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紀》

《後漢紀》

《後漢紀》是編年體的東漢史。東晉袁宏利用各家的史作和《漢山陽公載記》、《漢靈獻起居注》、《漢名臣奏》,以及各郡耆舊先賢傳等幾百卷的材料,費時四年,撰成《後漢紀》。記事溯自新莽元鳳四年(17年)綠林起義,止於漢獻帝延康元年(220年)曹魏代漢。全書30卷,21萬餘字。

基本信息

《後漢紀》《後漢紀》
《後漢紀》是編年體的東漢史。東晉袁宏利用各家的史作和《漢山陽公載記》、《漢靈獻起居注》、《漢名臣奏》,以及各郡耆舊先賢傳等幾百卷的材料,費時四年,撰成《後漢紀》。記事溯自新莽元鳳四年(17年)綠林起義,止於漢獻帝延康元年(220年)曹魏代漢。全書30卷,21萬餘字。

簡介

《後漢紀》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黃姬水刻本,

《後漢紀》《後漢紀》
該書記事起於淮陽王劉玄更始元年(公元23),止於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袁宏撰該書前,已有劉珍等人的《東觀漢記》和謝承、司馬彪、華嶠、謝沈等數家的專載東漢一代歷史的史書傳世。袁宏認為,這些著述煩穢雜亂,記事闕略,史實歧出。因此,他利用各家的史作和《漢山陽公載記》、《漢靈獻起居注》、《漢名臣奏》,以及各郡耆舊先賢傳等幾百卷的材料,費時四年,撰成《後漢紀》。他又見到張璠的《後漢紀》,所記東漢事稍詳,又據以增補。荀悅《漢紀》因襲《漢書》,剪裁聯綴成書。而該書則在廣泛蒐集材料的基礎上,經過認真考訂和選擇,內容廣博,文簡詞約,是研究東漢史比較有價值的文獻史料。今流傳較廣的有《四部叢刊》本,明萬曆南監本錯訛較少。

《後漢紀》的作者袁宏(約328~約376),東晉文學家。字彥伯,小字虎。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他幼年喪父,家中生活比較清苦。在艱苦的環境下,他刻苦力學,終有所成,少年時代就以文章華美而聞名於世。初入仕途,謝尚引為參軍,累遷至大司馬桓溫府記室。文筆典雅,才思敏捷,深受桓溫器重,使專掌書記。桓溫北伐,袁宏奉命作露布,倚馬疾書;頃刻間即成七紙。入為吏部郎,授東陽太守。太元初49歲時去世。袁宏原有集20卷,已佚。有《後漢紀》三十卷,《正始名士傳》三卷,《竹林名士傳》三卷,《中朝名士傳》若干卷,《集》二十卷。《後漢紀》的撰寫,經歷了近十年的時間。除竹林名士傳外,《後漢紀》是他流傳至今的唯一精心史作,今存30卷。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及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錄其詩、賦、序、贊、碑、銘、疏、表等20餘篇,亦多殘缺。

《後漢紀》《後漢紀》

《後漢紀》的撰寫,經歷了近十年的時間。袁宏所以採取編年體裁記錄東漢史事,是受了荀悅《漢紀》編寫成功的影響。《後漢紀》繼《漢紀》而作,但袁宏面臨的寫作條件卻比荀悅困難一些。當年荀悅撰寫《漢紀》的時候,只有《漢書》這一部已確立了權威地位的紀傳體西漢史,他運用較高的史學識見和編撰技術,對《漢書》加以剪裁,就寫成了卓有成就的新著作。袁宏著《後漢紀》的前後,關於東漢史的著作有好多種,它們各有短長,袁宏所依據的資料要比荀悅繁富,遇到的困難和付出的功力更比荀悅多一些。另外,在同類著作上,他有不少競爭對手,他必須在水平上超過他們,才能讓自己的著作站住腳。經過歷史的選擇,現在關於東漢史的著作,只有范曄所著《後漢書》和袁宏所著編年體《後漢紀》保存下來,說明這兩部書確有過人之處。

編纂特點

袁宏在《後漢紀》里表現了綜銓史事的才能。

《後漢紀》《後漢紀》記錄的赤壁之戰
他發揮編年體的長處,以時間為經,理出了東漢一代歷史的發展線索;介紹以人物、事件為緯,展示了同時期各事件間的聯繫,及各人、各事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容易使人們建立起對東漢史的整體印象。他以8卷的篇幅寫光武時期約40年的歷史。以光武帝事業的發展為基本線索,綜述呂母赤眉新市、平林諸起義軍的始末,以及王莽的覆滅、群雄的興敗,又敘述了東漢開國功臣們的生平及戰績,頭緒繁多而有條不紊,人物眾多而各有特色,關係錯綜而無紛亂之感,清楚地交待了東漢興國這一歷史事件。他以後6卷寫黃巾起義以來,董卓當權、群雄混戰、曹操得勢、赤壁之戰,以致曹魏代漢,也是銓綜得當,脈絡清楚,堪稱全書最詳細、精彩的部分。

