不思議境界直下相應,轉識成智,名為即身成佛(此亦取即身了生死為成佛,非成福慧圓滿之佛也)。禪是佛心,淨為諸宗之歸。話雖如此,深得佛法心要,“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非相,直指人心”的,畢竟莫過於禪宗。且從氣氛論,除淨土外,其它幾宗都可歸入禪。然從深入普羅大眾,適應廣大現代人之生活節奏和根基及社會環境的角度而論,又非淨土念佛法門莫屬了。當然禪淨兩宗,事相上似乎不同,究其本質卻也是同一的。至於戒律和學教,則是任何修學佛法者都必須的。
藥無貴賤,對症則靈。法無高下,當機則妙。佛陀示現人間,入世度生,為救療眾生疾苦而開示佛法真理,教導種種妙法良藥。佛教導我們用四悉檀的原則---說法度眾生的四種方法:世界悉檀,各各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佛法講當機,要根據人、社會、時代環境的情況等,實事求是,因地因人因時制宜!藥要救人,在乎是否對症、能否有效治病,而不在乎其它。無論是在古印度,還是在後來世界佛法的中心轉移到中國後,無數前輩高僧大德解行並進,踐行佛法,印證了佛開示之教理和佛法修行的種種果位、境界,並因地因時的進一步發展弘揚。若問山中路,需問過來人。前輩祖師高僧們的實踐修證和弘法利生中的種種經驗總結,他們的文字般若,為後輩佛子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非僧眾開示,僅供參考)
名稱由來
大乘的相應梵語是“Mahayana”,是大的車乘或行程之意;“小乘”的相應梵文為“Hinayana”是小的,低等的車乘或行程之意。說小乘,顯然有貶抑之意;相應地,說大乘,有顯揚之意。現代的佛教學者,沿襲此用法,已是中性,並無顯揚或貶抑的意味。實際上,“大乘”一名的淵源,小乘聖典《阿含經》便在多處提到這個名字。如‘長阿含經’(Digha-nikaya)云:“佛為海船師,法橋渡河津,大乘道之輿,一切渡人天。”(注2)‘雜阿含經’(Samyutta-nikaya)云:“阿難,我正法律乘、天乘、婆羅門乘、大乘能調伏煩惱軍者。”(注3)此外還有多處不錄。3)《雜阿含經》卷二六第六六九經(《大正藏》二·一八五頁上),以行大乘的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者為大士。4)《根本說一切有部奈耶》卷四五(《大正藏》二三·八七五頁中),亦有:“乃至出家得阿羅漢果,或有發趣聲聞獨覺乘心者,或有發趣大乘者。”5)《增一阿含經》卷一,明白載有大乘菩薩道的六度,並記載了第一次佛經集結時之窟外大乘經集結:阿難尊者在窟內與諸大聲聞集結完成四阿含後,又發心會同彌勒菩薩等“賢劫中諸大菩薩”,集結更深邃難明的大乘菩薩道經典,“世尊所說各各異,菩薩發意趣大乘”,讚嘆“方等大乘義玄邃”,“難明難了不可觀”。
歷史沿革
大乘佛教前期
佛教最初的分裂大概出現在釋迦牟尼涅槃後一百年左右,當時的佛教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開始進入部派佛教時期。至西元前後,在印度佛教團體中,開始出現一群標榜著“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求成無上菩提”的菩薩行修行者,同時,也開始流行稱為“方廣”、“大方廣”(或譯為“大方等”sk. Vaipulya)的經典,這些經典很快發展成為大乘經典的前身,此為大乘佛教的起源。這些“方等”經(即是“方廣經”)屬於阿含經之外的雜藏部,根據大眾部所傳,是富樓那尊者窟外集結所成。傳統的佛教部派認為,這些經典都不是佛陀所說(大乘非佛說),認為這些大乘行者並非正統佛教。而這些菩薩行修行者,則自稱為大乘,指傳統的佛教部派為小乘行,認為他們所傳授的,不是佛陀真正的教誨,只是用以接引根器較差眾生的暫時手段。
一般學者都視大眾部為大乘佛教的最初起源,但大乘佛教與說一切有部、經量部及分別說部也有著很深的關係。日本平川彰博士認為大乘佛教是一群以菩薩道修行為主的在家、出家僧團相結合而興起的教派,並不是由某個特定部派發展而來。
大乘佛教的經典甚多,傳統上分成五類,分別為華嚴門、方等門、般若門、法華門、涅槃門,稱五大部。其中,方等門由雜藏部發展而來,逐漸發展出《般若經》與《華嚴經》,再漸次展開出《法華經》、《大般涅盤經》等等經典。
到了佛逝五百年左右,印度僧人龍樹(c. 150 - 250 CE)著《中觀論》,建立般若中觀學派,被視為大乘佛教理論完全建立的標誌,此為大乘佛教前期。
大乘佛教中期
其後又有印度僧人無著、世親創立“唯識論”,盛極一時。中觀學派則有清辨及佛護、月稱等,起而復興。中觀論和唯識論被認為是大乘佛學的兩個主要理論基礎,唐義淨法師《南海寄歸傳》說:"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在印度南方,則有如來藏思想盛行,與唯識學派合流。印順法師因此將中期大乘佛教,分為性空唯名派(中觀派)、虛妄唯識派(瑜伽行唯識學派)、以及真常唯心派(如來藏學派)三系。
大乘佛教晚期
公元七世紀左右,大乘佛教在吸收婆羅門教咒語、宗教儀規和瑜伽術身體訓練方法的基礎上,創造了一套極富神秘主義色彩的宗教實踐方式,稱為秘密大乘佛教,或稱“金剛乘”或者“密乘”。相對於密乘,人們把大乘佛教的理論部分稱之為“顯乘”。
向外傳播
大乘佛教在興起以後很快向外傳播,一度成為中亞地區的主要宗教,著名的阿富汗巴米揚大佛就是這一時期雕刻的。另一個方向上,大乘佛教傳入尼泊爾、西藏境內,和當地的原始宗教信仰相結合,形成了顯密並重的藏傳佛教。
傳入中國境內的大乘佛教得到創造性的發揚,成為宗派眾多、成就顯著的漢傳佛教。尤其是隋、唐以後發展起來的天台宗、華嚴宗、密宗、禪宗和淨土宗,更是結合了中國固有的文化特色和儒、道思想,成為印度佛教所沒有的、純粹的中國大乘教派。隋、唐以前不少佛家人士也大量使用道家(道教)辭彙,如佛教天台宗三祖慧思禪師(515—577)《立警願文》中說到:“我今入山修習苦行,懺悔破戒障道重罪,今身及先身是罪悉懺悔,為護法故求長壽命,不願生天及余趣,願諸賢聖佐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療治眾病除饑渴,常得經行修諸禪,願得深山寂靜處,足神丹藥修此願,借外丹力修內丹。”
特徵
大乘同樣包含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作為預備功夫的理論,思索了存在的基本結構和原理;其對最高體驗的追求和修持實踐可回溯至印度的瑜伽傳統。這種禪定止觀的修持目的在於排除分別心,達到無所見,體會不可言說的絕對境界。被稱作般若智慧的理性活動是受到鼓勵的,但它最終仍然是為了導向對空性的認知。大乘理論中的涅盤不僅僅是寂滅不生或超越輪迴流轉,它是佛的境界,故又可以稱法身、佛性、真如等,即我們所謂的絕對者或本然之體。涅盤是無所不知的存在,按佛教的說法,它不是某種世間的知識,而是明淨的心識之體,它反映世間一切生滅而本無的諸相卻不為其所染。這種狀態也就是密教中修持者在本心中去尋求的空。通過觀想,修習者可以有無量諸佛現前,因為空是一切緣生相有者之母,秘密咒術和陀羅尼一類的經典被合法地吸收到大乘中來。
