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原鎮

邵原鎮

邵原鎮位於河南省濟源市西部山區,東與王屋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毗鄰,西與山西省垣曲縣接壤,南傍黃河小浪底水庫與洛陽新安隔河相望,北依華北僅有的原始森林與山西陽城山脈相連,自古以來是輻射晉東南、豫西北四縣八鄉的經濟文化中心,被省政府授予“中州名鎮”,素有“河南西大門”之稱。

基本信息

邵原鎮

位於河南省濟源市西部山區,東與王屋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毗鄰,西與山西省垣曲縣接壤,南傍黃河小浪底水庫與洛陽新安隔河相望,北依華北僅有的原始森林與山西陽城山脈相連,自古以來是輻射晉東南、豫西北四縣八鄉的經濟文化中心,被省政府授予“中州名鎮”,素有“河南西大門”之稱。

鄉鎮概況

邵原鎮轄50個行政村,385個居民組,農業人口3.7萬人。全鎮農用地面積16774公頃,其中耕地面積2273公頃,林地面積14667公頃。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良的氣候條件,孕育了邵原豐富的生物群落。菸葉產量、產值連續九年奪全市之冠,被省定為優質菸葉生產基地;林果發展迅猛,種類齊全,名、優、特新品種居

邵原鎮邵原鎮

多,邵原果品因其質地酥脆,味醇甘甜而享譽省內外,並獲取“無公害標誌證書”,註冊“邵州”牌商標;有人參、靈芝、丹參、防豐、紫胡、鹿茸、牛黃等植物、動物資源460餘種;蜂蜜、猴頭、木耳、黃花菜、杏紅、生漆等土特產品資源十分豐富。水利條件便利,鎮區地下水位高、儲量大。鎮東有東陽河,西有西陽河,南臨黃河,北有黃背角、布袋溝兩大水庫,總庫容280萬立方米。18千米東、西乾渠,120公里支渠及35個蓄水池,3200蓄水窯,機井43眼,似長藤開花,遍地結果,有效灌溉面積1.4萬畝。

近幾年來,鎮黨委政府,立足邵原實際,因地制宜,不斷最佳化產業結構,現已形成以西南部山嶺區為主的萬畝菸草,東西乾渠沿線以蘋果、桃、李、杏為主的萬畝鮮果,沿黃移民區以花椒、柿子、核桃為主的萬畝乾果,東、西陽河流為主的8000畝制種基地。全鎮糧經比例4.3:5.6,農民收入逐年穩步提高。

現任領導

孔慶功: 主持黨委全面工作

盧新永 : 主持政府全面工作,黨委書記外出時主持黨委工作。

季燕軍 : 組織、人事、老幹部、關工委、民族宗教、統戰、團委、檔案、督查、後勤、文秘、信息、社保、機關管理、民政、移民。

邢立芳: (包區:一區)

人大、工業、財貿、環保、個體私營經濟、招商引資。協調財政所、地稅分局、王屋國稅局、供電所、變電站、供銷社。

盧 凱 :(包區:四區)

紀檢、監察、農財代理、村鎮建設。協調王屋國土分局、工商所、電信,聯繫政協工作。

王曉燕:(包區:六區)

計生、衛生、安全、工會、婦聯、新農合、食品安全。協調衛生院。

王雙龍(包區:三區)

武裝、一體化、扶貧、綜治、政法、消防、反邪教。協調派出所、交警中隊、司法所、王屋法庭,聯繫宣傳工作。

李新建:(包區:二區)

農業、畜牧、水利、菸草、林業、科技。協調信用社、煙站、博大種業、食品站、糧所、國營林場、 林業派出所、供水站。

李澤炬:(包區:五區)

道路、交通、高速協調、信訪穩定、12345。協助抓綜治政法,聯繫王屋工區、道班、交管站、郵政。

田 穎:(協助一區)

宣傳、文化、教育、旅遊、文明創建、打擊非法開採。協調四職高區。

經濟社會

邵原鎮邵原鎮

全鎮東西寬25公里,南北長50餘公里,總面積337平方公里,

轄50個行政村,4萬口人,耕地面積5.1萬畝,平均海拔500—70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14.3度。境內溝壑縱橫,河流交錯,晝夜溫差大,降雨量充足,自然隔離條件好,紅粘土土質含鐵量高,適宜生產優質林果及優質菸葉,培育良種繁育基地;礦產種類多、品位好、儲量大,有煤炭、長石、銅、粘土、梅花玉、瑪瑙、雲母等礦產22種,礦產地14處,年產值5000餘萬元;

