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記》[古代志怪小說]

《搜神記》[古代志怪小說]

《搜神記》是一部記錄中國古代漢族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的故事集,蒐集了古代的神異故事共四百多篇,開創了中國古代神話的先河,作者是東晉史學家乾寶。其中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集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之大成的著作。乾寶,東晉新蔡人,初為著作郎,以平杜弢功,封關內侯,是一個有神論者,他在《自序》中稱,“及其著述,亦足以發明神道之不誣也。”編傳作者為東晉初年史學家乾寶,全書共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454個。作者在《自序》中稱,“及其著述,亦足以發明神道之不誣也。”(《搜神記·自序》)。就是想通過蒐集前人著述及傳說故事,證明鬼神確實存在。故《搜神記》所敘多為神靈怪異之事,也有不少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文章構想奇幻,極富浪漫主義色彩。“鬼神信仰”在中國有悠久的傳統,它與山川祭祀、祖先祭祀並列。自商周以來,歷代帝王無不親登祭壇祭祀,而記載神鬼傳說的典籍。除《山海經》、《淮南子》外,《搜神記》稱得上其中的集大成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本書為我們保留了不少珍貴的材料,是後人研究中國古代民間傳說及神話不可多得的收藏珍本。

基本信息

內容

《搜神記》原本已散,今本系後人綴輯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個。所記多為神靈怪異之事,也有一部分屬於民間傳說。其中《干將莫邪》、《李寄》、《韓憑夫婦》、《吳王小女》、《董永》等,暴露統治階級的殘酷,歌頌反抗者的鬥爭,常為後人稱引。
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節簡單,構想奇幻,極富於浪漫主義色彩。後有託名陶潛的《搜神後記》10卷和宋代章炳文的《搜神秘覽》上下卷,都是《搜神記》的仿製品。《搜神記》對後世影響深遠,如唐代傳奇故事,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神話戲《天仙配》及後世的許多小說、戲曲,都和它有著密切的聯繫。
《搜神記》內容十分豐富,有神仙術士的變幻,有精靈物怪的神異,有妖祥卜夢的感應,還有人神、人鬼的交通戀愛,等等。其中保留了相當一部分西漢傳下來的歷史神話傳說和魏晉時期的民間故事,優美動人,深受人們喜愛。神話,如卷十四的“盤瓠神話”,是關於古時蠻族始祖起源的猜測;“蠶馬神話”是有關蠶絲生產的神話。歷史傳說,如卷十一“干將莫邪”講述的復仇故事;卷十六紫玉傳說,講吳王小女的生死愛情。民間故事,如卷十一“東海孝婦”,講孝婦周青蒙冤的故事;韓憑夫婦的傳說則歌頌了忠貞不渝的愛情;卷一仙女下嫁董永的故事也是如此。這些故事是《搜神記》的精華所在,歷代長傳而不衰。
《晉書·乾寶傳》說他有感於生死之事,“遂撰集古今神祇靈異人物變化,名為《搜神記》。”

作者

乾寶(?~336年),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明天啟《海鹽縣圖經》云:“父瑩,仕吳,任立節都尉,南遷定居海鹽,乾寶遂為海鹽人”。又云:“乾瑩墓在澉浦青山房。”明董谷《碧里雜存》云:“乾寶……海鹽人也。按武原古志雲,其墓在縣西南四十里,今海寧靈泉鄉。真如寺乃其宅基,載在縣誌,蓋古地屬海鹽也。”據史料記載,自西晉永嘉元年(307年),乾寶初仕鹽官州別駕(刺史的從吏官),後因劉聰、石勒之亂,西晉亡,東晉立,南北對峙,乾寶舉家遷至靈泉鄉(今海寧黃灣五豐村與海鹽澉浦六忠村的交界處)。永嘉四年(310年),父卒,葬澉浦青山之陽,乾寶為父守孝。至三世時,遷至梅園(今海鹽通元),自此,海鹽成為乾氏子孫繁衍的居住地。