基本教義
佛陀在大乘佛教中已經神化並形成泛指的多數,例如佛的品格同樣可見於大日如來、阿閦佛、寶生佛、阿彌陀佛等等。有的佛被認為是某種新教義和儀式的揭示者。阿彌陀佛是淨土信仰的中心,融合了印度和伊朗的宗教觀念;焰光佛是喬答摩之前24佛之首,反映了伊朗和中亞古國的神王觀念。大乘發展伴隨著《譬喻經》和《出曜經》等的流行,該類經典認為佛陀教說不是唯一的一種而應有不同層次,因為信眾的根器與宿業本來就不一樣。喬答摩也不再是歷史上的釋迦族聖人,而是出世間的佛了。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盤,履行艱苦的十波羅蜜修行而歷經十地。前六地仍屬初發意的預備階段,七地以上雖有缺陷,但已具佛性而不退轉,第十地則至於來生成佛的候補階次了。
佛的三身學說是大乘學說的主要論題。三身為變化身、受用身、自性身。變化身指佛陀為度脫眾生,隨應顯化之身;受用身指佛陀修行所得能享法樂並給十地菩薩示現功德之身;自性身即是作本體之法身。法身已見於較早的《法華經》。許多大乘經典都說佛有無量之多,但一致承認其本質為同一的法身。佛同無為法是同一的,從而與菩提與涅盤也就沒有差別。大乘佛教最初的經典被認為是釋迦牟尼佛或別的佛為天人講述的。有資格聽聞這些經典的是聲聞及菩薩二眾。經典本身的神秘性,同時也是晚出性質被說成是保留在雪山或龍宮,而等到機緣成熟時才向人們顯示,為此,它的權威性是不容置疑的。
宗派與主張
大乘佛教派別包括中觀派、瑜伽行派等,以及別的一些或以經典為宗依,或以修持主張為差別形成的宗派,如法相宗、華嚴宗、淨土宗、三論宗、禪宗等,它們代表了大乘思想從印度向中國和日本傳播的千餘年間的演化結果。中觀派的思想依據在般若經類中,其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為龍樹及提婆等。依據他們的論著,以後形成了中國的三論宗。
龍樹的《中論》,在從緣起而顯示相待性相對性,從不生不滅之八不而肯定空性與中道;從世俗與勝義二諦來看待緣起、空、假,從而得出中道正觀。中觀思想對於天台、華嚴、禪宗都有所影響。在印度,中觀思想刺激了瑜伽行派的產生。無著、世親等將《楞伽經》等的思想系統化。其學說可概括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它描述世界的虛幻性及本體真實性用三性三無性的理論;認為解脫過程無非轉染成淨,轉識成智。主張通過修習瑜伽功夫而培養正智。瑜伽行派的特徵是瑜伽觀想和瑣細的心理分析。在中國及日本這一學說通常稱唯識宗或法相宗。
真諦(6世紀)譯出《攝大乘論》為瑜伽行哲學流通之始,玄奘師徒是中國以及日本法相宗的創立人。玄奘的學術淵源可回溯至那爛陀寺的護法一系。華嚴宗的思想根源在印度,但宗派成立是中國才有的。該宗成立的依據是《華嚴經》,該經主旨是說大日如來為世間萬法本源,一微塵一剎那均同全體和永恆是同一的圓融的。由此引出華嚴宗的宇宙論及世界觀——法界緣起,以及一整套關於頓悟的信解行證理論。華嚴宗在中國的思想前導是依於《十地經論》的地論學派(6世紀)。天台宗也是佛教在中國和日本發展的產物,但其思想可以追溯到印度經典《法華經》。該經由鳩摩羅什譯出並由慧文慧思加以發揮,但該宗真正的創立者是在天台山傳教的智。
《法華經》的要義可歸結為開仍實,會三歸一。但在天台宗體系中,佛陀教說被歸納為五時八教。天台宗的中心教義是一念三千,三諦圓融;禪定修持則主張一心三觀。淨土宗經典主要是《無量壽經》,該經出現於2世紀時北印度,宣揚了對無量光佛的信仰及其果報。3世紀時這一信仰傳至中國並逐步成為重要的派別。在日本,起初淨土信仰與天台宗合流,至13世紀才分立為一大派別。淨土宗認為解脫之道不在讀經和習禪,而主要應取念佛法門。印度的淨土信仰取何種儀軌並不清楚,但大約不外稱名念佛或觀相念佛。大乘佛教宗派中最重要的還有在中國和日本發展了千餘年的禪宗。禪宗的經典依據在《楞伽經》和《六祖壇經》。前一部經說眾生皆具佛性,亦即空性。悟入此理即是菩提。佛性或空性不可言說,因為它是離言分別的。只有個人的直接體證才可以把握它。《壇經》是禪宗六祖慧能的著作。禪宗以後發展為五家七宗。其中的臨濟與曹洞禪法傳到了日本。在日本另有一個依《法華經》而持淨淨土信仰的日蓮宗。它創立於13世紀並一直流傳至今。
精神
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就是“悲智雙運,福慧並修”。這裡,“悲”和“福”體現的是大乘佛教度人利他的慈悲精神,“智”和“慧”體現的是大乘佛教自度自利的智慧解脫。“悲智雙運”是就大乘佛教的教義和宗旨來講的,而“福慧並修”則是從修道者的修行方向和方法來講的。
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
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因觀世間眾生沉溺慾海,飽受生老病死之苦,從而發心出家求解脫之道。經過十餘年的訪師求道和潛心修行,釋迦牟尼終於證得了解脫生死輪迴之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之後,釋迦牟尼以此無上菩提法化導眾生,說法四十餘年,直至圓寂,以實踐他降生之時即立下的誓願:“三界皆苦,吾當安之”(《修行本起經》卷上);“此生利益一切人天”(《過去現在因果經》)。佛陀的這一誓願,體現了佛教關懷眾生、利樂有情的偉大的慈悲精神。
按照佛教經典原本的解釋,“慈”和“悲”是分別從兩個不同的方面來體現佛教對眾生的關懷的。慈是與眾生樂,悲是去眾生苦。如《大智度論》中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卷27)佛教視“苦”為一切世間法的根本相狀,求道修證也就是要脫離此無邊之苦海。所以,在拔苦與樂的慈悲精神中,亦以拔苦為更根本。佛教的這種慈悲精神,在大乘佛教中得到了最充分的發揚,甚至被視為佛教的最根本精神。如《觀無量壽佛經》中說:“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智度論》中則更明確宣稱:“慈悲是佛道之根本。”(27卷)在大乘佛教所崇仰的那些佛、菩薩中,無一不有自己的誓願,然救世濟眾則是他們共同的誓願。此中,尤以地藏菩薩救度眾生的誓願最大,最為感人。據《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記載,地藏菩薩發願說:“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卷上)所以,後人為地藏菩薩所作的對聯曰:“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充分表達了地藏菩薩的大誓願。大乘佛教中有許多救苦救難的佛、菩薩,除以上已提到的釋迦牟尼佛和地藏菩薩外,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等也是最受廣大信眾崇拜的救苦救難的佛、菩薩。應當指出的是,大乘佛教通過佛、菩薩體現出來的這種慈悲精神,主要並不是讓人們通過祈禱去期待佛、菩薩來救度自己,而是要 信眾按照佛菩薩的慈悲精神去實踐。上述“福慧並修”中的修“福”業,即是要求信眾通過對大乘佛法“六度”(六波羅蜜)中“布施”、“持戒”、“忍辱”等修法的實踐,以實現利他的慈悲精神。中國的禪宗強調“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和“即心即佛”,認為“自性迷,佛即是眾生;自性悟,眾生即是佛”,倡導“自性自度”,更是把實踐濟世利生的慈悲精神視作是否悟得“自性佛”的體現。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它不僅需要有一個各國人民、政府之間的平等相待和互相尊重的國際環境,更需要人人都懷有一顆博大的愛心和同情心。若能發揚大乘佛教慈悲利他的精神,將有助於人類愛心和同情心的養成和增長。
