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釉

青白釉

青白釉是介於青白二色之間的一種釉色,由含鐵量低於1%的釉料在1200攝氏度高溫還原焰中燒制而成,白度達70%,特點是白中閃青,宛如青白玉,瑩潤透亮,光照見影,又稱影青釉。

起源

青白釉小缸杯青白釉小缸杯

青白釉俗稱:“影青釉,是一種釉色介於青白二者之間,青中有白和白中顯青瓷器的專門稱謂。”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時期,景德鎮陶瓷工匠在當地白瓷生產的基礎上,成功地燒制了色質如玉的青白釉瓷器。由於胎、釉中鐵元素的含量極低,釉的玻璃相清澈,因此,典型產品,胎質細潔,釉色青瑩。景德鎮的這一項成功發明,很快影響到當時的福建、浙江、廣東、廣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區,相續出現了一批燒制青白釉瓷器的窯場,進而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青白窯系。

歷史

宋代

宋蔣祁《陶記》中:“江、湖、川、廣器尚青白,出於鎮之窯者也。”印證了宋人把現在所說的“影青”瓷器叫做“青白瓷”的史實;清劉子芬《竹園陶說》中謂:“近來出出土之器甚多,一種碗碟,質薄而色白,微似定,市肆人呼為映青,以其釉汁微帶青色也。據言出自江西,為宋所制。”鄧之誠在《骨董瑣圮》中說:“宋定白而不瑩,其瑩者,罩青也。”許之衡《飲流齋說瓷》:“影青固甚薄之瓷也,乃有瓷質頗厚僅能一面影出青色雕花者,此則名為隱青。”眾上所述,青白釉稱呼有:影青,也有叫:映青、罩青、隱青的。

元代

青白釉雞頭壺青白釉雞頭壺

元代在宋代基礎上,繼續燒造青白釉瓷器,釉色與宋代相近而略青,器胎不如宋代潔白,透光度稍差。器壁比宋代漸厚,形狀由輕巧、挺拔變得厚重飽滿。儘管這樣,仍湧現出一些優秀作品,但與宋代相比,其規模和質量上都逐漸衰退下去。

明代

明代時期,作為傳統產品青白釉瓷器,民窯仍在燒造。它的燒造應分為三期:一是元末明初交替期;二是洪武早中期;三是洪武晚期至永樂早期。

民窯主要是以日常生活器皿的類圓器為主,盤碟分印花素麵兩種。從器形、紋飾上看,前期盤處在元末明初的交替期,受元代遺風影響較大,其造型與元代樞俯型的盤極為相似,盤內壁印有纏枝花卉或菊花;較為青晰的紋飾,可以明顯看清每朵花卉的細部和每瓣花葉的葉莖、葉脈。盤底稍厚,內底略下凹,留有明顯減少底部厚度的台階式弦紋,圈足較小,足壁與元代器足壁略有不同;元代足壁至足端鏇削後略向外撇,用手可輕易提起。而此時的足壁至足端鏇削後直而向內斂,用手不易提起。足端平切,砂底,底面淺,鏇削較平,有的留有細密的鏇痕,明顯的小乳突。露胎處有見窯紅,有的則潔白。

早中期與後期的造型較為相似,且多為素麵,盤碟造型一式為折腰型。從造型上比較,早中期折腰盤碟,受元代樞府釉折腰碗的影響,盤壁折腰角度生硬,圈足小,挖足時出現圓渦形厚底足,呈外斂內壁斜削式,砂底,底足中心留有明顯的乳狀突起。後期盤口沿外撇,折腰的角度趨於柔美曲線;盤內心多略下凹,圈足增大,足壁呈外斂內直壁式,底面較平,乳突較小。至此,洪武晚期的修足方式基本定型,並對整個明代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明代青白釉蓮花口燈盞明代青白釉蓮花口燈盞

從明初洪武時期的青白釉瓷器看,胎質堅緻,但淘煉不精,胎質呈白或灰白色。前期釉白中泛青,尚有青白或影青之感覺。中後期青白釉雖厚潤,但釉面較明代其他各朝為灰白,玻璃化程度高,釉面自然開片,有縮釉點,窯灰等現象存在。這種燒造工藝一直延續到永樂早期。由於品種單一,釉色變化小,加之質量不符合市場的要求。後被民窯中的主流,幽倩淡雅的青花瓷器和色彩斑斕的彩瓷、顏色釉瓷器所替代。洪武官窯器中,青白釉品種既未見文獻記載,又未見典型實物傳世或出土。

