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歲時記》

《荊楚歲時記》

《荊楚歲時記》是南朝梁代宗懍(約501~565)撰寫的一部記載荊楚歲時習俗的著作,也是保存到現在的我國最早的一部專門記載古代歲時節令的專著。“荊楚”一詞,最早見於《詩經·商頌·殷武》:“撻彼殷武,奮伐荊楚。”本指楚族或楚國,後以楚國的境域約相當於古荊州,故沿用泛稱長江中游一帶。原書已佚,現存一卷,系明人從類書中輯出。

基本信息

簡介

《荊楚歲時記》《荊楚歲時記》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戰亂頻仍的時期,也是一個民族大遷徙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便利的交通使大量的流民遷入長江中游地區,大量遷入的流民又使荊楚地區尤其是江陵一帶成為人口聚集的繁華地區。《隋書·地理志下》載:“自晉氏南遷之後,南郡、襄陽皆為重鎮,四方湊會。”《南齊書·州郡下》也載:“江左大鎮,莫過荊、揚。”
《荊楚歲時記》既是對荊楚地區歲時活動的記錄,也是作者對自身及其家族親歷社會生活的記錄。《荊楚歲時記》端午節條載:“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端午節采艾懸門上以避邪氣習俗在晉周處《風土記》中已見於記載,但所謂“采艾以為人”則最早見於《荊楚歲時記》,而其來源據其自注謂:“按宗測字文度,嘗以五月五日雞未鳴時采艾,見似人處,攬而取之,用炙有驗。”

宗測是宗承之後第五代孫,為宗懍曾祖父輩。無疑此是宗氏家中口耳相傳的軼事,並被歷代沿襲承用。由宗氏發明的端午懸掛人形艾的習俗,到後世演變成懸掛艾人,又將艾人附會為道教的張天師,風行全國。

內容介紹

記錄中國古代楚地(以江漢為中心的地區)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筆記體文集。全書凡37篇,記載了自元旦至除夕的24節令和時俗。有注,傳為隋代杜公瞻作。注中引用經典俗傳計68部80餘條,說明各種風俗的來源,偶爾也記載北方的節令時俗。《荊楚歲時記》涉及民俗和鬥神、木版年畫、木雕、繪畫、土牛、彩塑、剪紙、鏤金箔、首飾、彩蛋畫、印染、刺繡等民間工藝美術以及樂舞等,這些民俗、民間工藝美術傳自遠古,延續後世。其中如鬥神、彩蛋畫、土牛、木版年畫等民間工藝美術,至今仍在城鄉和少數民族地區流傳。

《荊楚歲時記》既是對荊楚地區歲時活動的記錄,也是作者對自身及其家族親歷社會生活的記錄。《荊楚歲時記》端午節條載:“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端午節采艾懸門上以避邪氣習俗在晉周處《風土記》中已見於記載,但所謂“采艾以為人”則最早見於《荊楚歲時記》,而其來源據其自注謂:“按宗測字文度,嘗以五月五日雞未鳴時采艾,見似人處,攬而取之,用炙有驗。”宗測是宗承之後第五代孫,為宗懍曾祖父輩。無疑此是宗氏家中口耳相傳的軼事,並被歷代沿襲承用。由宗氏發明的端午懸掛人形艾的習俗,到後世演變成懸掛艾人,又將艾人附會為道教的張天師,風行全國。

作者簡介

宗懍(499—563),字元懍,世居涅陽(今鄧州市穰東鎮),後遷江陵。懍幼年聰敏好學,被譽為“小兒學士”。南朝梁時,湘東王蕭繹鎮荊州,劉之遴薦為記室。曾奉命作《龍川廟碑》,一夜即成,為蕭繹嘆美。後歷任臨汝、建城、廣晉縣令。湘東王重鎮荊州時,任宗懍為別駕兼江陵令。

