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鎮

方城鎮

方城鎮地處臨沂市蘭山區西北部,北部是蒙山南麓丘陵,南部為平原。西連薛莊、胡陽,東部北部與汪溝相連。原屬費縣,今方城鎮是由方城鎮與新橋鎮合併而來。總面積90平方公里,耕地5.7萬畝。轄55個行政村,3.6萬戶,9.8萬人。方城鎮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文泗公路、方馬公路橫貫東西,方竹公路、方新棗公路縱穿南北。是中國西瓜之鄉重點鄉鎮。

基本信息

概述

方城鎮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西北部,總面積90平方公里,5.7萬畝耕地,57個行政村,4.7萬人。這裡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唐代大書法家、軍事家顏真卿故里。先後被省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省級農業星火技術密集區、省畜牧強鎮、省村鎮建設明星鎮,被市命名為臨沂市科普工作先進鄉鎮、臨沂市農業產業化生產先進鄉鎮、臨沂市發展民營經濟明星鄉鎮、臨沂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鎮、臨沂市先進基層黨組織。2002年,全鎮共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36億元,實現鎮級財政收入7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90元。 方城鎮被省命名為農業星火技術密集區、畜牧業強鎮、安全文明鎮、省級文明單位。被省確定為中心鎮,是省級村鎮建設明星鎮。

方城鎮北部山區,山林茂密,植被豐富,擁有防護林2.2萬畝,優質果園10000畝,年產果品2000萬公斤。南部早春大棚西瓜達到2萬畝, 每年四月底上市,因無公害、品質優,獲北京大興“寧城御酒杯”西瓜綜合獎冠軍、臨沂市第四屆優質西瓜評比瓜王獎、臨沂市第五屆優質西瓜評比金獎和臨沂市“十大瓜菜名牌產品”稱號。 2000年為西瓜註冊了“忘梅”商標。蔬菜主要有大蔥1萬畝,反季節辣椒1.5萬畝。養殖業,年存欄蛋雞100萬隻,肉雞100萬隻,存欄生豬4.5萬頭,是臨沂市最大的肉蛋雞生產基地。 方城鎮氣候適宜,自然資源豐富。方城鎮屬半丘嶺半平原地區,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4℃,年降雨量856毫米,光照時間2532.1小時。有中小型水庫8座,地表水豐富且無污染,鎮中心的華泉,已被列入優質飲用水源供應全鎮生產生活用水。鎮北部山區,山林茂密、植被豐富,擁有防護林2.2萬畝,優質果園10000畝,果品年產2000萬公斤。南部平原,沙質土壤,適宜瓜菜生產。這裡是瓜、果、菜、油深加工的優質原料生產基地。

歷史沿革

方城鎮因駐方城而得名,為春秋“防邑”故地。早在四五千年前,這裡就有人類活動。東周時期,防邑是魯國的東疆重鎮。《春秋?隱公九年》(前714年):“公會齊侯於防”。

西漢至晉代,古城裡村為華縣縣治。

清末為費縣方城社,民國初年為費縣第三區。

1958年3月改為方城鄉,同年秋成立方城公社,1985年9月定名為方城鎮。

2011年1月,經山東省政府批准,把方城鎮魯陽村,丁旺村,高家圍子村,昌國村,勝良村,顏林村,同莊村,鹽店村,北王家莊村等9個行政村劃歸費縣薛莊鎮管轄,剩餘部分整建制劃歸臨沂市蘭山區管轄。

2011年11月,撤銷新橋鎮,併入方城鎮。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71302109:

~201 122東街村

~202 220新富莊村

~203 220蓮汪崖村

~204 122閻家莊村

~205 220平和莊村

~206 220大義山埠村

~207 220小義山埠村

~208 122朱嶺莊村

~209 121西街村

~210 122西方城村

~211 122東方城村

~212 122諸滿村

~213 220同利村

~214 220神泉嶺村

~215 122新古城村

~216 122華城村

~217 220石灰埠村

~218 122李泉莊村

~219 220龍泉村

~220 122前街村

~221 123西石橋村

~222 123東石橋村

~223 220順德莊村

~224 220石埠莊村

~225 220平湖莊村

~226 220永固莊村

~227 220安慶莊村

~228 220郭興莊村

~229 123呂家寨村

~230 123平定莊村

~231 220王家唐莊村

~232 220宋家唐莊村

~233 220西西蔣村

~234 123富平莊村

~235 123長久莊村

~236 220大官莊村

~237 220張家墩村

~238 123顏耿村

~239 220西朱汪村

~240 220東朱汪村

~241 220大於村

~242 220墩頭村

~243 220前店子村

~244 220麻緒村

~245 220姜魏莊村

~246 220新星莊村

~247 220吉樂莊村

~248 123大埠村

~249 220福埠莊村

~250 220大唐莊村

~251 220中蔣村

~252 123東蔣村

~253 220北於村

經濟概況

高效農業

“忘梅”西瓜 “忘梅”西瓜

方城鎮高效農業發達,“忘梅”西瓜享譽全國。這裡自90年代初開始推廣種植早春大棚西瓜,現面積已達到3萬畝,年產8000萬公斤以上,每年4月中旬開始上市,這裡是“省級無公害瓜菜生產示範基地”,這裡產的西瓜以品種良、色澤艷、口感好、甜度高且無公害,曾獲北京大興寧城御酒杯西瓜綜合獎冠軍、臨沂市第三屆優質西瓜評比金獎等多項榮譽稱號。2000年當地瓜農為西瓜註冊了“忘梅”商標,“忘梅”牌西瓜被國家農業部評定為無公害農產品。另外,每年這裡有大蔥1萬畝,反季節辣椒2.5萬畝,年產瓜菜7500萬公斤。這裡是臨沂市最大的肉蛋雞生產基地,年存欄蛋雞100萬隻,肉雞100萬隻,存欄生豬4.5萬頭,發展養殖專業戶1000個,專業村16個。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協調發展,有效的實現了農業經濟的良性循環。

民營經濟

民營經濟正在崛起。鎮黨委政府以園區建設為載體,不斷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工作。先後高標準、高規格的建起了方城、義山、平和、諸滿等民營經濟加工小區,各小區內水、電、路、訊、有線電視等“五通一平”,鎮黨委政府在主要民營小區內設立警衛室和招商服務辦公室,全程為客商提供優質快捷服務。同時,鎮黨委政府制定出台了《關於加強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和考核辦法》,以最優惠的招商政策,最最佳化的服務措施,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城鎮建設

顏真卿書法研究會 顏真卿書法研究會

方城鎮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黨委、政府依託被省政府確立為中心鎮、省村鎮建設明星鎮的優勢,科學規劃,市場化運作,高標準建設,全面實施城鎮帶動發展戰略,不斷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全鎮共建二層以上商貿辦公樓房400多座,經營店面500多家。鎮內有35KVA變電站一處。方城鎮是臨沂市第一個電話鎮,建起費縣第一個IC卡電話一條街,程控電話機裝機6300餘部。實行了硬化路、自來水、有線電視“村村通”。全鎮共有有2處中學,6所國小,均被命名為花園式學校。中心衛生院建有門診樓、綜合樓、病房樓、影像樓,是臨沂市首家擁有彩超、CT的鄉鎮醫院。

交通運輸

方城鎮交通便利,區位優勢突出。這裡距臨沂機場、臨沂西郊批發城僅30公里,距歐亞大陸橋頭堡日照深水港100公里。距京滬高速公路出口6公里,日東高速公路橫穿方城北部,驅車沿京滬高速公路6小時北達北京、南至上海等發達城市。境內文(疃)泗(水)公路、沂(水)邳(州)路、泉重路穿境而過,方馬路、雙蔣路、方新路、義昌路縱橫交錯。

