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馬站鎮](/img/b/57b/nBnauM3X0MTNxEzN1QDM3gDOxITMyIjM0AjMwADMwAzMxAzL0A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馬站地處浙閩交界,瀕臨東海,是浙江的南大門,是全省唯一具有南亞熱帶氣候特徵的地理單元,夏涼冬暖,四季如春,境內以其獨特的小氣候和豐富的"名、特、優、新、稀"品種資源而聞名全省。特殊的地理地位,形成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使馬站素有"浙江小昆明"之美稱。
馬站區域經濟發展迅速,以農業為主,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5%以上。支柱產業有種植業、養殖業、旅遊業、對台貿易和勞務輸出業等,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商品基地建設與發展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已達到產業化所需要的生產規模,經濟發展外向型程度迅速提高,創匯農產品品種不斷增加,已有鹽水蘑菇、罐頭蘑菇、新蘑菇、四季柚、對蝦、紫菜、洋棲菜、文蛤、活蟹、活魚等十幾個品種外貿出口。
馬站鎮是馬站區域經濟、文化、政治中心,是馬站農業對外綜合開發區的中心城鎮。全鎮總面積36平方公里,轄三個總支,23個村居,3萬多人口。2000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2億元,財政收入400多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001元。
自然資源
地理位置特殊,農業資源豐富。本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熱量豐富,陽光充足,夏涼冬暖,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在18.5℃以上。獨特的氣候條件,為馬站鎮發達的農業創造了天時、地利優勢。鎮內稻米盛產,名特優產品
![馬站鎮](/img/4/5a2/nBnauM3X0EjMxQDNwUDM3gDOxITMyIjM0AjMwADMwAzMxAzL1A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馬站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東有東方夏威夷漁寮金沙灘,南有國家一級漁港霞關港和沿浦灣海水養殖基地,西有國保單位蒲壯所城,北有民族風情基地岱嶺畲族文化基地,形成蒲江九九、筆架夕照、牛獅水庫、金山花果井、鶴峰望遠等蒲門十大景觀,吸引省內外旅遊愛好者,年接待遊客達數萬人。
基礎設施
![馬站鎮](/img/d/063/nBnauM3XzQDM0kTO3MDM3gDOxITMyIjM0AjMwADMwAzMxAzLzA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城鎮面貌日新月異。馬站原為鄉村小鎮,房屋低矮簡陋,街道狹窄不平。1982年開始掀起老集鎮改造和新集鎮建設熱潮,至2003年,全鎮新建房屋43.1萬平方米;改建、新建街道27條,總長9.2公里;橋樑8座;鋪設給排水管道24.5公里。全鎮綠化面積達4500平方米,綠化率為12%。南新街、北興街和朝陽路街道寬敞,樓房林立,是全鎮的樞紐地帶。鎮內供電、供水、交通、郵電、衛生等公共設施逐步完備,商業區、工業區和住宅區布局分明,市容整齊,為溫州市“一星級”文明城鎮。2003年,因城鎮發展需要進行總體規劃修編,按城鎮功能設立中心區組團、老城區組團、西南組團和東南組團。
