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著名僑鄉和順是一顆東方絲綢之路上中外文化交融的璀璨明珠,是一方古香古色具有江南水鄉韻味的天地。
和順距縣城7千米,人口6000餘人,旅居國外的和順人達6萬人之多,分布於13個國家和地區。和順有全國最大的鄉村圖書館。這裡孕育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艾思奇、緬甸國師尹蓉和飲譽中外的“翡翠大王”—寸尊福、張寶廷等一大批英才人傑,是雲南4個典型的文化生態村之一。和順鄉環境幽美、民風古樸、漢文化積澱深厚,暢遊和順,就是將自己融進博大深邃的文化氛圍中。和順,古名陽溫登,舊為佤族居住地,因有小河繞村而過,起名“河順”,再由文人雅士借詩“雲涌吉祥,風吹和順”之意,更名和順。和順四周是大大小小的火山錐,全鄉住宅從東到西環山而建,漸深漸高,房舍密集,錯落有致。一條三合河繞村而過,兩座石拱橋連線村內外大路。村中所有的道路、甚至連村外的田埂都是用石條鋪就的,晴不揚塵,雨無泥濘,不爛不滑。環村大路邊,每一條巷道的交會處,都有一道圍有石欄的半圓形或是扇形“月台”,有的還有照壁,據說是依風水而建,月台中間種有一棵大榕樹或是槐樹,綠陰如蓋,旁有石凳供人休憩、談天。環村每隔一段就
有洗衣亭跨河而建,亭約十平方大小,四角微翹,水上鋪有井字形石條,飲用水和洗濯水的流向自然分開。抗戰期間,和順得遠征軍保護,倖免於炮火。
長期以來,致富的和順人對家鄉建設投入大量資金,形成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的獨特的地域文化,這表現在其建築群中,一是和順圖書館,二是各式民居。和順圖書館位於村子正中,過雙虹橋即到。這是中國鄉鎮創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圖書館,六萬多冊館藏圖書中不乏古籍善本。和順圖書館建於1924年,門面是仿照蘇州原東吳大學的三孔西式鐵門,門匾是胡適的題詞“和順圖書館”。主樓兩層,柱少梁多,上下均為玻璃窗,顯得寬敞明亮。主樓及旁邊伸出的六角亭和天井、花園等構造和諧。大堂里的讀書架上有很多報紙、雜誌,都是最新的,可以隨意翻看。屋角有電腦,撥號即可上網——真正體現了與時俱進。
和順的民居基本上由石頭、木材、泥磚建造而成,不同的家境選擇不同檔次的材料,房屋的造型也各不相同,既有傳統庭院式建築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也有中西合壁式的,還有糅合白族民居特色的。每家宅院中的天井都用石板鋪砌,院內廣植盆景花卉,廳堂里懸掛著對聯、匾額,其內涵與講究著實讓人驚嘆。有的人家還裳有進口鑄鐵花窗以點綴廳堂,在有的人家可以見到雕花精美的中式窗欞鑲著進口的彩色玻璃。大多修繕良好,粉牆黛瓦,整潔美觀。
中國第一魅力名鎮
2005年和順榮膺“中國十大魅力名鎮”榜首,並奪得唯一的“中國魅力名鎮年度大獎”。和順“魅力”主要呈現6大特點:
