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戰役]

赤壁之戰[戰役]
赤壁之戰[戰役]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之一。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起荊州戰役,然後討伐孫權。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赤壁之戰是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也是孫、曹、劉各家都派出主力參加的唯一的戰事。赤壁之戰可以指包括東漢丞相曹操南下後一連串戰役;亦可單指於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所發生的戰事。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

基本信息

戰役背景

赤壁之戰赤壁之戰
東漢末年,其時曹操於官渡擊敗袁紹,後又敗袁紹三子,袁熙袁譚袁尚及北方少數民族烏桓,黃河以北遂落入曹操之手,展望北方僅餘西北馬騰。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為統一全國,舉兵南下,當時長江以南的諸侯主要有荊州劉表,東吳孫權,益州劉璋,以及漢中張魯。而劉備此時在汝南,於新野戰敗,逃亡江夏,本棲身劉表,然荊州軍事實力本就不足以抵抗曹操,加之此時劉表已死,次子劉琮又在蔡瑁等投降派的引領下投降曹操。劉備已丟掉了荊州北部,只能在江夏堅持抵抗,後劉備遣諸葛亮與東吳聯絡,兩家促成聯盟,以長江天險為守共拒曹操。而曹操雖然勢大,但所部大多為冀州,益州降兵,難堪重用,其本部嫡系兵馬只有十餘萬。加之北方兵馬素不善水戰,孫劉兩家遂形成聯盟,對抗曹軍。

戰役過程

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戰前形勢圖
三國形成時期,孫權、劉備聯軍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敗曹操軍隊,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著名決戰。

劉琮投降

赤壁之戰赤壁之戰
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後,作玄武池訓練水兵,並對可能動亂的關中地區採取措施,隨即於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萬南征荊州(約今湖北、湖南),欲一統南北。時孫權已自江東統軍攻克夏口(今武漢境),打開了西入荊州的門戶,正相機吞併荊、益州(治成都),再向北發展;而依附荊州牧劉表的劉備,“三顧茅廬”得諸葛亮為謀士,以其隆中對策,制定先占荊、益,聯合孫權,進圖中原的策略,並在樊城大練水陸軍。曹操採用侍中、尚書令荀攸之計,領大軍直出葉縣、宛城(今河南南陽),另遣輕騎襲襄陽(今屬湖北)。八月,劉表病亡,曹軍放慢進軍速度,施加軍威,欲不戰而得荊州。時孫權派魯肅以弔喪為名,往觀形勢,拉攏劉備,團結劉表舊將,對付曹操。魯肅在途中得知曹操進軍荊州的訊息,乃晝夜兼程趕向襄陽。劉表次子劉琮繼任荊州牧,遣使投降曹操,迎接曹軍。正加緊準備迎敵的劉備得知劉琮投降時,曹軍已過宛城。

孫劉聯盟

赤壁之戰時的地圖赤壁之戰時的地圖
在夏口,諸葛亮自薦與魯肅同回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向孫權求救。諸葛亮到達柴桑,先用二分法和激將法遊說孫權,孫權不願受制於曹操,但又擔心曹操勢強,不能匹敵,於是諸葛亮先說明劉備的軍力:“豫州(劉備)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然後分析出曹操的敗處:曹操勞師遠征,士卒疲憊;北人不習水戰;荊州之民尚未心服曹操。諸葛亮的結論是如果孫劉聯合,肯定可以取勝,並明示而後三分天下,與吳打曹的形勢,孫權於是立即答應,派周瑜、程普前往幫助劉備。不過,當時曹操形勢甚盛,以張昭為代表的東吳群臣主張投降,認為曹操是託名漢相,是挾天子以征四方,抵抗的話於理不合;又曹操已占長江,江東沒有天險可守;曹軍水陸俱下,勢力強大,江東沒有能力抵抗,所以勸孫權迎接曹操;又曹操送來勸降書,信上說:“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恐嚇意味極重。所以在軍事會議上,張昭為首的群臣建議投降曹操,孫權不置可否;魯肅趁孫權如廁機會,偷偷跟到孫權身邊,先指出張昭等不足以採用;又說他自己迎曹操,還可官至州郡,再暗示曹操沒有地方容下曾為一之主的孫權。孫權大嘆張昭等人:“甚失孤望”認同魯肅的說話,魯肅於是再建議追回往鄱陽的周瑜共商對策。
周瑜回來後,亦認為應當抗曹,先後分析曹軍的弱點與諸葛亮的分析亦大致相同:
曹軍疲憊不堪,必生疾病;天氣盛寒,馬無藁草;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曹操的後患;捨棄鞍馬,不習水戰,不是中原人之利。既而進步分析了曹軍的實際力量,指出來自中原的曹軍不過十五六萬,而且所得劉表新降的七八萬人,人心並不向曹。於是孫權心意堅決,並當眾拔劍切下桌角說:“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以周瑜和程普為左右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幫助籌劃,率領黃蓋、韓當、呂蒙、凌統、甘寧、周泰、呂范等及三萬兵沿江而上,與劉備共同抗曹。在曹營,許多人都認為孫權不敢抵抗曹操,會殺掉劉備,而從曹操的勸降書中亦透露出這種想法,但程昱卻認為正因孫權之名未足而令人憚忌,而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又是萬人敵,孫權必會資助劉備,用劉備之名來對抗曹操。而果然,程昱的說法成為事實。