承聖元年(552年),湘東王即帝位(梁元帝),任宗懍為尚書侍郎,封信安縣侯(今湖北省麻城),累遷至吏部尚書。魏軍破江陵,宗懍去關中。太平二年(557年)北周閔帝宇文覺即位,拜宗懍為車騎大將軍。明帝(宇文毓)時,懍與王褒在麟趾殿勘定群書。有文集20卷,今存詩4首及《荊楚歲時記》輯本。《荊楚歲時記》是宗懍的筆記,記述荊楚之地自正月初一至除夕一年中的歲時節令、風物故事,凡二十餘條,保存了一些古代的神話和傳說,後世著作多所引用。

歷史背景

宗懍祖籍南陽涅陽(今河南鄧縣東北),西晉末年永嘉之亂時,八世祖宗承遷居江陵,到宗懍這一代已經200多年了。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戰亂頻仍的時期,也是一個民族大遷徙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便利的交通使大量的流民遷入長江中游地區,大量遷入的流民又使荊楚地區尤其是江陵一帶成為人口聚集的繁華地區。《隋書·地理志下》載:“自晉氏南遷之後,南郡、襄陽皆為重鎮,四方湊會。”《南齊書·州郡下》也載:“江左大鎮,莫過荊、揚。”

歷史價值

《荊楚歲時記》《荊楚歲時記》

南北薈萃

《荊楚歲時記》成書以後,促進了歲時節令文化的交流。在宗懍之後不久,隋杜公瞻就為宗懍書作注,並有意識地將《荊楚歲時記》所記南方風俗與北方風俗進行比較。後來,《荊楚歲時記》和杜公瞻的《荊楚歲時記注》一起流傳,人們習慣上仍將其稱作《荊楚歲時記》,從而使南北朝後期中國南北方的歲時風俗薈萃於一書之中,對中國歲時文化的傳播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傳播佛教

許多原本只是荊楚地區地方性的節俗,正是通過《荊楚歲時記》的記載,進而成為流行全國的歲時節日,荊楚地區的歲時文化也就對中國歲時文化的發展作出重要的貢獻。魏晉南北朝時,佛教得到廣泛的傳播,尤其在梁代,由於帝王親自帶頭崇信佛法,佛教取代儒、道成為社會主導性的宗教。受佛教信仰而發展起來的歲時節日最早在《荊楚歲時記》中得到記載,如四月八日的浴佛節、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節,有些中國傳統節日也受到佛教的影響,如臘日節戴胡公頭、扮金剛力士驅儺等,這些變化生動地反映了外來宗教對荊楚地區民眾社會生活的巨大影響。浴佛節和盂蘭盆節是一直流傳到現在的節日,臘日雖然消失了,但驅儺活動仍以“跳灶王”等形式變相沿襲下來。

端午節

《荊楚歲時記》所記載的淵源於荊楚地區的節日習俗,後來以各種形式流傳到全國,成為中華民族歲時節令文化的一部分,這正是荊楚地區的歲時節令文化對中國歲時節令文化的貢獻之一。《荊楚歲時記》端午條載:“是日競渡。”其下注謂:“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舟舸取其輕利,謂之‘飛鳧’,一自以為‘水車’,一自以為‘水馬’。”端午節競渡,本是由南方地區祭祀水神的儀式發展而來的習俗。在荊楚地區,屈原就是當時祭祀的水神之一。晉王嘉《拾遺記》卷十載:“屈原以忠見斥,隱於沅湘,披蓁茹草,混同禽獸,不交世務,采柏實以合柱膏,用養心神,被王逼逐,乃赴清冷之水。楚人思慕,謂之水仙。其神遊於天河,精靈時降湘浦。楚人為之立祠,漢末猶在。”屈原是楚國大臣,忠君愛國而死,死後受到荊楚地區人們的懷念,認為他變成了水神,並立祠來祭祀。端午節起源於屈原,最早就是流傳在荊楚地區的傳說。梁吳均《續齊諧記》載:“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輒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世人五日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也。”端午競渡的習俗,也是荊楚地區人們紀念屈原的方式之一。《隋書·地理志下》載:“大抵荊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昔屈原為制《九歌》,蓋由此也。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羅,土人追至洞庭不見,湖大船小,莫得濟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爭歸,競會亭上,習以相傳,為競渡之戲。”在荊楚地區,水神人格化為屈原,因而祭祀水神的儀式發展成了紀念屈原的活動。到了隋唐一統後,端午節紀念屈原的習俗就不僅限於荊楚地區,而成為全國性的節日風俗,一直流傳到現在。