和順鎮是面向南亞的第一鎮:長期以來,中印緬之間通過西南絲綢古道進行國際貿易、文化、外交、軍事、宗教的交流,和順是這條古道上的樞紐,一直非常興旺,是面向南亞的第一鎮。和順鎮是火山環抱的田園風光:和順鎮有17平方公裡面積,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四面火山環繞,山上名木古樹鬱鬱蔥蔥。大盈江穿越馬蹄窩式的壩子,三和河繞村而過。濕地、龍潭、瀑布、峽谷,各類奇觀具有;茶花、荷花、桂花、梅花,四時鮮花不斷。這裡四季如春,溫泉、礦泉水資源豐富,是人們生活和休閒旅遊的勝地。
和順鎮是大馬幫馱來的翡翠之鄉:和順人世世代代從大山里出國闖蕩,以大馬幫為連線中、印、緬的主要交通工具,產生了翡翠大王、棉紗大王、穀米大王等一批雄商巨賈,形成了亦商亦儒的生存方式。
和順鎮是漢文化與南亞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視窗:和順鎮的文化有著包容性和多元性,體現了和與順的特點。在這裡,可以領略徽派建築粉牆黛瓦的神韻,可以欣賞江南古鎮小橋流水的身影,可以看到西方建築、南亞建築的元素。寸氏宗祠的南亞風格大門、艾思奇故居的歐式窗戶、“彎樓子”民居的英國鐵藝,都與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這樣的雲南古民居恰到好處地融為一體。洗衣亭、大月台、總大門等古建築在全國古鎮中獨具特色。八大宗祠保存完好,族譜和宗族活動流傳至今。七大寺廟,佛、道、儒共存。六百年歷史形成了大量的詩詞、牌匾、對聯、著作,養育了哲學家艾思奇、緬甸四朝國師尹蓉、教育家寸樹聲等一大批名人。和順鎮是西南絲綢古道上最大的僑鄉:和順人世世代代從大山里出國闖蕩,至今有一萬多人僑居海外,形成了“海外的和順”。
和順鎮是六千居民和諧生活的古鎮景區:六千居民是和順文化的傳承者和創造者,他們的生活是古鎮亮麗的風景線。在這裡,可以看到在洗衣亭下搗衣的村婦,可以看到鄉村圖書館裡讀書的農民。展現的是令人嚮往的田園牧歌生活,這裡正圓著現代人的家園夢。
旅遊概況
和順鎮位於騰衝縣城以西7公里處,和順的名稱源於"雲涌吉祥,風吹和順"的詩句,自古以來,這裡就是一個文化發達,人傑地靈的地方。
和順是中原文化與南亞文化、東南亞文化、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視窗,蘊涵著“和睦順暢”的最佳境界。這裡屹立著全國藏書最多的鄉村圖書館;這裡有傳統民居一千多座,其中清代民居有一百多幢,堪稱經典之作,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的活化石。和順可以領略到徽派建築粉牆黛瓦的神韻,可以欣賞到江南古鎮小橋流水的倩影,也可以尋覓到西方建築、南亞建築的元素。寸氏宗祠的南亞風格大門、艾思奇故居的歐式窗戶、“彎樓子”民居的英國鐵藝,都與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這樣的雲南古民居珠聯璧合地融為一體。
洗衣亭、大月台、總大門等古建築在全國古鎮中獨具特色。八大宗祠保存完好,族譜和宗族活動流傳至今。七大寺廟,佛、道、儒共存。這裡所有的道路、牆基院落都用火山石鑲砌而成,古樸典雅。六百年歷史薈萃了大量詩詞、牌匾、對聯、著作,豐厚的文化積澱,養育了哲學家艾思奇、緬甸四朝國師尹蓉、翡翠大王張寶庭、華僑領袖寸如東等一批又一批名商鴻儒和英才人傑。從古至今和順民風謙恭禮讓,古樸儒雅,地方風味飲食“三滴水”、“頭腦”更是堪稱一絕。