行軍路線

曹操行軍路線

赤壁之戰地形圖赤壁之戰地形圖
進攻路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秋七月,公南征劉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陽,劉備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備走夏口。公進軍江陵。……公自江陵征備,至巴丘……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
三國志·徐晃傳》記載:從征荊州,別屯樊。
《三國志·曹純傳》記載:從征荊州,追劉備於長坂,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卒。進降江陵。
《三國志·趙儼傳》記載:太祖征荊州,以儼領章陵太守,徙都督護軍,護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
可見,曹操是從許昌全線出擊,基本是以壓制性的態勢進擊荊州,也正是這個態勢嚇跑了劉備,唬降了劉琮。而曹操的進攻路線基本如下:許—新野(樊)—襄陽(另派文聘防禦江夏)—當陽—江陵—巴丘—赤壁。

敗退路線

《資治通鑑》記載:操引軍從華容道步走,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
《漢末英雄記》記載:曹公赤壁之敗,至雲夢大澤,遇大霧,迷道。
如果兩個記載吻合,那么“華容道”和“雲夢大澤”應該是一個地方。三國時的華容道是在江漢平原上潛江以南,監利以北的地方。而雲夢大澤應該理解為包括南到洞庭湖,被到江陵的大片沼澤地和零星湖泊。但在《三國志·郭嘉傳》中有:“太祖征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 綜上所述,可以總結出曹操的全部行程:許—新野(樊)—襄陽—當陽(長阪追擊戰)—江陵—巴丘—赤壁(敗)—華容道(雲夢大澤)—巴丘(燒船)—南郡—譙。

孫劉行動路線

《三國志·劉備傳》記載:“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及於當陽之長坂……先主斜趨漢津,適與羽船會,得濟沔,遇表長子江夏太守琦眾萬餘人,與俱到夏口……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併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
這個記載很詳細:
新野——襄陽——當陽(敗)——漢津——夏口(匯合周瑜)——赤壁(勝)——華容道——南郡。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先主至於夏口……時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
《三國志·周瑜傳》記載: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併力逆曹公,遇於赤壁……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軍遂敗退,還保南郡。備與瑜等復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逕自北歸。
這個路線也比較明:
柴桑——夏口——赤壁——烏林——江陵。
兩軍的匯合應該是在夏口或江口附近。

地理之爭

赤壁市赤壁山上的鐫字赤壁市赤壁山上的鐫字
赤壁之戰場所多年來,學術界對於“赤壁”地望問題討論,諸說並起被近代傳媒稱為“新赤壁大戰”。數百年來,歷史學界對於“赤壁”之戰發生的地點問題多有討論,諸說並起,被傳媒稱為“新赤壁大戰”。一般統計,至少有七種“赤壁說”:蒲圻說、黃州說、鍾祥說、武昌說、漢陽說、漢川說、嘉魚說。從現當代觀點來看,爭論的焦點在蒲圻說和嘉魚說之間,而歷史學出版物和已發現文物證據更偏向於蒲圻說。
蒲圻說
陰法魯主編的《古文觀止譯註》中寫道:“那個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縣西北,長江南岸。”《元和郡縣圖志》亦稱:“赤壁山在蒲圻縣西一百二十里,北臨大江,其北岸即烏林,即周瑜用黃蓋策,焚曹公舟船敗走處。”胡三省注的《資治通鑑》和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也採用了這一學說。1970年以後,蒲圻市赤壁山及長江對岸的烏林連續出土了大量東漢時期的文物,包括1973年出土的銅馬鐙、“建安八年”(203年)字樣的瓦硯,1976年赤壁山下土層中的沉船遺址、赤壁山上的各式漢朝帶鉤,
1987年開探的墓室中諸葛亮設計的銅弩機、東漢通行的五銖錢等等。1991年,湖北大學人文學院專門出版了《古戰場蒲圻赤壁論文集》。1998年,蒲圻市正式改名為赤壁市。
嘉魚說
語言學家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和朱東潤主編的《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都持赤壁在今湖北嘉魚縣東北的觀點。如上溯此說之源,有《大清一統志》引據《水經注》為證。《水經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應在嘉魚縣東北,與江夏接界處,上去烏林二百里。”此說後來為清末著名地理學家楊守敬所首肯。