流傳海外

《荊楚歲時記》一書很早就流傳到國外,尤其是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東亞諸國。一般認為,早在奈良時代初期,《荊楚歲時記》就已傳到日本,在現存的藤原佐世《日本國見在書目》中,就載有“《荊楚歲時記》一卷”。《日本國見在書目》據考成書於宇多天皇的寬平三年(891年),約相當於中國唐昭宗大順二年。在稍後成書的惟宗公方《本朝月令》一書中,曾多處引到《荊楚歲時記》,如“五月五日節會事”條,就引有五彩絲系臂為長命縷等習俗。《本朝月令》一書是日本學者記載當時歲時習俗的專門著作,其之所以引用《荊楚歲時記》,是用以說明當時歲時習俗的源流,說明日本正是以《荊楚歲時記》作為歲時習俗的典範來學習仿效。實際上,《荊楚歲時記》所記載的許多歲時習俗都在日本流傳。如《荊楚歲時記》載元日門前系葦索立松柏枝驅邪,現在日本正月掛在門上的“門松”與“注連繩”據說就是由其演變而來。《荊楚歲時記》所載元日飲屠蘇酒俗,自平安時代流行於日本宮廷,後擴散到民間,一直延續到今天。在韓國,端午節像《荊楚歲時記》所記載的那樣,掛艾蒿、吃粽子、賽龍舟,他們把宗懍的家鄉視作中國歲時文化的故鄉,上世紀90年代,曾特意派人到中國湖北江陵來考察端午習俗。在古代日本和古代朝鮮時期,還都出現過仿效《荊楚歲時記》體例撰寫的歲時著作《日本歲時記》、《東國歲時記》,並引述《荊楚歲時記》來說明本國一些歲時習俗與中國歲時文化之間的淵源關係。

歷史演變

通過《荊楚歲時記》我們可以追尋許多節日的發展演變軌跡。宗懍在《荊楚歲時記》序言中謂:“率為小記,以錄荊楚歲時,自元日至除日凡二十餘事。”在《荊楚歲時記》所記載的20餘種歲時節日習俗中,有些是漢代沿襲下來的,如元日賀尊,臘日祀灶;也有些是首次見於《荊楚歲時記》所載,如四月八日香水浴佛,七月十五營盆供佛。即使漢代沿襲下來的節日習俗中,其隨時代變遷所發生的演變也有許多是首次見於《荊楚歲時記》中,如臘日驅儺由方相氏改為“金剛力士”。所記載的節日中,有些流傳至今日,如元日、端午、重陽、除夕等;有些則已經消失,如社日、臘日;有些節日雖然消失了,但節日習俗通過新的節日仍在流傳,如臘日的祀灶移到了小年舉行。正是《荊楚歲時記》的記載,為我們探尋歲時文化的變遷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影響  

《荊楚歲時記》《荊楚歲時記》

《荊楚歲時記》既是對荊楚地區歲時活動的記錄,也是作者對自身及其家族親歷社會生活的記錄。《荊楚歲時記》端午節條載:“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端午節采艾懸門上以避邪氣習俗在晉周處《風土記》中已見於記載,但所謂“采艾以為人”則最早見於《荊楚歲時記》,而其來源據其自注謂:“按宗測字文度,嘗以五月五日雞未鳴時采艾,見似人處,攬而取之,用炙有驗。”宗測是宗承之後第五代孫,為宗懍曾祖父輩。無疑此是宗氏家中口耳相傳的軼事,並被歷代沿襲承用。由宗氏發明的端午懸掛人形艾的習俗,到後世演變成懸掛艾人,又將艾人附會為道教的張天師,風行全國。