社會事業

顏真卿書法研究會 顏真卿書法研究會

坐落在沂蒙山區的費縣方城鎮是唐代大書法家、軍事家顏真卿的故里,轄區內居住的離退休幹部137人,其中離休幹部14人,退休幹部123人。方城鎮老乾黨支部由7名支部委員組成,支部書記由五十年代的全國勞動模範張學奎 擔任,老乾黨支部轄7個黨小組,1個“夕陽紅”通訊報導組,1個“顏真卿書法研究會”,1個老年門球隊等5個民眾組織。共有黨員57人,年齡最大的黨員85歲。老乾黨支部自建立以來,積極協助的黨委政府做好老年和老幹部工作。並協助有關部門認真落實老幹部的政治、生活待遇。被臨沂市委市政府評為離退休幹部先進集體。鎮黨委政府也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全市老幹部工作先進單位。連續多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老幹部工作先進單位。有1名老幹部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為山東省模範老人,有1名老幹部被臨沂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市民稱號。

方城鎮青年中心

方城鎮注重青年中心的建設。一是加強領導。成立了由副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專抓青年中心的籌備、建設工作。二是完善設施。青年中心面積有140平方米,辦公條件優越,配備了微機、高檔辦公桌椅,聯接了寬頻網,與鎮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實行資源共享,在基地設有團員青年科技培訓中心,以市場為導向,開展職業技能、農業科技和經營管理知識培訓,引導農村青年自主創業。三是規

顏真卿書法研究會 顏真卿書法研究會

范管理。制定活動方案和各項規章制度,定期邀請上級團委領導進行指導,提高管理水平,充分發揮青年中心作用。青年中心發揮作用情況。一是科技培訓。採取舉辦講座、現場指導、印發技術手冊等形式,培訓團員青年1000餘人次。二是青年服務。從鎮直各單位抽調青年業務骨幹搞好黨團事務、招商引資、計畫生育、土地管理、村鎮規劃、農村政策、帳務查詢等服務,遵循“快捷高效、陽光服務”的原則,對受理事項實行一站式服務,受到民眾的歡迎。三是文體娛樂。根據青年特點,深入開展各項有益活動,活躍廣大團員青年精神。四是示範帶動。立足本地實際,充分發揮青年科技帶頭人的作用,讓有瓜菜種植特長的青年幫助指導民眾生產,促進民眾增收致富。

方城中心衛生院

方城鎮 方城鎮

方城中心衛生院於1958年建院,1995年搬遷至現址,全院占地26.6畝,建築面積1萬餘平方米,其中門診樓、病房樓、影像樓及辦公樓等業務用房5000餘平方米,職工住宅樓5000平方米,服務人口約20餘萬人,輻射周圍5個鄉鎮。全院現有在編職工79人,聘用大中專畢業生344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26人,設有22個臨床職能科室,配有螺鏇CT、彩超、日本產奧林巴斯電子胃鏡、C形臂X光機、數字X光機(CR)、超聲乳化儀、500mA搖攬遙控放射系統、心電工作站、三維電腦牽引床、胎心監護儀、心電監護儀、血細胞計數儀、半自動生化分析儀、尿分析儀、全自動麻醉機等萬元以上的大型設備20餘台。

方城鎮中心國小

方城鎮中心國小現有60個教學班,學生2500人,教職工170人,其中市縣級骨幹教師15人,市縣級教學能手23人。30餘人獲市、縣級講課比賽一、二等獎。

學校被評為市級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市級青少年工作先進單位,市級交通安全示範學校,縣級文明單位,縣級規範化學校,縣級花園式學校,縣級教學工作先進單位,縣級平安學校等榮譽稱號。

旅遊資源

文化資源

方城鎮民風淳樸,文化旅遊資源豐富。方城人繼承著顏氏孝悌文化等優良傳統,鄉鄰友好,誠信文明,社會秩序穩定和諧。鎮內有真卿墓地、孝悌里、雙忠橋、興聖寺、北齊四面造像碑等名勝古蹟,諸滿山溶洞內奇石林立,千姿百態,洞深2000餘米,目前正在建設開發旅遊、觀光景點。華城村的防城故城遺址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顏真卿文化園正在投資洽談中,將帶動一批文化旅遊產業項目的興起,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前景可觀。