戰役評價

曹操: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曹操: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
赤壁之戰,曹操自負輕敵,指揮失誤,加之水軍不強,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面前,冷靜分析形勢,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赤壁戰前曹操的優勢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反對曹操的人稱之為“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它諸侯自然在政治正確性上難以爭鋒;第二,曹操以新勝之軍南下,其氣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數倍於孫、劉兩家。不過在曹操兵敗赤壁中,傳統的史學家強調其思想輕敵驕傲。如張作耀《曹操傳》說:“曹操其人極易激動,易被勝利沖昏頭腦”,曹操沒有乘勝把劉備徹底擊潰,錯過了戰機。
曹操的失誤
(1)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 關西軍一直是曹操的威脅。(2)且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 曹操也明白這個道理,他希望的是用荊州水軍對抗吳軍,可惜他錯了,赤壁之戰前那場接觸戰證明了一切。所以曹操才會索戰船,只不過正是因為這樣才被敵人火攻。說到底還是水軍不濟造成的。張遼庾信《哀江南賦》中提到:“張遼臨於赤壁,王浚下於巴丘”。 曹操的主力部隊悉數開赴赤壁了。他希望以荊州水軍為主力,進而利用絕對的兵力優勢渡江,只是他高估了荊州水軍,低估了吳軍和長江。(3)又今盛寒,馬無藁草; 《三國志·孫權傳》記載: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可見戰馬沒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飢餓與瘟疫是困擾曹軍的兩大難題。這樣的部隊即使數量多也很難取勝。(4)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三國志·曹操傳》: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備遂有荊州、江南諸郡。《江表傳》記載:(曹操)後書與權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瘟疫成了左右戰局的關鍵因素。

四大懸疑

《三國演義》《三國演義》
第一,赤壁,是一座山的名稱,還是某一地段的名稱?傳說赤壁的遺址現有五處,哪一處跟真跡更為接近?在歷史研究與旅遊事業與時俱進的今天,人們對此特別關心,是可以理解的。其實,赤壁遺址早在宋代已有五處,即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所謂“薄圻”(後來寫作蒲圻,今湖北赤壁市)、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所謂“嘉魚”、唐《漢陽圖經》所謂“漢川”、宋蘇軾所游“黃州”及宋代傳說的“江夏”。現在看來,最接近三國時代的《荊州記》和《水經注》可信度較高,唐《漢陽圖經》以下的三種傳說均與事實不符。關於這一點,盧弼在《三國志集解》里對前人的論述做了很好的總結。最值得參考的是,近年出版的《赤壁之戰研究》論證了《荊州記》“蒲圻”之說的可信性,並說明“赤壁”絕不是一座山的名稱,因為它所指的範圍是沿江百里的南岸地區。第二,火燒赤壁的具體時間,究竟是十月,還是十二月?過去也有不同的說法。中華書局1962年出版的《中外歷史年表》(翦伯贊主編)的著錄是:“十月,曹操以舟師攻孫權,權將周瑜大破之於烏林、赤壁,操敗退南郡,留兵守江陵而還。十二月,劉備攻占武陵、長沙、桂陽、零陵諸郡。”照我看,這個著錄是誤解南朝宋范曄所撰《後漢書》的結果。《後漢書·孝獻帝紀》在建安十三年的末尾記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冬十月癸未朔,日有食之。”另一件是:“曹操以舟師伐孫權,權將周瑜敗之於烏林、赤壁。”如果參考比《後漢書》撰寫時間更早的《三國志》、《後漢紀》等書,我們就可以斷定,《後漢書》在根據舊史記錄第二件大事時省略了“十二月”等等文字。在這方面,《後漢紀·孝獻皇帝紀》的記載最為詳細,今摘錄如下:“九月,劉琮降曹操。……時孫權軍於柴桑,劉備使諸葛亮說權,權大悅,即遣周瑜將水軍三萬,隨亮詣備,並力拒操。冬十月癸未,日有蝕之。十二月壬午,徵前將軍馬騰為衛尉。是月,曹操與周瑜戰於赤壁,操師大敗。”這段記載跟《魏志·武帝紀》相合,可見孫、劉聯軍早在九月份已經備戰,而赤壁交鋒及曹軍敗退的時間是兩個多月以後的十二月份。
第三,關於三方投入赤壁之戰的兵力,特別是曹操一方的人數,《三國志》或《三國演義》的讀者一向有多種猜測。對此,《三國史研究》在《赤壁之戰考辨》中有比較平實的分析,大意如下:曹操號稱“八十萬”,是虛張聲勢,他南下率三十萬眾,並荊州兵約十萬,總計四十萬。但曹操駐防新得荊州,分散了兵勢,用在赤壁之戰的第一線兵力只有一半,且又是“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眾”,故周瑜說“眾數雖多,甚未足畏”。聯軍方面,劉備有二萬人駐夏口,孫權有十萬之眾屯柴桑。聯軍用於第一線的兵力,劉、關、張率二千人助陣,共三萬二千。孫、劉雙方都留有大軍為後援。總之,三方動員總兵力五十餘萬,而在第一線陣地上,聯軍以三萬二千之眾,對抗了二十餘萬曹軍。
第四,或者把小說虛構的故事當成歷史的真實,或者用正史《三國志》來校正小說《三國演義》,這種現象的不時出現,說明我們有必要弄清史書和小說的區別:史書的價值在於“實”,史家所追求的是“實錄”;小說的精彩在於“虛”,作家的著力點是“虛構”。所以,當我們為《三國演義》“草船借箭”、“借東風”等情節鼓掌時,所讚賞的是小說家的虛構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