自然風光

北部山區原始森林、小溝背自然景觀獨特,人文景觀豐富,山高林茂,谷幽水清,集雄、奇、秀、險於一身,旅遊資源得天獨厚,開發價值頗高。

農業發展

邵原鎮邵原鎮

自2001年以來,邵原鎮黨委、政府立足實際,審時度勢,

本著“工業強鎮、農業富民、環境招商、旅遊興邵、板塊推進”的指導思想,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強力推進產業化進程,大力實施“4115工程”,發展以蘋果為主的鮮果1萬畝,借退耕還林機遇發展乾果1萬畝,在退耕還林地間作牧草1萬畝,菸葉1萬畝,在花園灌區培植一個5000畝良種繁育基地,初步形成以菸草、林果、良種繁育、藥材和牧草為主的四大農業支柱產業。同時迅速發展養殖業,全面鋪開以豫豐黃兔、瘦肉型豬、小尾寒羊、優質肉牛為主的規模養殖;工業企業以改制和科技創新為突破口,形成以光明公司為龍頭集採煤、冶煉、陶瓷為主的產業體系,年生產煤30萬噸、優質機焦15萬噸、長石10萬餘噸、銅礦5萬餘噸;投資360萬元實施中、外大街的硬化、綠化、亮化工程,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最佳化招商引資環境。同時,鎮黨委、政府積極對原始森林、小溝背的生態旅遊資源進行考察論證,開展推介宣傳活動,規劃設計開發方案,引資開發經營,強力推進旅遊業發展。

歷史名人

劉安

邵原鎮邵原鎮

(1880—1963)邵原鎮茶坊村人。專長中醫外科,他親手配製的“接骨丹”,

人稱“神仙一把抓”,如遇骨折,痛疼難忍,把他配製的“接骨丹”敷上,疼痛立止,患者有折骨往一起收斂的感覺。時間不長,骨折即可痊癒。但他非常保守,技術從不傳人,在配藥時不在一個藥站買藥,製藥時孤自一人在深山老林里燒制。所以他死後,這樣好的醫術未能傳世。

楊令圖

邵原鎮邵原鎮

又名一玄、怡軒(1907—1968),邵原鎮張窪村人。天資聰敏,初級中學畢業後直接考入河南大學,三個月後因家境貧寒輟學。隨後考入河南教育款產處,任黃河北五縣視察委員。後調任河南省新安縣契稅局長。抗戰爆發後,棄職返鄉。1942年被七區十聯隊長劉任道聘任為參謀。參與並組織抗日活動。1943年任中共領導的王屋縣抗日縣政府秘書、教育科長。並於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後一直任濟源縣第一中學副校長。並且還擔任濟源縣誌編撰主筆,參加了吳芝圃主持的河南省志編輯委主員之一。

王懷俊

(1918—1992)邵原鎮劉溝村油房窪人。1947年參加工作,先在王屋縣第一區任辦事員,後濟源人民政府任科員、副科長。1953年支援城市工業建設,調到商丘地區木材公司任科長、副經理、經理。

楊擇令邵原鎮西街人,1935年2月4日生,就讀於邵原完小、濟源一中、焦作高級師範,1960年畢業於開封師範學院中文系,並留校中文系任教。參加《辭海》的編修。1979年調鄭州大學中文系任教。講授中國古代漢語、中國文字學、漢字心理學、說文解字等課程。並晉升為教授。河南省語言文學學會副會長。1996年退休。

