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劇

通劇是南通的地方戲曲劇種,民間老百姓俗稱它為“僮子戲”,它的前身是上僮子。 3、通劇是第三階段,它是在童子戲的基礎上進行了音樂化和戲曲化的改良後產生的一種新戲曲。 (李少麟1939年出生於泰興,後移居南通,對南通的童子戲頗有興趣。

南通的通劇
一、通劇的簡介。
通劇是南通的地方戲曲劇種,民間老百姓俗稱它為“僮子戲”,它的前身是上僮子。(其實通劇和僮子戲是有本質區別的,暫且不提,後文另述。)
1000多年之前的南通是長江出海口的一片衝擊平原,時稱“胡豆洲”。洲上的居民以曬鹽和農業為生,經濟和科技十分不發達,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當時的南通人每年都要舉行消災祈福法會,祈禱來年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南通人把這種祈福降災的法會稱為——“上僮子”,目的是以舞降神、以戲娛神,以圖來年的風調雨順。此後一千多年,這種巫覡活動與當地的方言、文化、風俗、民情交融,逐漸形成了有鮮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儺戲文化。清朝末年,僮子們在鄉間從事上僮子的過程中,把具有一定故事情節的說唱詞句及古書唱本加工後,化妝登台,配用鑼鼓伴奏,表演戲文,逐漸形成了通劇的雛形。
建國後,僮子們進一步摒棄其祭神驅鬼的迷信內容,利用其說唱形式,演現代劇,推陳出新,順利改造成為通劇。1957年在南通市政府的扶持下成立了南通市實驗童子戲劇團(後改名為南通市實驗通劇團),其中最有名的演員就是為大家所熟知的陳泉。通劇團在編導、表演、音樂、舞美等方面都有所提高,編排了不少經典劇目,如:《鄭三郎》、《劉文龍求官》、《王清明契約記》、《李兆庭寫退婚》、《白毛女》、《好書記》等。許多劇目連演100多場,場場爆滿,台下觀眾人山人海。文革期間,盛開的通劇之花受到了摧殘,10年的禁演使得通劇演員青黃不接。
改革開放之後(1982年左右),在南通市文化局的支持下,南通市群藝館培訓了幾期通劇年輕演員,如:陳永蘭、徐明等。目前她們正活躍在舞台上,是當前通劇演藝圈裡的頂樑柱。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機制也進入通劇圈子。民間大量的通劇演出隊伍湧出市場,活躍在南通大地,南通的通劇也成為了全中國唯一的民間劇團壟斷演藝市場的劇種。通劇演唱時,伴奏簡單原始,主要是鑼鼓打擊樂,沒有管弦樂器的伴奏,且是唱若干句再敲打一次,完全保留著原始的說唱形式,這在全中國也是極少見的!通劇唱腔粗獷純樸,唱詞通俗易懂,很受當地人民民眾的喜愛,一場演出觀看的民眾往往達到成百上千。
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包括通劇在內的絕大部分戲曲,由於受到流行歌曲、搖滾音樂、電影、電視等諸多現代文化藝術形式的強烈衝擊,加上政府部門的不重視、輿論宣傳的力度不夠、以及戲曲自身節奏緩慢、與時代脫軌等諸多原因,戲曲一度處於低谷,其表現之一就是失去了大批的戲曲觀眾,尤其是年輕的觀眾。作為南通的一大地方特色,通劇也逐步地被年輕人邊緣化,年輕戲迷大幅度減少,長此以往通劇藝術將會在我們這代人身上消亡。
近年來,瀕危的通劇開始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她不僅被列為專門課題重點研究,而且越來越引起國內外學者的注重和興趣。通劇及其前身上僮子還曾三次出訪過韓國參加各種匯演,其原生態的唱腔其表演形式受到國外學者的一直好評!2007年3月,通劇被列入江蘇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形成
僮子是民間巫師,是從楚越的巫文化“以舞降神”發源而來,在南通一帶形成南通僮子這種富有本地特色的巫師。僮子在祭祀、祈禱、招魂等活動中進行舞蹈歌唱,漸漸把一些故事、七字調加入唱詞中,這種歌唱方式為百姓所喜聞樂見,就慢慢傳播開來,最後登上舞台,形成了通劇。
藝術特點
伴奏簡單原始,主要是鑼鼓打擊樂,唱腔粗獷純樸,唱詞通俗易懂,很受當地人民民眾的喜愛,展現了中國儺文化的原始風貌。
經典劇目
傳統劇《陳英賣水》、《鄭三郎上西方》、《王清明契約記》、《李兆庭寫退婚》等和現代劇《楊立貝告狀》、《好書記》、《上河工》等。