袁宏用他的實踐,豐富了編年史體的表現手段。他在書中使用“言行趣舍,各以類書”(《後漢紀序》)的編撰方法,這比荀悅的連類列舉有些發展。袁宏往往把時代略近的同類人物放在一起加以記述,如卷五寫了閔仲叔,又寫了王丹、嚴先、周黨、王霸逢萌,這都是以隱士終身或度過長期隱居生活的人物。卷十一寫章帝禮遇江革,因寫江革的生平,並寫毛義、薛苞,這都是以孝著稱的人物。這種寫法,吸收了紀傳體的長處,擴大了編年史可能容納的範圍。

袁宏在書中還為自己提出了“觀其名跡,想見其人”(《後漢紀序》)的要求,力圖以某種類型的人物去感染讀者。這個要求為《後漢紀》帶來了筆下傳神的氣氛。如卷二十三寫郭泰軼事:“鉅鹿孟敏,字叔達,客居太原,未有知名,叔達曾至市買甑,荷擔墮地,徑去不顧。時適遇林宗(郭泰)。

林宗異而問之:‘甑破可惜,何以不顧’?叔達曰:‘甑既已破,視之無益’。林宗以為有分決,與之言,知其德性。謂必為善士,勸使讀書遊學。十年,知名當世。”“初汝南袁閎盛名蓋世。泰見之,不宿而退,汝南黃憲邦邑有聲,天下未重,泰見之,數日乃去。薛祖恭曰:‘聞足下見袁奉高,車不停軌,鑾不輟軛。從黃叔度,乃彌日信宿。非其望也’。林宗答曰:

‘奉高之器,譬諸泛濫,雖清易挹。叔度汪汪如萬頃之波,澄之而不清,橈之而不濁。其器深廣,難測量也。雖往稽留,不亦可乎’?由是,憲名重於海內”。這裡所寫郭泰的鑑識和風度,可以說達到了“觀其名跡,想見其人”的要求。

袁宏表現了更多的文章家的才華,卻缺少一點歷史家的審慎態度。他更喜歡品藻人物,重視對人物才情風貌的描寫,有更多的清談趣味,這與體現在他身上的世族名士風尚是不可分割的。

《後漢紀》《二十四史》

《後漢紀》卷八品評了東漢開國著名功臣馬援。袁宏認為馬援之所以能成為東漢開國著名功臣,既有其主觀原因,那就是“才氣志略,足為風雲之器”;也有客觀原因,當時恰逢亂世用人之際,馬援的才氣正“遇其時”。但是馬援死後頗遭怨謗,袁宏認為與其繼續有為而“過其才”,不懂得“順勢”有關,他說:當時“天下既定,偃然休息,猶復垂白,據鞍慷慨,不亦過乎!”袁宏認為,馬援以安天下時的作為行於治天下,繼續攻伐之事,因而是不智之舉。所以他最後說:“善為功者則不然,不遇其主則弗為也。及其不得已,必量力而後處,力止於一戰則事易而功全,勞足於一役則慮少而身安,推斯以往,焉有毀敗之禍哉!馬援親遇明主,動應銜轡,然身死之後,怨謗並興,豈非過其才為之不已者乎!”在這裡,袁宏從玄學家的立場出發,一方面批評了馬援不善功、不懂“順勢”,認為他遭怨謗是自己“過其才”的不明智之舉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借馬援之事,以對東漢統治者在立國之初便連年發動戰爭提出批評。有鑒於上述認識,所以袁宏得出結論:只有“順勢而為”,才是智者所為。

史料價值

《後漢紀》成書於范曄《後漢書》之前。它給《後漢書》供應了豐富的歷史材料。由於編年與紀傳兩種體裁有不同的撰寫要求,因此《後漢紀》與《後漢書》在東漢史的記述上,此簡彼繁,此詳彼略的情況是大量存在的,《後漢紀》的史料價值並沒有因《後漢書》的問世而有所降低。

《後漢紀》袁宏崇尚玄學

袁宏的學術思想旨趣與司馬談班固皆有所不同,司馬談崇道,班固崇儒,而袁宏論學術宗旨則是從玄學的立場出發的,袁宏比過去的歷史家都更強調歷史記述的政治意義。他在《後漢紀·序》里系統闡述了自己的撰史觀點:“夫史傳之興,所以通古今而篤名教也。丘明之作,廣大悉備。史遷剖判六家,建立十書,非徒記事而已,信足扶明義教,網羅治體,然未盡之。班固源流周贍,近乎通人之作,然因藉史遷,無所甄明。荀悅才智經綸,足為嘉史。所述當世,大得治功已矣。然名教之本,帝王高義,韞而未敘。今因前代遺事,略舉義教所歸,庶以弘敷王道。”按他的思想,歷史著述應包括兩個功能:一是網羅治體,大得治功,是指政治上的成敗得失說的。另一個就是扶明義教,是指封建倫理上的是非說的。