李德玲

女1942年生,邵原鎮張窪村人,中共黨員,1969年畢業於鄭州工學院,留校任化工系黨總支幹事,化工系副主任,黨總支書記。現任鄭州工業大學成教學院副院長。

區位優勢

邵原鎮邵原鎮
邵原鎮邵原鎮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良的氣候條件,孕育了邵原豐富的生物群落。菸葉主要分布在我鎮南部六主嶺和西部茶房嶺一帶,屬省定優質菸葉生產基地,產壁量、產值占全市菸葉"半江山";林地面積(包括國有邵原林場、國有黃楝樹林場、鎮林地面積)380000畝,森林復蓋率達75%。各林區內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有木本植物60餘科,128屬410餘種,草木植物1500餘種,是河南省植物分布最多的地區之一,其中有國家二級保護樹種紅豆杉,國家其他保護植物連香樹、青檀、魏石、山白樹、嶺林青木等10餘種。野生動物種類繁多,主要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獼猴、麝香,國家其它保護動物黃鼠狼、狗獾、果子狸,省級保護動物狐、山貓、畫眉、夜鷹、山豬、野雞等。 水利條件便利,鎮區地下水位高、儲量大。全鎮現有水利發電站1座,裝機容量750千瓦,機井43眼,已配套40眼,功率317.5千瓦,水庫2座(黃背角水庫258.5萬立方米、崔家莊水庫13萬立方米),全鎮有效灌溉面積已達13188畝(其中渠溉11613畝,井溉1575畝),旱澇保豐收面積6450畝,累計節水灌溉面積達4425畝。邵原鎮農業發展的主要產業有菸草、林果、畜牧、制種等,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東部河道制種,中西部嶺區菸草,北部沿山鮮果,南部沿黃乾果四大產業帶。全鎮糧經比例為4:6,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510元,其中來自畜牧業的人均收入750元。

旅遊資源

邵原鎮邵原鎮

邵原歷史悠久,文化沉澱深厚,旅遊資源豐富。獨特的山水奇觀與美麗的神話傳說相互作證,為域內外專家學者嘆為觀止。2006年摘得“中國女媧神話之鄉”桂冠之後,邵原創世神話群又被列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邵原地處太行山南麓,中條山東端,峰巒拱護四周,黃河劈峽南帶。東瞻天壇山(軒轅黃帝祭天處)毓秀,砍頭山(被斬蚩尤化身)偉岸;西望雲蒙山(鬼谷子傳道處)朦朧,黑龍山(女媧斬殺黑龍以濟冀州)蒼勁;南瞰北邙山雄姿,八里峽(禹王劈開九蹬蓮花棧)回波;北顧鰲背山(女媧斷鰲足以立四極)橫空,待落嶺(神農播百穀)恢宏,山嶽形勝,鬼斧神工,山奇水絕,自然天成。刀耕火種的先民們感悟於自然和諧,憧憬美好未來,以山川形貌為原形,開啟創世神話之先河,口口相傳,代代承襲,使女媧鍊石補天、神農嘗百草播百穀、共工怒觸不周山、黃帝戰蚩尤、鯨禹父子冶洪水、湯王桑林祈雨等神話寫於天地間,傳於心頭上,為旅遊資源充實了神秘的文化內涵。

邵原風景名勝星羅棋布。黑龍山一帶有華北罕見的3萬畝原始森林,小溝背生態旅遊區內五彩奇石、娃娃崖、鰲背頂、女媧廟把人們引入神秘的創世時空;唐山湖、八里峽等水上景觀美不勝收,滴水崖兩疊飛瀑令人流連忘返,更有晉豫邊抗日革命紀念館,陳謝大軍渡河遺址等紅色旅遊資源亟待開發。

村鎮建設

邵原鎮邵原鎮

邵原鎮根據本鎮的實際情況,規劃之初就明確提出了“手筆要大、起點要高、特色要明、功能要全”的指導思想,專門聘請上海同濟大學的專家對鎮區進行總體規劃,同時,又聘請省城鄉規劃設計院進行補充規劃,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相補充的規劃圖文資料。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鎮黨委、政府建立和完善了規劃管理與監督機制,對具體建設項目嚴把“審查批准關、實地放線關、監督複查關”,確保了城鎮規劃的順利實施。

目前,鎮區基礎建設逐步到位,鎮區承載能力明顯增強,已形成“兩橫四縱”以街代路的城鎮交通中樞結構,城鎮框架基本形成。邵唐路一期油路工程、水廠路工程建設的實施,既緩解鎮區的交通壓力,又為鎮區發展拓寬了更大空間。外大街、中大街的全面美化、綠化、硬化、亮化,極大地改善了鎮區的面貌,樹立了邵原嶄新的形象。糧所商住樓、教辦家屬樓、文化活動中心、機關辦公樓、布袋溝供水站、新型加油站、計生綜合辦公樓等一批新建建築與鎮區原有規劃建築珠聯璧合,交相輝映,構成了邵原最亮麗的風景。