道路:全鎮縣四級公路5條,全鎮共有機動車輛350輛,開通馬礬、馬霞、馬城、馬漁、馬雲等主幹交通線,併到2000年底前全部完成沙改油工程。農村機耕路建設加快,實現行政村村村通公路。
供電:全鎮有工業595、馬站596兩條高壓線路,並在2000年投資200多萬元進行改造,全鎮月發電量80萬千瓦時,電價與全縣接軌。
供水:已建成的自來水廠一座,基本上滿足生活與工業用水需要。同時,加強對自來水管道改造,不斷滿足居民需要。投資700多萬元,建成馬站鐵場水庫,現已投入使用。下步要採取股份制形式建設鐵場自來水廠,加快鐵場水資源開發,提高馬站人民的用水質量。
通訊:電信與郵政事業發展較快,共投資1500多萬元建成電信大樓、郵政大樓。全鎮共裝程控電話4200多門,容量10000多門,擁有手機約6000部,並實現村村通電話。
電視:全鎮共裝有線電視終端4800多戶,並與高壓線路改造進行同步改造,提高收視清晰度,實現了村村通有線電視。
其他:學校、酒店、旅館、醫院等配套設施完善,大大地改善了經濟發展軟環境。
經濟狀況
鎮區地處蒼南縣三大平原之一的馬站平原,具有冬暖夏涼的獨特地理環境,種植業聞名省內外。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全鎮人民大興水利建設、標準農田改造之風,改革耕作制度,推廣優良品質和新的栽培技術,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2003年,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2521萬元,農業總產值7839萬元,其中糧食總產量7277噸,蘑菇產量8500噸,產值4000萬元,四季柚產量2500噸,產值1400萬元,人均收入2198元。馬站鎮農業作物種類繁多,有蘑菇、四季柚、荔枝、橙、桃、李、無核柿、楊梅、番茄、葡萄、草莓、芹菜、麻竹等,現已建魁里、下峰商品糧生產基地,中魁、車嶺、橋頭三大四季柚園區,棋盤、下魁、蘭山三大蘑菇園區,城門臍橙基地,中姑番茄、草莓基地,下峰芹菜基地等。其中蘑菇、四季柚多次被國家農業部及農業博覽會評為優質獎、金質獎和銀質獎,四季柚獲中國綠色食品標誌。創辦了天豐實業有限公司、清源蘑菇合作社了、鴻迪蘑菇加工廠、馬站四季柚合作社等農業加工企業和農業生產合作組織,產品遠銷歐洲、中東、亞洲等國家和地區及全國各大市場,已逐步形成種、養、加一體化的格局。
工業、商業方興未艾。2003年,全鎮有工業企業12家,工業總產值2331萬元,涉及蘑菇加工、儀表、紡織等行業。商業市場興旺繁榮,2003年,鎮內建有小商品、蘑菇、水果、蔬菜、糧食複製品、畜牧、木材交易等7個貿易專業市場,年市場交易額達11500萬元。共有國營、集體、股份、個體商店420多家,朝陽路為全鎮“誠信經營文明示範街”。
農業經濟
由於馬站鎮所處的地理位置特殊,農業資源相當豐富,農業生產十分有特色。2000年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7522萬元,占工業總產值的78%。其中糧食總產量8231噸,產值1060萬元;蘑菇產量8250噸,產值2970萬元;四季柚總產量4000噸,產值l600萬元。主要情況:
![馬站鎮](/img/f/ac5/nBnauM3X0YjMzMzN4EDM3gDOxITMyIjM0AjMwADMwAzMxAzLxA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二、科技興農戰略效果明顯。舉辦各類實用農業技術培訓班,逐步提高農業工作者和生產者的自身素質,與科研單位合作,進行四季柚、蘑菇等農產品良種改選及病蟲害防治課題研究,加強四季柚單株母本園培育,選派技術人員到省內外考察,引進和推廣新品種,取得可喜成績。
三、現代化農業示範園區建設效果明顯。通過幾年的努力,已建成一批農業示範園區和生產基地,有中魁四季柚園區、車嶺四季柚園區、下魁蘑菇示範園區、魁里糧食園區、中姑、小姑設施農業栽培基地、魁里生態觀光旅遊農業園區等,加快了效益農業的發展。