版本

乾寶原撰《搜神記》有30卷,流傳至今只有20卷,454篇故事。
坊間的《搜神記》並非原始的完整版本,原本多散佚,後人再從《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太平御覽》、《法苑珠林》等書輯錄而成的,才成為今天所見的二十卷本《搜神記》。
乾寶的《搜神記》名氣太大,除了歷代輾轉傳抄之外,連襲用書名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同樣叫做“搜神”的至少就有陶潛《搜神後記》、北魏曇永《搜神論》、唐代句道興《搜神記》、宋代的《搜神總記》、元刊《新編連相搜神廣記》、明代羅懋登六卷本《搜神記》、焦璐《搜神錄》(即《窮神秘苑》),明代還有一個八卷本《搜神記》乾寶的《搜神記》原書似乎在宋元間就已散佚了。
《隋書·經籍志》載(晉)陶潛撰《捜神後記》十卷,是後人偽托。
《密冊匯函》刻本。
《搜神記》另有日文譯本。
汪紹楹的《搜神記校注》。
近人李劍國輯校的《新輯搜神記》30卷及《新輯後搜神記》10卷。
白話本有三民書局的《新譯搜神記》、台灣古籍出版社的《搜神記》。

序言

古本

晉散騎常侍新蔡乾寶令升撰
雖考先志於載籍,收遺逸於當時,蓋非一耳一目之所親聞睹也,又安敢謂無失實者哉。衛朔失國,二傳互其所聞;呂望事周,子長存其兩說,若此比類,往往有焉。從此觀之,聞見之難,由來尚矣。夫書赴告之定辭,據國史之方冊,猶尚如此;況仰述千載之前,記殊俗之表,綴片言於殘闕,訪行事於故老,將使事不二跡,言無異圖,然後為信者,固亦前史之所病。然而國家不廢註記之官,學士不絕誦覽之業,豈不以其所失者小,所存者大乎?今之所集,設有承於前載者,則非余之罪也。若使採訪近世之事,苟有虛錯,願與先賢前儒分其譏謗。及其著述,亦足以發明神道之不誣也。群言百家,不可勝覽;耳目所受,不可勝載。今粗取足以演八略之旨,成其微說而已。幸將來好事之士錄其根體,有以游心寓目而無尤焉。

新版

搜神記搜神記
搜神記,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國小說界裡一部名著。不過,大家誤認他是文人編造的“神怪小說,”其實,他是一部古代的民間傳說,是一部古代的神話。
我們要研究中國古代的民間傳說及神話,除了楚辭,淮南子等幾部書而外,就要說到它了。《搜神記》中所收的傳說,有許多至今還流傳在平民口上。例如“蠶神的故事,”(卷十四)如“盤瓠的故事,”(卷十四)“如顓頊氏二子的故事,”(卷十六)如“細腰的故事:”(卷十八)或至今整個的流傳於民間,或經過許多變化,而演成今日流行的傳說。我們只要留心考察,就可以看得出。總之,《搜神記》是古代民間傳說的總匯,而有一部分是後來民間傳說的根源。
搜神記的作者,是晉朝時候的乾寶。不過,現在流傳的二十卷本《搜神記》,並非乾寶的原書,有後人增改的地方。這是民間傳說常有的事。他的原文,也有許多,不是自己寫出來的,是抄錄他人的作品。這也是民間傳說的通例。如《四庫目錄提要》說:“第六卷,第七卷,全抄續漢書五行志。”對此他很不滿意。其實,把它當民間傳說看,抄不抄就不成問題。《搜神記》全書中,有幾個故事,大同小異的,他也兼收並載。這尤可以看得出是民間故事的本色。如“丹陽道士謝非的故事,”(卷十九)和“魏郡張奮的故事,”(卷十八)和“安陽書生的故事,”(卷十八)三個是從一個演繹出來的。“古巢老姥的故事,”(卷二十)和“由拳老嫗的故事,”(卷十三)兩個也就是一樣。“晉時吳興人父子的故事,”(卷十八)和“北平田琰妻的故事,”(卷十八)兩個妖怪:一冒充人父,一個冒充人夫,也是一樣的結構。這幾個故事,很可以做我們研究的數據,不只是供我們的賞鑒。
當然,全部《搜神記》中,並不全是有價值的民間傳說,而大部份卻是好的。不幸為舊文學家當作談神說怪的小說而摒棄,又不幸為新文學家當作文人編造的神怪小說而不屑一讀。這真是冤枉了。
在《搜神記》以後,再有一部《搜神後記》十卷,舊題為陶淵明撰。這當然是後人假託的。就說不假,也沒有前搜神記好,所以我們沒有注意的必要。
《搜神記》的作者,是乾寶,可以說是真的。不過,今二十卷本《搜神記》,已非乾寶的原文,這話也不錯。但是我們現在當他是古代民間傳說看,只知賞鑒作品,不必問作者;那么,作者的問題,就不成問題了。