鎮區累計實有住宅建築面積11.8萬平方米,生產性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城鎮建設的快速發展,要求與之相匹配的各項服務功能全面到位,30KVA變電站的投入運營和鎮區電網的全面改造,大大緩解了全鎮電力緊張的狀況,布袋溝供水工程輻射全鎮,鎮域、鎮區自來水普及率達85%以上,解決了43個行政村3.8萬餘口人的飲水問題。

建成了全市首家鄉鎮電視差轉台,鎮區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90%以上。程控大樓的交付使用有效地改善了全鎮的通信條件,移動、聯通、電信等通信設備的不斷升級和增線擴容,縮短了邵原與外界的溝通距離,有效地促進了全鎮經濟的發展。

名優特產

蘋果:1985年至今,蘋果生產已有18年歷史,由於自然氣候條件好、土壤好,晝夜溫差大,適宜蘋果的糖份積累,果實著色,以香、脆、甜享譽周邊地區。2003年獲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無公害蘋果標誌及無公害水果生產基地”證書,現擁有蘋果生產基地1萬畝,年產優質蘋果1000萬公斤,遠銷北京、黑龍江、湖北、上海、廣州、鄭州等大中城市,深受客戶滿意。

菸草:1980年至今,已有20餘年的菸草生產歷史,從土壤及氣候等條件方面很適宜菸葉種植,是我市唯一發展菸草大鎮。2003年菸草生產面積近1萬畝,生產優質菸葉58萬公斤,產值500餘萬元,是我鎮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

山野菜:我鎮原始森林內有六百餘種野菜,目前已開發加工的有小娃拳、雞頭參、柯灌芽等30餘種。由於這些野菜生長在無污染的原始森林內,有很高的藥用保健價值,市場供不應求,客戶口碑皆好。

發展前景

邵原農業工作立足“三減三增”,即減少糧田面積,增加菸草面積;減少分散養殖,增加集中小區養殖;減少農村勞力,增加勞務輸出;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特色農業和高科技農業。

培育四大產業,即菸草、林果、制種、畜牧,著力擴煙——擴大菸草面積,重點培植專業村,精品方。到2010年全鎮菸草突破1.5萬畝,產值達1200萬元,2020年突破2萬畝,產值達1600元。

提果——到2010年,在東西乾渠沿線各村建成1萬畝優質鮮果基地,南部山嶺地1.5萬畝花椒等乾果生產基地,並以綠源果品有限公司,邵原果品協會為依託,普及名、優、特新品種,推廣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努力提高果品質量,打響“邵州”果品這一品牌。

推牧——通過小區帶動,科技推動,市場拉動等措施,積極發展生態養殖,確保畜牧這一富民產業快速發展。到2010年,全鎮生態養殖小區30個,帶動規模養殖戶1.2萬戶,年出欄豬1萬頭、牛6000頭。2020年,養殖小區發展到80個,帶動農戶2500戶,年出欄豬10萬頭、牛羊各1萬頭,農民來自畜牧業的收入占純收入的40%以上。

穩種——依託優勢,做精種業,在市滙豐種業和博大公司全方位技術服務下,以東陽河、王莊河流域為重點,發展玉米和蔬菜制種10000畝。不斷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2010年建成西市場和畜牧交易兩大產品專用市場;大力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2010年前建成儲備庫2個,鞏固、建立果品公司及果品、花椒、肉食品深加工企業3個,依託科技進步,走“公司(企業)+基地+農戶”的互惠互利、共同發展之路。