此外,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不單是對人類社會,它也遍及於一切有情之生命,乃至所有無情之山水土石。佛教對有情生命之慈悲,不僅體現於“不殺生”的戒律中,更體現於為救有情眾生之生命,可以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在佛典中有大量記載著佛、菩薩為救助有情眾生,不惜犧牲自己一切的故事。其中,“割肉餵鴿”、“捨身飼虎”等是人們熟知的故事,雖不免有所誇張和極端,但它表達了慈悲利他精神的理想和升華。佛教對無情山之山水草木的慈悲,則體現為對人類生存環境的良好保護。中國有句俗話:“天下名山僧占多”。不錯,中國的佛教寺廟大多建在風景幽雅、環境優美的名山中,而他們對優美環境的保護也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我們現代人如能從佛教的不殺生和同情、愛惜一切有情眾生之生命,以及積極保護生存環境等慈悲精神中學到一些東西的話,我想對改進當今世界面臨的嚴重的生態失衡和環境破壞,當會有所裨益的。
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脫
佛教認為,人世間的一切煩惱和痛苦都來源於人們的分別心。佛典中常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如《大乘起信論》等),就是說現象世界的一切差別,都源於人們的這種分別心。人們由分別心而起我執、法執,生貪、瞋、痴三毒心,成種種顛倒妄想,從而陷於無盡的煩惱,無邊的苦海,不得解脫。對此,大乘佛教認為,要得到徹底的解脫,就必須以無分別的、平等的“般若”智慧,從根本上去除人們的分別心。這也就是《金剛經》中所謂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對於現代人來講,精神上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大概無過於“自我”的失落。而這種“自我”失落,完全是現代人盲目依賴物質手段和無節制追求物慾的結果。若追究其根由,也不外於佛教所揭出的貪、瞋、痴三毒心。貪,為人的貪慾心;瞋,為人的瞋怒心;痴,為人的愚痴心。貪慾是對名聲、財物等己所愛好的東西的無限制追求;瞋怒是對不合己意的有情眾生的嫉妒或憎恨;愚痴則是對事理的顛倒執著。三毒心的不斷擴張,使現代人在不斷擴張的物慾追求中,身為物慾之奴隸而尚不自覺;在日益發展的高科技面前,越來越被自己所創造的科技環境所支配,而走向“自我異化”。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失去了越來越多的個體自我本有的主動和自由,越來越找不到人生真實價值之所在。
佛教以戒、定、慧三學來對治貪、瞋、痴三毒,教導人們以布施心去轉化貪慾心,以慈悲心去轉化瞋怒心,以智慧心去轉化愚痴心。大乘佛教以本來清淨為諸法之本性,既不應有人我之分別,亦不應有物我之分別。世人之追境逐欲,求名為利,自尋物盡之煩惱,實為自我清淨本性之迷失。俗話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對於每個個人來講,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試問,世上有那一個人不是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去的?由此可見,對於每一個個人來講,大乘佛教以清淨本性為自我,是極其深刻的。
清淨也就是空,不過大乘佛教是不離色言空的,他反對各種離色空、斷滅空的說法,並斥之為戲論。因此,大乘佛教並不否定人們創造的物質財富,以及人們必要的物質生活。他只是要人們不要迷執於物相,沉溺於物慾。人類創造的財富,歸根結底是屬於全社會的,對於個人來說終究是身外之物,不僅不可執著貪求,更應發心施捨,還之於社會大眾。一個迷執於自我的人,必然把追求個人身心之欲求放在首位,這樣他也就把自己封閉於自築的牢籠中,終日價用盡心計謀略,落得個無窮得失煩惱,而終歸於空虛盲然的人生。若能打破我執,視人我諸法平等無二,行慈悲利他之行,則必將體現出自我的真實價值,識得清淨本性之自我的本來面目。
由此說來,大乘佛教之慈悲利他精神和智慧解脫法門,在今天還有其合乎時代的現實意義,可為現代人精神修養的資糧。
信仰特點
從基本信仰上來講,大乘佛教不像小乘佛教那樣認為現世界只有釋迦牟尼一位佛,普通人通過修證只能達到出離輪迴,至於涅槃的阿羅漢果位;而是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的佛,釋迦牟尼也並非實體的佛,而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現在佛在人間的應化之身,是向世人揭示證悟之道的一個“樣板”。世人只要按照釋迦牟尼的教誨去修證,就能夠達到佛果。
在修證上來說大乘佛教視只求自身了生死、脫輪迴、離煩惱的小乘教徒為“自了漢”,認為這只是最粗淺的認識;大乘教徒認為要想成就佛果的話,不但要有自度的決心,更要有度人的決心。大乘佛教認為修行的過程必須是一方面通過思辨、禪修獲取無上的智慧;一方面以利樂眾生的慈悲心,行種種助人、度人的善行,也就是所謂的“悲智雙運”。只有這樣才能證得最後的無上果位,成為佛。
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槃。佛的三身學說是大乘學說的主要論題。三身為法身、報身、化身。化身指佛陀為度脫眾生,隨應顯化之身;報身指佛陀修行所得能享法樂並給十地菩薩示現功德之身;法身即是作本體之自性身。許多大乘經典都說佛有無量之多,但一致承認其本質為同一的法身。
在理論上來說,大乘佛教也否認小乘佛教“我無法有”的觀點,而認為“我法皆無”。也就是說,佛法本身也是不具自性的緣合物,法的本性也是空的,但是在法性本空這個問題的解釋上,大乘佛教內部的中觀學派和唯識學派也有比較大的差異。
四大菩薩