特色

志怪小說的最高成就,應該體現在《搜神記》上。它與地理博物作品不同,以輯錄鬼怪神仙故事為主,也包括一些瑣聞雜記,是直承《穆天子傳》及《山海經》影響而出現的。它的作者是東晉初年著名史學家乾寶。乾寶,字令升,新蔡(今河南)人。出身世家,少即勤學,博覽群書,著《晉紀》二十卷,時稱良史。據《晉書》本傳載,他作《搜神記》是有感於父親之婢和兄長死而復生的神異經歷。遂集古今神祇靈異人物變化"而成的。一方面"考先志於載籍",另一方面"收遺逸於當時",涉獵頗廣,歷數十年而成。原書為三十卷,唐宋時尤存,大概在宋元之際佚失。今本為二十卷,是明代學者胡應麟從《法苑珠林》、《太平廣記》、《太平御覽》等書中輯出的。
《搜神記》不但內容豐富,而且語言也雅致清峻、曲盡幽情,確是"直而能婉"的典範。其藝術成就在兩晉志怪中獨占鰲頭,對後世影響極大。它不但成為了後世志怪小說的模物,又是後人取材之淵藪,傳奇、話本、戲曲、通俗小說每每從中選材;至於其中故事被用為典故者,更是不可勝計。《搜神記》的續作、仿作很多,最著名的當推署名陶潛的《搜神後記》,十卷。這部書是否真為著名的大詩人陶淵明所作,尚難以確定。該書除少數故事與《搜神記》、《靈鬼志》等書相重外,絕大部分采自當時的民間傳聞。書中多愛講神仙故事,其中不乏佳篇,如卷五的海螺女故事和"阿香推雷車"故事等,都十分優美,歷代傳誦,廣為引用。但也得承認,在藝術方面,尚處於小說發展的初期階段,一般是粗陳故事的梗概。
相關影視《搜神傳》該劇以中國經典神話故事《搜神記》作為骨幹,是香港無線電視於2006年拍攝的動畫特技劇集,此劇為2007年節目巡禮劇集及2007、2008無線節目精選第二季劇集之一。監製李添勝。此劇並非以高清技術及16:9拍攝,所以在數碼版的翡翠台及高清翡翠台會以16:9配以畫面呈現(加上Pillarbox)。故事內容主要取材自晉朝神話集《搜神記》加上其他中國神話傳說改編及拼湊而成。配合賞心悅目的動畫特技、奇幻幽趣的表現手法,構出一場仙、人、魔三界的大戲。