四、農產品市場體系基本形成。逐步形成了以四季柚、蘑菇等拳頭產品為龍頭的產、供、銷一條龍產業鏈,創辦了天豐食品有限公司、鴻迪蘑菇加工廠等農業龍頭企業,培育一支現代化供銷隊伍。辦成了蘑菇交易市場、水果市場等農業產品專業市場,醞釀成立馬站蘑菇合作社,使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
主要景點
漁寮景區
![馬站鎮](/img/a/c61/nBnauM3X0EjNzYTM5MTM3gDOxITMyIjM0AjMwADMwAzMxAzLzE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漁寮大沙灘 漁寮沙灘長2000米,寬200至600米,是中國沿海大陸架上最長最大的沙灘,而且以水清、沙軟、灘平、海闊見勝,四周林木繁茂,青山疊翠,環境優美,是理想的海濱浴場和沙灘運動場。這裡盛產一種被譽為"天下第一鮮"的文蛤。沿岸有雙榕迎浪、金鉤吊鯉、雙虎搶豬頭等礁石奇景。最奇特的是沙灘當中有一堆巨大的亂石,用石片敲擊在任何一塊不同的部位上,便可發出各種不同的音韻,故稱音樂石"。近海小島還有石筍、媽祖、觀音、水簾等洞景。
霧城沙灘 霧城沙灘在漁寮沙灘北面1000米左右,長800餘米,寬200米,處在水質清澈、風平浪靜的海灣內,是一處極佳的海水浴場。澳口東有鳳山、西有龍山,"龍鳳呈樣"之態勢。傳說舊時每早必有濃霧,故澳後村落稱為霧城,即明初抗倭壯士所城(後併入蒲門所城,全稱蒲壯所城),今城基尚存,人們屐履所至,無不激發懷古之幽情。
![馬站鎮](/img/d/8b9/nBnauM3XzMDN4QjM0QTM3gDOxITMyIjM0AjMwADMwAzMxAzL0E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蒲壯所城(國家級文保單位)是浙南明代抗倭重鎮,位於馬站鎮附近的蒲城鄉。該城原稱蒲門所城,屬金鄉衛,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後因霧城的壯士所(城)合併到蒲門所,遂改稱為蒲壯所城。這裡文物古蹟很多,當地民謠有:"一亭二閣三牌坊,三門四巷七庵堂。東南西北十字街,廿四古井八戲台。"其中著名的有北宋探花、禮部侍郎陳桷住宅遺址、古井,民族英雄陳後英廟、墳和建城時由國師選定埋在十字街的奠基石,以及宋、元時代的石刻、城牆等。該城是蒼南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又是開展古城憑弔,歷史考察和旅遊觀光的好地方。
社會事業
馬站逐步實現由農村集鎮向現代城鎮發展。通過環境治理大行動和"雙整治"活動,城鎮的綠化面積達到15000平方米。馬站溪和閣洋河得到治理,重現河寬、水清、岸綠景象;違章建築、建章篷架、戶外廣告、臨時攤點得到整
![馬站鎮](/img/a/cb6/nBnauM3X0EzM3ITN5IDM3gDOxITMyIjM0AjMwADMwAzMxAzLyA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教育、文化、衛生事業不斷發展。全鎮有幼稚園6所,國小8所,初級中學2所,高級中學1所,在校生4683人。其中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國中升學率63%。鄉村電子信息館、卡拉OK廳、網咖、老人文化中心、康樂中心(檯球城)等文化設施一應俱全,有線電視終端5300戶,程控電話4700多門,容量10000門,擁有手機約8000部,寬頻用戶200多戶。醫院、村級衛生室、婦幼保健站、愛國衛生辦公室等醫療衛生機構設施完善,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實行五保老人集中供養,建成市級敬老院。