觀音、文殊、普賢、地藏是大乘佛教最著名的四大菩薩。文殊表智慧、觀音表慈悲、普賢表行踐、地藏表願力,大乘佛教理念人格化凝聚在四大菩薩之中,使至理成為有血有肉的形象事跡;在中國四大菩薩信仰之盛形成了四大名山道埸。大乘佛教最著名的四大菩薩,象徵願力的是地藏王菩薩;象徵實踐的是普賢菩薩;象徵智慧的是文殊菩薩;象徵慈悲的是觀世音菩薩。他們都是慈航普度,助佛弘化而擔當重任的法身大士,示現教化四種理想的人格,即:願、行、智、悲。
觀音菩薩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觀音菩薩的信仰千百年來早已廣泛流傳。觀音大士千手千眼,慈航普度,聞聲救苦,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最深刻詮釋。慈悲即觀音,在中國婦孺皆知,深入人心。觀世音菩薩象徵泛在的真理,無形而無所不在,有"人類的仁慈保護者"之稱。
在智、悲、行、願之中,觀世音菩薩是慈悲的代表。菩薩行無緣大慈,運同體大悲,大慈與人樂,大悲拔人苦,觀音菩薩在娑婆人間救苦救難的品格,使其成為慈悲的化身。"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自然界的災變與人間社會禍難不可能消除的情況下,觀世音菩薩就是人們心中永遠的信仰希冀。
菩薩在梵文佛經中稱為“阿縛盧枳帝濕伐邏”(Avalokite?vara),在中文佛典中的譯名,有好幾種,竺法護譯為“光世音”,鳩摩羅什的舊譯為“觀世音”,玄奘的新譯為“觀自在”,中國通用的則為羅什的舊譯。唐朝時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略去"世"字,簡稱觀音。但照梵文原義,尚可譯作“觀世自在”、“觀世音自在”、“窺音”、“現音聲”、“聖觀音”等。梵文意譯,又稱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等,全稱尊號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觀世音的名號本身就蘊含了菩薩大慈大悲濟世的功德和思想,觀音菩薩在我國佛教諸菩薩中,位居各大菩薩之首,是最受百姓崇奉的菩薩,擁有的威望最高,影響最大。
觀世音菩薩的內在含義,佛經中有兩解釋:1.是《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佛問諸菩薩各自修行圓通的方法,此即佛法中著名的25圓通。其中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排在最後第二,為暗選。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排在最後推出,為明選。“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觀音菩薩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向內自聞耳根中能聞的聞性,由此做到“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2.是《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也就是說,凡有眾生,若在苦惱危怖之時,只要曾聞觀世音菩薩名字,並虔誠一心稱念聖號,觀音菩薩便會立即尋聲救苦,冥冥中感應垂救,所以菩薩叫做觀世音。
《悲華經》中也說:“寶藏佛授記云:汝觀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苦惱故,欲眾生住安樂故,今當字汝,為觀世音。”可見,《楞嚴經》是依觀音法門的自修而言,而《法華經》(普門品)及《悲華經》則是依觀音菩薩的度他而言。
“觀音大士,於無量劫,久成佛道。為度眾生,不離寂光,現菩薩身。
又復普應群機,垂形六道。以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無作妙力,尋聲救苦,度脫群萌。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直同月印千江,春育萬卉。雖則了無計慮,而復毫不差殊。良由徹證唯心,圓彰自性。悲運同體,慈起無緣。即眾生之念以為心,盡法界之境以為量。是知無盡法界,無量眾生,鹹在菩薩寂照心中。故得雲布慈門,波騰悲海,有感即赴,無願不從也。”--《印光大師文抄》
至於“觀自在菩薩”,是唐玄奘的新譯,最有名也最通用是出於《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頭一句,現在流行的《心經》,便是出於玄奘的譯筆。但是,《心經》自古以來,共有七種漢文譯本,玄奘屬於第二譯,初譯則出於羅什之手,故在玄奘未去印度求法之前,他已學到了《心經》,而且對於觀世音菩
薩抱有絕對的信仰心。根據玄奘大師傳中記述,他至少有多次祈求觀音靈感的經驗,例如:1.當他經過八百里流沙河的時候,上無飛鳥,下無走獸,而妖魔鬼火之多,猶如天上的繁星,不知遇到了多少邪魔惡鬼,在他前後纏繞,他都以念《心經》而遣散了這些魔鬼的作祟。2.當他出了玉門關,晚宿沙漠中,隨從他的胡人忽起變心,拔刀指向玄奘三藏,玄奘即時誦經念觀世音菩薩,胡人見了頓失殺心,又睡了下去。3.玄奘正在橫度八百里流沙,亦即是莫賀延磧的時候,經過了五天四夜的沙漠旅行,未得滴水潤喉,他和所騎之馬,均因缺水而倒臥在沙漠之中,此時奘師便在心中默禱觀世音菩薩,他說:“玄奘此行,不求財利,無冀名譽,但為無上正法來耳,仰惟菩薩,慈念群生,以救苦為務,此為苦矣,寧不知耶?”禱告之後,在夜半忽有涼風觸身,爽快如沐寒水,全身舒暢,眼得明朗,馬也能起來走了,走了十多里,馬兒忽然走向岔路,制之不住,又經數里,忽見青草數畝,並有一個水池。奘師與馬,始得救濟,重保身命,此一水草絕非原有,乃是觀音菩薩慈悲變現而來。
若依據自利功德釋觀世音三字,觀是能觀智,包括一心三觀之智,世音是所觀之境,包括一境三諦之理。菩薩以一心三觀之智,觀於一境三諦之理,圓觀圓證,自在無礙,因名觀世音自在。
若根據利他功德釋,觀是教,世音是機,教指菩薩尋聲救苦的大悲心,機指九法界眾生,稱念菩薩聖號或悲哀求救之音聲。因菩薩能興慈運悲,拔苦與樂,普門示現,自在無礙,故名觀世音自在。
自利是智,利他是悲,菩薩依智慧型之體,起慈悲之用,遍觀法界眾生,隨其機緣,拔苦與樂,自由自在,無所障礙,因名觀世音。亦名觀自在。或有人說:舊譯名觀世音,新譯名觀自在,征之佛經,並不盡然。或說觀自在,另有其人,非即是觀世音,更不可信。其實,觀世音即是觀自在,觀自在亦即是觀世音,而大悲心陀羅尼經,世尊則名之為觀世音自在。
文殊菩薩
智慧深廣,最勝吉祥--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文殊菩薩有三名,分別是文殊師利、滿殊尸利與曼殊室利。文殊師利意譯"妙德",指文殊菩薩具有種種不可思議的微妙功德;滿殊尸利意譯"妙首",因為他所具功德居諸菩薩之首;曼殊室利意譯"妙吉祥",稱頌其功德最勝吉祥。此外還有文殊師利法王子、曼殊室利童子、文殊師利童子、文殊師利童子菩薩、孺童文殊菩薩等等稱號。
