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美學思想

建築美學思想

美學中有關研究建築審美功能問題的思想。

建築美學思想

正文

美學中有關研究建築審美功能問題的思想。
西方傳統的建築審美觀 歷史上人們對於建築的審美觀點大體上可分為3類:①認為建築的審美價值主要表現在它所體現的倫理價值。建築的形式越完美地表現出崇高偉大的精神內容,審美價值就越高。建築形式的美,來源於內容的善。這種觀點早在古希臘時期就已經有了,中世紀的神學美學家更把體現上帝的光輝稱之為美,風靡達400年之久的哥特風格,把基督教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見彩圖)。18世紀歐洲啟蒙主義影響下的建築審美觀特彆強調建築美的理性因素。19世紀初浪漫主義思潮則懷戀中世紀田園牧歌的情調和宗教氣氛,給建築審美觀以很大影響。當時的評論家和建築師認為,建築美必須體現出對上帝的景仰,所以基督教國家的建築必須採用哥特風格,使早已走下歷史舞台的哥特教堂形式復興起來。

建築美學思想建築美學思想
建築美學思想建築美學思想
建築美學思想建築美學思想
② 認為建築美是一種客觀存在。建築的造型只有符合客觀的形式美法則才是美的。這類理論最早的代表是古希臘的畢達哥拉學派。公元 1世紀羅馬帝國的建築工程師維特魯威在《建築十書》中指出,美是客觀存在的,它主要表現在建築各部分間和諧的比例。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們也非常重視比例的研究。17、18世紀的歐洲古典主義建築師們,更把建築的比例關係推崇為建築藝術最高的客觀法則,在各種數學關係中尋求美的奧秘。現代建築的代表人物之一L.柯布西耶(1877~1965)曾經用"黃金分割"的比例設計建築。歐洲關於建築形式美法則的研究,從文藝復興以來,通過兩條途徑形成了完整的體系。一是測量古希臘羅馬的大量建築遺物,從中總結出來一套比例法則。其中以G.da維尼奧拉和A.帕拉第奧總結的"五種柱式典範"影響最為深遠。五種"典範"是古羅馬建築五種柱廊形式的比例法則,在300~400年間一直被認為是歐美建築最美的代表。再是通過對許多公認為美的建築進行幾何的構圖比例分析和視覺分析,總結出若干形式美的法則,稱為"構圖法則"。這類著述很多,其中,1952年出版的美國哈姆林所著《二十世紀的建築形式與功能》和1960年出版的蘇聯建築科學院建築理論、歷史和建築技術研究所編寫的《建築構圖概論》較有代表性。前者把構圖法則歸納為10種,即統一、均衡、比例、尺度、韻律、布局中的序列、規則和不規則的序列設計、性格、風格、色彩。後者強調建築構圖中形式與功能、結構的統一性;作為"協調手段",總結出 7種構圖法則,即對稱與不對稱、對比與微差、韻律與節奏、模數、比例、尺度、光學校正;另有 4種輔助手段,即色彩與照明、建築裝飾圖案、雕塑、紀念性繪畫。
③ 認為建築美在於建築形象作用於人的心理活動產生的某種反應。早期的實驗心理學試圖通過心理-生理試驗,探討某些建築因素如體量、形狀、線條、色彩、質地等對人的心理影響,但試驗結果並不能確切解釋複雜的建築藝術的審美效果。近代的格式塔心理學移情說也逐漸被用來解釋建築的美感。按照前者的基本觀點,建築美感是一個綜合的整體,其中包括諸如感受、知覺、聯想、回憶、衝動等等心理活動要素。而每一要素又往往與建築的某些空間、部件、式樣、手法、色彩、質地等發生對應聯繫,抽掉了其中一個,也就破壞了整體的美感。按照後者的基本觀點,只有當觀賞者與建築形象融為一體時,才能產生強烈的美感;或者說,當無生命的抽象的建築形式被賦予了人格化的特徵時,才具有美的意義。例如人們感到廟堂神聖崇高,宮殿雍容典雅,園林幽美閒靜,住宅安詳恬適,都是人的情感和建築的環境、形式等互相交融的結果。