影響

搜神記搜神記
六朝“志怪”遠承上古時代的神話傳說,近繼先秦兩漢史書及諸子百家著作中的神鬼妖異故事,下開唐代傳奇和宋代評話中“煙粉靈怪”故事的先河,一直深遠地影響到元、明、清三代的小說和戲劇文學,而明清的筆記小說則可以說是六朝志怪的嫡傳。六朝“志怪在我國文學史土,特別是在古代小說的發展史上有著承先啟後的作用。《搜神記》則是現存“志怪”小說中價值最高,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種,是這個時期“志怪”小說的代表。通過它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認識到六朝志怪小說的思想藝術成就,對我們充分認識六朝“志怪”在中國小說史上的歷史地位無疑是有幫助的。
前代神怪作品的創造性繼承者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志怪小說,特別是《搜神記》之所以能在中國古代小說發展史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輝,首先在於它對前代的神怪作品有著創造性的繼承。馬克思指出“古希臘神話不只是希臘藝術的武庫,而且是它的土壤。”我們也可以這樣評價中國的神話。《搜神記》正是在中國神話和前代其它神怪故事的沃土上生長出來的一株奇葩。‘已對前代神話鬼怪傳說故事的繼承乃是一種創造性繼承。
首先,從《搜神記》中故事的來源來看,既有對前代作品內容的繼承,又有自己的創造。
該書中著錄的漢代故事就不下百條,且有文獻可查的不少於幾十則。如《董永》第則②引自劉向的《孝子傳》,《東海孝婦》引自劉向的《說苑?貴德》,又如《陰子方》、《張助》、《張漢直》《到伯夷》等等,卿褲見東漢應確的《代俗通義》一方面《搜神記》有對前代神怪傳說的轉錄保存之功,另一方面又有它自己在題材內容上的更廣泛的開拓。魏晉前的神怪作品就其總體而言,反映的生活面是廣泛的、主題也是多樣的但就具體的某一作品看,表現的題材或思想內容卻有明顯的局限性。就拿現存保留古代神話最多的《山海經》來說,書中有不少遠古的神話傳說,概其主要內容大體可以分之三類一是關於宇宙和人類起源的故事,如《海外北經》中鐘山之神“燭陰“又稱“燭龍””的傳說,《大荒西經》中關於女媧的傳說。二是戰勝災害的英雄故事,如《羿射九日》、《大禹治水》等。三是反映部落間的戰爭,如《大荒北經》中黃帝與蚩尤之戰,《海外西經》中刑天與帝爭神座等。
《搜神記》除有上述類型的內容外,還有許多更按近社會現實生活的內吝。如有反映和歌頌勞動人民思想感情的作品。《盤瓠》中描寫的“無關嬬、符傳、租稅之賦”的理想世界。有暴露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本質,歌頌反抗者的優秀品質的作品,如《韓憑妻》、《三王墓》。有揭露貪官、昏官的、如《蔣山祠》,也有欲煩清官的,如《小黃令》、《軟輔》。有反映封建社會中男女婚姻問題的,如《王道平》、《河間郡男女》。此外還有各種異怪的描寫。這些大多是作者採擷傳說寫成的。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神話的許多因素,萬物有靈的精靈論,無所不能的法術、人鬼雜糅的野性世界,宇宙萬物人化思想,小說中塑造了不少死後再生、永恆仙鄉、魔法幻化等事件情景。而且,《搜神記》中也開始出現寫社會人物的作品,如《天竺胡人》、《李寄》、《管輅》、《郭璞》、《鍾琳》等。從上面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出《搜神記》一書較之前代的神話、神怪故事,在題材上既有明顯的繼承、也有較大的開拓和發展。
其次,從藝術上來看,《搜神記》繼承了前代神話中強烈的誇張、豐富的想像和神奇的幻想等浪漫主義手法。
如《千日酒》中寫劉玄石到狄希那裡要酒喝,狄希的酒還沒有發酵釀好。玄石要了還沒有釀熟的酒喝了,他到家就一眠千日,家裡人以為他死了,埋葬了他。三年後,狄希去訪劉玄石,令其家人去掘墳墓,只見“冢下汗氣徹天”,破棺後,掘墓人被劉玄石的酒氣沖入鼻中,竟然也都各醉睡了三個月。書中還記敘有“長五丈,足履六尺”的大人,也有身高僅一尺乃至數寸的小人。再從作品的形制篇幅上看,前代特別是上古神話,比較簡單、零散,首尾完整的故事很少。《搜神記》在這力面的突破也是明顯的。《搜神記》中出現了許多敘事婉轉、文學性很強的作品,如《華山使》,故事情節雖然不及唐傳奇中《柳毅傳書》的情節那么曲折動人,但也寫出了鄭容路經華陰,受華山使托書,傳書的經過,傳書的結局等等。又如《宋大賢》,先用概括描寫的方式寫出宋大賢的性質“以正道自處”,然後寫他夜宿南陽西郊亭與妖精鬼怪的鬥爭,作品中有聲有色地描寫了他與鬼魅鬥爭的三個回合。這些故事中矛盾的發生、發展、高潮、結局大體具備,表現出了較為完整的藝術構思。
可見《搜神記》無論在思想內容還是藝術表現上對前代神怪傳說都顯示出有著繼承,更有著創造性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