文殊菩薩以智慧著稱。他洞察紛繁世理,善於引導教化,不僅指引著芸芸眾生,而且還被喻為三世諸佛成道之母,"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放缽經》)。傳說他在過去世曾身為七佛之師,連釋迦牟尼佛也曾得到過他的教誨,其智慧的深廣銳利,可知矣。在諸大菩薩中,文殊更有"大智"的尊號,他作為輔佐釋迦牟尼弘揚大乘佛法的上首,被敬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
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薩不為佛教固有的教化方式所束縛,他的法門以善巧為特色,應機開示宣揚佛法,注重第一義諦,與眾不同。他有過"仗劍迫佛"這樣令人詫異萬端的行為,也常用突如其來的詰難,用以警醒曉喻為表象、枝節所迷惑的有情人天。
文殊菩薩,梵音名號Mañju?rī,舊稱文殊師利。古譯:妙德,妙吉祥,妙首,普首,濡首,敬首。《大日經》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意,師利或室利是德或吉祥之意,簡稱為文殊。文殊菩薩為佛陀釋迦牟尼的左脅侍,是釋迦牟尼的大弟子,他和釋迦牟尼、普賢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文殊菩薩智慧型、辯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是象徵佛陀智慧型的菩薩,稱“大智”。文殊菩薩,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族,從母親的右脅出生。身體紫金色,剛生下來就能夠說話,不久就在世尊座下出家(見《文殊般涅槃經》)《首楞嚴三昧經》說:‘過去無量阿僧祇劫之前,南方稱為“平等”的世界,此世界的佛陀名號為龍種上如來,即是今現在文殊師利菩薩是也。’《央掘魔羅經》言:‘現在北方“常喜世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即是文殊師利菩薩。’
而在《悲華經》中說:‘阿彌陀佛為轉輪聖王時,第三王子名叫“王眾”,在寶藏佛之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於將來生生世世,行菩薩道,沒有止盡無有界限地,莊嚴清淨佛國世界。使三千大千世界恆河沙數廣大的十方國土,合為一個他所教化的世界,此世界中有無量的珍寶充滿其中,沒有濁惡苦痛的觸受,沒有種種女人,甚至沒有女人這個名詞,也沒有聲聞辟支佛等未發廣大菩提心的眾生。一生得補佛位的等覺菩薩,充滿整個世界。第三王子發願以後,寶藏佛即為他命名為“文殊師利”,授記他於未來世,南方世界名為“清淨無垢寶窴”的國土,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名號為“普現如來”。’
又《文殊發願經》與普賢菩薩在普賢行願品末後的偈頌大略相同,《文殊發願經》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嚴淨普賢行,滿足文殊願,盡未來際劫,究竟菩薩行。’文殊、普賢,是華嚴會上輔佐毗盧遮那佛的兩位大聖,都便贊念佛,以淨土法門為歸根結頂之法。
普賢菩薩
德周法界行廣願海--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梵音名號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譯三曼多跋陀羅菩薩、三曼陀菩薩。又作遍吉菩薩。
菩薩輔助釋迦佛弘揚佛道,且遍身十方,常為諸佛座下的法王子,他和釋迦牟尼、文殊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故普賢行願品言:‘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又言:‘十方如來有長子,其名號曰普賢尊。’普賢菩薩,不但能廣贊諸佛無盡功德,且能修無上供養,能作廣大佛事,能度無邊有情,其智慧之高,願行之深,唯佛能知。
普賢之名始出於三曼陀羅菩薩經,後廣見諸經而成普遍之信仰。據《法華經●普賢勸發品》載,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守護法華之行者。台宗二百題卷十立有相,普賢論題,依禮懺誦經之有相行,達成感見普賢之旨。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四十,說普賢菩薩十種廣大之行願,即: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回向。經中一一述此十大願,明其功德無量,臨命終時,得此願王引導,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然此十大願為一切菩薩行願之標幟,故亦稱普賢之願海。以此菩薩之廣大行願,一般稱為大行普賢菩薩。在密教之中,以此菩薩表示菩提心,視之與金剛手、金剛薩埵、一切義成就菩薩同體。一行《大日經疏》卷一解釋普賢,謂‘普’是遍一切處之義,‘賢’是最妙善之義。以菩提心所起之願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故名為普賢。
普賢延命菩薩,又有‘大安樂不空三昧耶真實菩薩’與‘金剛薩埵’等二種異名。前者謂此菩薩具有賦予眾生大利益大安樂的平等本誓。後者謂其具有‘不朽不壞之智,能摧諸煩惱,猶如金剛’。其所以具有這些性德,除了是本誓力量的顯現之外,也由於十方諸佛加持所致。據密教典籍所載,世尊曾召集十方世界恆河沙諸佛,以光明照觸普賢菩薩,因此他才能得到諸佛心印,以利益一切有情。
普賢延命菩薩的形像有二臂像及二十臂像兩種。依經典所記,其二臂像‘如滿月童子,頭戴五佛頂冠,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召集金剛鈴。坐千葉寶蓮華,華下有白象王。象王足踏金剛輪,輪下有五千群象。’二十臂像則通身金黃色,著五智寶冠,左右各十隻手,各持不同法器,坐千葉蓮華上,華下有四白象,與二臂像座下之有五千群象者不同。
地藏菩薩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大願地藏菩薩
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彌勒菩薩下生成佛之前,娑婆世界是一個無佛的時代,天人眾生無依無怙。為此釋尊殷勤付囑地藏菩薩,要他以大神通力方便度化,勿令天人墮諸惡趣。因此地藏菩薩莊嚴自誓:"必盡度六道眾生,始願成佛。"這位"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的菩薩,發下並真切踐行了這樣宏大無邊、舍己度人的誓願,教導眾生敬信三寶。他愍念五濁惡世受苦眾生,應眾生所求而消災增福,以成熟他們的善根,這是佛教中最感人的故事之一。