和順是雲南第一僑鄉。歷史上的和順人就是從大山里趕著大馬幫沿著西南絲綢古道走南闖北,闖蕩“夷方”,至今有一萬多人僑居海外,形成了“海外的和順”。
和順四面火山環繞,山上名木古樹鬱鬱蔥蔥,濤聲陣陣;蜿蜒的大盈江水白練般鑲嵌在廣袤的稻浪、黃花之間,靜謐而又耀眼;一泓繞村碧水,魚翔淺底,河畔古柳如煙;濕地、龍潭、峽谷,鷺鷥、野鴨、老牛,梅花、茶花、稻花,活現了恬靜的世外桃源。六千居民是和順文化的傳承者和創造者,他們的生活是古鎮靚麗的風景線——洗衣亭下村婦搗衣,讓人又尋回了那久違的古樸畫面;鄉村圖書館裡農民聚精會神讀書看報的動人情景,既是歷史更是未來;田園牧歌的生活令人心馳神往,久久陶醉其間。
歷經多少滄桑巨變,和順人以自己超常的智慧使古建築和文物奇蹟般地保存了下來。改革開放後,和順以文化為靈魂,以保護為基礎,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豐厚的文化底蘊、優美的田園風光開展文化旅遊,一躍成為雲南著名的旅遊聖地,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子,是雲南省最為重要的文化生態村示範點。2003年,和順被《中國國家地理》、《時尚旅遊》等聯合推薦為“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
和順故事
割馬草老爺的故事
話說清末,和順有位尹姓少年,長得其貌不揚,幼年喪父,家貧如洗。母親靠為別人幫傭,拉扯著四個孩子。他七八歲就去割馬草砍柴,賣幾文錢和母親苦苦度日。一日,他將馬草送到一富人家,這家人見其可憐,就讓女兒送點吃的給他。富人家的女兒長得清秀水靈,卻又嬌生慣養,嫌棄尹姓少年長得醜陋且又髒又臭,就捂著鼻子隔得好遠就把食物丟過去。尹姓少年看著小姐愣了一下沒頭沒腦地甩出一句:“以後我一定要討你做老婆!”。眾人聽了哈哈大笑,都說這窮小子在說夢話呢!他長到十三四歲,背著一串草鞋,拍著花花巴掌,跟著馬幫走到了緬甸,到了緬甸他幫人挑水、趕牛,得了工錢就攢起來,等夠了本錢就開始做一些小買賣。因為和當地的土人部落村寨相處很好,他就向他們收購熊膽、麝香等山貨進行販賣。由於他為人忠厚,經營有信譽,又能吃苦,終於發了大財回家,蓋了大房子,建了個“玉順興”商號,而且果真討了那家的小姐做老婆。
蒸秀才帽子的故事
和順的男人們成年後,都要到外面去闖蕩“走夷方”,到國外建功立業。如果在家裡不出去的男人,就要被鄉親們恥笑,同時他的老婆也要被取笑,認為是拖了男人的後腿。和順有個秀才,想要中舉,卻又屢試不中,想要“走夷方”又認為自己有功名,放不下讀書人的架子,不願意外出闖蕩,整天在家裡遊手好閒、牢騷滿腹。
一天,秀才娘子把做好的飯菜擺上桌,秀才一看粗茶淡飯,不禁又皺眉嘆氣:“我可是取得功名有頂子的人那!怎么會過這種苦日子。”
第二天吃飯的時間,秀才娘子端出了一個大大的甑子,秀才心裡想今天可有好吃的了。打開甑子一看,熱氣過後,只見甑子裡他的那頂秀才帽子靜靜地躺著。
秀才剛想生氣,娘子在旁邊一臉嚴肅地說:“別家的男人走夷方,你每天裡閒遊浪逛無事做。對,你是有功名的人,那就靠吃你的頂子過日子好了。”
娘子的一席話,激勵了秀才。這個有功名的秀才也和其他和順的男人一樣,走夷方闖蕩建功立業去了。
駱營長開炮救和順的故事