現代

90年代初,在揚州老城區改造基建工地,出土了該類型的盤,殘盤底徑22cm 。外澀胎里印花並施青白釉;主體紋飾為模印一束蓮花,蓮瓣飽滿,瓣上用蓖紋裝飾,茨菰葉尖而挺拔,束蓮花的織帶若葉狀翻卷而飄曳委婉。按紋飾對照元代或永宣時期同類刻、印花或青花器物,其圖案在布局上、紋飾風格上都有不同之處。但元代的遺風較重。胎體漸薄,胎質堅緻而潔白,圈足大,鏇削規整,足端平切,足高呈里外垂直齊平式,底面平整光潔,有明顯鏇痕,未見乳狀突起。

發展

清乾隆 青白釉纏枝蓮大罐清乾隆 青白釉纏枝蓮大罐

景德鎮窯自唐代起即燒制青瓷,至北宋時以燒制青白瓷為主。其瓷釉色白而略帶青味,這種白中泛青、青中見白的色釉,為景德鎮窯的新創。其色調給人以清新、爽快之感。青白瓷以光素者居多,亦間有刻花者。靖康之變後,隨宋室南遷,北方定窯的許多器製作技術,在景德鎮仿製定窯瓷器。所產瓷器,胎體釉色純白如粉,有粉定之稱。受其影響,景德鎮窯所燒青白瓷,裝飾逐漸為印花所替代。

青白釉瓷器的釉質透明如水,胎體質薄輕巧,青白的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紋樣的凹下處積釉稍厚而較青,胎薄的花紋在迎光下若隱若現,故又有影青、映青、隱青、罩青之稱。

景德鎮窯青白瓷曾作為貢瓷,供御府使用,其品種有碗、盒、盤、注子、瓶等。造型上常作成瓜棱口、花瓣等形狀,紋飾有牡丹、梅花、芙蓉、蓮花、鴛鴦、魚、鴨及兒童形象等,其裝飾方法為刻花、劃花、印花和貼花等種類。

特點

青白釉始見於北宋初期,宋、元兩代在南方極為流行,以景德鎮窯製品最為著名。南宋時,採用覆燒方法,青白釉瓷器產量激增,以景德鎮為中心形成了南方青白瓷系,除景德鎮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的南方各窯也均有燒造。

元代青白釉高足杯元代青白釉高足杯

元代青白釉不及宋瓷清澈透亮,青色略深,形成明顯的時代風格。

明永樂青白釉與宋、元作品有明顯的區別,此時的釉面肥潤,並有較大的氣泡分布於釉中。此外,永樂青白釉器物的胎體玲瓏,透影性強,由於釉面玻璃質強,因此在已刻劃的紋飾輪廓線內外形成積釉現象,將紋飾襯托得格外秀美清晰。

青白釉瓷器由於含量高,在1300℃高溫下燒制時,釉流動性大,遇有花紋等凹凸處便聚積較厚,這樣,使整器釉面厚薄不一,薄處顯白,厚處略深,總體效果濃淡相間,瑩潤似玉,十分優雅。以此製作茶具,無論杯、碗、盞托,都有一種淡雅的韻致。青白釉釉質含鐵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釉層細薄晶螢,加上燒質極薄,器上的暗雕花紋,內外都可以映見,在花紋邊上,現出一點淡青色,其餘幾乎都是白色,故稱青白釉。也有人將它稱作映青、隱青或罩青。

研究

青白釉民窯官窯瓷器之間,在同一時代所表現出來的品種、造型、質量方面,尚有較大的差距。

外澀胎內印花的瓷器,按常理為半成品;外面的澀胎上應施以低溫釉或加彩。在窯址遺存中見到方可理解為殘次品,予以廢棄;但在運河之畔的古城揚州出土,無法解釋。

南宋 青白釉葵口瓶 南宋 青白釉葵口瓶

模印這種裝飾技法在宋元時期廣泛使用,明初當不例外。從明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美國、日本、英國等收藏的各種釉色,各種器型的所謂花來看“二色釉”印,紋飾精緻清晰,絕大多數為雲龍紋,有這種紋飾,眾家都一致認同為洪武官窯器,那么是否存在花卉紋飾或其他品種。