地藏菩薩於過去久遠劫,曾先後轉世為大長者之子、婆羅門女(《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忉利天宮神通品")、國王、名為光目的女子(同經"閻浮眾生業感品")等,他們的共通之處是發願盡未來際不可計劫,廣度六道罪苦眾生。總而言之,"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立此慈悲憐愍之廣大誓願,故有"大願"之尊稱。地藏菩薩,梵名Ksitigarbha,中文譯音克施地嘎訶帕,八大菩薩之一。據《地藏十輪經》講,由於此菩薩“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所以稱為地藏。其道場在安徽省池州市九華山,與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講,過去無量劫前,有一個婆羅門女,“其母信邪,常輕三寶”,不久命終,魂神墮在無間地獄。婆羅門女知母生前不積善因,死後必墮惡趣,遂變賣家宅,供養佛寺。後受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指點,以念佛力來到地獄,見到鬼王無毒,得知因自己供養佛、寺之功德,使自己的母親以及其他地獄的罪人,得以脫離地獄之苦,超拔升天,婆羅門便在自在王如來像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釋迦佛告訴文殊菩薩,當時的婆羅門女,就是現在的地藏菩薩。在經中,釋迦佛又為我們講述了地藏菩薩種種的不可思議行願。地藏菩薩發出“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願。使眾生只要念誦其名號,禮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無量功德、獲得救度。經中又描述了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佛的囑託,在釋迦滅度後、彌勒佛降生前的無佛之世留住世間,教化眾生度脫沉淪於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諸道中的眾生。
相傳安徽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說法道場。據說唐代時,新羅國僧人金喬覺,泛舟渡海,來到中國,見九華山峰巒疊起,是修道的好去處,於是在山中擇地而居,潛心修行。據說他那時雖已六十歲,但身體異常健壯,“項聳奇骨,軀長七尺,而力倍百夫”(唐費冠卿《九華山化城寺記》)。他選擇東崖岩石,終日坐禪誦經,後被山民諸葛節發現,民眾大為感動。其事跡傳開後,得到本地閔姓山主等人的捐助,於是建寺廟,辟道場。金喬覺去世後,葬於神光嶺的真身寶殿,俗稱“肉身塔”。據《宋高僧傳》、《重僧搜神記》等稱,金喬覺“趺坐函中,遂沒為地藏王”,過了三載,“開函視之,顏色如生,舁之,骨節俱動,若撼金鎖焉,隨(遂)名金地藏”。因其生前篤信地藏菩薩,而且傳說其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們便認定他是地藏菩薩轉世。九華山也就被認為是地藏菩薩道場。而對地藏菩薩的信仰,在民間也日益流行。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即傳說的地藏菩薩誕辰之日,各地前來九華山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
按佛教經典的原意:慈,即是“予樂”;悲,即是“拔苦”。拔除眾生的痛苦,給眾生以快樂,就是慈悲。
四大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分別是中國的四大名山中地藏菩薩的九華山,觀音菩薩的普陀山,文殊菩薩的五台山,普賢菩薩的峨嵋山。這四大菩薩代表佛法教學的四個重要課目,等於四個學院,這也是佛法的綱領,不管多少宗派、經論,都出不了這四個範圍。
主要經典
《大般若經》、《華嚴經》、《妙法蓮華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三昧王經》、《稱讚佛淨土佛攝受經》、《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楞嚴經》、《普曜經》、《圓覺經》、《維摩詰經》、《楞伽經》、《佛說阿彌陀經》、《大涅槃經》、《尤婆賽戒經》、《梵網經》以及《大智度論》、《中論》、《十住毗婆娑論》(龍樹菩提譯)、《瑜伽師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說)、《攝大乘論》(無著菩薩造)、《唯識三十論》(世親菩薩造)《大乘莊嚴論》馬鳴菩薩
五時八教
乃天台宗智顗大師判解一大藏佛教。以五時定釋迦一代聖教說法之因由。以八教分別其說法之儀式(化儀之四教)與教法之淺深(化法之四教)。分別述之。五時教判,有別有通。別五時,歷然有序。通五時,因眾生的機感不齊,故教法通於五時。其根機最鈍的聲聞大眾,必須經過上面別五時的調停與陶鑄,才能入於一佛乘實相;而根性利者,不必經歷五時,有的經歷四番或三番的陶鑄與調停,甚至隨遇一法便可悟入一乘之理,因而,通五時義得以成立。蕅益大師特別注重通五時的意義,佛陀說法是神力自在,任運度生,根據實際情況而設方便之教,不可思議;雖有五時的區別,然絕不受五時所局限。
《1》五時:第一、華嚴時,如來成道最初為大菩薩說華嚴經,如日照高山之時。首談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空有齊彰,色心俱入,湛森羅于海印,現剎土於毫端;並於最後開示淨土信仰以為歸根。小乘學者,如聾如啞,莫能理解。
第二、阿含時,謂佛為接引二乘人,說四阿含等小乘經典。
第三、方等時,謂佛演阿彌陀等淨土三經,楞嚴經、楞伽經、圓覺經、維摩經等,均屬大乘重要經典,令二乘行者,恥小乘而慕大乘。
第四、般若時,般若為諸大乘經之母。佛廣談般若空慧而澄淨開解小乘行人。包括如金剛經,心經等。
第五、法華涅槃時,謂鈍根眾生,機漸純熟時,佛說法華經、涅槃經,以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稱性而談,令一切眾生,鹹得成佛。這是佛陀五時說教的次第與當機的差別。
《2》八教:分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合之為八教
化儀者,系就如來教化的機應,有四教:一、為頓教,謂佛為應大乘利根菩薩直說大法,不談小乘,即說華嚴頓入教法;二、為漸教,漸即漸次,謂佛應大小乘鈍根眾生解說阿含、方等、般若等漸進的教法;三、為秘密教,謂佛具不思議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眾於同會中聽法,所聞各異,或為此人說頓,或為彼人說漸,彼此互不相知,隱秘赴機,而各得利益者;四、為不定教,謂佛所具不思議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眾於同會中聽法,或聞小法而證大果,或聞大法而證小果,彼此相知,而得益不定者。