西方現代建築的審美觀 隨著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發展,城市人口急劇增加,建築功能日益複雜,許多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用於建築。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傳統的建築審美觀迅速改變了。80年代開始於比利時的"新藝術運動"首先改變了傳統建築的風格。其後在德國有"青年風格派",奧地利有"維也納派",美國有"芝加哥學派"等等,他們共同的傾向都是反對古典主義形式,反對裝飾,強調形式服從功能。20世紀20年代以後,一批青年建築師以系統的理論和眾多的實踐掀起了現代建築的高潮。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是德國W.格羅皮烏斯(1883~1969)、密斯和法國的柯布西耶。他們關於建築美的共同主張是:充分發揮新技術新材料本身性能的特點;儘量滿足使用功能和提高其使用效率;建築形式應與功能、材料、結構、工藝完全一致;反對歷史上的建築式樣和構圖格式;摒棄一切外加的裝飾;創造以空間和體量的總體構圖為主要特徵的建築藝術;重視觀賞者運動的空間 -時間構圖。根據這樣一些觀點,人們又常把這類觀點稱為功能主義或現代主義。1925年格羅皮烏斯設計了"包浩斯"學校,這所實用、經濟、構圖簡潔新穎的建築以及該校所宣傳的現代藝術理論,得到社會的廣泛支持,成為現代建築的里程碑。密斯在20年代提出了現代建築最激烈的主張:"我們不考慮形式問題,只管建造問題"。他抓住現代材料中使用最多的鋼和玻璃,設計了許多鋼架玻璃盒子式建築。這種形式的建築一時風靡西方,被稱為"密斯式建築"。柯布西耶則以1923年出版的《走向新建築》一書奠定了現代建築的美學理論基礎。該書認為工程師不自覺地從經濟法則與數學力學公式中得出的規則是最美的形式。而建築師則應當在調整建築的平面、牆面和體形的關係中,創造純淨的美的形式;為此,應當用線或角的比例作為協調構圖的準繩。他還指出,住宅生產要向飛機、汽車看齊,宣稱"住房是居住的機器"。與上述三人齊名的美國建築大師F.L.賴特創造了"有機建築"理論,認為應設計"一種由內而外的建築,它的目標是整體性","具有一種協調的感覺"。他特別重視建築與自然環境的有機結合,他說:"作為創造性的藝術家,你就得到了特定環境中的建築的性格",因此有機建築有時也就稱為"自然的建築"。賴特的美學觀富有人情味和濃厚的浪漫主義氣息。他的作品衝破了玻璃盒子的形式,空間靈活,常常使用富有鄉土氣息的地方材料和坡屋頂式樣,造型親切,風格雋永。
現代建築在衝擊古典主義、折衷主義的泥古不化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但他們的理論從一開始就帶有形上學缺陷,使得一些合理的主張走向極端,因而在半個世紀之中,西方的城市中充滿了一座座冰冷的、千篇一律的玻璃方盒子,與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審美趣味背道而馳,受到越來越多的指責。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建築創作在探索新的出路。10多年來流派眾多,形式紛雜,審美觀表現出明顯的多元化傾向。首先,建築創作擴大為整體環境設計。1977年12月,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們在秘魯利馬市郊外的馬丘比丘廢址上籤署了一項稱為"馬丘比丘憲章"的宣言,宣稱設計師們決心恢復和重新創造人與環境的諧調,重視環境設計;強調城市的整體性、空間的連續性、環境的有機性以及人在創造環境美時的能動性。目前,"城區設計"已成為規劃師、建築師注意的重要課題。其次,在被統稱為"後現代建築"的潮流中,出現了形形色色的設計和創作,如吸取古典傳統,講求比例嚴謹的"新古典主義";力圖賦予建築以某種具像形式的 "象徵主義" 或"隱喻主義";注意結合地方特色的"新方言派";以採用大面積反射玻璃和半透明有色玻璃為特色的"光亮派";主張率直地表現新結構新設備的"重技派";故意將建築形式做得奇形怪狀甚至殘破衰敗的"奇異建築"派,等等。在這些流派中,美國建築師 R.文丘里在 1966年出版的《建築的複雜性和矛盾性》一書,越來越發生重要的影響。作者強調建築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因此建築創作必須兼容並蓄。他說:"我喜歡雜而不要'純',要折衷而不要'乾淨',寧要曲折而不要'直率',寧要含糊而不要'分明',既反常又無個性,既惱人又'有趣',要兼容而不排斥,寧要豐富而不要簡單,不成熟但有創新,寧要一致和不肯定也不要直截了當"。這本書提出的一系列美學觀,猛烈地衝擊著20、30年代的現代建築理論和實際。