在抗日戰爭時期,和順曾是中國遠征軍二十集團軍的指揮部,整個古鎮家家戶戶幾乎都住滿了遠征軍將士。至今仍流傳著一個駱營長開炮救和順的故事。那是1944年5月,收復騰衝城的大戰在即,一隊日本鬼子推著汽油柴草,舉著火把走向和順,眼看著六百年的古鎮將在大火中毀於一旦。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老百姓向駐在和順東面的芭蕉關陣地遠征軍的一位營長駱鵬報告了鬼子要燒和順的情況。駱鵬接報後,命令炮兵向敵軍開炮,炮聲將準備要燒和順的鬼子嚇得抱頭鼠竄撤回縣城。和順被保住了,下令開炮的駱營長後來娶了和順的姑娘為妻,和和順順白頭到老。
橋倒碑修,碑倒自修的故事
話說明代的和順人寸玉,因為懂夷語,通儒學,被舉薦到朝廷做官,官至鴻臚寺序班,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外交部官員。到了七十餘歲,鬚髮蒼蒼才從朝廷告老還鄉。明代的永昌參將鄧子龍曾用“白髮朝儀”四個字來褒揚寸玉的功績。寸玉回鄉後,苦於家鄉雨季洪水泛濫成災,於是帶領眾鄉人仿“黃河九曲十八灣”的方法,治理水患,同時為方便鄉人出入,修橋補路,作了大量的公益建設,因其家位於村中大橋頭,故被人尊稱為“橋頭老爺”。
如今和順村口的雙虹橋相傳就是寸玉所建。昔日在這橋邊豎有一石碑,碑上刻有“橋倒碑修,碑倒自修”的字樣,鄉人皆不解其意。後來有一夥過往商客悟出了含義,於夜深人靜時推倒石碑,挖走了埋在石碑下的寶物。原來是當年修橋時所剩銀兩埋於碑底,留予後人補橋時備用。
景區景點
艾思奇故居
位於縣城南5千米的和順鄉水碓村,系一幢中西合璧式磚木結構四合院樓房。建築占地600多乎力米,高屋大院,串樓通欄,點綴西式小品陽台。故居前臨元龍幽潭,後枕鳳山,地勢高曠,環境優美。建於民國8年(公元1919年),是艾思奇之父李曰垓任雲南民政、司法兩司司長及礦務督辦時所建的新居。
艾思奇(公元1910—1966年),原名李生萱,生於騰衝縣和順鄉水碓村。青年時代,蔭次東渡日本求學。1935年加人中國共產黨,1937年赴延安,先後在抗日軍政大學、陝北公學、延安馬列學院任教,1955年任中央直屬高級黨校黨委常委、哲學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學部委員。1959年任中央高級黨校副校長,兼哲學研究室主任。艾思奇畢生從事哲學研究和教學工作,著有《大眾哲學》、《辯證唯物主義綱要》、《哲學與生活》等哲學著作,發表哲學文章360餘篇,為我國著名的馬列主義哲學家。
1984年騰衝政府將艾思奇故居正式對公眾開放,陳列展出大量圖片實物,展示艾思奇生平及其光輝業績。1987年雲南省人民政府將該故居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4月公布為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艾思奇故居占地600多平方米,主體是典型的中式建築,為其父1930年所建。艾思奇去世後,夫人王丹一於1979年專程由北京回到騰衝,將故居獻給國家。1984年,騰衝縣政府決定在此建立艾思奇紀念館,當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
