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大莊鎮
安徽省大莊鎮位於安徽省泗縣城北25公里處,104國道穿鎮而過,距江蘇徐州觀音機場40公里。全鎮面積94.7平方公里,所轄33個行政村,6.2萬人口,8.7萬畝耕地.1999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5億元,財政收入7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800元。鎮黨委政府依託泗州絲廠大力發展蠶桑生產,全鎮已發展桑園15000畝,走上了栽桑、養蠶、收烘、繅絲一條龍生產之路。全鎮麥套棉3.5萬畝,年產皮棉17.5萬擔;水果面積3000畝,年產量達600萬公斤,小宋村生產的“虹遠”牌酥梨遠銷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
大莊鎮鎮村企業發展較快,現有繅絲廠、麵粉廠、家具廠、木材加工廠、石雕工藝廠、板皮加工廠等工業企業280家,其中豆瓣廠生產的豆瓣醬91年在上海由商業部舉辦的全國名、特、優產品博覽會上榮獲“金奔馬獎”。石雕產品工藝精美,遠銷新加坡、朝鮮、香港等地出口創匯。木材蓄積量30萬立方米,木材市場為皖北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場之一,全鎮木材加工企業蓬勃發展,已發展木材加工企業250家,形成了原木、板材、鋸沫一條龍生產。
城鎮建設發展較快,基礎設施配套齊全,連續七次榮獲宿州市“十佳”文明集鎮光榮稱號,1999年8月大莊鎮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命名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鎮”。
山東省大莊鎮
山東省沂蒙山區扶貧開發試驗區位於沂南縣城東南10公里的大莊鎮駐地。大莊鎮轄區面積94.66平方公里,總人口6.2萬人,耕地面積8.2萬畝,二000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2.1億元,其中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10.4億元,二000年二月被省政府批准為"中心鎮"。開發區規劃區域面積6.2平方公里,規劃總人口4萬人。自1993年開發區設立以來,先後投入8000餘萬元用於鎮駐地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鎮駐地建成"三橫兩縱"道路12萬平方米,有220KVA變電站1座,日供水萬噸自來水廠一處,程控電話4400門,中國小教育、衛生、體育、文化、居住等設施配套完善。交通十分便利,東(營)紅(花埠)公路和日東高速公路在鎮內交匯,南距臨沂機場50公里,東距日照港90公里,西距京滬高速公路20公里,距正在建設的蘭新鐵路沂南站8公里,距亞歐大陸東橋頭堡連雲港150公里。
大莊鎮共有鄉鎮企業、個體私營業戶1000多家,二000年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10.42億元。鎮駐地(開發區工業園區內)有各類工業企業58家,擁有石油、服裝、化工、皮革、建材、建築業、肉類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等十多個行業100多種產品,保健用品總廠生產的各類保健內衣出口世界各地。建泉肉類加工有限公司已形成飼養、加工、
冷凍、儲存、出口一條龍,產品暢銷全國,遠銷日本、西歐等國。工藝品有限公司的產品主要供外貿出口。錦坤竹木製品系天然竹紋,高雅美觀,採用UV三次上漆,防水防蛀,安全耐用。大莊燒雞遠銷全國各地。中國石化集團臨沂分公司--太平洋加油城為您盡除旅途疲憊,踏上平安成功路。區內工業企業年產值達到6.8億元,實現利稅5600萬元,安置剩餘勞動力12000人。大莊鎮農業基礎雄厚,二000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7億元,近幾年來,該鎮以農業增收為重點,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農業內部結構,大力培植農民收入新的增長點,發展高產高效高稅特色農業。農作物逐步向果品、蔬菜等名、優、特、稀、新品種方向發展,現已發展優質水稻2萬畝,建成萬畝生薑栽培基地,萬畝大棚蔬菜基地,優質黃煙面積發展到2000畝,省級無公害韭菜面積發展到2000畝,優質紅富士蘋果面積發展到2000畝,養殖生產基地5處,優質果品苗木科技示範園2處,二00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28元。
下轄村
西司馬村 前東河村 後東河村 小峪村 王家新興村 西湖莊村 前土山村 后土山村 東桃花村 西桃花村 白石埠村 大禮讓村 小禮讓村 菜園村 金佛院前村村 金佛院中村村 西南莊村 趙家莊子村 遠家莊子村 查舊庄村 高家店子村河村村 大莊村 高家石門村 關帝廟村 小埠子村 溝崖村 朱家河村 西流村 前交良村 後交良村 莪莊村 百碇莊村 東司馬村 金佛院後村村 徐家溝南村村 徐家溝北村村 張家溝村 東升村 東芙蓉村 孛欄村村 孔家莊村 埠子頂村 胡家莊村 東郭家莊村 西郭家莊村 苗家莊村 從家莊村 孛欄新村 後劉家店子村 前劉家店子村 河陽北村村 河陽南村村 河陽東村村 岳家河陽村 王家河陽村 朱家井子村 房前村村 廟官莊村 東沂莊村 愛國村村 羅寨村村 餘糧村村 朱家莊子村 清泉莊村 東德勝村 西德勝村
雲南省大莊鎮
雲南省大莊鎮轄14個村民委員會,226個村民小組,181個自然村。全鎮國土總面積55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8人。2003年末,全鎮總戶數6946戶,總人口26870人,其中男13874人,占51.6%;女12996人,占48.4%;非農業人口1106人,占4%;少數民族14557人,占總人口54.1%。在少數民族人口中,彝族13414人,哈呢族1099人,白族、苗族、回族、拉祜族、傣族、傈僳族等39人。農村勞動力15511人,占農業人口的57.7%,其中男勞力8351人,女勞力7160人。
2003年,全鎮緊緊圍繞“一個目標,兩個轉變,三化戰略,四大基礎,五優產業”的經濟發展思路,以增強農民收入為目標,著力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使經濟結構得到明顯改善,布局更加合理。年末全鎮實有耕地面積28415畝,其中,水田18288畝,旱地10127畝。全年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54275畝,其中,糧食作物38467畝,經濟作物14131畝,其它農作物2172畝。在糧食作物中,種植水稻13835畝,包穀4910畝,小麥4116畝,蠶豆12397畝,雜糧545畝,大豆716畝。全年糧食總產量1087.1萬千克,比上年減少1.3%。在經濟作物中,種植油料作物288畝,甘蔗44畝,烤菸6197畝,菸葉收購量92.97萬千克,總產值859.13萬元。種植其它農作物8934畝,其中蔬菜6871畝,西瓜210畝,綠肥1853畝。年末大牲畜存欄13793頭,出欄3367頭;生豬存欄24152頭,出欄16496頭;山羊存欄17259隻,出欄7005隻;家禽出欄43496隻;肉類總產量2019噸。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1100.2萬元,增長13.4%;農村經濟總收入3871.4萬元,增長3.96%;人均純收入823元,增長2.62%。鄉鎮企業總收入6880萬元,實現利潤258萬元,上繳稅金68萬元,鎮財政自收收入261.8萬元,比上年減少33.2萬元。
下轄村
麻栗樹村 灑利黑村 杞木塘村 馬街子村 木章郎村 各三郎村 普岩村 普媽村 尹代箐村 柏子村 桃園村 代么古村 乾海資村 大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