中國建築的美學特徵 中國建築在世界上分布地域最廣,有著獨特的傳統風格,各兄弟民族的建築都有自己的傳統和特色,其中漢族的建築是中華民族建築的主流。它的美學特徵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① 建築的審美價值和它的倫事價值密切相關。建築的審美標準不僅要求使人感官愉悅,更重要的是恰當地表現形象本身所包涵的倫理的、政治的內容。例如都城的構圖表現出"體象乎天地,經緯乎陰陽,據坤靈之正位,放太紫之圓方"的威儀;宮殿表現"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的氣派。從周秦以來,凡城市規制、宮殿、壇廟、陵墓、住宅、祠堂的體量、形式、色彩、用材都有詳細的等級規定和禮制理論;有時細微到彩畫、雕刻的題材手法,門窗的格紋、瓦飾的式樣。這類禮製法規又往往和成熟的形式美法則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特定社會時代的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和諧感、節奏感以及不同類型建築的性格和風格。
② 建築藝術的形式美直接來源於功能內容和工程實踐。中國建築的形式美首先是它的群體美、序列美。這種總體的藝術氣氛又都以滿足禮儀和生活實用的要求為基礎。即使是一所四合院住宅,它的布局和體量也都體現了封建家族中尊卑、長幼、內外、嫡庶、期服等不同等級人的生活地位和待遇。如北京紫禁城宮殿、天壇、十三陵、頤和園、蘇州園林、峨嵋山寺等,它們的藝術形式都體現了它們的功能內容。中國建築經過長期實踐,至少從春秋戰國開始,就注意在保持結構牢固、施工迅速的前提下,尋求各個結構部件之間的比例關係,進而使群體與單體、結構與造型之間呈現出和諧與穩定。《考工記》最先記述了一些比例法則,其中使用最多的是2:3。到唐代,結構構件的比例關係更趨完整劃一。北宋崇寧二年(1103)由朝廷頒發的《營造法式》對比例法則作了更細微的規定,要求確切使用10:15"分",即2:3的基本度量單位設計建築。2:3不僅接近"黃金分割",是公認的美的比例,而且也是材料力學最佳的參數之一,因此稱之為"材"。
③ 重視環境的內在意境甚於單純的造型美觀。中國傳統建築運用序列設計和環境氣氛,獲得巨大的審美效果,對世界建築美學思想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北京的明清宮殿,在長達3.5公里的筆直的中軸線上布置了20多座殿宇樓閣,組成10多個不同氣氛的空間,通過節奏的變化,取得了雄偉、震懾的濃重氣氛。天壇以蒼翠的松柏林海為基調,將潔白的圓丘和湛藍的祈年殿襯托得突入晴空,形象極為聖潔肅穆。為了深化環境意境,還很重視運用象徵手法,以布局、造型形式、形象模擬、匾聯題字等,激發人的聯想,如天壇的造型、色彩和布局以及許多與"天"(陽)有關的數字,突出地象徵了古代人們對"天"的認識。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模擬國內著名風景名勝和蒙、藏地區著名寺院,象徵著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建築美學雖然已經有了很長的歷史,但迄今為止的著作遠遠沒有達到與實際存在的藝術現象、審美趣味相適應的程度,特別是關於審美心理學方面的研究更是非常薄弱。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