紀念館設有若干陳列室,分別陳列有艾思奇青少年讀書求學時期,到延安參加革命時期以及建國後他在學習、著書、講學等方面的許多珍貴圖片資料、文稿實物。自開館以來,已有兩萬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各界人士和海外客人前來參觀。
位於和順鎮西南石頭山毓秀風峰,是鄉人供奉魁星,設帳育人的地方,有是文人雅士們酬唱吟和避暑消閒的好去處。閣中有李根源先生集名人墨跡刻制的摩崖石刻,立有李根源先生的[和順鎮居吟]詩碑和李曰垓先生的[雙彬杉行]詩碑。
洗衣亭
寧靜端莊的和順鎮,悠悠小河環鄉而過。在清澈的小河上,每隔一段便有一座小亭,這便是洗衣亭。洗衣亭飛角翎脊,四圍透風,立於水上。亭下用石條砌成井狀,旁邊有供人小憩的條凳。
洗衣亭是供人們浣衣洗物,歇息納涼的小亭。這是出門在外的和順男人們為在家操勞的婦女們修建的。這許多的小亭,如同男人結實的臂彎一般,雖然不能為女人們遮蔽多少風雨,但卻讓她們感受到了溫暖和依靠。也許只有久遠出門而又牽掛著故鄉的人,在、才有如此精心的心思。清末庚子之變後,新思潮遍及全國,同盟會員、日本留學生寸馥清等鄉中先進知識分子,為使鄉人從學識上思想上得到新的見聞,迎合時代的需要,於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和順發起組織了一個“鹹新社”,他們把一個“新”字高標出來,大有與舊時代分道揚鑣的氣概。社址設在一個格局上經過改革的古廟壇里,由李景山先生書寫的“鹹新社”三字大匾高懸著,可真是有一番“新”氣象。社中購置到成批新知識書籍,供社內外人土閱讀,作為公有圖書提供民眾借閱,在這偏僻小鄉,還是開天闢地第一次,僑鄉文化之有新的氣象,自此開始。到了民國初年,旅居緬甸的和順青年寸仲酞、李清園、賈鑄生、李秋農等,繼承先輩的事業,謀求家鄉進步,在緬甸瓦城組織了一個“青年會”,其宗旨是在發展家鄉文化。不久,青年會發展到家鄉後,於1924年,創辦了一個“書報社”,自上海等地訂購了一些書刊雜誌供鄉人閱讀。從上海到雲南邊疆,因交通不便,寄到的新聞已成了歷史資料,於是他們把運輸路線改從水路運到緬甸,再經八募沿著古老的西南絲道用馬幫運至騰衝,最後到達讀者手上。當時文人楊策賢先生為書報社撰寫了一對聯:書自雲邊通契闊,報來海外起群黎。
從中也反映了當時書籍報刊的來之不易。即便如此,較之從國內走旱路要減短一半以上的時間。書報社的成立,頗受到鄉人的讚賞,老秀才劉瑞元先生為題一聯云:千秋事業書中史,萬國風雲座上觀。
1925年“青年會”改組為“崇新會”,會員日愈增多,社會影響和作用日愈增大,書報社已不能滿足讀者的要求了,於1928年,崇新會將書報社擴大為圖書館,以舊鹹新社社址為館址。一經在國內外宣傳發動,捐款捐書、捐
物資,形成了一個高潮,現藏一些珍貴古今大型圖書,如百衲本《廿四史》、《武英殿聚珍全叢》、《雲南通志》、《九通全書》、《續藏經》、《四部叢刊》、《萬有文庫》、《漢魏叢書》、《佩文韻府》等等,都是得自捐獻而來。其中不乏精神可嘉,值得稱道的事例,如駐緬京瓦城的商界巨子尹玉山先生節約六十壽辰慶典費用,捐贈圖書館建築費三百元。張德善先生舉行“文明結婚”節省費用,捐贈經費一百元。另有遺囑捐款的,父子同時捐贈的,兄弟共捐的,夫婦合捐的,情節十分動人。和順圖書館還是當時本縣電訊訊息提供的機關。