許多原本只是荊楚地區地方性的節俗,正是通過《荊楚歲時記》的記載,進而成為流行全國的歲時節日,荊楚地區的歲時文化也就對中國歲時文化的發展作出重要的貢獻。魏晉南北朝時,佛教得到廣泛的傳播,尤其在梁代,由於帝王親自帶頭崇信佛法,佛教取代儒、道成為社會主導性的宗教。受佛教信仰而發展起來的歲時節日最早在《荊楚歲時記》中得到記載,如四月八日的浴佛節、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節,有些中國傳統節日也受到佛教的影響,如臘日節戴胡公頭、扮金剛力士驅儺等,這些變化生動地反映了外來宗教對荊楚地區民眾社會生活的巨大影響。浴佛節和盂蘭盆節是一直流傳到現在的節日,臘日雖然消失了,但驅儺活動仍以“跳灶王”等形式變相沿襲下來。
《荊楚歲時記》成書以後,促進了歲時節令文化的交流。在宗懍之後不久,隋杜公瞻就為宗懍書作注,並有意識地將《荊楚歲時記》所記南方風俗與北方風俗進行比較。後來,《荊楚歲時記》和杜公瞻的《荊楚歲時記注》一起流傳,人們習慣上仍將其稱作《荊楚歲時記》,從而使南北朝後期中國南北方的歲時風俗薈萃於一書之中,對中國歲時文化的傳播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書評

《荊楚歲時記》《荊楚歲時記》

《荊楚歲時記》所記載的淵源於荊楚地區的節日習俗,後來以各種形式流傳到全國,成為中華民族歲時節令文化的一部分,這正是荊楚地區的歲時節令文化對中國歲時節令文化的貢獻之一。《荊楚歲時記》端午條載:“是日競渡。”其下注謂:“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舟舸取其輕利,謂之‘飛鳧’,一自以為‘水車’,一自以為‘水馬’。”端午節競渡,本是由南方地區祭祀水神的儀式發展而來的習俗。在荊楚地區,屈原就是當時祭祀的水神之一。晉王嘉《拾遺記》卷十載:“屈原以忠見斥,隱於沅湘,披蓁茹草,混同禽獸,不交世務,采柏實以合柱膏,用養心神,被王逼逐,乃赴清冷之水。楚人思慕,謂之水仙。其神遊於天河,精靈時降湘浦。楚人為之立祠,漢末猶在。”屈原是楚國大臣,忠君愛國而死,死後受到荊楚地區人們的懷念,認為他變成了水神,並立祠來祭祀。端午節起源於屈原,最早就是流傳在荊楚地區的傳說。梁吳均《續齊諧記》載:“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輒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世人五日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也。”端午競渡的習俗,也是荊楚地區人們紀念屈原的方式之一。《隋書·地理志下》載:“大抵荊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昔屈原為制《九歌》,蓋由此也。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羅,土人追至洞庭不見,湖大船小,莫得濟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爭歸,競會亭上,習以相傳,為競渡之戲。”在荊楚地區,水神人格化為屈原,因而祭祀水神的儀式發展成了紀念屈原的活動。到了隋唐一統後,端午節紀念屈原的習俗就不僅限於荊楚地區,而成為全國性的節日風俗,一直流傳到現在。
《荊楚歲時記》一書很早就流傳到國外,尤其是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東亞諸國。一般認為,早在奈良時代初期,《荊楚歲時記》就已傳到日本,在現存的藤原佐世《日本國見在書目》中,就載有“《荊楚歲時記》一卷”。《日本國見在書目》據考成書於宇多天皇的寬平三年(891年),約相當於中國唐昭宗大順二年。在稍後成書的惟宗公方《本朝月令》一書中,曾多處引到《荊楚歲時記》,如“五月五日節會事”條,就引有五彩絲系臂為長命縷等習俗。《本朝月令》一書是日本學者記載當時歲時習俗的專門著作,其之所以引用《荊楚歲時記》,是用以說明當時歲時習俗的源流,說明日本正是以《荊楚歲時記》作為歲時習俗的典範來學習仿效。實際上,《荊楚歲時記》所記載的許多歲時習俗都在日本流傳。如《荊楚歲時記》載元日門前系葦索立松柏枝驅邪,現在日本正月掛在門上的“門松”與“注連繩”據說就是由其演變而來。《荊楚歲時記》所載元日飲屠蘇酒俗,自平安時代流行於日本宮廷,後擴散到民間,一直延續到今天。在韓國,端午節像《荊楚歲時記》所記載的那樣,掛艾蒿、吃粽子、賽龍舟,他們把宗懍的家鄉視作中國歲時文化的故鄉,上世紀90年代,曾特意派人到中國湖北江陵來考察端午習俗。在古代日本和古代朝鮮時期,還都出現過仿效《荊楚歲時記》體例撰寫的歲時著作《日本歲時記》、《東國歲時記》,並引述《荊楚歲時記》來說明本國一些歲時習俗與中國歲時文化之間的淵源關係。
通過《荊楚歲時記》我們可以追尋許多節日的發展演變軌跡。宗懍在《荊楚歲時記》序言中謂:“率為小記,以錄荊楚歲時,自元日至除日凡二十餘事。”在《荊楚歲時記》所記載的20餘種歲時節日習俗中,有些是漢代沿襲下來的,如元日賀尊,臘日祀灶;也有些是首次見於《荊楚歲時記》所載,如四月八日香水浴佛,七月十五營盆供佛。即使漢代沿襲下來的節日習俗中,其隨時代變遷所發生的演變也有許多是首次見於《荊楚歲時記》中,如臘日驅儺由方相氏改為“金剛力士”。所記載的節日中,有些流傳至今日,如元日、端午、重陽、除夕等;有些則已經消失,如社日、臘日;有些節日雖然消失了,但節日習俗通過新的節日仍在流傳,如臘日的祀灶移到了小年舉行。正是《荊楚歲時記》的記載,為我們探尋歲時文化的變遷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書摘