化法者,系就如來教化眾生的方法,有四教:
一、為藏教:藏即含藏之義,謂由經律論各含藏一切文理,令眾生由此證入道果,此指佛於阿含時所說的三藏教;
二、為通教,謂佛對大小乘根機所說的共通教法,鈍根者聞之,便可通入藏教;利根者聞之,便可通入別圓二教;
三、為別教,謂專為菩薩乘所說的教法,別於前面的藏通與後面的圓教;
四、為圓教,圓即不偏之義,謂對最上利根菩薩解。
難易行道
龍樹菩薩於《十住毗婆沙論》卷5說:“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比喻眾生於五濁惡世欲憑自力而期入聖道得果之修行,稱為難行道;比喻眾生依佛之慈悲與願力,和自己信願念佛之誠,而往生淨土、得不退轉,再修菩薩道最終證果之法門,稱為易行道。曇鸞大師於《往生論》卷上說:於無佛之世,經長時勤行精進而至不退轉地甚難,稱為難行道。大師又分難行道為五種:1.外道相善,亂菩薩法;2.聲聞自利,障大慈悲;3.無顧惡人破他之勝德;4.顛倒善果,能壞梵行;5.唯是自力,無他力依持。以上五事觸目皆是,一如陸路步行之苦。書中又指出:若人行易行道,僅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則乘佛願力,得以往生淨土,此即如水路乘船之樂。後道綽大師於《安樂集》卷上,亦依此說。他將一切行法分為自力與他力,自攝與他攝二種,而立聖道、淨土二門之判教說:聖道門即難行道,為自力與自攝之行法;淨土門即易行道,為他力及他攝之行法。
大乘修法
四弘誓願
一個學佛修行的人,如果既想自利又想利他,既要自度又要度他,那么這就是一個修大乘的菩薩行者,大乘修行者都要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四無量心
立志度眾的大乘菩薩,要培養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慈即愛護眾生,給以歡樂;悲即憐憫眾生,救拔苦難;喜即喜眾生之所安,樂眾生之所樂;舍即苦樂等觀,無有戀著。
四攝六度
大乘菩薩行者,為了方便度化眾生,所以要修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和同事。接近攝取眾生,爭取他們的信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以溫和悅耳的語言與他們交流,做一切對眾生有益的事情,與他們和睦相處,作他們的表率,同他們一切修行。此外還要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布施包括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財包括金錢和財物之外財及體力和血肉等內財;法包括知識、技能等世間法及佛菩薩的出世間法;無畏就是解除眾生的苦惱、悲傷、驚恐和痛苦。持戒就是保持身、口、意不犯錯誤、清淨無染。儒家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就屬於基本戒律的範疇。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八戒、居士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等。忍辱包括安受苦忍(忍受饑渴、冷熱等自然苦)、耐怨害忍(忍受打罵、毀辱、毒害等人為苦)、諦察法忍(住於善法中,不生疑惑、動搖、執著、貪愛等感情)。精進包括披甲精進(不畏艱難、苦行)、攝善精進(勤修善法不知疲倦)和利樂精進(利樂度化、毫不懈怠)。禪定分四禪八定(色界四禪與無色界四禪)。智慧包括世間及出世間等各種智慧。四攝六度為一切菩薩行者所必修。
與小乘佛教的區別
在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逝世後,佛教內部由於對釋迦牟尼所說的教義有不同的理解和闡發,先後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派別。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時期的先後,可歸納為大乘和小乘兩大基本派別。大乘佛教追求普渡眾生,小乘佛教強調修煉自我。大乘僧人基本食素,小乘僧人可食“三淨肉”。大乘僧人和小乘僧人雖然都是虔誠的佛教徒,但卻因宗派不同,一直爭論不休。
“乘”是梵文yana(音讀“衍那”)的意譯,指運載工具,比喻佛法濟渡眾生,象舟,車能載人由此達彼一樣。“小乘”(Hinayana,音讀“希那衍那”),原為大乘佛教(Mahayana,音讀“摩訶衍那”)出現後(約公元一世紀左右),對以前原始佛教(指公元前六世紀至四世紀時期,釋迦牟尼及其三、四傳弟子時的佛教)和部派佛教(指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一世紀時期上座部、大眾部各部派佛教)的貶稱,而“大乘”則為該派對自己的褒譽。如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寮國、高棉等南亞、東南亞各國,所傳為小乘系統佛教,但至今他們自稱為“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稱號。現行一般佛教史著作中沿用“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等稱謂,則並不寓有褒貶之意。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區別,主要可以從信仰修證和教理義學兩個方面來考察。首先,從信仰修證方面來說,小乘部派佛教奉釋迦牟尼為教主,認為現世界只能有一個佛,即釋迦牟尼,不能同時有兩個佛。信仰者通過“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養,可以達到阿羅漢果(斷盡三界煩惱,超脫生死輪迥)和辟支佛果(觀悟十二因緣而得道),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則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佛同時存在,釋迦牟尼是眾佛中的一個。信仰者通過菩薩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修習,可以達到佛果(稱“菩薩”,意為具有大覺心的眾生),擴大了成佛的範圍。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斷除自己的煩惱,以追求個人的自我解脫為主,從了生死出發,以離貪愛為根本,以滅盡身智為究竟,純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譏諷他為“自了漢”。大乘佛教則自稱佛法大慈大悲,普渡眾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國淨土為目標。他認為,修證需要經過無數生死,歷劫修行,以“摩訶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覺),除斷除自己一切煩惱外,更應以救脫眾生為目標。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強調要適應世間,開大方便門,以引渡眾生。