先是由旅緬華僑尹大典先生的個人愛好出發,在緬甸自己配製自取娛樂而製成短波機一台,攜帶回國,後應和順圖書館的要求,於1934年慨然捐獻給圖書館。騰衝地處邊睡,郵政遲滯,所得報刊,如昨日黃花,已成過時之物,不能滿足關心時事新聞者的要求。圖書館有了無線電收音機,即由尹先生參與和幾位熱心者每晚收錄、夤夜刻印趕製成新聞紙,命名為“和順圖書館電訊三日刊”,分送各機關、各學校、各鄉公所、各商號,以擴大宣傳面,外縣如保山、龍陵均來函索取。
“七七”事變以後,我國全面抗日開始,電訊新聞由每刊一紙增至二、三紙不等,更成為供不應求的新聞資料。接著李生莊先生在城創辦“騰越日報”就是由和順圖書館提供新聞資料的,所以這時的和順圖書館不僅是騰衝電訊新聞最早的興辦者,也是電訊新聞提供的中心地。
1938年建館十周年之際,又於舊址改建成一座規模更大的中西合壁式的館屋,一所座南向北的二層木結構樓房,正前面伸出兩個半六角亭,算是當時最別致新穎的建築形式。屋前是寬敞的花園,花園外建一三孔平頂拱門,額上嵌有李石曾書“文化之津”的石刻,正拱門頭上懸胡適書“和順圖書館”的木匾,大門沿用舊有牌樓式老大門。和順鎮的地勢本來是坐落在一個緩斜坡上,所以一組建築往往要層層向上,遠看起來就層次分明,格外顯然,加上那些飛據寶頂,綠柳粉牆的裝點,簡直就像置身畫圖中。從此,和順圖書館以較豐富的圖書資料,舒適幽美的環境迎接著來自城鄉的各界讀者,它的美名與日俱增,騰人張天放先生於《和順圖書館十周年紀念刊》上題詞:“在中國鄉村文化界堪稱第一。”本世紀初是騰衝新文化的啟蒙時代,隨著創辦各類學校的浪潮而掀起的是創辦圖書館,全縣農村有好幾處曾經創辦過圖書館,但是,經過時間的考驗,能長期堅持下來的只有和順圖書館。它曾經歷了兩年多日本侵略軍占領的苦難歲月和“十年”風雨的洗刷,但它仍然挺立著。近年來,除了每天接待本地讀者外,它還接待了國內知名人士、作家、記者、專家、海外歸僑的光臨和訪問,得到了廖承志的題額,國內報刊又不斷刊登和報導,因而知名度越見提高。
特色美食
騰城東南三里許,有一座極為普通的村莊—胡家灣。這個村莊並非山明水秀的風景區,亦非古蹟昭著的紀念地。然而,它卻吸引了不少來訪者。當這些來訪者從縣城出發,向胡家灣緩緩到來,還未見到村莊的面容,卻已聽到莊裡傳來的熱鬧非凡的噼啪響聲,這響聲此起彼落,經久不息,若是春節前夕,競是日以繼夜,晝夜不停,好象萬行爆竹燃放村中,又似無數鼓點一齊鳴響。但細細聽來卻又不象爆竹或鼓點的響聲。及時來到村中,踏進農家,此謎便自然解開了,而且還被這“謎”的形成過程強烈地吸引;此時,人們看到每戶農家的灶房之內均有大型土灶一盤,灶堂之上置一鐵鍋,鐵鍋之上又置一兩人合抱的大子。那灶堂之中烈火熊熊,鐵鍋之內沸水滾滾。一位手腳利索的農婦揭開蓋,用一大隻木杓將熱氣蒸蒸的白淨米飯掏起,順手一揚,只見一杓米飯不偏不斜,正好落進距灶一丈開外的石制碓窩之內,緊接著,四條身強力壯的漢子,一齊用腳踩動木製碓身,不一會,米飯被沖成粑粑,粑粑被壓成長條薄片,薄片再裹成卷子,於是,即沖餌絲便製成了。至此,人們才弄清楚那爆竹聲呀,鼓點聲呀,其實是村莊裡數百支沖制騰衝餌絲髮出的碓聲罷了。胡家灣也是因製作上好餌絲而遠近聞名。騰衝餌絲一般有煮食和炒食兩種食法。煮食法是將餌絲切成細絲,用滾水燙熟,加上鮮肉絲或火腿絲,肉湯或蛋湯,若是雞湯則屬上乘,再加醬油、蔥花、完姜及少許騰沖醃菜即可。