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1、某物的主體部分部分 :~軀,人~,~材,~段,船~,樹~,桌~,等等。
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獻~。
3、 親自,本人:自~。親~。~教。~體力行。
4、 統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敗名裂。
5、 孕,娠:~孕。
6、 量詞,指整套衣服:做了一~兒新衣服。
演變過程
詳細字義
〈名〉
1、 (象形。象人之形。本義:身軀的總稱)
2、 同本義 [body]
身,躬也。象人之形。——東漢·許慎《說文》。按,身的本義是人的軀幹。
必有寢禮,長一身有半。——《論語·鄉黨》
人自項以下,踵以上,總謂之身。頸以下,股以上,亦謂之身。——王述之《經義述聞》
人百其身。——《詩·秦風·黃鳥》
身也者,親之枝也。——《禮記·哀公問》
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禮記·祭義》
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身首離兮心不懲。——《楚辭·九歌·國殤》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明· 于謙《石灰吟》
(袁可立)足履虎不咥,身恃之長城。——明 倪元璐《袁節寰大司馬像贊》
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莊不得擊。——《史記·項羽本紀》
幽王之身乃死於驪山之下,為天下笑。——《呂氏春秋》
3、 又如:身邊錢(隨身帶的錢);身品(身材);身伴(身旁);身邊人(貼知伺候的奴婢,妾);身首分離(人的頭和軀體分開。指被殺);身殃(謂身遭災殃);身牖(身體的窗子,指耳朵);身無長物(比喻人的窮困)
4、 物件的主體部分 [main body of a structure]
樅,松葉柏身;檜,柏葉松身。——《爾雅·釋木》
亥有二首六身。——《左傳·襄公三十年》
5、 又如:樹身;河身
6、 自己,自身 [oneself;self]
免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韓非子·五蠹》
遠者數世,近者及身。——清· 黃宗羲《原君》
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
是不亦責於身者重以周乎?——唐· 韓愈《原毀》
又俞旨(袁可立)準辭本身誥命。——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7、 又如:身己(本身,指屬於自己的事);身外(自己以外,自身之外);身愆(己身的過失)
8、 生命,性命 [life]
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9、 又如:獻身;奮不顧身;捨身救人
10、 地位或身分 [status]
惟恐或後,競以宗廟、社稷、身名、君寵,無不同於芋焉。——清· 周容《芋老人傳》
11、 又如:身名俱泰(物質生活優裕,名望亦崇高);身地(出身地位)
12、 畢生,一輩子 [lifetime]
行之乎仁義之途,游之乎《詩》《書》之源,無迷其途,無絕其源,終吾身而已矣。——唐· 韓愈《答李翊書》
13、 又如:身後蕭條(死後景況淒涼,沒有遺下產業、錢財或子女)
〈副〉
1、 親身,親自 [personally]
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碴臿以為民先。——《韓非子·五蠹》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 秦川。——《三國志·諸葛亮傳》
2、 又如:身歷(親身經歷)
〈動〉
1、 懷孕 [conceive;be pregnant]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詩·大雅·大明》。大任:周文王之母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故惟日日呼酒買醉。——清· 林覺民《與妻書》
2、 又如:身已(婦人懷孕);身懷六甲(即懷孕);身瑞(身孕)
3、 體驗 [learn through practice]
堯、 舜性之也; 湯、 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孟子》
4、 擔當 [take on]
中有賢子自為家督,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明· 李贄《戰國論》
5、 擔任 [hold the post of]
自奉天入,琯身中軍先鋒。 ——《新唐書》
〈量〉
1、 用於衣服 [suit]。如:一身衣服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
又《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又《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為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又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又《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注》索隱曰:身音捐。
又《韻補》葉屍連切。《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
常用詞組
挨身 | 愛身 | 安身 | 安身樂業 | 安身立命 | 安身為樂 |
安身之處 | 安身之地 | 鞍不離馬,甲不離身 |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 自由身 | 走身無路 |
罪身 | 資身 | 裝身 | 自在身 | 轉蓬身 | 治身 |
縱身 | 著作等身 | 修身潔行 | 身子 | 轉身 | 著述等身 |
周身具 | 柱身 | 周身 | 中身 | 致身 | 寘身 |
擲身 | 置身 | 質身 | 置身事外 | 終身大事 | 祝髮文身 |
自身 | 隻身孤影 | 終身之憂 | 終身 | 隻身 | 自身難保 |
知命安身 | 終身教育 | 陣身 | 捉身 | 整身 | 重身子 |
殺身成仁 | 捨身取義 |
方言集匯
◎ 粵語:gyun1 san1
◎ 客家話:[海陸豐腔] shin1 [客英字典] shin1 [沙頭角腔] sin1 [寶安腔] sin1 [台灣四縣腔] siin1 [陸豐腔] shin1 [東莞腔] sin1 [梅州腔] shin1 [客語拼音字彙] sin1
yuān
身(yuān) 毒——
印度河流域古國名。始見於《史記》,為中國對印度的最早譯名。原文為梵語Sindhu,古波斯語訛為Hindhu,古希臘語更轉為Indus。其後中國古文獻中亦作申毒、辛頭、信度、身度、天竺、賢豆、印度等,皆同音異譯。其領域有時亦包括印度河以東的南亞次大陸地區。
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128年左右到達帕米爾以西的大夏,聽說在大夏東南數千里有身毒國,並在大夏看到從身毒國販運來的邛竹杖和蜀布。張騫認為大夏在漢西南,而身毒在大夏東南,則身毒應距中國蜀郡不遠。漢武帝聽信此言,從蜀郡四道出使,企圖從中國的西南地區經身毒通往大夏,但因當地少數民族的阻攔沒有成功。據《後漢書·西域傳》所載,中國在2世紀時對身毒的地理、物產、宗教、政治情況已有初步了解;且知當時身毒許多地區皆屬“月氏”,即早期貴霜帝國(即貴霜)。這是由於東漢時佛教已傳入中國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