其次,從教理義學方面來說,小乘佛教總的傾向是“法有我無”,即只否定人我的實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實在性。而大乘佛教則不僅主張人無我,而且認為法無我,即同時否定法我的實在性。在乘佛教對“法無我”的理論分析,又可以分為兩大派:一為初期大乘佛教(約公元一世紀至五世紀),由龍樹、提婆創立的中觀學派(在我國稱為大乘空宗)。它主要闡發諸法“性空假有”的理論,即認為一切現象(諸法)都是因緣(各種條件)而起,是無自性的,因而是空。但這種空又不是虛無,其假有的現象還是有的。所謂假有是針對小乘認為諸法在概念上是實有的理論而發的,也就是說諸法只是一種“假名”而已。龍樹、提婆認為,用這樣的理論來分析諸法,既不著有(實有),也不著空(虛無的空),這就是所謂的“中道觀”。二為中期大乘佛教(約公元五世紀至六世紀),由無著、世親創立的瑜伽行派(在中國稱為大乘有宗)。它主要闡發“萬法唯識”的理論,即認為一切現象均依“阿賴耶識”(亦稱第八識,藏識等)緣起,阿賴耶識能發生一切法。也就是說,他們認為一切法都存在於認識之中,認識無非是心意識的分別作用,因此整個宇宙除了各種不同的認識外,再沒有什麼實體了,因此叫做“萬法唯識”。公元七世紀後,印度佛教開始走向衰微,密教(後期大乘)代之而起,已無重要義理可言了。
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編集的經典作為立論之依據。小乘佛教的主要經典(以漢譯名稱)有:《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雜阿含經》等。大乘佛教的主要經典則有:《大般若經》、《妙法蓮華經》、《華嚴經》、《大涅槃經》、以及《大智度論》、《中論》(龍樹造)、《瑜伽師地論》(傳為彌勒造)、《攝大乘論》(無著造)、《唯識三十論》(世親造)等等。
在中國流行情況
佛教約在西漢末、東漢初(公元一世紀左右)傳入中國,至東漢末,才開始有佛經的大量翻譯。當時有兩位著名的譯經者,安世高和支婁迦讖。安譯出大量小乘經典,支則譯出大量大乘經典,在社會上都有相當的影響。因此,在我國,大小乘佛教幾乎是同時傳入。然而,就佛教以後在我國發展的情況看,主要是大乘佛教的發展。小乘佛教雖也出現過一些學派和學者,但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小乘佛教的各種經典、教理和戒律等只是備參考而已。大乘佛教在中國可以說得到了創造性的發展。東晉時期大乘空宗般若學受到當時玄學的影響,在社會上十分流行,對般若“性空說”的解釋,有“六家七宗”之多。東晉名僧僧肇,著《物不遷論》、《不真空論》等評述了各家理論的得失,對以龍樹為代表的大乘中觀學派的思想作了通俗、準確的闡發。這一學派發展到隋代,形成了以吉藏為代表的“三論宗”(以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的《百論》為所依經典),它基本上繼承了印度大乘中觀學(空宗)的思想。而唐初著名學僧玄奘西行求法,回國後大力弘揚無著、世親的思想,譯出《唯識三十論》以及護法、難陀等十家解釋“唯識”義的《成唯識論》一書,其大弟子窺基又著《成唯識論述記》等,從而創立了“唯識宗”,它基本上繼承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有宗)的思想。
除此之外,陳隋之際形成的“天台宗”和唐代中期創立的“華嚴宗”,則已不能簡單地用原來印度大乘某派的說法予以框范了。因為在他們的理論中,吸收了大乘各學派的說法,以至中國道教、儒家等思想因素,已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了。當然,如果就“天台宗”以《妙法蓮華經》為所依經典說,可以說空宗色彩稍多些。
“華嚴宗”以《華嚴經》為所依經典,則可說有宗色彩稍多些。至於在唐代中期形成的“禪宗”、“淨土宗”等宗派,則更是為印度佛教所未有,而完全是由中國佛教徒所獨創的大乘佛教宗派。他們具有通俗、簡明的教理,廣泛的融合和適應性,因此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具有深遠的影響。大乘密教也在中唐時期傳入我國,以後主要在西藏、內蒙古等地區得到發展,流傳至今。
總結
有人認為,大乘佛教是佛教逐步發展的產物,是一部分佛教徒進行改革的產物,但是佛教界內部則有不同看法。一些小乘教徒往往視大乘佛教為不純正、不可靠的摻雜了大量“外道”(其它宗教信仰,如佛教之前的婆羅門教等釋迦牟尼所反對的古印度思想) 思想的產物,認為大乘佛教的經典為後人所附會。而大乘佛教界則自視為純正的佛法,認為一切大乘經典都由佛所說,只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時機尚不成熟,所以加以隱藏,後世闡述大乘理論的僧人都是在佛、菩薩的指引下獲得這些隱藏經典的。
大乘思想很多源於佛教之前的古印度民間思想,但也有許多理論在早期佛教的基礎上有所創造發展,如不僅講人無我,而且講法無我;強調菩薩理想勝過阿羅漢理想;宣稱人皆具菩提心可以成佛;大乘佛教中的涅槃不僅僅是寂滅不生或超越輪迴,而且是無所不知的存在;大乘倫理倡導慈悲度化眾生,力主以功德回向他人等。
大乘佛教在中國的地位
釋尊 在世的時候,已經說到未來大乘佛教就在中國,而後傳播世界。大乘佛教的精神是利益眾生,把將眾生在苦難中解救出來。中國若干千年來災難重重,而在此大乘佛教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大眾在佛門之中得到無盡的法益,災難和痛苦得到了安撫,深受快樂。奠定大乘佛教在中國的重要地位。
大乘佛教在中國儒教思想中原有的仁、義、禮、智、信的教育基礎上,增添了《弟子規》的教育。
發心菩提道的修行四眾至福德有餘,深涉國家社會服務人群,宏法利生,令一切眾生,也能獲得眾生平等性智的覺悟。
以廣行〈六度〉來成熟自己,以廣行四攝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去成熟其他一切眾生,心胸廣大而行事細膩是其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