炒食法是將餌絲切成塊片,雜以鮮肉、西紅柿、雞蛋、香菌、嫩綠碗豆尖及蔥花、醬油等佐料用油炒熟即可。此種炒食法,叫做“炒餌塊”,騰衝人又稱為“大救駕”,為何稱為“大救駕”呢?內中有一則有趣的傳說。明未清初,天下大亂,大明崇禎皇帝吊死宮內,桂王朱由榔即位,稱南明永曆皇帝,組成小朝廷,偏安一隅,時清軍屢屢獲勝,由此而南長驅直入。永帝且戰且退,永曆帝出走永昌,然永昌亦警報不絕,永帝繼而西奔騰越,高黎貢山磨盤石血戰後,永帝由騰入緬,第二年吳三桂亦追至緬,並俘獲永帝。在由緬返滇途中,途經騰越,休養數日。雖是落難皇帝,騰人亦以禮相待。熟灶上好餌絲,供永曆帝進膳。這位落難皇帝本來深宮弱質,又經數月來長途奔波,歷盡艱辛的劫難生活,時時忍飢挨餓,今能進食此物,如食山珍海味,自此以後,日日進食炒餌塊,不覺元氣漸復,逐言“真乃大救駕”,於是“大救駕”之名便流傳至今。
以上傳說雖無真憑實據,然騰衝餌絲製作精細,食用方便,味道鮮美,富於營養卻是它的顯著特點。難怪騰衝餌絲如今已越出騰衝的地域,逐漸被滇西各地接受,並超越國界,澈地於東南亞各國的旅外華僑之中。
騰衝肥厚的火山灰土地和豐富的降水,為雞樅的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因而騰衝雞樅樹不但出產量大,而且品種多,味道鮮美。按種類來分,騰衝雞樅有白雞樅,青雞樅、土堆雞樅和黃雞樅等幾種。青雞樅和白雞樅生長普遍,尤以龍川江一線的芒棒、上營、曲石、界頭和明光等地為多、土堆雞樅主產於新華、蒲川等南片山區,其菌桿較長,最長可達2尺有餘,因多生長在白螞蟻發起來的土堆上而得名;黃雞樅菌體較大,灰褐色的菌蓋厚及寸許,最大的直徑一尺有餘,菌桿粗如茶杯,堪稱雞樅之王。青雞樅、白雞樅和土堆雞樅多群生,第一竄三五朵、十多朵、數十朵不等,唯黃雞樅多為獨生,且數量不多,短暫出產於初秋時節。
雞樅吃法很多。鮮吃以炒吃和煮吃為主,若要長期保存備食,則可製成乾雞樅、醃雞樅和油雞樅。乾雞樅是將洗淨的雞樅入淨鍋,加鹽燜至六七成乾,然後盛入簸箕晾曬而成。把乾雞樅切段,配以生紅辣椒及少許白酒入壇醃製,則成醃雞樅。把乾雞樅切段,配以切碎燜至半乾的紅辣椒、大蒜以及草果、八角等香料,拌勻放入練制好的植物沒里浸泡,就製成油雞樅,可以隨時取食。
蕨菜
蕨菜為可食用蕨類的新生嫩芽,廣泛生長海撥3000米以下的山坡上,尢以北部山區最為豐富,為騰衝人所普遍喜愛的和種大眾化食品。每當萬物復甦,春曖花開,蕨芽便悄悄破土而出,迎風而長。農村的人們將它采來,放入滾水鍋里煮熟,撈起放入冷水中浸泡備食。
吃時將蕨菜切碎,入鍋炒熟,佐以乾豆鼓、糊辣椒及其它調料,一般鮮美的野菜便可上桌了。
粽包米
在滇西,人們往往稱昌寧人為“油雞粽”,稱龍陵人為“酸大筍”,而騰衝人一聽到外地人喊“棕包”時,幾乎人人即呈難色,感到尷尬,甚至會惡狠狠地回敬對方,因為對方在喊“棕包”時,總帶幾分戲謔或輕蔑的味兒。
其實,在外地人口中“棕包”是“土氣”的代名詞。這些年來,騰衝人不忌諱外地人稱自己“棕包”了,甚至,當外地人問起自己是哪人時,常常會主動地,輕鬆地答道:“棕包”,這有趣的對答和微妙的變化,包函著棕包的價值越來越被人們重視以及騰衝人對棕包的一種特殊感情。說來有趣,騰衝棕包具有嚴格的地域觀念,雖然保山、龍陵、梁河等縣與騰衝相毗連,但這些地方的棕包即苦又澀,難以食用,唯有騰衝棕包苦中回甜,鮮嫩可口,騰衝棕包一般有兩種吃法,一是煎炒,一是燒湯。如果你在春節期間到騰衝支作客,就會看到餐桌上那金黃的棕包絲,雜以鮮紅的胡蘿蔔以及鮮肉片炒成的棕菜,色澤奪目,香味四溢,真叫人饞涎欲滴,等席近尾聲時,主婦端出一盆棕包白魚湯,客人喝到口裡,其味鮮甜,且甜而不膩,實令人回味無窮。