通劇、童子戲、僮子戲、上僮子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1、上僮子是最原始的一種形態,它純粹屬於一種封建迷信活動,和北方的跳大神性質差不多。在上僮子的過程中包含了許多說唱內容,後來逐漸將這些說唱形式獨立出來,加上一定的舞台表演並配以一定的服裝道具等,漸漸形成了童子戲這一藝術形式。
2、童子戲是第二階段,目前大家在鄉村經常見到的就是童子戲。它是一種原生態的、粗糙的戲曲形式,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幾乎所有的人都把這種童子戲形式誤稱為通劇,將通劇和童子戲畫等號,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另外,童子戲和僮子戲,雖然字不一樣,但是其實質是一樣的,或者說這2個稱呼就是一個意思。僮和童是通用的。
3、通劇是第三階段,它是在童子戲的基礎上進行了音樂化和戲曲化的改良後產生的一種新戲曲。通劇和童子戲的區別是:A、唱腔不同,童子戲唱的是老腔,腔調單一;通劇唱的是改革後的新腔,有板有眼,形成了體系。B、伴奏不同,童子戲演唱時唱完一句再伴奏一下,而且僅靠鑼鼓等單調的“咚咚哐”;通劇則在伴奏形式方面有了絲弦、彈撥樂等文武場面,且邊唱邊伴奏。C、表演形式上,通劇的表演模仿了京劇的各種程式,藝術性更強,也更具戲曲的味道。在《中國戲曲百科》和《江蘇戲曲大全》中,都只認定通劇是南通的地方戲,童子戲只是南通的一種曲藝形式,不能算作正式的戲曲。 由於通劇邊唱邊伴奏,與傳統的童子戲很不一樣,許多觀眾聽不清楚或者說是聽不習慣,對剛誕生的新通劇不能接受,結果導致通劇走向了解散。南通市實驗通劇團成立於1958年,解散於1964年,可謂曇花一現。
2008年6月,童子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借著這個東風,通州市成立了專業的通劇團,隸屬於通州市文化局,系事業單位編制,全稱通州市通劇團,從而結束了長達40多年沒有正規通劇團的局面。
童子戲的著名演員
第一代名角:王金生、張文龍(兩人出生於1912年左右,都是港閘區人,最初是職業巫師--童子,後來轉行唱戲,40年代初紅遍南通)
第二代名角:陳映田(別號:陳泉)、陳瑞生、李金玉、李步高等人。(他們都是出生於1918-1920年左右,港閘區人,也是由童子轉行唱戲的,其中陳泉從40年代末期一直紅到90年代中期,長達半個世紀,號稱童子戲裡的泰斗!)
第三代名家:陸瑞芝、劉怡、劉海銘楊蓮英、楊秀蘭、百秀英、陳品玉、錢美秀、邵錦春、施蘭芳、陸桂英等人。(都是1936-1942年之間出生的人物)
第四代名家:袁志勇、馮建華、嚴炎清、吳志明、毛秀萍、魏琴等人。
第五代名家:陳永蘭、徐明、吳美蘭王美蘭夏泉、李萍、朱國琴、姚紅琴等人。(都是當前童子戲的頂梁支柱,也已45歲左右的中年人了)
其中參與通劇團的改革的演員有:陳泉、王金生、陸瑞芝、劉怡、劉海銘、邵錦春、施蘭芳和袁志勇等。當時通劇團的導演有李少麟、姚國順、張玉(後調任南通市越劇團黨委書記)。
(李少麟1939年出生於泰興,後移居南通,對南通的童子戲頗有興趣。60年復旦大學音樂學院畢業後,參與通劇改革,後來一直被公認為通劇改革派的領頭人,於2002年仙逝)
童子戲的唱腔種類:
十字悲腔、十字連腔、十字平腔、十字急腔、七字平腔、七字悲腔、七字急腔、數板腔、的的調、行路調、添壽調、聖腔、鈴板腔、高腔、蓮花調、道情調等二十種,其中老百姓最喜歡聽得就是如泣如訴的十字悲腔。
南通市通劇戲迷協會簡介
為了振興通劇藝術,發揚南通傳統文化,開創通劇的第二春天,南通市八十多名熱愛通劇的年輕戲迷們組建了QQ群,並申請註冊了“南通市通劇戲迷協會”。協會的宗旨是宣傳南通地方文化,弘揚民間藝術,吸引更多的市民關注通劇、了解通劇、愛好通劇。建國六十周年之際協會還在學田東苑自發組織了一台精彩的通劇專場演出,受到南通電視台《總而言之》和南通廣播電台的跟蹤報導,取得了相當理想的社會反響。在重陽節來臨之際,協會又三次走進社區,表演了通劇節目,受到了廣大中老年同胞的一致好評!
南通市通劇戲迷協會歡迎更多喜愛通劇的朋友們加入到隊伍中來。
照片由攝影發燒友笑笑夫拍攝,南通市通劇戲迷協會提供
文字資料由通劇戲迷協會主席成炎提供並完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