從器型的製作上看,像這種精湛的製作技藝,能否認定為洪武官窯器物。

永樂官窯生產青白釉瓷器,在寂園叟的《陶雅》一書有所記載:“永樂影青脫胎碗,最為可貴。……永樂窯有一素碗,儼露瓷骨,以質薄如紙,而內有影青雕花者為上品。”說明永樂仿宋元青花釉較成功。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青白釉暗刻花纏枝蓮紋碗,胎質細膩,釉面肥潤,色呈淡青,暗花紋飾隱約之間,顯得幽雅恬靜。由於永樂青白釉瓷器製作精美,以至於對明代乃至青代官窯製品,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影響

青白釉以含量很低的氧化鐵為著色元素,釉色介於青白二色之間,白中泛青,青中有白,故名。宋代景德鎮窯始燒,胎質潔白細膩,刻、印暗花。安徽、福建、湖北等地瓷窯亦都有燒制,形成南方“青白瓷系”。

青白釉貼塑雜寶大梅瓶青白釉貼塑雜寶大梅瓶

青白釉為南方瓷系燒造的品種,是利用釉內少量鐵成分在還原氣氛中燒成的介於青、白釉之間的瓷器新品種,其典型產品胎薄、釉潤,光照見影,俗稱“影青”,主要產地在江西景德鎮、吉安、南豐及福建、雲南、廣西、廣東、安徽、浙江等地,其中尤以景德鎮產品為佳。

明代景德鎮民窯顏色釉瓷器與官窯顏色釉瓷器一樣,是在繼承元代顏色釉瓷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相比之下,明代瓷器無論從製作工藝,造型的優美程度,以及釉色品種的色彩上,明顯比元代要豐富的多。遺憾的是,由於上述原因,民窯瓷器的發展,受到來自各方面情況的制約。