《荊楚歲時記》《荊楚歲時記》

九月九曰,四民並籍野飲宴。 按:杜公瞻云:“九月九曰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漢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節。佩茱萸,食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近代皆宴設於台榭。又《續齊諧記》云:“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曰,汝南當有大災厄,急令家人縫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曰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十月朔曰,黍曤,俗謂之秦歲首。 未詳黍曤之義。今北人此曰設麻羹豆飯,當為其始熟嘗新耳。《禰衡別傳》云:“十月朝,黃祖在艨艟上會,設黍曤。”是也。
仲冬之月,採擷霜燕、菁、葵等雜菜乾之,並為鹹菹。有得其和者,並作金釵色。今南人作鹹菹,以糯米熬搗為末,並研胡麻汁和釀之,石窄令熟。菹既甜脆,汁亦酸美,其莖為金釵股,醒酒所宜也。
十二月八曰為臘曰。諺語:“臘鼓鳴,春草生。”村人並擊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 按:《禮記》云:“儺人所以逐厲鬼也。”《呂氏春秋?季冬紀》注云:“今人臘前一曰,擊鼓驅疫,謂之逐除。”《晉陽秋》:“王平子在荊州,以軍圍逐除,以斗故也。”《玄中記》:“顓頊氏三子俱亡,處人宮室,善驚小兒。漢世以五營千騎自端門傳炬送疫,棄洛水中。”故《東京賦》云:“卒歲大儺,驅除群厲。方相秉鉞,巫覡操侲子萬童,丹首玄制桃弧棘矢,所發無臬。”《宣城記》云:“洪矩,吳時作廬陵郡,載土船頭。逐除人就矩乞,矩指船頭云:無所載,土耳。”《小說》:“孫興公常著戲頭,與逐除人共至桓宣武家,宣武覺其應對不凡,推問乃驗也。”金剛力士,世謂佛家之神。按:《河圖玉版》云:“天立四極,有金剛力士,兵長三十丈。”此則其義。
其曰,並以豚酒祭灶神。 按:《禮器》:“灶者,老婦之祭,尊於瓶,盛於盆。”言以瓶為樽,盆盛饌也。許慎《五經異義》云:“顓頊有子曰黎,為祝融火正。祝融為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姓王名摶頰。”漢陰子方,臘曰見灶神,以黃犬祭之,謂之黃羊。陰氏世蒙其福,俗人競尚,以此故也。
歲前,又為藏彄之戲。按:周處《風土記》曰:“醇以告蠟,竭恭敬於明祀。乃有藏彄。臘曰之後,叟嫗各隨其儕為藏彄,分二曹以校勝負。”辛氏《三秦記》以為鉤弋夫人所起。周處、成公綏並作“彄”字。《藝經》、庾闡則作“鉤”字,其事同也。俗雲此戲令人生離,有禁忌之家則廢而不修。
歲暮,家家具餚蔌,詣宿歲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飲。留宿歲飯,至新年十二曰,則棄之街衢,以為去故納新也。