騰衝人喜愛棕包,亦喜愛詠吟棕包的詩文、丹青。昆明人王燦檜旅騰期間詠“棕簡”詩一首,詩云:“棕簡產蜀中,亦復生騰陽,形狀儼著魚,剖之子鵝黃、結實聞自冬,孕充同包桑,蜀人供佛鍔,僧家寶非常,略如苦簡味,漸能回甘芳,我來此三月,每飯不能忘,印XX相同,時時佐羹湯,消品髒胃宜,今真飽詩湯,蘇於稱木魚,雅詠名益揚,作詩龔土物,長此非敢雖”。幾十年來,滄桑忽變,但此一夏被騰衝青年畫農作產全發作“剝棕”一幅,被選入京展覽,受到海內外人士的重視。
香蕈
香蕈又叫香菇,是一種寄生於栗、槲等樹上的真菌,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其菌蓋灰褐色或淡赭色,光滑而有少量黏液,菌體較其它真菌柔韌。在騰衝,野生香蕈主要出產於高黎貢山腹地及古永一帶深山老林,如果你在委春孟夏時節走進界頭鄉的大塘村或高黎貢山下的其它村寨,便可一品新鮮野生香蕈的原汁源味。
香蕈的吃法很多,可配以表椒、瘦肉丁炒吃,亦可用來燉雞蛋、肉圓或煮湯吃,其葉鮮甜,清香爽口。還可以把香蕈曬乾儲藏備食,吃時用熱水泡回即可。
香蕈還具有獨特的藥用效果。農村以香蕈腳與芫荽水內服,治小兒痳疹,可以起到平臟腑、清煩躁的獨特功效。
旅遊服務
騰衝賓館 賓館占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館內環境優美、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清靜宜人。客房部由東一樓、東二樓、西樓三幢樓組成,共有帶229個床位,普通床位19個,有國內國際直撥電話,房內設施高雅、舒適、潔淨、安全。館內服務主動、熱情、周到、快捷。
和順人家酒樓 和順人家酒樓設在一棟四合五天井、走馬串閣樓的古宅,古宅有近百年的歷史。和順人家酒樓環境清幽,文化氣息濃郁。院內有小橋流水、瀑布游魚。春節前後,50餘棵名貴茶花紅透一片。酒樓常年推出頭腦、大薄片、和順豆腐、大救駕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家要,是感受和順文化、品嘗和順風味的絕好去處。曾接待過吳邦國委員長等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
水上人家酒樓 臨和順水碓湖畔而建的仿古建築,周邊為元龍閣、劉氏宗祠、李氏宗祠、大月台、艾思奇故居等名勝,依山傍水,風景宜人,中秋桂花香飄,是休閒賞月的絕佳去處。可提供大救駕、山地土雞、濕地黃鱔、農家菜等特色地方小吃。
和順茶館設於和順劉氏宗祠內,劉氏宗祠建於清鹹豐五年,建築臨溪伴水、布局錯落有致、風格精緻典雅,宗祠兩側園中植以梅蘭竹菊,環境清幽,宗祠內匾聯、題詞比比皆是,瀰漫著濃郁的文化氣息。茶館內可品到用當地龍潭水、栗炭火烹製的各色名茶,是品茗休閒、陶冶性情的首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