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它與偏重於信仰並具有濃重的文學色彩的初期大乘經典不同,偏重於理論的研究和哲學的說明。《楞迦經》出現後,很快就傳入了中國,最早的譯本是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求那跋陀羅的譯本(即《楞伽阿跋多羅寶經》4卷)。以後還有北魏菩提流支的譯本《入楞伽經》10卷,實叉難陀的譯本《大乘入楞伽經》7卷。此外,還有藏譯本和日本南條文雄校刊的梵本。藏譯本與梵本最接近。在漢譯各本中,實叉難陀的譯本與梵本比較接近。求那跋陀羅的譯本最能表現此經的原始形態,流行也最廣。
主要內容
此經除序文說明其產生的原由,宣說離言自性的法門外,其主要內容有:①闡述“三界唯心”的學說。認為一切諸法都系“自心所見”,“自心所現”,是“自內證”;②說明真妄的因緣;③辨明邪正的因果,說明去妄歸真的旨意及五法(名、相、唐妄想、正智、如如)、三性、八識、二無我(法無我、人無我)的道理。認為八識是阿賴耶識大海生起的波浪,阿賴邪識是“原因”和“根本識”,它是無始以來的本體。阿賴耶識也就是“如來藏”;④明法身之常住,以示生死、涅槃之平等;⑤示藏心自性,以明真妄、生滅、平等之相;⑥廣說六度,指出自性之妙行;⑦廣決眾疑;⑧指出性戒,以彰生佛平等之理。全經以離名絕相的第一義心為宗,以妄想無性為旨趣,以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為教相,以自覺聖智為體,以斥小辨邪為用,為大乘瑜伽行派的學說奠定理論基礎。經中還提到如來的異名有梵、毗濕努、自在天、因陀羅等,但給予不同內容的解釋,可見其受到印度教的影響。
影響
《楞伽經》對中國佛教影響頗大。據說菩提達摩曾以此經授慧可,並云:“我觀漢地,唯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度世。”但慧可卻對此經“專附言理”,進行了自由闡發。慧可門徒更持此經,遊行村落,不入都邑,行頭陀行。他們主張“專唯念慧,不在話言”,實行以“忘言、忘念、無得正觀”為宗旨的禪法,逐漸形成獨立的一種派別,被稱楞伽師,並成為以後禪宗的先驅者。
註疏主要的有唐法藏《入楞伽經心玄義》1卷,智儼《楞伽經注》(僅存卷二卷五殘本);宋善月《楞伽經通義》6卷,正受《楞伽經集注》4卷,寶臣《大乘入楞伽經注》10卷,楊彥國《楞伽經纂》4卷;明德清《觀楞伽經記》8卷及《楞伽補遺》1卷,智旭《楞伽經玄義》1卷及《楞伽經義疏》9卷,通潤《楞伽經合轍》8卷,宗泐與如玘《楞伽經註解》8卷,廣莫《楞伽經參訂疏》8卷,曾鳳儀《楞伽經宗通》8卷,焦竑《楞伽經精解評林》1卷等。日本有光謙的《楞伽經講翼》和養存的《楞伽經論疏折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