顏真卿雕塑

顏真卿書法研究會 顏真卿書法研究會

碑成於宋元祐七年(1092年)四月二十七日,由左承議郎,尚書職方員外郎曹輔撰文,共30行,1052字,經明州定海縣主簿秦觀行楷書丹陽面。碑額5行,10字,為知開封府雍丘縣簽書兵司公事鄧篆書。碑陰《魯公仙真記》行書18行,461字,系著名書畫家米芾真筆。龜底座,碑陽向北,整碑高2.17米,寬1.1米。由二人撰文,三人書寫的佳章妙書薈萃一石,實屬千古精品。可惜的是,此碑毀於1969年。1997年9月23日,首屆全國顏真卿學術研討會在費縣開幕之際,費縣人民政府的複製碑問世。新碑以原拓片為底本,由黃秀成先生精心雕刻,不僅恢復了原貌。

顏林墓葬

顏林 顏林

共三座,古柏二十四棵,其中一棵松抱椿堪稱國寶,可惜文革期間松柏古墓均被嚴重破壞。據當時曾經挖掘過古墓的村民記述,古墓自北向南,一號墓墓門磚上刻有“泰始八年”字樣(現存費縣文化館),晉武帝司馬炎第一個年號是泰始,顏盛曾任漢尚書、曹魏青徐二州刺史,官內後,由此可見,此墓為顏盛之墓,顏盛生於漢末,卒於晉初泰始八年,歷經三個朝代,終年80餘歲。二號墓為魯郡開國公顏真卿之墓,顏真卿於唐德宗貞元年八月二十日被叛將李希烈殺害死於興龍寺,終年76歲,顏真卿、顏杲卿殉國後,其後人在顏林築墳祭祀,明萬曆年間費縣縣令楊果為顏真卿樹碑並撰文,碑文至今村人猶能道之。三號墓為顏杲卿之墓,與其弟真卿墓並稱二顏墳,以上既是招魂葬,或以貫中,也是其後人奠祀先人的明證。顏林村民中至今流傳著風穴墓、無頭將軍等許多有關顏真卿的民間傳說。

據顏氏家族史料記載,唐代“安史之亂”平定後,聖賜“復聖府”祖田(即祭田)四十八頃(4800畝),其中曲阜1200畝,費縣諸滿2200畝,其他三地1400畝,費縣祭田超過曲阜和其他地方,可見費縣顏林和孝悌里地位的重要。

防城故城遺址

防城故城遺址 防城故城遺址

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一處始建於龍山文化時期的古城址,它在東周時期為魯國東疆重鎮,也是漢代華縣縣城所在。 東周時期,防邑是魯國的東疆重鎮,《春秋·魯隱公九年》(公元前714年):“公會齊侯於防”。文獻記載與今春秋早期墓、城牆的考古發現相佐證說明,魯在春秋早期即在此築城設防,城牆後經數次修補與增築。

華縣

西漢時期,該地為華縣縣城所在地。《費縣誌》:“華城,城址在縣治東北五十里。漢置縣,屬泰山郡。後漢永平後省,延熹前復置,仍屬泰山郡。入晉,與費同屬琅琊郡。......劉宋時廢。”《沂州府志》:“華城即春秋防邑。”今經考古工作證實,該地確是一處重要的漢代城址,其範圍已由防故城向南大為擴展,防故城西南角向南伸展的夯土帶當為華城西城牆,遺址西南角與東南角的土墩即為華城南城牆兩端的城牆角。整個城址面積約為50萬平方米。漢代文化堆積較厚,磚瓦陶片等遺物豐富,以往的考古調查中還曾採集到西漢銅三足提梁壺、莽幣“一刀平五千”等。因此,該漢代城址當確屬華縣縣城所在。

