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阿羅漢果 :ā luó hàn ɡuǒ
1.佛教語。小乘謂斷一切嗜欲和煩惱並出三界生死者﹐稱為得到阿羅漢果。
具象
至於佛教的“天”,從文字上看是具象的存在,實則未必要確定天界位置的存在於何處。佛教的天,分作“欲樂福報”的和“禪定境界”的兩類。因此可說,凡是欲樂的享受和壽命的維繫,超過普通人間的,便是欲樂福報天,不論它是否存在於地球世界或在太空的其他星球世界。再說禪定天的存在,除了意識之外,不用假借物質作表征,所以更加不必指出它的存在方位了聖人
那些已證得阿羅漢果位的聖人,將不再迷戀於任何一種樂受,不論其來自何處,因為阿羅漢時時都了了分明地看清萬物是無常、苦、無我的,因此對於任何的受都不會貪愛攀緣,他才能進一步的去除色愛和無色愛。至於, 充滿著瑜珈行者和苦行者的森林中,他們正在修習著各種各樣的色界禪和無色界禪,看不出“愛”的秘密,所以心識還很迷戀的緊緊黏貼著那禪定中的滋味,有如一般的青少年男女整顆心都迷戀而緊緊黏縛著情慾的享受,因此都用“愛”來形容他們。有一群人貪愛著色禪天,另一群人貪愛著無色禪天,儘管他們的貪愛都與情慾無關,但也像情慾般吸引著心,比起情慾所引起的更微妙,而欲沒有熱惱急躁的感覺。因為聖人們先舍除欲愛,所以才把它安置在前面階段,緊緊系縛而又難以去除的色愛和無色愛,放在第六、第七的階段
審察思考
如果各位審察思考後,能正確的明白這件事,將會更歡喜尊重有更高尚境界的聖人。另一個系縛著眾生和世間的第八結是“慢結”(我慢結)(Mana)-“自我認為”我是這個、我是那個,是好、壞、善、惡的感覺,而生起我比他差,我比他強,我和他是同等的感覺,因此你們都能看出巴利文的“慢”比泰文的含義更為廣闊,泰文“慢”的意思是以自我意識與人競爭。這裡的“慢”為自以為我是好、是壞、是同等,即是感覺說我比他壞,就灰心。我比他好就貢高自大,或我和他同等,就想要爭個高低或趕緊向前進等。而這裡的“慢”是一切有高低階級的感覺
,而不是那狹窄觀念的高傲自大,貢高我慢。若有誰自覺我比他壞,我與他同等,我比他好,那必有種種的構思和感覺而激發起任何一種不平常的心態,這些都是“慢”不要和他人比較,這是超越世人的性質的。這第八的結已近尾聲,是很難捨棄的,初三級的聖人雖已進入聖界,但還不能捨去,更無法捨棄。這自我認為:比較好、比較壞、同等感覺,肯定是從執取 (我慢) 而來,這都是由於執著這個世間所假設的有我、有你、有善、有惡,如果心超越善惡好壞,就不再存有這些感覺了。但是如果心境敗於善惡好壞的觀念,我們就有好人、壞人、同級人的感覺。因此,使得內心掙扎、煩躁動亂而不能寂靜下來。階段
阿羅漢有四個階級:初果、二果、三果與四果。初果阿羅漢又叫須陀洹果,是羅漢的初步。證得初果的羅漢,生死還未了,故叫見道位。須陀洹是梵語,譯為“入流”,入聖人的法性流,逆凡夫的六塵流.
六塵即是色、聲、香、味、觸、法。
色塵:證得初果之人不入六塵,他有一種定力,無論再好的美色當前,他也不動心。
聲塵:一般人喜好聽悅耳的音樂歌曲。但是證得初果的人,無論善惡好壞是非聲音,他都不動搖,不為聲塵所轉,而能轉聲塵。
香塵:人喜歡聞香味,但嗅著臭味則起厭噁心,有個歡喜與厭惡,即是有愛憎心,起愛憎心就被香塵所轉。
味塵:平常人吃到好滋味,則大吃特吃。但一到不好的滋味,就不喜歡吃,這又是被味塵所轉。
觸塵:平凡人貪著觸覺,乃至貪戀不捨男女之間的情愛,貪著觸摸華麗細滑的金銀寶飾物質。這都是沒有看破,不能轉觸塵。
法塵:執著於種種的法,這即是法塵。
初果阿羅漢全不被以上六塵所轉,他達到這種境界。
若有人說他自己證果或得道開悟,要試驗他是否真實的,就給他做一樣最美味的食品,另外再做一樣最難吃的。看他選擇那一樣?但不可讓他知道你在試驗他,他若是知道了,就專門吃難吃的東西,也是被香味塵所轉。這即是矯揉造作,帶副假面具來騙人。因為不被味塵所轉,是一點分別選擇也沒有的,好的壞的一起吃,這才可以證明修行人有一點功夫。所以證到初果的聖人是必須有證據的,不是誰都可以說自己已證果開悟。
梵語
二果阿羅漢又叫斯陀含果,斯陀含是梵語,譯為“一來”。假如不再向前修行,則還要一生天上,二來人間,故二果是一來果。初果則還要受七番生死。三果阿羅漢叫阿那含果,也是梵語,譯為“不來”,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
初果是見道位,二果三果是修道位,四果阿羅漢是無學位,不需要再學習,了盡生死。但四果只斷了“分段生死”,而“變易生死”還未了。現略釋這兩種生死:
分段生死——每人都各自有一份身形,其身形皆有分別,其壽命皆有分限。
變易生死——在心念里,前念滅,後念生,後念滅,後後念又生,念念生滅遷變不止。菩薩已了斷變易生死。
證到四果阿羅漢的人,他的神通變化是不可思議、微妙難言的境界。他有五眼六通,又可踴身到虛空中走路、翻觔斗。他可以身上出火,身下出水;上邊出水,下邊出火。總之,在虛空里他可以有十八變神通。因為四果阿羅漢有神通,所以在佛教里就列為四聖之一:佛、菩薩、緣覺、聲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