下設機構

農技:負責全鎮的農業科技推廣及農業產業化工作,共由3名人員組成。

政府榮譽水利:負責全鎮的基本農田水利規劃、建設,黃背角水庫及布袋溝供水工程的管理,水利發電及農業人工降雨等工作,由7名主要人員組成。

畜牧:負責全鎮畜禽防疫、動物檢疫、規模養殖小區規劃、建設任務,由5名主要成員及10餘名防疫員組成。

農機:由3名人員組成,負責全鎮的農機安全技術培訓及農機推廣和農用機耕、機播、機收工作。

菸草:由4名人員組成,負責全鎮萬畝煙基地的生產,技術培訓,管理工作。

林果業:負責全鎮退耕還林、封山育林、森林防火、荒山綠化以及果品標準化安全質量生產管理等系列工作,由7名專職護林員和11名兼職護林員組成。

農經、審計:由3名人員組成,負責50個行政村的集體財務監督,及對有關單位的財務審計工作,負責全鎮的土地承包糾紛仲裁、調處工作。

中國女媧神話之鄉

邵原鎮位於河南省濟源市西五十五公里處,與山西省的陽城縣和垣曲縣為鄰;北靠王屋、中條(山),南望黃河“小浪底庫區”;東、西各有一條大河,當地人稱東大河、西大河。鎮中心區面積約十五平方公里,西北略高,東南低,四周環山,中間平,水位淺,,土層肥厚,旱澇皆豐田,古稱“中原米糧川”。 傳說九千年前,大地一片汪洋,我們的始母“女媧”坐葫蘆舟從天水向東邊一條望不到頭的山嶺漂去,漂啊!漂啊!不知漂了多少天,終於上到了那個山嶺上。山嶺上森林茂密,野獸成群,女媧一人在那裡尋找食物,還要與那一群群的野獸和怪物周鏇,她天天想,能有很多人在一齊該多好呀,,一天她在池邊照到自己水裡的影子,就產生了一種造人的奇想。她用黃土摶泥,造了和他相似人,又對著泥人喊了聲“兒子”,那泥人就活了起來,還圍著她“裊”、裊的叫著。他心裡非常高興,又用黃泥造出了男人、女人。這些有男人和女人的“兒子”又會生兒子,人很快多了起來。人的勢力也越來越大,後來,趕走了野獸,同時也吃完了山上的野果。

女媧帶著兒子們滿山遍野找吃的,累的滿頭大汗,筋疲力盡,休息時,女媧在身上搓下了一堆泥巴,汗水落在了泥巴上,泥巴很快發芽長成了莊稼,莊稼結出的“籽實”吃起來香甜可口。她又把用汗水拌和的泥巴用力向外拋出,想讓山上到處都能長出莊稼來,誰知用力太大,把泥巴拋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

女媧為了找到泥巴撒落的地方,帶著兒子們找啊!找啊,一下子找到了山的盡頭,忽然看到山下邊有一片沃原,沃原里長著黑幽幽的莊稼。沃原的四周都是丘嶺和大山,中間是平原,這就是最早的“中原”。從此人們在中原里定居下來,還在中原里建造了“鳳池”。鳳池的周圍有防止野獸侵害的圍欄,圍欄的裡邊蓋了住人的房子,又挑選了一個精明能幹的女王為領頭人,她才鬆了口氣。這時,她覺得很累,就到始祖山上休息去了。

女媧走後,人們又尊女王為“王母”,稱王母住的屋子為“王屋”,稱王屋四周的山嶺為“王屋山”。人們在王母的帶領下,長期治理洪水,海水漫漫退了下,露出了很大的“平原良田”。這時,中原里的人已經多的成不下了,王母把大多數的年輕人都分散到新露出來的平原里。而她始終住在老地方。

從中原里分散出去的人將要離開時,王母叮囑他們;“請你們告訴後人,人最早發起的地方就是現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三面是河,四周有山,中間是原,我就始終住在這個“中原”里。王母又把饃做成中原的地形和四周不同山嶺的形狀,讓他們帶到路上做盤纏。

邵原鎮現在還流傳著瞧親戚送“華饃”的習俗。華饃圓圈起“花沿”是山脈的象徵,中間平圓代表“中原”,正中間還要印上一個紅花,代表女王母。邵原鎮流傳著許多有關女媧的傳說;邵原鎮有形似巨龜的鰲背山是傳說中“女媧斬鰲足立四際的原型物”;銀河裡的“五色石”是女媧鍊石補天的遺蹟;娃娃崖是女媧摶泥造人的由來,斬龍潭是女媧殺黑龍以祭冀州的佐證----有關女媧神話的傳說好像都是對邵原自然風貌和氣候特徵的描述。一批史學家、地學家反覆論證,認定這裡是中華文明起源的地方。二零零六年九月,邵原鎮被國家民協命名為中國女媧神話之鄉。

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