三國史籍盤點

三國是繼東漢而出現的時代稱號,由於魏、蜀、吳三個國家鼎立而得名。三國始與220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代魏。
《太平廣記》
《齊民要術》
《廿二史札記》
《後漢書》
《水經注》
《讀史方輿紀要》
《搜神記》
《歷代名畫記》
《三國志》
《太平御覽》
《十七史商榷》
《資治通鑑》
《史通》
《文選》
《晉書》
《玉海》
《古今圖書集成》
《讀通鑑論》
《後漢紀》
《華陽國志》
《博物志》
《通典》
《容齋隨筆》
《世說新語》
《文館詞林》
《建康實錄》
《魏略》
《三國雜事》
《方輿勝覽》
《括地誌》
《武侯全書》
《嵇康集》
《藝文類聚》
《北堂書鈔》
《觀堂集林》
《全後漢文》
《高士傳》
《全晉文》
《初學記》
《荊楚歲時記》
《廿二史考異》
《太平寰宇記》
《冊府元龜》
《文苑英華》
《三國大事表》
《吳將相大臣年表》
《輿地紀勝》
《元豐九域志》
《魏將相大臣年表》
《東觀漢記》
《諸葛忠武書》
《漢晉春秋》
《漢將相大臣年表》
《說郛》
《三國疆域圖》
《三國志世系表補遺附訂偽》
《後漢書集解》
《後漢書辭典》
《長沙走馬樓吳簡》
《補三國藝文志》
《三國志及裴注綜合引得》
《三國志補義》
《三國志注補》
《三國志旁證》
《三國職官表》
《三國志辨誤》
《三國志考證》
《三國志續考證》
《三國志瑣言》
《三國疆域表》
《三國疆域表疑》
《校補三國疆域志》
《東漢會要》
《華陽國志校勘記》
《三國志質疑》
《三國志證聞校勘記》
《南漘楛語》
《癸巳存稿》
《三國大事年表》
《三國志注證遺》
《三國漢季方鎮年表》
《魏國將相大臣年表》
《魏方鎮年表》
《三國志評議》
《三國志人名索引》
《曹植集》
《三國志釋地理》
《曹丕集》
《三國郡縣表附考證》
《東漢刊誤》
《記纂淵海》
《蜀鑒》
《三國志校誤》
《三國志注所引書目》
《三國志補註》
《八瓊室金石補正》
《後漢書補逸》
《續後漢書》
《漢末英雄記》
《三國志辨疑》
《曹操集》
《三國志舉證》
《蜀漢本末》
《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
《三國紀年表》
《阮籍集》
《謝鍾英<三國大事表>補正》
《三國疆域志》
《全三國文》
《襄陽耆舊記》
《三國諸王世表》
《補三國疆域志補註》
《續漢書注補》
《三國藝文志》
《三國志證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