茶具

一手壺 | 三足帶杓茶葉罐 | 上杉瓢簞 | 東本茶硯 | 五彩八仙慶壽盅 | 五彩花卉紋茶壺 | 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 | 仿供春樹癭壺組 | 冰裂茶具 | 沖泡盅 | 玄機噴水壺 | 初花肩沖 | 盧葵生刻烹茶圖錫茶壺 | 取茶器 | 古逸壺 | 奉茶盤 | 孟臣罐 | 宜興紫砂壺 | 寒玉壺 | | 嵌螺鈿人物漆碗 | 工夫茶具 |建窯兔毫斑茶盞 | 弦紋金錢如意壺 | 歸復初制錫茶壺 | 歸復初款錫茶壺 | 彩瓷茶具 | 彩陶圈足碗 | 徐麗豐 |德化窯杯 | 把杯 | 把缸 | 掇球 | | 揭鹺簋 | 搪瓷茶具 | 收口杯 | 敞口杯 | 鬥彩歲寒三友壺 |日本茶具 | 明代茶具 | 更香茗茶 | 木魚石茶具 | | 朱泥壺 |杯托 | 松花 | 柿形壺 | 陶器茶具 | 水方 | 汝窯茶具 | 沈存周刻詩句錫茶壺 | 沈存周款錫茶壺 | 泡茶巾 | 泡茶杯 | 活瓷茶具 | 消毒櫃 | 滌方 | 清代茶具 | 清宮大宴乳茶碗 | 滓方 | 漆器茶具 | 漉水囊 | 犀角雕花卉蟠螭杯 | 玻璃茶具 | 玻璃茶壺 | 珏窯 | | 瓷器茶具 | 甜白僧帽壺 | | 白壇盞 | 白瓷茶具 |竹製茶具|竹木茶具|粉彩過枝瓜蝶紋蓋碗 白瓷茶臼 | 百折杯 | | 蓋杯 | 蓋碗 | 蓋置 | 盛具 | 直口杯 | 石茶盤聚石緣 | 石雕茶具 | 石雕茶盤 | | |素漆托盞 | 紫砂之家 | 紫砂八瓣瓜棱形功夫茶具 | 紫砂茶具 | 紫砂陶茶具 |綠玉斗 | 綠茶品茶茶具 | | 羽暖杯 | 翻口杯 | 茶具珍賞 | 茶具選配 | 茶則 | 茶匙 | 茶葉罐 | 茶器 | 茶城線上 | 茶壺 | 茶巾 | 茶巾盤 | 茶托 | 茶挾 | 茶斗 | 茶杯 | 茶海 | 茶焙 | 茶盂 | 茶盅 | 茶盤 | 茶碗 | 茶筒 | 茶箸 | 茶籯 | 茶罏 | 茶罐 | 茶船 | 茶荷 | 茶蟲 | 茶針 | 茶食盤 | 蓋碗 | 歸牧圖汝窯茶具 | 藏族嵌瓷陶壺 | 藏族黃釉注壺 | 衡州窯 | 計時器 | 許四海壺具 | 越窯蓮花紋碗 | 越窯青釉海棠式碗 | 越窯青黃釉盒 | 遲櫻肩沖 | 都籃 | 醬釉 | 釉里紅碗 | 金屬茶具 | | 鏨花銅提梁壺 | | 鎏金銀荷葉托盞 | | 鐵觀音初制茶 |銅荷花瓣托盞 | | 銀茶具 | 鑲錫 | 長流銀注壺 | 聞香杯 | 陶土器具 | 陶瓮 | 陶瓶 | 陶瓷茶具 | 陶瓷茶壺 | 陶碗 | 集慧工藝茶盤 | 青白釉 | 青白釉碗 | 青磁砧大內筒 | 青磁砧馬蝗絆 | 青花三羊開泰杯 | 青花書法蓋盞 | 青花壺 | 青花蓋罐 | 青花碗 | 青釉 | 青釉盞托 | 青釉雕花三足蓋罐 | 風爐 | 飲具 | 饒平縣新豐楊大彩瓷廠 | 骨質瓷咖啡具 | 鹺簋 | 黑瓷茶具 | 黑釉 | 黑釉執壺 | 紫砂壺 | 廿碗頭茶壺 | 早船 | 湖月 | 面影 | 北野黑 | 樂燒 | 東陽坊 | 戰國原始瓷鼎式爐 | 南朝青釉點褐彩茶托 | 南朝青釉點褐彩碗 | 漢青銅獸耳釜 | 銀鑲金鏨花馬黛茶具 |日本老鐵壺 | 麥傳亮 | 清乾隆青花釉里紅山水人物紋茶葉瓶 | 清康熙五彩描金花鳥紋茶壺 | 清粉彩折枝花卉紋梨式壺 | 宋龍泉窯青釉瓜形壺 | 玉蓋包錫壺 | 茶夾 | 玉冰花 |茶暖 | 茶室四寶 | 茶盞 | 功夫茶具 | 煮具 | 嵌玉扁圓形刻詩錫茶壺 | 青磁千鳥 | 蘆屋真型釜 | 潮汕爐 | 乙御前釜 | 嵌玉八棱形及扁圓形刻詩錫茶壺 | 橋立 | 四十石 | 黑樂大黑 | 一重切園城寺 | “孟臣”壺 | 達磨堂釜 | 清琺瑯彩瓷開光仕女茶壺 | 三島桶 | 紹鷗茄子 | 九十九發茄子 | 珠光小茄子 | 稻葉瓢簞 | 曜變稻葉天目 | 魚屋飯櫃高麗 | 二重切夜長 | 松屋肩沖 | 制茶 | 清紅木茶籝 | 素雅 | 掌盤 | 泥繪方壺 | 鈞窯小碗 | 黃釉托杯 | 粉彩方壺 | 唐鞏縣窯外茶葉末釉裏白釉茶鐺 | 唐邛崍窯黃釉茶銚 | 漢典茶禮 | 水缽 | 提梁紫砂壺 | 泰一石 | 泰一石茶具 | 五代越窯青釉水方 | 唐鞏縣窯黃釉風爐及茶釜 | 清紫金釉開光粉彩人物紋茶壺 | 清松石綠地粉彩花蝶紋茶船 | 清康熙青花花蝶紋鈴鐺杯 | 清乾隆豆青凸白花茶葉瓶 | 清黃地粉彩帶托杯 | 唐越窯青釉撇足碗| 陶瓷茶壺鞋 | 乾隆御品 | 手繪茶具 | 鈞窯罐 | 茶道組 | 山間集 | 玳瑁盞 | 百卺雙桃杯 | 建窯茶具 | 茶拖 | | 鎏金折枝團花紋銀碟 | 紫檀六用 | 榧木茶盤 | 茶備 | 陶茶具 | 紫砂壺 | 紫砂陶 | 瓷茶具 |茶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