他認為對第一個作用,前人很注意並作了些工作。而後一個作用,則發揮得相當不夠,所以他要在書中彌補前人的不足,“略舉義教所歸,庶以弘敷王道。”

袁宏認為,名教就是維護封建秩序的法寶,而名教的根本,又在於君臣之道。因此他的《後漢紀》論述的重點是君臣關係。君臣關係是封建等級制度的最集中表現,他拿天地高下的自然現象和父子相繼的血緣關係套在君臣關係上,把封建君臣關係說成自然的規律和永恆不變的準則。從這一點出發,他對劉秀背叛更始政權,另起爐灶有所非議。對於曹魏篡奪漢家天下的行為,也作了批評。他指出漢朝還未滅亡,曹魏不該取而代之,既已取而代之,就不該再用禪讓之類騙局來美化自己,已經奪取了人家的天下,還要吹噓自己可以與堯、舜比德,這不是太欺罔天下了嗎?他對漢魏替興的看法與陳壽截然不同。他以名教觀點看歷史事變,對後來的封建史家有很大影響。袁宏強調君臣之義,在當時是有現實意義的。當時桓溫大權在握,時刻準備重演漢魏禪讓的把戲。袁宏攻擊曹操,實際上是在諷刺桓溫。

名教的另一個方面是規定一般人之間的社會關係。袁宏在書中反覆闡述了人們應遵守封建秩序,遵守三綱五常等人倫準則的思想,擺出了一副說教的面孔。

袁宏也看到歷史上的一些變化,主張禮制上的改革。他指出了三代歷史上傳賢和授子的變化、刑賞的變化、婚制的變化等。他強調天下形勢就如同下棋一樣,是變化多端的,因此不可拘泥於一定之規,而應隨時隨地改變禮制、政策等。這樣的看法,還是很難得的。

袁宏還主張百家並存,不同學術流派自由發展;反對皇帝奢侈,反對酷刑和濫刑,主張德刑並用,以德教為先,繼承和發揮了某些儒家傳統思想。

《後漢紀》卷十,專有一段記述佛教,對佛教教義作了宣揚。在史書中以正式記載的形式稱頌佛教這是首例。袁宏宣揚名教,又頌揚佛教,這正是當時正宗學者的特點,反映佛教勢力已經侵入了史學領域。

相關詞條

三國史籍盤點

三國是繼東漢而出現的時代稱號,由於魏、蜀、吳三個國家鼎立而得名。三國始與220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代魏。
《太平廣記》
《齊民要術》
《廿二史札記》
《後漢書》
《水經注》
《讀史方輿紀要》
《搜神記》
《歷代名畫記》
《三國志》
《太平御覽》
《十七史商榷》
《資治通鑑》
《史通》
《文選》
《晉書》
《玉海》
《古今圖書集成》
《讀通鑑論》
《後漢紀》
《華陽國志》
《博物志》
《通典》
《容齋隨筆》
《世說新語》
《文館詞林》
《建康實錄》
《魏略》
《三國雜事》
《方輿勝覽》
《括地誌》
《武侯全書》
《嵇康集》
《藝文類聚》
《北堂書鈔》
《觀堂集林》
《全後漢文》
《高士傳》
《全晉文》
《初學記》
《荊楚歲時記》
《廿二史考異》
《太平寰宇記》
《冊府元龜》
《文苑英華》
《三國大事表》
《吳將相大臣年表》
《輿地紀勝》
《元豐九域志》
《魏將相大臣年表》
《東觀漢記》
《諸葛忠武書》
《漢晉春秋》
《漢將相大臣年表》
《說郛》
《三國疆域圖》
《三國志世系表補遺附訂偽》
《後漢書集解》
《後漢書辭典》
《長沙走馬樓吳簡》
《補三國藝文志》
《三國志及裴注綜合引得》
《三國志補義》
《三國志注補》
《三國志旁證》
《三國職官表》
《三國志辨誤》
《三國志考證》
《三國志續考證》
《三國志瑣言》
《三國疆域表》
《三國疆域表疑》
《校補三國疆域志》
《東漢會要》
《華陽國志校勘記》
《三國志質疑》
《三國志證聞校勘記》
《南漘楛語》
《癸巳存稿》
《三國大事年表》
《三國志注證遺》
《三國漢季方鎮年表》
《魏國將相大臣年表》
《魏方鎮年表》
《三國志評議》
《三國志人名索引》
《曹植集》
《三國志釋地理》
《曹丕集》
《三國郡縣表附考證》
《東漢刊誤》
《記纂淵海》
《蜀鑒》
《三國志校誤》
《三國志注所引書目》
《三國志補註》
《八瓊室金石補正》
《後漢書補逸》
《續後漢書》
《漢末英雄記》
《三國志辨疑》
《曹操集》
《三國志舉證》
《蜀漢本末》
《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
《三國紀年表》
《阮籍集》
《謝鍾英<三國大事表>補正》
《三國疆域志》
《全三國文》
《襄陽耆舊記》
《三國諸王世表》
《補三國疆域志補註》
《續漢書注補》
《三國藝文志》
《三國志證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