沂水縣馬站鎮
馬站鎮位於八百里沂蒙最北端,地處三市(臨沂、濰坊、淄博)五縣(沂水、沂源、臨朐、諸城、安丘)的中心,東紅、泰薛兩省道“十”字穿越鎮境,青紅、瀋海高速交匯於此,全鎮轄66個行政村,6.9萬人口,總面積133.1平方公里,是省政府首批命名的中心鎮。近年來,該鎮大力實施“農工結合,重工活商,強農興克,依法治鎮”戰略,取得了顯著成效。2004年,全鎮實現了國內生產總值3.4萬元,實現財政收入14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09元。先後獲得全國土地管理先進鄉鎮、省中心鎮建設示範鎮、臨沂市中心鎮建設一等獎等稱號。
建國前後,沂北縣曾設在馬站鎮。鎮內古蹟薈萃,旅遊資源豐富,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齊長城遺址,“穆陵停雪”為舊時沂州八景之一,並擁有天橋官莊漢墓群、楊家珠江漢代古城等名勝古蹟,尤其是穆陵關極具考察開發價值。
設計城區規劃6平方公里,構築了“九縱八橫”的總體框架,投資1000多萬元,完成了3處市場、7條道路、2處公園及自來水、公廁、路燈等配套建設;沿河公園、中心廣場、綠地街雕,獨具特色,錯落有致。同時,社會醫療、勞動保障教育體育、金融保險、郵政通訊、餐飲娛樂等行業體系日臻完善。
![馬站鎮](/img/5/3d2/ml2ZuM3X3cDNwgTNzUTM3gDOxITMyIjM0AjMwADMwAzMxAzL1E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全鎮糧作物之比為4:6,發展楊樹豐產林11000畝,煙桑面積5000畝,林果8000畝,大棚瓜已發展到5000畝;發展百合、桔梗、中藥材2500戶。初步形成了“南桑菜、北林果、東西烤菸、面上畜牧”的發展格局,農產品深加工開發前景非常開闊。
礦產主要有鈦鐵礦石、鉀長石、玄武岩、磷石、花崗岩、雲母、礦泉水等。沂風礦泉水經過國家和省有關部門勘察鑑定,達到開發礦泉水國家標準,開發前景良好。
相關詞條
王村鎮 庵上鎮 泉林鎮 垛莊鎮 枳溝鎮 費城鎮 探沂鎮方城鎮 臨沭鎮 曹莊鎮 坪上鎮 界湖鎮 大莊鎮 青駝鎮 地方鎮 仲村鎮 四十里堡鎮 南坊鎮 石島鎮 王台鎮 邵原鎮 孫店鎮 鄭郭鎮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縣級市、縣 、自治縣 |
杭州市 | 拱墅區 | 西湖區 | 上城區 | 下城區 | 江乾區 | 濱江區 | 餘杭區 | 蕭山區 | 建德市 | 富陽市 | 臨安市 | 桐廬縣 | 淳安縣 |
寧波市 | 海曙區 |江東區 | 江北區 | 鎮海區 | 北侖區 | 鄞州區 |餘姚市 | 慈谿市 | 奉化市 | 寧海縣 | 象山縣 |
溫州市 | 鹿城區| 龍灣區 |甌海區 | 瑞安市 | 樂清市 | 永嘉縣 | 洞頭縣 | 平陽縣 | 蒼南縣 | 文成縣 | 泰順縣 |
嘉興市 | 南湖區 | 秀洲區 |海寧市 | 平湖市 |桐鄉市 | 嘉善縣 | 海鹽縣 |
湖州市 | 吳興區 | 南潯區 | 長興縣 | 德清縣 | 安吉縣 |
紹興市 | 越城區| 諸暨市 | 上虞市 |嵊州市 | 紹興縣 | 新昌縣 |
金華市 | 婺城區 | 金東區 | 蘭谿市 | 義烏市 | 東陽市 |永康市 | 武義縣| 浦江縣 | 磐安縣 |
衢州市 | 柯城區 | 衢江區 | 江山市 | 龍游縣 | 常山縣 | 開化縣 |
舟山市 | 定海區 |普陀區 | 岱山縣 | 嵊泗縣 |
台州市 | 椒江區 | 黃巖區 | 路橋區 | 臨海市 | 溫嶺市 | 玉環縣 | 天台縣 | 仙居縣 |三門縣 |
麗水市 | 蓮都區 |龍泉市 | 縉雲縣 |青田縣 | 雲和縣 |遂昌縣 | 松陽縣 | 慶元縣 | 景寧畲族自治縣 |
(參見:浙江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