雙忠橋

亦名魯公橋,原位於費縣方城鎮諸滿村南。三國魏青徐二州刺史,關內侯顏盛,始自魯居於琅琊臨沂孝悌里,即諸滿村。顏盛十六世孫,唐代名臣、傑出書法家顏真卿,曾任平原太守,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為維護唐朝統一,“前抗祿山之師,後拒希烈之命”,生時封為魯郡開國公。殉國後贈司徒,諡文忠。子孫在故里諸滿村建廟祭祀,稱魯公廟,村南橋稱魯公橋。宋元佑六年,費縣知縣楊元永將魯公廟遷置縣城東,因廟祀文忠公顏真卿、忠節公顏杲卿弟兄二人,故清康熙四十三年費縣知縣朱約改魯公廟為雙忠祠。諸滿魯公橋遂稱雙忠橋,志載清光緒五年重修,其後多次擴修。

歷史名人

顏盛,字書台。復聖顏回第二十四代孫,曹魏時期尚書郎,青、徐二州刺史,封關內侯,自魯國曲阜徒居琅琊臨沂。史載故後葬於當時的臨沂縣治西7里。

顏含,顏盛曾孫。《晉書》載:“顏含,字弘都,琅玡華人。”曾侍奉臥病在床的哥哥十三年,以孝悌聞名鄉里。隨司馬睿南渡後,被選為太子中庶子,遷黃門侍郎、本州大中正。後官至光祿大夫,封西平縣侯。

顏真卿,字清臣,唐代著名大臣、書法家。在平息“安史之亂”中立下功勞。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在奉命招撫叛將、淮西節度使李希烈時被害。

顏杲卿,字昕,顏真卿堂兄。唐天寶年間任遂州司法參軍、范陽戶曹參軍,常山太守。在平息安祿山叛亂時遇害,諡號“忠節”。“二顏”遇害後,顏氏族人在其祖居地立墓建廟祭祀。

歷史名村

諸滿村

古稱孝悌里,是唐代大書法家、軍事家顏真卿的故里,共有1289戶,4706人,5760畝耕地,157名黨員。該村以增加集體收入和民眾收入為目標,加快建設全面小康村步伐。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00元。先後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文明村”、“美在農家,富在庭院”示範村,被縣委命名為黨建示範村、“五個好”農村黨支部。基層組織建設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鞏固。建立了黨員幹部培訓、考核、獎懲和致富幫帶機制,近兩年來,先後有15名黨員分別受到縣、鎮、村表彰,有2人受市表彰。通過遠程教育、示範基地教育培訓,有42名黨員和88戶經濟貧困戶進行結對幫扶,105名黨員掌握了瓜菜、養殖等實用科技技術,帶動300多戶民眾脫貧致富。

投資1.2萬元安裝了遠程教育設備,在村內主街道安裝了電子監控設施,配置了村級衛生室、圖書室、文化活動室、農民夜校,每年組織民眾開展培訓學習活動20多次。規劃建設小康住宅樓40多座,搞好硬化、綠化、美化,在街道兩旁栽植果樹1000棵,建成了費縣第一個電氣化村。

華城村

費縣方城鎮華城村位於方城鎮鎮駐地北1.5公里,北倚蒙山東端余脈,西臨諸滿古河(今已淤積),為山前平原地帶,地勢平坦開闊,全村共有1620人,耕地面積1680畝,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村莊。

1995年夏秋之際,為配合華泉公路建設,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臨沂市文物處、費縣文管所聯合組成了防城考古工作隊,對位於山東省費縣古城裡村的防故城遺址進行了調查、勘探和試掘。該城址呈不規則橢圓形,面積近14萬平方米。在對城垣進行解剖時,發現了分屬於龍山文化、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的夯土城垣,以及墓葬、溝等遺蹟。此次工作中還出土和採集到大量不同時期的文化遺物。根據發現的考古資料並結合文獻記載進行分析,可認定防故城遺址是一處始建於龍山文化時期的古城址,它在東周時期為魯國東疆重鎮,也是漢代華縣縣城所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